一种L‑丙氨酸的提取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11171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酵用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L-丙氨酸的提取系统。



背景技术:

L-丙氨酸(L-Alanine),又名L-α-丙氨酸,是一种重要的天然氨基酸,是血液中含量最多的氨基酸,与糖代谢密切相关,在转氨反应中是主要的氨基工体,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它是一种营养增补剂,为多种复方氨基酸输液的主要组成部分,还可以供作医药中间体,是维生素B6的主要原料。还可作为食品添加剂,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改善人工合成甜味剂的味感。

随着对L-丙氨酸的不断研发和开发加注罐,其在食品和医药等领域的应用不断扩大,并有日益增长得趋势。但对L-丙氨酸得开发较晚,80年代初才在日本工业化生产。我国在80年代末有小批量生产,工业化生产才刚刚起步。L-丙氨酸的生产方法有蛋白水解提取法、化学合成法、发酵法提取和酶转化法生产。由于发酵法生产L-丙氨酸成本低,且符合绿色健康的消费理念,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发酵法生产L-丙氨酸结束后,一般采用多次结晶的方法提纯L-丙氨酸,结晶废液中一般含有部分L-丙氨酸,此外结晶废液中的有机物(主要为L-丙氨酸,氨基酸和多肽等)较多,废液的直接排放不仅会浪费部分未回收的L-丙氨酸,同时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开发一种对L-丙氨酸提取系统,以提高L-丙氨酸的提取率,降低环保压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L-丙氨酸的提取系统。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

一种L-丙氨酸的提取系统,该系统包括搅拌罐、第一絮凝剂加注罐、第二絮凝剂加注罐、第三絮凝剂加注罐以及活性炭加注罐,所述搅拌罐的进液口位于所述第一絮凝剂加注罐、第二絮凝剂加注罐、第三絮凝剂加注罐以及活性炭加注罐的下部,并分别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一絮凝剂加注罐、第二絮凝剂加注罐、第三絮凝剂加注罐以及活性炭加注罐相连;

所述搅拌罐出液口下部通过管道与真空转鼓过滤设备的进液口相连,所述真空转鼓过滤设备下部设置有浓缩装置,所述浓缩装置包括安装有微型水泵的吸管,所述吸管用于吸收所述浓缩装置内的结晶母液并将所述结晶母液输送至所述搅拌罐内。

优选的:所述真空转鼓过滤设备为预涂层式转鼓过滤设备,预涂层的材质为珍珠岩和硅藻土。

优选的:所述预涂层式转鼓过滤设备的刮刀进刀距离为0.075~0.085厘米/分钟。

优选的:还包括控制器,所述第一絮凝剂加注罐、第二絮凝剂加注罐、第三絮凝剂加注罐以及活性炭加注罐与所述搅拌罐的进液口的连接管道上分别设置有流量传感器以及电磁阀,所述流量传感器以及所述电磁阀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所述流量传感器发送的流量数据,控制所述电磁阀的打开以及关闭。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

通过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一种L-丙氨酸的提取系统,在一种实现方式下,该系统包括搅拌罐、第一絮凝剂加注罐、第二絮凝剂加注罐、第三絮凝剂加注罐以及活性炭加注罐,所述搅拌罐的进液口位于所述第一絮凝剂加注罐、第二絮凝剂加注罐、第三絮凝剂加注罐以及活性炭加注罐的下部,并分别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一絮凝剂加注罐、第二絮凝剂加注罐、第三絮凝剂加注罐以及活性炭加注罐相连;所述搅拌罐出液口下部通过管道与真空转鼓过滤设备的进液口相连,所述真空转鼓过滤设备下部设置有浓缩装置,所述浓缩装置包括安装有微型水泵的吸管,所述吸管用于吸收所述浓缩装置内的结晶母液并将所述结晶母液输送至所述搅拌罐内。本申请提供的系统,结构简单合理,使用操作简单,整个制备过程在封闭环境中进行,可以有效的减少对环境的污染。采用絮凝法沉淀去除发酵液中得菌体、蛋白质、磷酸盐、残糖等杂质,省去了现有技术中钙盐沉淀及过膜除杂等工序,大大简化了提取过程,减少设备投入,并提高了产品质量。结晶母液重新回到絮凝、脱色、浓缩干燥循环中。避免物料损失,减少环保压力,提高收率,节能环保。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L-丙氨酸的提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搅拌罐1、第一絮凝剂加注罐2、第二絮凝剂加注罐3、第三絮凝剂加注罐4、活性炭加注罐5、真空转鼓过滤设备6、浓缩装置7、微型水泵8、吸管9、控制器10、流量传感器11、电磁阀1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参见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L-丙氨酸的提取系统,如图1所示,该系统包括搅拌罐1、第一絮凝剂加注罐2、第二絮凝剂加注罐3、第三絮凝剂加注罐4以及活性炭加注罐5,所述搅拌罐1的进液口位于所述第一絮凝剂加注罐2、第二絮凝剂加注罐3、第三絮凝剂加注罐4以及活性炭加注罐5的下部,并分别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一絮凝剂加注罐2、第二絮凝剂加注罐3、第三絮凝剂加注罐4以及活性炭加注罐5相连;

所述搅拌罐1出液口下部通过管道与真空转鼓过滤设备6的进液口相连,所述真空转鼓过滤设备6下部设置有浓缩装置7,所述浓缩装置7包括安装有微型水泵8的吸管9,所述吸管用于吸收所述浓缩装置7内的结晶母液并将所述结晶母液输送至所述搅拌罐1内。

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真空转鼓过滤设备为预涂层式转鼓过滤设备,预涂层的材质为珍珠岩和硅藻土。进一步的,所述预涂层式转鼓过滤设备的刮刀进刀距离为0.075~0.085厘米/分钟。为了能够精确的控制该絮凝剂以及活性炭的加注量,本申请实施例还可以包括控制器10,所述第一絮凝剂加注罐2、第二絮凝剂加注罐3、第三絮凝剂加注罐4以及活性炭加注罐5与所述搅拌罐1的进液口的连接管道上分别设置有流量传感器11以及电磁阀12,所述流量传感器11以及所述电磁阀12分别与所述控制器10相连;所述控制器10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所述流量传感器发送的流量数据,控制所述电磁阀的打开以及关闭。

该系统在具体使用时,首先取加热至53~57℃的L-丙氨酸发酵液放入该搅拌罐内,再通过该第一絮凝剂加注罐、第二絮凝剂加注罐、第三絮凝剂加注罐依次向该搅拌罐内加入絮凝剂,该第一絮凝剂加注罐、第二絮凝剂加注罐、第三絮凝剂加注罐内分别放置有聚合氯化铝溶液、壳聚糖溶液、聚丙烯酰胺溶液。并可以通过控制器、流量传感器以及电磁阀控制加注的絮凝剂的剂量。在依次加入絮凝剂的同时,使搅拌罐始终处于搅拌状态,当第三絮凝剂加注罐内的絮凝剂加注完成后,通过活性炭加注罐向该搅拌罐内加入活性炭进行脱色处理。脱色时间可以是27~32分钟,同时控制加入的活性炭的适当剂量,避免浪费活性炭。脱色完成后使该搅拌罐停止搅拌静置进行沉淀,沉淀完成后加工该搅拌罐的出液口打开,使其内部的液体进入真空转鼓过滤设备内进行分离,真空转鼓过滤设备进行分离的过程中产生的絮凝澄清液会流入下部的浓缩装置内,浓缩装置可以将该澄清液进行浓缩。浓缩完成后吸管以及水泵可以将上层的结晶母液吸收输送至搅拌罐内,进行第二次絮凝、脱色、浓缩干燥循环中。这样可以避免物料损失,减少环保压力,提高收率,节能环保。

总之,本申请提供的系统,结构简单合理,使用操作简单,整个制备过程在封闭环境中进行,可以有效的减少对环境的污染。采用絮凝法沉淀去除发酵液中得菌体、蛋白质、磷酸盐、残糖等杂质,省去了现有技术中钙盐沉淀及过膜除杂等工序,大大简化了提取过程,减少设备投入,并提高了产品质量。结晶母液重新回到絮凝、脱色、浓缩干燥循环中。避免物料损失,减少环保压力,提高收率,节能环保。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