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蒽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22735394发布日期:2020-10-31 09:12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蒽衍生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蒽衍生物的结构如式(ⅰ)所示:

其中r为

2.权利要求1所述蒽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将对溴-萘蒽或双对溴-蒽、四苯基萘硼酸与催化剂混合,在强碱存在的环境中、惰性气体的保护下,通过铃木反应制得含蒽衍生物混合液,通过萃取、纯化,得到蒽衍生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为钯催化剂。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为四三苯基膦钯。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强碱为碳酸钾或碳酸钠。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溴-萘蒽、四苯基萘-硼酸和催化剂的添加摩尔比为1:1~2:0.05~0.1。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对溴-蒽、四苯基萘-硼酸和催化剂的添加摩尔比为1:2~4:0.05~0.1。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铃木反应的温度为80~95℃,反应时间为36~60℃。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铃木反应的温度为90℃,反应时间为48℃。

10.权利要求1所述蒽衍生物作为发光材料在有机发光器件中的应用。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蒽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蒽衍生物由溴代蒽、四苯基萘硼酸与催化剂混合,在强碱存在的环境中、惰性气体的保护下,通过铃木反应制得。通过四苯基萘基团的引入使得该蒽衍生物的载流子注入和传输更加平衡,并且平衡电子给体与受体间的电荷转移作用,实现固态薄膜聚集态高荧光量子效率的同时,还可以保持了其的深蓝发射,合成了兼具良好载流子传输能力及聚集态下高荧光量子产率的有机发光小分子。

技术研发人员:陈文铖;邱志鹏;霍延平;李振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工业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0.07.13
技术公布日:2020.10.30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