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再生处理细胞和病毒培养用微载体的方法_3

文档序号:8313237阅读:来源:国知局
>[0080] 9)按照"步骤4"和"步骤5"的操作,洗涂微载体两次。
[0081] 按照微载体与C&COOH溶液的体积比1:1,加入0.1 mM的C&COOH溶液。摇动3分 钟至均匀的息液。室温静置15分钟,然后用导液管,虹吸排走上清培养液。
[0082] 10)按照"步骤4"和"步骤5"的操作,洗涂微载体H次,最后一次洗涂时,取样在 显微镜下观察(见图4),并测定抑值,其测定值在7. 2-7. 3。
[0083] 11)按照微载体与20mMPBS的体积比:1,加入20mMPBS溶液,摇动3分钟至均匀的 息液时,取样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并按照40倍和100倍的放大倍数,各拍照5张存档。然 后,用5M的氨氧化轴溶液调整微载体混息液的抑值在7. 34-7. 45范围内,盖好透气瓶盖, 进打局压灭困。
[0084] 连施例3
[0085] 1)事先娃化好准备收集微载体的化玻璃瓶。
[0086] 2)收集化生物反应器培养结束的初次使用的微载体于娃化过的玻璃瓶,沉淀15 分钟,用导管虹吸的方法将上清液排到0. 5mol/L的氨氧化轴溶液中,上清液与0. 5mol/L氨 氧化轴溶液的比例为1:1 ;
[0087] 3)按照沉淀的微载体与氨氧化轴溶液的体积比1:1,加入0. 5mol/L的氨氧化轴溶 液,摇动3分钟至均匀的息浊液,然后静止15分钟后,用导液管虹吸排走上清,并取样在显 微镜下观察。
[0088] 4)按照沉淀的微载体与洗涂液的体积比1:2,加入洗涂液I (20mmol/L,抑值7. 4 磯酸盐缓冲液)。摇动3分钟至均匀的息浊液,然后静止15分钟后,用导液管虹吸排走上清。 再重复此洗涂操作2次,并取样在显微镜下观察。
[0089] 5)按照微载体与消化液体积比为1:1,加入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2%膜蛋白酶、 0. 02%邸TA二轴的消化液。摇动5分种,使微载体与消化液混合成均匀的息浊液,然后,室温 下静止,自然沉降20分种,用导液管虹吸排走上清,并取样在显微镜下观察。
[0090] 6)按照微载体息液和洗涂液体积比1:2,加入洗涂液II (20mmol/L,抑值7. 4磯酸 盐缓冲液),摇动5分种,使微载体在溶液中呈均匀息浊液,微载体息浊液自然沉降20分种, 使微载体沉淀下来,用导液管虹吸排走上清,重复此项操作2次,最后一次上清排走一半。
[0091] 7)取处理后的微载体息浊液样品,进行显微镜观察和抑测定。观察到的结果为, 5个视野,微载体颗粒表面均无细胞残骸;微载体息液的抑值测定结果为7. 3。
[0092] 8)将装有处理过的微载体瓶,盖好透气瓶盖,放入到高压柜中,进行12rc灭菌30 分钟,之后,室温冷却后,放入2-8C冰箱中放置备用。
[0093] 连施例4
[0094] 1)事先娃化好准备收集微载体的化玻璃瓶。
[0095] 2)收集化生物反应器培养结束的初次使用的微载体于娃化过的玻璃瓶,沉淀15 分钟,用导管虹吸的方法将上清液排到0. 5mol/L的氨氧化轴溶液中,上清液与0. 5mol/L氨 氧化轴溶液的比例为1:1 ;
[0096] 3)按照沉淀的微载体与氨氧化轴溶液的体积比1: 1,加入0. 5mol/L的氨氧化轴溶 液,摇动3分钟至均匀的息浊液,然后静止15分钟后,用导液管虹吸排走上清,并取样在显 微镜下观察。
[0097] 4)按照沉淀的微载体与洗涂液I的体积比1:2,加入洗涂液I (lOmmol/L,抑值 7. 4磯酸盐缓冲液,含有0. 01%聚山梨醋80)。摇动3分钟至均匀的息浊液,然后静止15分 钟后,用导液管虹吸排走上清。再重复此洗涂操作两次,并取样在显微镜下观察。
[0098] 5)按照微载体与消化液体积比为1:1,加入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 2%膜蛋白酶、 0. 02%EDTA二轴、0. 85%NaCl、0. 01%聚山梨醋80的消化液。摇动5分种,使微载体与消化液 混合成均匀的息浊液,然后,室温下静止,自然沉降20分种,用导液管虹吸排走上清,并取 样在显微镜下观察。
[0099] 6)按照微载体与巧樣酸溶液体积比1:1,加入0. 05mol/L巧樣酸溶液,摇动5分 种,使微载体在溶液中呈均匀息浊液,然后,微载体息浊液自然沉降30分种,使微载体沉淀 下来,用导液管虹吸排走上清,并取样在显微镜下观察。
[0100] 7)按照微载体息液和洗涂液II体积比1:2,加入洗涂液II (lOmmol/L,抑值7. 4磯 酸盐缓冲液),摇动5分种,使微载体在溶液中呈均匀息浊液,微载体息浊液自然沉降20分 种,使微载体沉淀下来,用导液管虹吸排走上清,重复此项操作3次,最后一次上清排走一 半。
[010。 8)取处理后的微载体息浊液样品,进行显微镜观察和抑测定。观察到的结果为, 5个视野,微载体颗粒表面均无细胞残骸;微载体息液的抑值测定结果为7. 8。
[0102] 9)将装有处理过的微载体瓶,盖好透气瓶盖,放入到高压柜中,进行12rc灭菌15 分钟,之后,室温冷却后,放入2-8C冰箱中放置备用。
[0103] 实施例5
[0104] 1)事先娃化好准备收集微载体的化蓝盖玻璃瓶。
[0105] 2)收集1化生物反应器培养结束的初次使用的微载体于娃化过的化蓝盖玻璃 瓶,沉淀30分钟,用导管虹吸的方法将上清液排到0. 5mol/L的氨氧化轴溶液中,上清液与 0. 5mol/L的氨氧化轴溶液的比例为1:2 ;
[0106] 3)按照沉淀的微载体与氨氧化轴溶液的体积比1:2,加入0. 5mol/L的氨氧化轴溶 液,摇动5分钟至均匀的息浊液,然后静止30分钟后,用导液管虹吸排走上清,并取样在显 微镜下观察。
[0107] 4)按照沉淀的微载体与洗涂液I的体积比1:2,加入洗涂液I (lOmmol/L,抑值 7. 6磯酸盐缓冲液,含有0. 05%聚山梨醋80)。摇动5分钟至均匀的息浊液,然后静止15分 钟后,用导液管虹吸排走上清。再重复此洗涂操作两次,并取样在显微镜下观察。
[0108] 5)按照微载体与消化液体积比为1:1,加入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4%膜蛋白酶、 0. 02%邸TA二轴、0. 85%NaCl、0. 05%聚山梨醋80的消化液。摇动5分种,使微载体与消化液 混合成均匀的息浊液,然后,室温下静止,自然沉降40分种,用导液管虹吸排走上清,并取 样在显微镜下观察。
[0109] 6)按照微载体与巧樣酸溶液体积比1:1,加入0.1mol/L巧樣酸溶液,摇动3分种, 使微载体在溶液中呈均匀息浊液,然后,微载体息浊液自然沉降15分种,使微载体沉淀下 来,用导液管虹吸排走上清,并取样在显微镜下观察。
[0110] 7)按照微载体息液和洗涂液II体积比1:2,加入洗涂液II (30mmol/L,抑值7. 8磯 酸盐缓冲液),摇动5分种,使微载体在溶液中呈均匀息浊液,微载体息浊液自然沉降40分 种,使微载体沉淀下来,用导液管虹吸排走上清,重复此项操作3次,最后一次上清排走一 半。
[01U] 8)取处理后的微载体息浊液样品,进行显微镜观察和抑测定。观察到的结果为, 10个视野,微载体颗粒表面均无细胞残骸;微载体息液的抑值为7. 0。
[0112] 9)将装有处理过的微载体瓶,盖好透气瓶盖,放入到高压柜中,进行12rc灭菌45 分钟,之后,室温冷却后,放入2-8C冰箱中放置备用。 。…]连施例6
[0114] 1)事先娃化好准备收集微载体的化玻璃瓶。
[0115] 2)收集化生物反应器培养结束的初次使用的微载体于娃化过的玻璃瓶,取样显 微镜下观察(见图5),并沉淀20分钟,用导管虹吸的方法将上清液排到0. 5mol/L的氨氧化 轴溶液中,上清液与0. 5mol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