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固定床连续化合成聚醚胺的生产方法_2

文档序号:8374945阅读:来源:国知局
炬焚烧尾气。
[0033]实施例4: 活化骨架镍催化剂:采用的骨架镍催化剂以氧化硅为载体,负载金属含量(还原态)为:镍85%,铜1%,镧1% ;把催化剂混合式装填在反应器中,经还原温度330°C,升温速率3°C /min,还原时间15h,得到含有负载镍、铜及镧的活化的骨架镍催化剂的固定床反应器。
[0034]制备聚醚胺:将壬基酚聚丙二醇醚(分子量为1000)和液氨分别打入原料罐中,壬基酚聚氧丙烯醚和液氨分别经计量泵计量后以体积比为1:2.60的比例打入管道混合,然后通过喷嘴喷雾形成均匀的混合液体,再将混合液体与氢气(氢气源经稳压减压器减压连续提供)以体积比为1:30的比例充分混合形成气液混合相。
[0035]气液混合相经过热交换器加热达到反应温度后,由顶部或底部进料进入本实施例的骨架镍催化剂负载的固定床反应器中,在260°C、9.0MPa下发生临氢氨化反应。
[0036]反应之后的物料从出料口进入装有过滤装置的高压气液分离器和中压气液分离器中进行气液分离,分离出的液体物料经过刮板式薄膜蒸发器脱水、脱氨后连续出料,在产品罐中得到聚醚胺产品;未反应的氨气和氢气经过氨精馏塔进行循环回收利用;部分未反应的NH3、H2经过轻组分塔通过氨回收装置后接地面火炬焚烧尾气。
[0037]实施例5:
骨架镍催化剂:采用的骨架镍催化剂以氧化铝为载体,负载金属含量(还原态)为:镍90%,铜1.5%,镧0.5% ;把催化剂分段式装填在反应器中,经还原温度370°C,升温速率4°C /min,还原时间10h,得到含有负载镍、铜及镧的活化的骨架镍催化剂的固定床反应器。
[0038]制备聚醚胺:将聚乙二醇聚丙二醇嵌段聚醚(分子量为900)和液氨分别打入原料罐中,聚乙二醇聚丙二醇嵌段聚醚和液氨分别经计量泵计量后以体积比为1:3的比例打入管道混合,然后通过喷嘴喷雾形成均匀的混合液体,再将混合液体与氢气(氢气源经稳压减压器减压连续提供)以体积比为1:25的比例充分混合形成气液混合相。
[0039]气液混合相经过热交换器加热达到反应温度后,由顶部或底部进料进入本实施例的骨架镍催化剂负载的固定床反应器中,在240°C、6.0MPa下发生临氢氨化反应。
[0040]反应之后的物料从出料口进入装有过滤装置的高压气液分离器和中压气液分离器中进行气液分离,分离出的液体物料经过薄膜蒸发器脱水、脱氨后连续出料,在产品罐中得到聚醚胺产品;未反应的氨气和氢气经过氨精馏塔进行循环回收利用;部分未反应的NH3, H2经过轻组分塔通过氨回收装置后接地面火炬焚烧尾气。
[0041]实施例6:
活化骨架镍催化剂:采用的骨架镍催化剂以氧化铝为载体,负载金属含量(还原态)为:镍90%,铜1%,镧0.3% ;把催化剂混合式装填在反应器中,经还原温度400 °C,升温速率5°C /min,还原时间5h,得到含有负载镍、铜及镧的活化的骨架镍催化剂的固定床反应器。
[0042]聚醚胺:将聚乙二醇聚丙二醇嵌段聚醚(分子量为1800)和液氨分别打入原料罐中,将聚乙二醇聚丙二醇嵌段聚醚和液氨分别经计量泵计量后以体积比为1:3.25的比例打入管道混合,然后通过喷嘴喷雾形成均匀的混合液体,再将混合液体与氢气(氢气源经稳压减压器减压连续提供)以体积比为1:20的比例充分混合形成气液混合相。
[0043]气液混合相经过热交换器加热达到反应温度后,由顶部或底部进料进入本实施例的骨架镍催化剂负载的固定床反应器中,在280°C、3.0MPa下发生临氢氨化反应。
[0044]反应之后的物料从出料口进入装有过滤装置的高压气液分离器和中压气液分离器中进行气液分离,分离出的液体物料经过列管式蒸发器脱水、脱氨后连续出料,在产品罐中得到聚醚胺产品;未反应的氨气和氢气经过氨精馏塔进行循环回收利用;部分未反应的NH3, H2经过轻组分塔通过氨回收装置后接地面火炬焚烧尾气。
[0045]实施例7:
活化骨架镍催化剂:采用的骨架镍催化剂以氧化硅为载体,负载金属含量(还原态)为:镍75%,铜6%,镧2.5% ;把催化剂分段式装填在反应器中,经还原温度350°C,升温速率
2.50C /min,还原时间50h,得到含有负载镍、铜及镧的活化的骨架镍催化剂的固定床反应器。
[0046]制备聚醚胺:将甲氧基聚乙二醇聚丙二醇醚(分子量为2000)和液氨分别打入原料罐中,再将甲氧基聚乙二醇聚丙二醇聚醚和液氨分别经计量泵计量后以体积比为1:
3.55的比例打入管道混合,然后通过喷嘴喷雾形成均匀的混合液体,再将混合液体与氢气(氢气源经稳压减压器减压连续提供)以体积比为1:15的比例充分混合形成气液混合相。
[0047]气液混合相经过热交换器加热达到反应温度后,由顶部或底部进料进入本实施例的骨架镍催化剂负载的固定床反应器中,在200°C、8.0MPa下发生临氢氨化反应。
[0048]反应之后的物料从出料口进入装有过滤装置的高压气液分离器和中压气液分离器中进行气液分离,分离出的液体物料经过列管式蒸发器脱水、脱氨后连续出料,在产品罐中得到聚醚胺产品;未反应的氨气和氢气经过氨精馏塔进行循环回收利用;部分未反应的NH3, H2经过轻组分塔通过氨回收装置后接地面火炬焚烧尾气。
[0049]实施例8:
活化骨架镍催化剂:采用的骨架镍催化剂以氧化铝为载体,负载金属含量(还原态)为:镍78%,铜4%,镧1.5 %;把催化剂混合式装填在反应器中,经还原温度130°C,升温速率
3.50C /min,还原时间60h,得到含有负载镍、铜及镧的活化的骨架镍催化剂的固定床反应器。
[0050]制备聚醚胺:将聚乙二醇聚丙二醇嵌段聚醚(分子量为600)和液氨分别打入原料罐中,再将聚乙二醇聚丙二醇嵌段聚醚和液氨分别经计量泵计量后以体积比为1:3.85的比例打入管道混合,然后通过喷嘴喷雾形成均匀的混合液体,再将混合液体与氢气(氢气源经稳压减压器减压连续提供)以体积比为1:10的比例充分混合形成气液混合相。
[0051]气液混合相经过热交换器加热达到反应温度后,由顶部或底部进料进入本实施例的骨架镍催化剂负载的固定床反应器中,在150°C、5.0MPa下发生临氢氨化反应。
[0052]反应之后的物料从出料口进入装有过滤装置的高压气液分离器和中压气液分离器中进行气液分离,分离出的液体物料经过列管式蒸发器脱水、脱氨后连续出料,在产品罐中得到聚醚胺产品;未反应的氨气和氢气经过氨精馏塔进行循环回收利用;部分未反应的NH3, H2经过轻组分塔通过氨回收装置后接地面火炬焚烧尾气。
【主权项】
1.一种固定床连续化合成聚醚胺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聚醚多元醇和液氨通过喷雾混合均匀后再与氢气混合,然后在含有负载镍、铜及镧的活化的骨架镍催化剂的固定床反应器中,于温度为130°C?280°C和压力为3.0MPa?15.0MPa条件下发生临氢氨化反应;反应物经气液分离后,取液体物料经过蒸发器脱水、脱氨后连续出料,得到聚醚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醚多元醇的主链为聚环氧丙烷、聚环氧乙烷,或者含以上两者的共聚物,聚醚多元醇的分子量为200?2000,聚醚多元醇中含I?3个羟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骨架镍催化剂的载体为氧化铝或氧化硅,镍负载量为骨架镍催化剂重量的60?95%,铜负载量为骨架镍催化剂重量的I?10%,镧负载量为骨架镍催化剂重量的0.3?3%。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含有负载镍、铜及镧的骨架镍催化剂填充于固定床反应器中,在升温速率为0.1?5°C /min的条件下,将骨架镍催化剂升温至130?400°C,经过5?60小时,取得含有负载镍、铜及镧的、活化的骨架镍催化剂的固定床反应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聚醚多元醇和液氨的混合体积比为1:1.35 ?3.85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气相氢气与由聚醚多元醇和液氨混合组成的液相的混合体积比为1: 10?5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为列管式蒸发器或刮板式薄膜蒸发器。
【专利摘要】一种固定床连续化合成聚醚胺的生产方法,涉及聚醚多元醇、长链脂肪醇或芳香醇类化合物的氢化氨(胺)化技术领域,将聚醚多元醇和液氨通过喷雾混合均匀后再与氢气混合,然后在含有负载镍、铜及镧的活化的骨架镍催化剂的固定床反应器中,于温度为130℃~280℃和压力为3.0MPa~15.0MPa条件下发生临氢氨化反应;反应物经气液分离后,取液体物料经过蒸发器脱水、脱氨后连续出料,得到聚醚胺。本发明是一种易于实现自动化控制的连续合成聚醚胺的生产方法。
【IPC分类】C08G65-00, C07C217-28, C07C213-02
【公开号】CN104693434
【申请号】CN201510094548
【发明人】房连顺, 董晓红, 安淑强, 管丹, 王仕林, 毕继辉, 崔强祥, 郑军峰
【申请人】扬州晨化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6月10日
【申请日】2015年3月4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