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增粘毛发状聚合物微球的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8916495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增粘毛发状聚合物微球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油田三次采油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自增粘毛发状聚合物微 球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深部调驱是目前是高含水期油田控水稳油、提高采收率的重要措施之一。深部调 驱剂要求可以进入含油饱和度比较低的地层,产生流动阻力,还要求能够运移进入地层深 部,起到驱油作用,即满足"进得去、堵得住、能运移"的特性。
[0003] 随着主力油田开发程度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深部调驱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 深部调驱剂种类繁多,其中有机体系主要有以下几种,胶态分散凝胶、延迟交联冻胶、预交 联凝胶颗粒、交联聚合物溶液、可动弱冻胶、聚合物微球等。其中,聚合物微球在油藏地层中 具有运移、封堵、弹性变形、再运移、再封堵的全油层运移特征,抗盐耐温能力也比较强,因 此受到广大研宄者的关注。
[0004] 而传统的微球体系粘度较低,所以不具备自分散能力。在水溶液体系中悬浮能力 有限,导致微球在管道或井底沉积滞留(杨怀军,张杰,徐国安等,高渗油藏聚合物溶液携 带弹性微球驱室内实验,石油钻采工艺,2011年33卷1期69~72页)。如果使用聚合物 溶液携带微球技术,在地层中会发生色谱分离效应。因此,需要开发出一种具有自增粘能力 的聚合物微球满足深部调驱的需要。

【发明内容】

[0005] 为解决目前微球体系不具备自分散能力、在管道或井底沉积滞留的技术问题,本 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增粘毛发状聚合物微球的制备方法,能够制备得到具有自增粘 能力的聚合物微球,能满足深部调驱的需要。
[0006] 1、本发明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自增粘毛发状聚合物微球的制备方法,其关键在 于由以下步骤组成:
[0007] a、聚合物微球内核的制备
[0008] 将重量百分比分别为5-15%的丙烯酰胺、0. 05-0. 2%的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 1-5%的2-氯丙烯酸甲酯或者2-氯丙烯酸乙酯、0. 2-0. 8%的引发剂依次溶解于第一溶剂 中,该第一溶剂的所占重量百分比补足100 %,通氮气鼓泡除氧30min,升温至60-70°C,反 应10-12h,得到白色沉淀,将反应混合物使用0. 45 μ m的微孔滤膜过滤,并用少量第一溶剂 冲洗白色沉淀,最后于50°C的真空干燥箱中烘干至恒重,得到表面具有氯丙酸甲酯的聚合 物微球内核;
[0009] b、自增粘毛发状聚合物微球的制备
[0010] 将重量百分比为20-30%的聚合物微球内核均匀分散在第二溶剂中,再依次加入 重量百分比分别为5-8%的丙烯酰胺、0. 1-0. 5%的催化剂、0. 2-1. 0%的络合剂,所述第二 溶剂所占重量百分比补足100%,通入氮气鼓泡30min,于60-70°C水浴中反应2-4小时, 然后将反应混合物倒入两倍第二溶剂重量份数的沉淀剂中,得到褐色沉淀,将沉淀放置于 50°C的真空干燥箱中烘干至恒重,得到具有自增粘能力的毛发状聚合物微球。
[0011] 优选地,上述步骤a中的引发剂为偶氮二异丁腈。
[0012] 优选地,上述步骤a中的第一溶剂为二氧六环或二甲基甲酰胺,所述步骤b中的第 二溶剂为蒸馏水。
[0013] 优选地,上述步骤b中的催化剂为氯化亚铜或氯化亚铁。
[0014] 优选地,上述步骤b中的络合剂为三(2-二甲氨基乙基)胺、N,N,N,N-四甲基乙 二胺或2, 2' -联吡啶。
[0015] 优选地,上述步骤b中的沉淀剂为丙酮或乙醇。
[0016] 2、毛发状聚合物微球的粘度的考察
[0017] 将1.8 %的氯化钠、0.05 %的氯化镁、0.03的氯化钙依次溶解于91 %的蒸馏水 中配制成油田模拟水。分别取多组0.2%聚合物微球内核及毛发状聚合物微球均匀分 散于油田模拟水中,装入老化罐密封,放入80摄氏度的烘箱中,保持恒温30天。使用 Brookfield-II粘度计测定粘度(零号转子,6转/分),测定出毛发状聚合物微球体系的平 均粘度为37mPa. s,聚合物微球内核体系的平均粘度为4mPa. s。对比实验结果,经老化后, 毛发状聚合物微球的粘度平均比普通的聚合物微球内核高33mPa. s。
[0018] 3、毛发状聚合物微球的阻力系数、残余阻力系数考察
[0019] 使用80-100目石英砂湿法装填30cm填砂管,使其水测渗透率左右,测定其孔隙体 积。以0· 5ml/min的流量驱替填砂管,直到压力稳定,记录入口压力得到注水时的压力降 APw,并根据达西公式计算水测渗透率Kw。分别取同组的0.25%聚合物微球内核及毛发状 聚合物微球分散于油田模拟水中得到两种不同的微球体系。将两类微球体系以相同的流量 (0. 5ml/min)注入填砂管,注入量为0. 3倍的孔隙体积时,分别记录进口压力,得到注入微 球体系的压力降ΔΡΠ ,通过式(1)计算阻力系数Fk。微球体系降低水相流度的能力可以用 阻力系数来评价。接下来进行后续水驱,使用模拟水再次以0. 5ml/min的流量驱替填砂管, 直到压力稳定,记录入口压力降Δ P,根据达西公式计算微球体系通过后水冲洗渗透率Kf, 结合水测渗透率1,根据式(2)计算得到残余阻力系数F kk。微球在岩石孔隙结构中的滞留 能够降低水的有效渗透率,降低的程度可用残余阻力系数(Fkk)来评价。
[0022] 不同条件下,分别测定聚合物微球内核与毛发状聚合物微球的阻力系数与残余阻 力系数,数据如表1所示,在渗透率相近的情况下,毛发状聚合物微球的阻力系数和残余阻 力系数均高于聚合物微球内核,渗透率越低,阻力系数和残余阻力系数越高。结果表明,毛 发状聚合物微球比聚合物微球内核能够建立更高的流动阻力。
[0023] 表L不同渗透率条件下两类微球的阻力系数和残余阻力系数
[0024]
[0025] 4、毛发状聚合物微球提高原油采收率能力考察
[0026] 使用胜坨脱水原油做模拟原油,粘度在80摄氏度下为27mP. s。使用直径为2. 5cm, 长度为50cm的填砂管模型,使用80-100目的石英砂采用湿添法填充填砂管,测定渗透率并 计算孔隙体积。分别取〇. 25%聚合物微球内核及毛发状聚合物微球分散于油田模拟水中 得到两种不同的微球体系。使用模拟水以〇. 34mL/min的速度进行驱油,当单次含水率连 续两次达到98 %以上时,停止水驱,分别注入0. 3个孔隙体积倍数的微球体系,之后再次水 驱,当单次含水率连续两次达到98%以上时,停止驱油实验。不同渗透率条件下,两类微球 提高采收率实验数据见表2。对比结果显示,在渗透率相近的条件下,与聚合物微球内核相 比,毛发状聚合物微球具有更高的"提高原油采收率幅度"。
[0027] 表2不同渗透率条件下两类微球的采收率
[0028]
[0029] 有益效果:
[0030] 本发明一种自增粘毛发状聚合物微球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聚合物微球具有自 增粘能力,能够通过降低水的流度来增加波及系数,达到提高采收率的目的;聚合物微球的 毛发状支链能够吸附在岩石孔隙结构表面,从而降低水的有效渗透率来增加波及系数,达 到提高采收率的目的;而且具有较高的阻力系数和残余阻力系数,能够建立较高的流动阻 力。
【附图说明】
[0031]图1为本发明中毛发状聚合物微球的反应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2]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33] 实施例1毛发状聚合物微球的制备
[0034] 将8%的丙烯酰胺、0. 1%的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1. 5%的2-氯丙烯酸甲酯、 〇. 2%的偶氮二异丁腈依次溶解于90. 2%的二甲基甲酰胺中,充分搅拌均匀。通氮气鼓泡 30min,升温至60°C,反应llh,得到白色沉淀。将反应混合物使用0. 45ym的微孔滤膜过 滤,并用少量二甲基甲酰胺冲洗,将过滤出的沉淀放置于50°C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