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质连续发酵系统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838431阅读:来源:国知局
料管接触,送料管由可调节高度结构支撑41,无轴螺旋送料器进料口 42深入储料罐,无轴螺旋送料器出料口43连接发酵罐进料口,无轴送料器末端与驱动电机轴连接,通过调节驱动电机转速和送料管高度实现生物质与培养基比例可控。
[0021]如图3所示,所述罐体挤压变形机构固定端固定在螺旋结构上,挤压机构运动端收到控制信号,协同动作挤压柔性罐体实现罐体内物料混合。
[0022]如图2所示,所述发酵罐体内壁为膜分离层29,膜分离层与柔性罐体材料交错连接,微流道收集膜过滤后,通过滤液出口 30接负压装置进入滤液分离系统。
[0023]如图2所示,所述菌种或酶制剂通过出料口的接口31注入罐内,罐体挤压机构32按照控制工艺挤压罐体,实现混料,由于生物质内部难降解,发酵过程中,生物质可以被挤压装置同时运动压入出料口,到达出料球形三通,驱动电机33启动,通过离合器34连接另外一套无轴送料系统35送入进料球形三通,再通过往复研磨装置重新进入发酵罐内,再次发酵。
[0024]如图2所示,所述发酵过程结束后,挤压装置一同动作,实现产物通过截止阀进入出料口,到达出料球形三通,气动截止阀36开通从排料口 37排出,降解物料排出时,进料口,出料口截止阀关闭,保证发酵条件。
[0025]如图2所示,所述大部分生物质排出罐体后,关闭出料口截止阀,剩余的未排除部分,可以作为种子留在发酵罐内,送料器启动送入新的培养基,进行下一周期发酵,实现了连续发酵。
[0026]如图4所示,所述截止阀均为气动截止阀,物料通过柔性软管进出发酵罐,气动装置44推动挤压结构45实现软管截止和开通。
[0027]实施方案1:一种10升的生物质连续发酵系统,由20升储料罐,送料器和10升发酵罐系组成,在控制系统控制下,实现连续发酵过程,生物质及培养基在储料罐内配置完毕,通过固液比比可控的无轴螺旋送料装置送入,厌氧发酵罐内发酵。厌氧发酵罐为柔性结构,受外力挤压实现物料混合,所述罐体挤压变形机构固定端固定在螺旋结构上,挤压机构运动端收到控制信号,协同动作挤压柔性罐体实现罐体内物料混合。
[0028]发酵罐体内壁为高分子聚偏氟乙烯膜分离层,膜分离层与柔性罐体材料交错连接,微流道收集膜过滤后,通过滤液出口接负压装置进入滤液分离系统。
[0029]由于生物质为颗粒状态,为提高发酵效率,在发酵过程中间生物质被送入研磨装置,研磨后重新进入发酵罐,发酵结束,大部分剩余物会被挤压出罐体,少部分留在罐底,作为种子,新的基质会被送料器送入罐内,实现了高效连续的生物质发酵。
[0030]3个10升发酵系统并联发酵,经过24小时将罐体上部发酵完成的秸杆排除罐外,然后补料连续发酵,三个罐体分时段启动,当一个罐体出现问题可以通过其他罐体引种。
[0031]实施方案2:—种100升的生物质连续发酵系统,由200升储料罐,送料器和100升发酵罐系组成,在控制系统控制下,实现连续发酵过程,生物质及培养基在储料罐内配置完毕,通过固液比比可控的无轴螺旋送料装置送入,厌氧发酵罐内发酵。厌氧发酵罐为柔性结构,受外力挤压实现物料混合,所述罐体挤压变形机构固定端固定在螺旋结构上,挤压机构运动端收到控制信号,协同动作挤压柔性罐体实现罐体内物料混合。
[0032]发酵罐体内壁为陶瓷膜替代平板膜的分离层,膜分离层与柔性罐体材料交错连接,微流道收集膜过滤后,通过滤液出口接负压装置进入滤液分离系统。
[0033]由于生物质为颗粒状态,为提高发酵效率,在发酵过程中间生物质被送入研磨装置,研磨后重新进入发酵罐,发酵结束,大部分剩余物会被挤压出罐体,少部分留在罐底,作为种子,新的基质会被送料器送入罐内,实现了高效连续的生物质发酵。
[0034]3个100升发酵系统并联发酵,经过24小时将罐体上部发酵完成的秸杆排除罐外,然后补料连续发酵,三个罐体分时段启动,当一个罐体出现问题可以通过其他罐体引种。
[0035]实施方案3: 一种100立方米的生物质连续发酵系统,由150立方米储料罐,送料器和100立方米发酵罐系组成,在控制系统控制下,实现连续发酵过程,生物质及培养基在储料罐内配置完毕,通过固液比比可控的无轴螺旋送料装置送入,厌氧发酵罐内发酵。厌氧发酵罐为柔性结构,受外力挤压实现物料混合,所述罐体挤压变形机构固定端固定在螺旋结构上,挤压机构运动端收到控制信号,协同动作挤压柔性罐体实现罐体内物料混合。
[0036]发酵罐体内壁为柱状陶瓷膜替代平板陶瓷膜的分离层,膜分离层与柔性罐体材料交错连接,微流道收集膜过滤后,通过滤液出口接负压装置进入滤液分离系统。
[0037]由于生物质为颗粒状态,为提高发酵效率,在发酵过程中间生物质被送入研磨装置,研磨后重新进入发酵罐,发酵罐内添加磨球提高研磨效果,发酵结束,大部分剩余物会被挤压出罐体,少部分留在罐底,作为种子,新的基质会被送料器送入罐内,实现了高效连续的生物质发酵。
[0038]3个100立方米发酵系统并联发酵,经过24小时将罐体上部发酵完成的秸杆排除罐外,然后补料连续发酵,三个罐体分时段启动,当一个罐体出现问题可以通过其他罐体引种。
【主权项】
1.一种生物质连续发酵系统,由储料罐,送料器和发酵罐系组成在控制系统控制下,实现连续发酵过程,其特征在于:生物质及培养基在储料罐内配置完毕,通过固液比比可控的无轴螺旋送料装置送入,厌氧发酵罐内发酵,厌氧发酵罐为柔性结构,受外力挤压实现物料混合,由于生物质为颗粒状态,为提高发酵效率,在发酵过程中间生物质被送入研磨装置,研磨后重新进入发酵罐,发酵结束,大部分剩余物会被挤压出罐体,少部分留在罐底,作为种子,新的基质会被送料器送入罐内,实现了高效连续的生物质发酵。2.按照权利I所述的一种生物质连续发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罐罐体为球体结构,由柔性材料制成,具有顶部进料口和中上部出料口两个接口,进料口上部向上依次具有气动截止阀,往复式研磨器,球形三通,气动截止阀,接送料器进料口,出料口依次接通气动截止阀,球形三通,发酵罐罐体下半部分由半球形螺旋管状结构支撑,螺旋管有入口和出口,通过介质温度控制,调节罐体温度,半球螺旋状结构之间增强结构固定并与悬挂装置固定连接,悬挂装置再通过弹簧与罐体固定支架连接,重力计替代一组弹簧实现罐体重量控制。3.按照权利I所述的一种生物质连续发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料罐为椭球结构,为生物质和培养基预处理设备,能够满足发酵前的全部条件要求,生物质废碎成3-8毫米颗粒,通过固体注入口,注入储料罐,培养基通过液体注入口注入储料罐,液体培养基和生物质的重量配比为15:1,浸泡后培养基祛除生物质内部氧气,氧化还原点位,pH值控制在微生物生长所需条件,为实现上述条件,还需要注液口,注气口,排气口,排渣口。4.按照权利I所述的一种生物质连续发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器为无轴螺旋结构,送料器中间部分为一定螺距的类弹簧的螺旋结构,送料螺旋叶片固定在螺旋结构上,无轴螺旋与具有摩擦条的送料管接触,送料管由可调节高度结构支撑,无轴螺旋送料器进料口深入储料罐,无轴螺旋送料器出料口连接发酵罐进料口,无轴送料器末端与驱动电机轴连接,通过了解驱动电机转速和送料管高度实现生物质与培养基比例可控。5.按照权利I,2所述的一种生物质连续发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挤压变形机构固定端固定在螺旋结构上,挤压机构运动端收到控制信号,协同动作挤压柔性罐体实现罐体内物料混合。6.按照权利I,2所述的一种生物质连续发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罐体内壁为膜分离层,膜分离层与柔性罐体材料交错连接,微流道收集膜过滤后,通过滤液出口接负压装置进入滤液分离系统。7.按照权利I,2,5所述的一种生物质连续发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菌种或酶制剂通过出料口的接口注入罐内,罐体挤压机构按照控制工艺挤压罐体,实现混料,由于生物质内部难降解,发酵过程中,生物质可以被挤压装置同时运动压入出料口,到达出料球形三通,驱动电机启动,通过离合器连接另外一套无轴送料系统送入进料球形三通,再通过往复研磨装置重新进入发酵罐内,再次发酵。8.按照权利I,2所述的一种生物质连续发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过程结束后,挤压装置一同动作,实现产物通过截止阀进入出料口,到达出料球形三通,气动截止阀开通从排料口排出,降解物料排出时,进料口,出料口截止阀关闭,保证发酵条件。9.按照权利I所述的一种生物质连续发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大部分生物质排出罐体后,关闭出料口截止阀,剩余的未排除部分,可以作为种子留在发酵罐内,送料器启动送入新的培养基,进行下一周期发酵,实现了连续发酵。10.按照权利I所述的一种生物质连续发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截止阀均为气动截止阀,物料通过柔性软管进出发酵罐,气动装置推动挤压结构实现软管截止和开通。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质连续发酵系统,尤其是以农业秸秆为碳源的厌氧连续发酵系统。其技术法案在于生物质及培养基在储料罐内配置完毕,通过固液比可控的无轴螺旋送料装置送入,厌氧发酵罐内发酵。厌氧发酵罐为柔性结构,受外力挤压实现物料混合,由于生物质为颗粒状态,为提高发酵效率,在发酵中间生物质被送入研磨装置,研磨后重新进入发酵罐,发酵结束,大部分剩余物会被挤压出罐体,少部分留在罐底,作为种子,新的基质会被送料器送入罐内,实现了高效连续的生物质发酵。
【IPC分类】C12M1/00, C12M1/38, C12M1/36
【公开号】CN105602841
【申请号】CN201610013276
【发明人】侯哲生, 佟金, 马云海, 田爱华, 陈一斐, 侯明润, 任露泉
【申请人】吉林化工学院
【公开日】2016年5月25日
【申请日】2016年1月11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