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05499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元件。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为了能够在单色(monocolor)显示装置的用途、背光灯等照明用途及使用滤色片的滤色片显示装置等中使用而积极地对白色系有机电致发光元件(有机EL元件)进行了研发。尤其在将白色系有机EL元件用于照明用途的情况下,要求为例如与荧光灯的发光效率相比位于同等水平以上的发光效率高的白色系有机EL元件。利用有机EL元件获得白色发光的方法已被大量公开。这些方法很少只用1种发光材料获得白色,而通常在一个有机EL元件中使2种或3种发光材料同时发光。在使用2种发光材料的情况下,通常选择蓝色系和成为其互补色的黄色红色系的发光材料,但黄色红色系的发光大多会变强,从而往往成为带红色的白色。针对此问题,发现了在将发光层分成2层的类型(type)中,通过使发光层的发光区域容易偏光的阳极侧的发光层设为蓝色发光层,消除了发光色往往偏向红色的趋势,从而在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抑制颜色变化的白色元件。但是,在初期亮度为1000cd/m2、进行恒流驱动时,寿命为1万小时。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从阳极侧按照红色发光层、蓝色发光层、绿色发光层的顺序层叠发光层的有机EL元件。进而,还公开了通过将在红色发光层中使用的红色掺杂剂(dopant)也掺杂到蓝色发光层中,来抑制伴随驱动电流增大的颜色变化的技术。但是,寿命短。另一方面,作为平衡地进行白色发光的技术,还公开了几个在多个发光层间设置电荷阻挡层的技术。例如,在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依次层叠阳极、空穴输送性蓝色发光层、电子输送性载流子(carrier)复合区域控制层、电子输送性红色发光层、阴极从而使其进行白色发光的有机EL元件。但是,相对空穴输送性蓝色发光层的亲和性水平,所述载流子复合区域控制层的亲和性水平(affinitylevel)为较大的值,所以驱动电压高。另外,进而随着驱动时间的流逝,将难以向空穴输送性蓝色发光层中注入电子,从而空穴输送性蓝色发光层的发光强度下降,进而发光色往往偏向电子输送性发光层的红色发光,寿命也短。在专利文献4中公开了隔着电子阻挡层配置2个电子输送性发光层的白色发光元件EL元件。但是,从阳极注入的空穴几乎都被最初的发光层消耗,通过电子阻挡层向第2个电子输送性发光层供给的空穴的量较少,所以存在白色发光的效率低的课题,寿命也短。在专利文献5中公开了使阳极、第1发光层、电荷阻挡层、第2发光层、阴极依次层叠并使电荷阻挡层的电离电势比第1发光层的电离电势大O.leV以上,另外,还使电荷阻挡层的亲和性水平比第2发光层的亲和性水平小O.leV以上的白色发光元件EL元件。但是,电荷阻挡层具有电子阻挡和空穴阻挡的两方面功能,所以存在驱动电压变高的课题,在初期亮度为1000cd/m2、进行恒流驱动时,寿命为l万小时。在专利文献6中公开了从阳极侧依次层叠红色发光层、绿色发光层、蓝色发光层且至少在绿色发光层与蓝色发光层之间设置具有空穴输送性和电子阻止性的中间层的有机EL元件。但是,存在发光效率不充分的课题。在专利文献7中公开了使用并四苯衍生物和佩孚喃田(periflanthene)衍生物的有机EL元件。但是,存在发光效率不充分的课题。专利文献l:(日本)特开2003—272857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4—235168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8—78163号公报专利文献4:国际公开第2005/099313手册专利文献5:国际公开第2005/112518手册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2005—100921号公报专利文献7:US2006/0088729
发明内容在过去的白色元件中,如上所述,为了调整在2个发光层中注入的电子和空穴的量而导入电荷阻挡层。在长时间发光驱动这样的白色元件的情况下,电荷阻挡层由于电子和空穴双方的电荷移动而反复进行氧化还原从而发热。结果,材料发生劣化而成为低寿命的原因。鉴于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适于显示器或照明用途的长寿命性、彩色再现性(演色性)及发光效率高、色度变化少的有机EL元件。为了解决该课题,本发明人等进行了潜心研究,结果发现了对电子穴移动具有耐性且耐热性高的材料,进而发现如果使用该材料,则可以得到寿命长、具有高彩色再现性及发光效率而且色度变化少的有机EL元件,以至完成本发明。如果利用本发明,则可以提供以下有机EL元件。1.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中,依次层叠有阳极、第1发光层、电荷阻挡层、第2发光层及阴极,所述电荷阻挡层中含有玻璃化温度大于ll(TC的由下述式(1)表示的芳香族胺衍生物。N—L广N(1)A《、Ar42.根据l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中,在所述式(1)中,L及L2为亚联苯基、亚联三苯基(terphenylene)、菲(phenanthrene)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亚荷基(fluorenylene)。3.根据1或2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中,在所述式(l)中,Ar,为联苯基、m—联三苯基或p—联三苯基,Ar2Ar6为苯基、联苯基、m—联三苯基或p—联三苯基。4.根据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中,在所述式(1)中,Ar,Ar4为同一取代基。5.根据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中,在所述式(1)中,在AnAr4中,Ai"2Ar4为同一取代基。6.根据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中,在所述式(1)中,A^Ar4中的3个以上为不同的取代基。7.根据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中,在所述电荷阻挡层中含有发光材料。8.根据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中,在所述阳极与所述第1发光层之间具有与第1发光层邻接的空穴输送层,形成所述空穴输送层的材料与形成所述电荷阻挡层的材料为相同材料。9.根据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中,所述第1发光层为红色发光层,所述第2发光层为蓝色发光层。10.根据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中,在所述第2发光层与所述阴极之间还具有第3发光层,依次层叠有阳极、第1发光层、电荷阻挡层、第2发光层、第3发光层、阴极。11.根据10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中,所述第1发光层为红色发光层,所述第2发光层为蓝色发光层,所述第3发光层为绿色发光层。12.根据11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中,作为与所述阳极接近的有机层的第1发光层或第一有机层中含有氧化剂。13.根据11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中,作为与所述阴极接近的有机层的第2发光层或第二有机层中含有还原剂。14.一种全色发光装置,其中,含有在1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和滤色片。如果利用本发明,则可以得到具有长寿命性、彩色再现性(演色性)及发光效率高、色度变化少的有机EL元件。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的有机EL元件的构成的图。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中的有机EL元件的构成的图。图3是表示在实施例2、比较例3、4中制作的有机EL元件的亮度的经时变化的曲线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的有机EL元件依次层叠有阳极、第1发光层、电荷阻挡层、第2发光层及阴极。通过插入电荷阻挡层,可以调整分别向第1发光层和第2发光层中注入的电子和空穴的量,从而可以调整第1发光层和第2发光层的发光强度。具有对长时间的电流驱动下的电子*空穴移动的耐性和耐热性的电荷阻挡层含有玻璃化温度大于ll(TC的由下述式(1)表示的在氮上没有配位直接稠环的芳香族胺衍生物。[式(1)中,L,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560的亚芳基或杂环基构成的2价的基团,Ar,为取代或未取代的环原子数1050的取代基或由下述式(2)表示的取代基,Ar2Ar4分别表示取代或未取代的环原子数550的取代基或由下述式(2)表示的取代基。其中,Ar,Af4不是稠环。(式(2)中,L2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560的亚芳基或杂环基构成的2价的基团,Ar5Ar6分别为取代或未取代的环原子数550的取代基。其中,Ar5Ar6不是稠环。)]在本发明中,通过成为这样的构成,可以得到长寿命的白色有机EL元件。另外,本发明的元件具有彩色再现性,发光效率高,即使变更元件的驱动条件(发光亮度等),发光的色度变化也小。将这样的有机EL元件的一个实施方式示于图1。该有机EL元件10具有层叠了阳极l、空穴输送层2、第1发光层3、电荷阻挡层4、第2发光层5、电子输送层6及阴极7的结构。电荷阻挡层4含有所述的芳香族胺衍生物。在该元件10中,例如通过使第1发光层3进行红色系发光,使第2发光层5进行蓝色系发光,可以得到白色发光。另外,本发明的有机EL元件的构成不限定于图1,例如也可以为以下构成。1.阳极/第1发光层/电荷阻挡层/第2发光层/阴极2.阳极/空穴输送层/第1发光层/电荷阻挡层/第2发光层/阴极3.阳极/第1发光层/电荷阻挡层/第2发光层/电子输送层/阴极4.阳极/空穴输送层/第1发光层/电荷阻挡层/第2发光层/电子输送层/5.阳极/空穴注入层/空穴输送层/第1发光层/电荷阻挡层/第2发光层/电子输送层/阴极6.阳极/空穴注入层/空穴输送层/第1发光层/电荷阻挡层/第2发光层/电子输送层/电子注入层/阴极在这些构成中,为了防止在第1发光层中电子与空穴复合时产生的激发能向作为金属的阳极进行能量移动,发生非发光的能量失活,也优选在阳极与第1发光层之间具有空穴输送层。进而,在为具有空穴输送层的构成时,如果空穴输送层与电荷阻挡层为相同材料,则可以减少制作有机EL元件时使用的材料的种类,在工业生产上有利于减低成本,所以优选。除了所述层以外,也可以介在其他有机层或无机层。介在层只要能够输送电子及空穴即可,没有特别限制。在位于光取出方向时,优选为透明的。在本发明的有机EL元件中,为了容易输送空穴,从而实现有机发光元件的低电压化、高效率化、长寿命化,优选作为接近阳极的有机层的第1发光层或第一有机层含有氧化剂。另外,为了容易输送电子,从而实现有机发光元件的低电压化、高效率化、长寿命化,优选作为接近阴极的有机层的第2发光层或第二有机层含有还原剂。另外,也可以层叠有多个电荷阻挡层来形成电荷阻挡层。本发明的有机EL元件可以在第2发光层与阴极之间进一步具有第3发光层,依次层叠阳极、第1发光层、电荷阻挡层、第2发光层、第3发光层、阴极。将这样的有机EL元件的一个实施方式示于图2。该有机EL元件20具有层叠阳极l、空穴输送层2、第1发光层3、电荷阻挡层4、第2发光层5、第3发光层8、电子输送层6及阴极7的结构。S卩,除了形成第3发光层以外,具有与所述图1所示的有机EL元件IO相同的构成,所以省略相同构成的说明。在该元件20中,例如通过使第1发光层3进行红色系发光,使第210发光层5进行蓝色系发光,使第3发光层8进行绿色系发光,可以得到彩色再现性出色的白色发光。此时,优选第1发光层由空穴输送性材料构成,第2发光层及第3发光层由电子输送性材料构成。这样,在位于电荷阻挡层的两侧的第1发光层与第2发光层中,电子与空穴有效地复合,从而可以得到发光效率出色的白色发光。另外,这样的有机EL元件的构成也不限定于图2,例如也可以为在所述的元件构成的例1—6中追加第3发光层的构成,另外,也可以层叠多个电荷阻挡层来形成电荷阻挡层。以下对电荷阻挡层、第1发光层、第2发光层、第3发光层等构件进行说明。l.电荷阻挡层电荷阻挡层含有具有电子空穴移动耐性和耐热性的由下述式(1)表示的玻璃化温度大于IIO度的芳香族胺衍生物。玻璃化温度是表示材料的耐热性的温度。<formula>formulaseeoriginaldocumentpage11</formula><formula>formulaseeoriginaldocumentpage11</formula>(式(2)中,L2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560的亚芳基或杂环基构成的2价的基团,ArsAr6分别为取代或未取代的环原子数550的取代基。其中,Ar5Ai"6不是稠环。)]作为L,及L2,可以例示亚联苯基、亚联三苯基(terphenylene)、菲(phenanthrene)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亚苑基(fluorenylene),优选亚联苯基、亚联三苯基,进而优选亚联苯基。作为所述取代亚芴基的取代基,优选为碳原子数14的烷基,更优选为甲基。An优选为苯基、联苯基、m—联三苯基或p—联三苯基。Ar2Ar6优选为苯基、联苯基、m—联三苯基或p—联三苯基。另外,作为AnAr6的取代基,可以举出萘基等。由所述式(1)表示的化合物优选Ar广Ar4为相同取代基。此时,作为Ar,Ar4,优选为联苯基、联三苯基,更优选为联苯基。另外,由所述式(1)表示的化合物优选在Ar,Ar4中,Ar2Ar4为相同取代基。此时,Ai",优选为联苯基、m—联三苯基、p—联三苯基或苯基,更优选为联苯基、m—联三苯基、p—联三苯基或苯基。Ar2Ar4优选为苯基、联苯基、m—联三苯基、p—联三苯基,更优选为联苯基,A"进而优选为m—联三苯基或p—联三苯基,Ar2Ar4为联苯基。另外,由所述式(1)表示的化合物优选Ar,Ar4中的3个以上为不同的取代基。此时,A^Ai"4优选为联苯基、m—联三苯基、p—联三苯基或苯基,更优选为联苯基、m—联三苯基、p—联三苯基或苯基。进而优选Ar3Ar4为联苯基,Ar,为m—联三苯基或p—联三苯基,Ar2为苯基。以下示出可在本发明中使用的芳香族胺衍生物的具体例。<formula>formulaseeoriginaldocumentpage13</formula><formula>formulaseeoriginaldocumentpage14</formula><formula>formulaseeoriginaldocumentpage15</formula>对电荷阻挡层的膜厚没有特别限定,优选为0.150nm。更优选为0,120nm。也可以在电荷阻挡层中添加发光材料。这样,可以得到进行含有更多样的成分的光的发光。例如,在为白色光的情况下,可以得到彩色再现性更高的光。作为发光材料,可以使用在后述的各发光层中使用的掺杂剂等。2.第1发光层有机EL元件的发光层是兼具以下功能的层。艮P,(1)注入功能在外加电场时可以由阳极或者空穴注入"输送层注入空穴,由阴极或者电子注入,输送层注入电子的功能(2)输送功能用电场的力使注入的电荷(电子和空穴)移动的功能(3)发光功能提供电子和空穴复合的场所,并将其贡献于发光的功能不过,可以在空穴的注入容易程度和电子的注入容易程度上存在差异,另外,也可以在用空穴和电子的迁移率表示的输送能力方面存在差异,而优选移动任一方的电荷。作为形成发光层的方法,例如可以应用蒸镀法、旋涂法、LB法等公知的方法。发光层特别优选为分子堆积膜。这里,分子堆积膜是指由气相状态的材料化合物沉积形成的薄膜、溶液状态或液相状态的材料化合物发生固体化而形成的膜,通常该分子堆积膜和由LB法形成的薄膜(分子累积膜),可以通过凝聚结构、高次结构的差异或由此引起的功能的差异来进行区分。另外,如在特开昭57—51781号公报所公开,将树脂等粘合剂和材料化合物溶解于溶剂制成溶液之后,采用旋涂法等使其薄膜化,也可以形成发光层°在第1发光层中使用的材料可以使用作为长寿命的发光材料而公知的材料,优选使用由式(3)所示的材料作为发光材料。[化8](Ar,*krfx')n(3)式中,Ar是环碳原子数650的芳香族环或环原子数550的芳香族杂环。具体而言,可以举出苯环、萘环、蒽环、亚联苯环、奧环、苊环、荷环、菲环、荧蒽环、醋菲烯环、三邻亚苯环、芘环、1,2—苯并菲(chrysene)环、苯并蒽环、并四苯环、西环、茈环、戊芬环、并五苯环、亚四苯基(tetraphenylene)环、己芬环、并六苯环、玉纟工省、环、晕苯(coronene)环、联三萘环、吡咯环、卩引哚环、咔唑环、咪唑环、苯并咪唑环、噁二唑环、三唑环、吡啶环、喹喔啉环、喹啉环、嘧啶环、三嗪环、噻吩环、苯并噻吩环、噻蒽环、呋喃环、苯并呋喃环、吡唑环、吡嗪环、哒嗪环、呵哚嗪环、喹唑啉环、菲绕啉环、噻咯(、乂口一》)环、苯并噻咯(《y乂、乂口一少)环等。优选苯环、萘环、蒽环、苊环、芴环、菲环、荧蒽环、三邻亚苯环、芘环、1,2—苯并菲环、苯并蒽环、茈环。X'为取代基。具体而言,为取代或者未取代的环碳原子数650的芳香族基、取代或者未取代的环原子数550的芳香族杂环基、取代或者未取代的碳原子数150的烷基、取代或者未取代的碳原子数150的烷氧基、取代或者未取代的碳原子数150的芳烷基、取代或者未取代的环原子数550的芳氧基、取代或者未取代的环原子数550的芳硫基、取代或者未取代的碳原子数150的羧基、取代或者未取代的苯乙烯基、卤素基、氰基、硝基、羟基等。作为取代或者未取代的环碳原子数650的芳香族基的例子,可以举出苯基、1_萘基、2—萘基、l一蒽基、2—蒽基、9—蒽基、1—菲基、2一菲基、3_菲基、4一菲基、9一菲基、l一并四苯基、2—并四苯基、9—并四苯基、l一芘基、2—芘基、4一芘基、2—联苯基、3—联苯基、4一联苯基、对联三苯一4一基、对联三苯一3—基、对联三苯一2—基、间联三苯一4一基、间联三苯一3—基、间联三苯一2—基、邻甲苯基、间甲苯基、对甲苯基、邻叔丁基苯基、对(2—苯基丙基)苯基、3—甲基一2一萘基、4—甲基一l一萘基、4—甲基一l一蒽基、4'一甲基联苯基、4"一叔丁基一对三联苯一4一基、2—芴基、9,9一二甲基一2—芴基、3—荧蒽基等。优选苯基、l一萘基、2—萘基、9_菲基、l一并四苯基、2—并四苯基、9一并四苯基、l一芘基、2—芘基、4一芘基、2—联苯基、3—联苯基、4一联苯基、邻甲苯基、间甲苯基、对甲苯基、对叔丁基苯基、2—芴基、9,9一二甲基一2—芴基、3—荧蒽基等。作为取代或者未取代的环原子数550的芳香族杂环基的例子,可以举出l一吡咯基、2—吡咯基、3—吡咯基、吡嗪基、2—吡啶基、3—吡啶基、4一吡啶基、l一吲哚基、2—吲哚基、3—吲哚基、4一吲哚基、5—吲哚基、6—吲哚基、7—吲哚基、l一异吲哚基、2—异吲哚基、3—异吲哚基、4一异吲哚基、5—异吲哚基、6—异吲哚基、7—异吲哚基、2—呋喃基、3—呋喃基、2—苯并呋喃基、3—苯并呋喃基、4一苯并呋喃基、5—苯并呋喃基、6—苯并呋喃基、7—苯并呋喃基、l一异苯并呋喃基、3—异苯并呋喃基、4一异苯并呋喃基、5—异苯并呋喃基、6—异苯并呋喃基、7一异苯并呋喃基、喹啉基、3—喹啉基、4一喹啉基、5—喹啉基、6—喹啉基、7—喹啉基、8—喹啉基、l一异喹啉基、3—异喹啉基、4一异喹啉基、5—异喹啉基、6—异喹啉基、7—异喹啉基、8—异喹啉基、2—喹喔啉基、5—瞎嘱琳基、6—喹喔啉基、l一咔唑基、2—咔唑基、3—咔唑基、4一咔唑基、9一咔唑基、1—菲啶基、2—菲啶基、3—菲啶基、4一菲啶基、6一菲啶基、7—菲啶基、8—菲啶基、9一菲啶基、IO—菲啶基、l一吖啶基、,2—吖啶基、3—吖啶基、4一吖啶基、9一吖啶基、1,7—菲绕啉一2—基、1,7—菲绕啉一3—基、1,7—菲绕啉一4一基、1,7—菲绕啉一5—基、1,7—菲绕啉一6—基、1,7—菲绕啉一8—基、1,7—菲绕啉一9—基、1,7一菲绕啉一IO—基、1,8—菲绕啉一2—基、1,8—菲绕啉一3—基、1,8—菲绕啉一4—基、1,8—菲绕啉—5—基、1,8—菲绕啉一6—基、1,8一菲绕啉一7—基、1,8—菲绕啉一9一基、1,8—菲绕啉一10—基、1,9一菲绕啉一2—基、1,9一菲绕啉一3—基、1,9—菲绕啉一4一基、1,9一菲绕啉一5—基、1,9一菲绕啉一6—基、1,9一菲绕啉一7—基、1,9一菲绕啉—8—基、1,9一菲绕啉一10—基、1,10—菲绕啉一2—基、1,10—菲绕啉一3—基、1,10—菲绕啉一4一基、1,10—菲绕啉一5—基、2,9—菲绕啉一l一基、2,9一菲绕啉一3—基、2,9—菲绕啉一4—基、2,9—菲绕啉一5—基、2,9一菲绕啉一6—基、2,9—菲绕啉一7—基、2,9一菲绕啉一8—基、2,9—菲绕啉一10—基、2,8—菲绕啉一l一基、2,8一菲绕啉一3—基、2,8—菲绕啉一4—基、2,8—菲绕啉一5—基、2,8一菲绕啉一6—基、2,8—菲绕啉一7—基、2,8—菲绕啉一9一基、2,8—菲绕啉一10—基、2,7—菲绕啉—1—基、2,7—菲绕啉一3—基、2,7—菲绕啉一4_基、2,7—菲绕啉一5—基、2,7—菲绕啉一6—基、2,7—菲绕啉一8_基、2,7—菲绕啉一9一基、2,7—菲绕啉一IO—基、1—吩嗪基、2—吩嗪基、l一吩噻嗪基、2—吩噻嗪基、3—吩噻嗪基、4_吩噻嗪基、IO—吩噻嗪基、l一吩曙、嗪基、2—吩嗯嗪基、3—吩嚼、嗪基、4一吩嚼、嗪基、IO—吩嗯嗪基、2—瞎、唑基、4一嚼、唑基、5—瞎唑基、2—嚼、二唑基、5—隨二唑基、3—呋咱基、2—噻嗯基、3—噻嗯基、2—甲基吡咯一1一基、2—甲基吡咯一3—基、2—甲基吡咯一4—基、2—甲基吡咯一5—基、3—甲基吡咯一l一基、3—甲基吡咯一2—基、3_甲基吡咯一4—基、3—甲基吡咯一5—基、2—叔丁基吡咯一4一基、3—(2—苯基丙基)吡咯一1一基、2—甲基一l一吲哚基、4一甲基一l一吲哚基、2—甲基一3一吲哚基、4一甲基一3—吲哚基、2—叔丁基一1一吲哚基、4一叔丁基一1一吲哚基、2—叔丁基一3—吲哚基、4一叔丁基一3—吲哚基等。作为取代或者未取代的碳原子数150的垸基的例子,可以举出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正丁基、仲丁基、异丁基、叔丁基、正戊基、正己基、正庚基、正辛基、羟甲基、1—羟乙基、2—羟乙基、2—羟基异丁基、1,2—二羟基乙基、1,3—二羟基异丙基、2,3—二羟基一叔丁基、1,2,3—三羟基丙基、氯甲基、l一氯乙基、2—氯乙基、2—氯异丁基、1,2—二氯乙基、1,3—二氯异丙基、2,3—二氯一叔丁基、1,2,3—三氯丙基、溴甲基、l一溴乙基、2—溴乙基、2—溴异丁基、1,2—二溴乙基、1,3—二溴异丙基、2,3—二溴一叔丁基、1,2,3—三溴丙基、碘甲基、1—碘乙基、2—碘乙基、2—碘异丁基、1,2—二碘乙基、1,3一二碘异丙基、2,3—二碘一叔丁基、1,2,3—三碘丙基、氨基甲基、1一氨基乙基、2—氨基乙基、2—氨基异丁基、1,2—二氨基乙基、1,3一二氨基异丙基、2,3—二氨基一叔丁基、1,2,3—三氨基丙基、氰基甲基、1—氰基乙基、2—氰基乙基、2—氰基异丁基、1,2—二氰基乙基、1,3—二氰基异丙基、2,3—二氰基一叔丁基、1,2,3—三氰基丙基、硝基甲基、l一硝基乙基、2—硝基乙基、2—硝基异丁基、1,2—二硝基乙基、1,3—二硝基异丙基、2,3—二硝基一叔丁基、1,2,3—三硝基丙基、环丙基、环丁基、环戊基、环己基、4一甲基环己基、l一金刚烷基、2—金刚烷基、l一降冰片基、2—降冰片基等。取代或者未取代的碳原子数150的垸氧基是用一OY表示的基团,作为Y的例子,可以举出可以举出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正丁基、仲丁基、异丁基、叔丁基、正戊基、正己基、正庚基、正辛基、羟甲基、1—羟乙基、2—羟乙基、2—羟基异丁基、1,2—二羟基乙基、1,3—二羟基异丙基、2,3—二羟基一叔丁基、1,2,3—三羟基丙基、氯甲基、1一氯乙基、2—氯乙基、2—氯异丁基、1,2—二氯乙基、1,3—二氯异丙基、2,3—二氯一叔丁基、1,2,3—三氯丙基、溴甲基、1—溴乙基、2一溴乙基、2—溴异丁基、1,2—二溴乙基、1,3—二溴异丙基、2,3—二溴一叔丁基、1,2,3—三溴丙基、碘甲基、1—碘乙基、2—碘乙基、2一碘异丁基、1,2—二碘乙基、1,3—二碘异丙基、2,3—二碘—叔丁基、1,2,3—三碘丙基、氨基甲基、1—氨基乙基、2—氨基乙基、2—氨基异丁基、1,2—二氨基乙基、1,3—二氨基异丙基、2,3—二氨基一叔丁基、1,2,3—三氨基丙基、氰基甲基、1—氰基乙基、2—氰基乙基、2—氰基异丁基、1,2—二氰基乙基、1,3—二氰基异丙基、2,3—二氰基一叔丁基、1,2,3—三氰基丙基、硝基甲基、1—硝基乙基、2—硝基乙基、2一硝基异丁基、1,2—二硝基乙基、1,3—二硝基异丙基、2,3—二硝基一叔丁基、1,2,3—三硝基丙基等。作为取代或者未取代的碳原子数150的芳垸基的例子,可以举出苄基、l一苯乙基、2—苯乙基、l一苯基异丙基、2—苯基异丙基、苯基叔丁基、a—萘甲基、l一a—萘乙基、2_a—萘乙基、l一a—萘异丙基、2—a—萘异丙基、3—萘甲基、1—3—萘乙基、2—e—萘乙基、1一P一萘异丙基、2—P—萘异丙基、l一吡咯基甲基、2—(l一吡咯基)乙基、对甲基苄基、间甲基苄基、邻甲基苄基、对氯苄基、间氯苄基、邻氯苄基、对溴苄基、间溴苄基、邻溴苄基、对碘苄基、间碘苄基、邻碘苄基、对羟基节基、间羟基苄基、邻羟基苄基、对氨基苄基、间氨基苄基、邻氨基苄基、对硝基苄基、间硝基苄基、邻硝基苄基、对氰基苄基、间氰基苄基、邻氰基苄基、l一羟基一2—苯基异丙基、l一氯一2—苯基异丙基等。作为取代或者未取代的环原子数550的芳氧基,由一OY'表示,作为Y'的例子,可以举出苯基、l一萘基、2—萘基、1—蒽基、2—蒽基、9—蒽基、l一菲基、2—菲基、3—菲基、4一菲基、9一菲基、l一并四苯基、2—并四苯基、9一并四苯基、l一芘基、2—芘基、4—芘基、2—联苯基、3—联苯基、4一联苯基、对联三苯一4一基、对联三苯一3—基、对联三苯一2—基、间联三苯一4—基、间联三苯一3—基、间联三苯一2—基、邻甲苯基、间甲苯基、对甲苯基、对叔丁基苯基、对(2—苯基丙基)苯基、3—甲基一2—萘基、4—甲基一l一萘基、4一甲基一l一蒽基、4'一甲基联苯基、4"一叔丁基一对三联苯一4一基、2—吡咯基、3—吡咯基、吡嗪基、2—吡啶基、3—吡啶基、4一吡啶基、2—吲哚基、3—吲哚基、4一吲哚基、5—吲哚基、6—吲哚基、7—吲哚基、l一异吲哚基、3—异吲哚基、4—异吲哚基、5—异吲哚基、6—异吲哚基、7—异吲哚基、2—呋喃基、3—呋喃基、2—苯并呋喃基、3—苯并呋喃基、4一苯并呋喃基、5—苯并呋喃基、6—苯并呋喃基、7—苯并呋喃基、l一异苯并呋喃基、3—异苯并呋喃基、4一异苯并呋喃基、5—异苯并呋喃基、6—异苯并呋喃基、7—异苯并呋喃基、2—喹啉基、3—喹啉基、4—喹啉基、5—喹啉基、6—喹啉基、7—喹啉基、8—喹啉基、1—异喹啉基、3—异喹啉基、4—异喹啉基、5—异喹21啉基、6—异喹啉基、7—异喹啉基、8—异喹啉基、2—喹喔啉基、5—喹喔啉基、6—喹喔啉基、l一咔唑基、2—咔唑基、3—咔唑基、4一咔唑基、l一菲啶基、2—菲啶基、3—菲啶基、4一菲啶基、6—菲啶基、7—菲啶基、8—菲啶基、9—菲啶基、IO—菲啶基、l一吖啶基、2—吖啶基、3—吖啶基、4一吖啶基、9—吖啶基、1,7—菲绕啉一2—基、1,7—菲绕啉一3一基、1,7—菲绕啉一4—基、1,7—菲绕啉一5—基、1,7—菲绕啉一6一基、1,7—菲绕啉一8—基、1,7—菲绕啉一9一基、1,7—菲绕啉一IO一基、1,8—菲绕啉一2—基、1,8—菲绕啉—3—基、1,8—菲绕啉一4一基、1,8—菲绕啉一5—基、1,8—菲绕啉一6—基、1,8—菲绕啉一7一基、1,8—菲绕啉一9一基、1,8—菲绕啉一10—基、1,9—菲绕啉一2一基、1,9一菲绕啉一3—基、1,9一菲绕啉—4一基、1,9—菲绕啉一5—基、1,9一菲绕啉一6—基、1,9—菲绕啉一7—基、1,9—菲绕啉一8—基、1,9一菲绕啉一10—基、1,10--菲绕啉一2--基、1,10一菲绕啉一3-—基、L,IO—菲绕啉一4一基、1,io—菲绕啉--5—基、2,9一菲绕啉—-1—基、2,9_菲绕啉--3--基、2,9一菲绕啉--4—基、2,9一菲绕啉—-5—基、2,9一菲绕啉--6--基、2,9一菲绕啉--7—基、2,9一菲绕啉--8—基、2,9一菲绕啉--10-基-、2,,s—菲绕啉-—1--基、2,8—菲绕啉—-3—基、2,8—菲绕啉-—4--基、2,s—菲绕啉--5—.基、2,8—菲绕啉--6—基、2,8—菲绕啉-—7--基、2,8—菲绕啉-—9—.基、2,8—菲绕啉--10—基、2,7—菲绕啉一l一基-、2,,7—菲绕啉-—3—-基、2,7—菲绕啉--4—基、2,7—菲绕啉--5--基、2,7—菲绕啉--6—.基、2,7—菲绕啉—-8—基、2,7—菲绕啉-—9-陽基、2,7—菲绕啉-10—-基、1--吩嗪基、2—吩嗪基、l一吩噻嗪基、2—吩噻嗪基、3—吩噻嗪基、4一吩噻嗪基、1一吩嚼、嗪基、2—吩赚嗪基、3—吩嚼、嗪基、4一吩嚼、嗪基、2—嚼、唑基、4—螺唑基、5—隨唑基、2—瞎、二唑基、5—嚼、二唑基、3—呋咱基、2—噻嗯基、3—噻嗯基、2—甲基吡咯一l一基、2—甲基吡咯一3—基、2—甲基吡咯一4一基、2—甲基吡咯一5—基、3—甲基吡咯一1一基、3—甲基吡咯一2—基、3—甲基吡咯一4一基、3—甲基吡咯一5—基、2—叔丁基吡咯一4_基、3—(2—苯基丙基)吡咯一1—基、2—甲基一1一B引哚基、4一甲基一1一B引哚基、2—甲基一3—吲哚基、4一甲基一3—吲哚基、2—叔丁基一1一吲哚基、4一叔丁基一1—吲哚基、2—叔丁基—3—吲哚基、4一叔丁基一3—刚哚基等。作为取代或者未取代的环原子数550的芳硫基,由一SY"表示,作为Y"的例子,可以举出苯基、l一萘基、2—萘基、1—蒽基、2—蒽基、9一蒽基、l一菲基、2—菲基、3—菲基、4—菲基、9一菲基、l一并四苯基、2—并四苯基、9一并四苯基、l一芘基、2—芘基、4一芘基、2—联苯基、3—联苯基、4—联苯基、对联三苯一4一基、对联三苯一3—基、对联三苯—2—基、间联三苯一4—基、间联三苯一3—基、间联三苯一2—基、邻甲苯基、间甲苯基、对甲苯基、对叔丁基苯基、对(2—苯基丙基)苯基、3—甲基一2—萘基、4一甲基一1一萘基、4一甲基一1—蒽基、4'一甲基联苯基、4"一叔丁基一对三联苯一4一基、2—吡咯基、3—吡咯基、吡嗪基、2—吡啶基、3—吡啶基、4一吡啶基、2—吲哚基、3—吲哚基、4一吲哚基、5—吲哚基、6—吲哚基、7-吲哚基、l一异吲哚基、2—异吲哚基、3—异吲哚基、4一异吲哚基、5—异吲哚基、6—异吲哚基、7—异吲哚基、2—呋喃基、3—呋喃基、2—苯并呋喃基、3—苯并呋喃基、4一苯并呋喃基、5—苯并呋喃基、6—苯并呋喃基、7—苯并呋喃基、l一异苯并呋喃基、3一异苯并呋喃基、4一异苯并呋喃基、5—异苯并呋喃基、6—异苯并呋喃基、7—异苯并呋喃基、2—喹啉基、3—喹啉基、4一喹啉基、5—喹啉基、6—喹啉基、7—喹啉基、8—喹啉基、l一异喹啉基、3—异喹啉基、4一异喹啉基、5—异喹啉基、6—异喹啉基、7—异喹啉基、8—异喹啉基、2—喹喔啉基、5—喹喔啉基、6—喹喔啉基、l一咔唑基、2—咔唑基、3—咔唑基、4一咔唑基、l一菲啶基、2—菲啶基、3—菲啶基、4一菲啶基、6一菲啶基、7—菲啶基、8—菲啶基、9一菲啶基、IO—菲啶基、l一吖啶基、2—吖啶基、3—吖啶基、4一吖啶基、9一吖啶基、1,7—菲绕啉一2—基、1,7—菲绕啉—3—基、1,7—菲绕啉一4一基、1,7—菲绕啉一5—基、1,7—菲绕啉一6—基、1,7—菲绕啉一8-基、1,7—菲绕啉一9一基、1,7—菲绕啉一10—基、1,8—菲绕啉一2—基、1,8—菲绕啉一3—基、1,8一菲绕啉一4一基、1,8—菲绕啉一5—基、1,8—菲绕啉一6—基、1,8一菲绕啉一7—基、1,8—菲绕啉一9—基、1,8—菲绕啉一10—基、1,9一菲绕啉一2—基、1,9—菲绕啉一3—基、1,9一菲绕啉一4一基、1,9一菲绕啉一5—基、1,9—菲绕啉—6_基、1,9一菲绕啉一7—基、1,9一菲绕啉一8—基、1,9一菲绕啉一10—基、1,10—菲绕啉一2—基、1,10—菲绕啉一3—基、1,10—菲绕啉一4一基、1,10—菲绕啉一5—基、2,9_菲绕啉-—r一基、2,9._菲绕啉-—3-_基、2,9--菲绕啉--4--基、2,9一菲绕啉--5—-基、2,9—-菲绕啉-6—-基、2,9—-菲绕啉--7—-基、2,9一菲绕啉-8—-基、2,9—-菲绕啉一10--基、2,8--菲绕啉--l--基、2,8一菲绕啉--3—-基、2,8--菲绕啉--4--基、2,8—-菲绕啉--5—-基、2,8一菲绕啉-6—-基、2,8--菲绕啉--7—-基、2,8—-菲绕啉--9—-基、2,8一菲绕啉一10-—基、2,7--菲绕啉-一l--基、2,7--菲绕啉--3--基、2,7一菲绕啉--4—-基、2,7—-菲绕啉--5—-基、2,7—-菲绕啉--6—-基、2,7一菲绕啉一8--基、2,7--菲绕啉--9—-基、2,7—-菲绕啉-10-—基、r—吩嗪基、2—吩嗪基、l一吩噻嗪基、2—吩噻嗪基、3—吩噻嗪基、4一吩噻嗪基、l一吩螺嗪基、2—吩嗨嗪基、3—吩卩恶嗪基、4一吩瞎、嗪基、2—噁唑基、4一嗨唑基、5—隨唑基、2—隨二唑基、5—隨二唑基、3—呋咱基、2—噻嗯基、3—噻嗯基、2—甲基吡咯一1—基、2—甲基吡咯一3—基、2一甲基吡咯一4_基、2—甲基吡咯一5—基、3—甲基吡咯一1一基、3—甲基吡咯一2—基、3—甲基吡咯一4一基、3—甲基吡咯一5—基、2—叔丁基吡咯一4一基、3—(2—苯基丙基)吡咯一1一基、2—甲基一l一吲哚基、4一甲基一1一B引哚基、2—甲基一3—吲哚基、4—甲基一3—吲哚基、2—叔丁基—l一吲哚基、4一叔丁基一1一吲哚基、2—叔丁基一3—吲哚基、4一叔丁基一3—吲哚基等。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150的羧基可用一COOZ'表示,作为Z'的例子,可以举出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正丁基、仲丁基、异丁基、叔丁基、正戊基、正己基、正庚基、正辛基、羟甲基、1—羟乙基、2—羟乙基、2—羟基异丁基、1,2—二羟基乙基、1,3—二羟基异丙基、2,3一二羟基一叔丁基、1,2,3—三羟基丙基、氯甲基、l一氯乙基、2_氯乙基、2—氯异丁基、1,2—二氯乙基、1,3—二氯异丙基、2,3—二氯一叔丁基、1,2,3—三氯丙基、溴甲基、1—溴乙基、2—溴乙基、2—溴异丁基、1,2—二溴乙基、1,3—二溴异丙基、2,3—二溴—叔丁基、1,2,3—三溴丙基、碘甲基、l一碘乙基、2—碘乙基、2—碘异丁基、1,2_二碘乙基、1,3—二碘异丙基、2,3—二碘一叔丁基、1,2,3—三碘丙基、氨基甲基、l一氨基乙基、2—氨基乙基、2—氨基异丁基、1,2—二氨基乙基、1,3—二氨基异丙基、2,3—二氨基一叔丁基、1,2,3—三氨基丙基、氰基甲基、l一氰基乙基、2—氰基乙基、2—氰基异丁基、1,2—二氰基乙基、1,3—二氰基异丙基、2,3—二氰基一叔丁基、1,2,3一三氰基丙基、硝基甲基、l一硝基乙基、2—硝基乙基、2—硝基异丁基、1,2—二硝基乙基、1,3—二硝基异丙基、2,3—二硝基一叔丁基、1,2,3—三硝基丙基等。作为取代或者未取代的苯乙烯基的例子,可以举出2—苯基一1一乙烯基、2,2—二苯基一1—乙烯基、1,2,2—三苯基一1一乙烯基等。作为卤素基的例子,可以举出氟、氯、溴、碘等。m为15的整数,n为06的整数。m优选为l2,n优选为04。另外,当m^2时,()内的Ar'可以彼此相同或不同。另外,当n》2时,()内的X'可以彼此相同或不同。就发光色而言,第1发光层优选为黄色橙色或红色发光层。黄色橙色或红色发光层为发光的最大波长为550650nm的发光层。发光层优选由主体材料和黄色橙色或红色掺杂剂构成。本发明的有机EL元件的第1发光层的主体材料,优选含有从并四苯衍生物、二氨基蒽衍生物、萘并荧蒽衍生物、二氨基芘衍生物、二氨基茈衍生物、氨基蒽衍生物、氨基芘衍生物及二苯并窟衍生物中选择的1种以上作为由式(3)表示的化合物。更优选含有并四苯衍生物。并四苯衍生物由下述式(4)表示。25(式(4)中,QiQU彼此独立地表示氢原子、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120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环碳原子数620的芳基、氨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120的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120的烷硫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环碳原子数620的芳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环碳原子数620的芳硫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220的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环碳原子数720的芳垸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环原子数520的杂环基,它们相同或不同。)由所述式(4)表示的并四苯衍生物更优选为由下述式(5)表示的并四苯衍生物。(式(5)中,Q3Q12、Q1Q1Q1Q5、Q加Q2m彼此独立地表示与所述式(4)的QSQ^相同的基团,它们可以相同或不同,这些相邻的2个以上也可以彼此结合形成环。)黄色橙色或红色系掺杂剂可以使用具有至少一个荧蒽骨架或茈骨架的荧光性化合物,例如,可以举出用下述式(6)(22)表示的化合物。<formula>formulaseeoriginaldocumentpage27</formula>[式(6)(20)中,WX^彼此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直链、支链或环状的碳原子数120的垸基,直链、支链或环状的碳原子数120的垸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630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630的芳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630的芳基氨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130的烷基氨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730的芳基烷基氨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830的烯基;相邻的取代基和^x^可以相结合形成环状结构。当相邻的取代基是芳基时,取代基可以相同。]早々k;南#fA、f,p、的乂P会物/HiN^令右复宜Hl)小姿其(21)(22)式(21)、(22)中,X"X"彼此独立地表示碳原子数120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630的芳基,X"及X"和/或X"及X^可以借助碳一碳键或一O—、一S—相结合。X"X"是氢原子,直链、支链或环状的碳原子数120的垸基,直链、支链或环状的碳原子数120的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630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630的芳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630的芳基氨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130的烷基氨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730的芳基烷基氨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830的烯基;相邻的取代基和X"X^可以相结合形成环状结构。各式中的取代基X25X36中优选至少有一个含有胺或烯基。具有荧蒽骨架或茈骨架的化合物优选为用下述式(23)或式(24)表示的茚并芘(indenoperylene)衍生物。29[式中,Ar1、A一及A一彼此独立地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环基或芳香族杂环基,x'x"彼此独立地表示氢、卤素、烷基、烷氧基、烷硫基、烯基、烯氧基、烯硫基、含芳香环烷基、含芳香环烷氧基、含芳香环垸硫基、芳香环基、芳香族杂环基、芳香环氧基、芳香环硫基、芳香环烯基、烯基芳香环基、氨基、咔唑基、氰基、羟基、—COOR1(Ri为氢、烷基、烯基、含芳香环垸基或芳香环基。)、一COR2(W为氢、烷基、烯基、含芳香环烷基、芳香环基或氨基)或一OCOR"(RS'为垸基、烯基、含芳香环烷基或芳香环基)。X'X"的相邻的基团也可以彼此结合或与取代的碳原子一起形成环。]具有荧蒽骨架的荧光性化合物优选含有电子给予性基团,以得到高效率和长寿命。优选的电子给予性基团是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氨基。进而,具有荧蒽骨架的荧光性化合物,优选的稠环数为5个以上,特别优选为6个以上。这是因为,荧光性化合物显示出540700nm的荧光峰波长,来自蓝色系发光材料和荧光性化合物的发光重叠而呈现白色。当上述的荧光性化合物具有多个荧蒽骨架时,发光色成为黄色橙色或红色区域,所以优选。特别优选的荧光性化合物,是具有电子给予性基团和荧蒽骨架或茈骨架且显示出540700nm的荧光峰波长的化合物。第1发光层的膜厚优选为160nm,更优选为530nm,最优选为520nm。如果不到lnm,则发光效率可能会下降,如果超过60nm,则驱动电压可能会上升。3.第2发光层就发光色而言,从能隙(energygap)的关系出发,第2发光层优选为蓝色系发光层。蓝色系发光的峰波长优选为450500nm。作为能够在第2发光层中使用的主体材料,优选含有具有蒽中心骨架的下述式(25)所示的结构的化合物。、:4R5(25)(式中,A'及AM皮此独立地为从取代或未取代的环碳原子数620的芳香族环衍生而成的基团。所述芳香族环可以被1或2以上的取代基取代。所述取代基从取代或未取代的环碳原子数650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150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350的环垸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150的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650的芳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环原子数550的芳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环原子数550的芳硫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150的烷氧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甲硅烷基、羧基、卤原子、氰基、硝基及羟基中选择。在所述芳香族环被2以上的取代基取代的情况下,所述取代基相同或不同,相邻的取代基之间也可以彼此结合形成饱和或不饱和的环状结构。WR8彼此独立地从氢原子、取代或未取代的环碳原子数650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环原子数550的杂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150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350的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150的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650的芳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环原子数550的芳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环原子数550的芳硫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150的垸氧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甲硅烷基、羧基、卤原子、氰基、硝基及羟基中选择。.另外,在式(25)中,优选Ai与AZ彼此不同。进而,优选下述(i)(ix)表示的化合物。下述式(i)表示的非对称蒽。(式中,Ar为取代或未取代的环碳原子数1050的縮合芳香族基。Ar'为取代或未取代的环碳原子数650的芳香族基。X为取代或未取代的环碳原子数650的芳香族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环原子数550的芳香族杂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150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150的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650的芳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环原子数550的芳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环原子数550的芳硫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150的烷氧羰基、羧基、卤原子、氰基、硝基、羟基。a、b及c分别为04的整数。n为l3的整数。另外,n为2以上的情况下,[]内相同或不同。)下述式(ii)表示的非对称单蒽衍生物。(ii)(式中,Ar1及A一彼此独立地表示取代或未取代的环碳原子数650的芳香族环基,m及n分别为14的整数。其中,在m二n-l而且Ar1与Ar2向苯环的结合位置左右对称的情况下,Ar1与A—不相同,m或n32为24的整数的情况下,m与n为不同的整数。R,R10彼此独立地表示氢原子、取代或未取代的环碳原子数650的芳香族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环原子数550的芳香族杂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150的垸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环垸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150的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650的芳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环原子数550的芳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环原子数550的芳硫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150的垸氧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甲硅垸基、羧基、卤原子、氰基、硝基、羟基。)下述式(iii)表示的非对称芘衍生物。(iii)下述式(iv)表示的非对称蒽衍生物。[化18]<formula>formulaseeoriginaldocumentpage34</formula>(iv)(式中,A'及AM皮此独立地表示取代或未取代的环碳原子数1020的缩合芳香族环基。Ar1及Ar2彼此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环碳原子数650的芳香族环基。R'R'。彼此独立地表示氢原子、取代或未取代的环碳原子数650的芳香族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环原子数550的芳香族杂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150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环垸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150的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650的芳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环原子数550的芳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环原子数550的芳硫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150的垸氧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甲硅烷基、羧基、卤原子、氰基、硝基、羟基。)Ar1、Ar2、W及R"可以分别为多个,也可以在相邻的基团之间形成饱和或不饱和的环状结构。其中,式(iv)中,没有在中心的蒽的9位及IO位上结合相对在该蒽上所示的X—Y轴成为对称型的基团的情况。)下述式(v)表示的蒽衍生物。<formula>formulaseeoriginaldocumentpage35</formula>(式中,WR1。彼此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烷基、环垸基、可取代的芳基、烷氧基、芳氧基、烷基氨基、链烯基、芳基氨基或可取代的杂环式基,a及b分别表示15的整数,它们为2以上的情况下,W之间或R2之间分别相同或不同,另外,Ri之间或^之间也可以结合而形成环,R3与W、RS与RS、R与RS、RS与R^也可以彼此结合形成环。Li表示单键、一0—、一S—、一N(R)—(R为烷基或可取代的芳基)、亚烷基或芳烯基。)下述式(vi)表示的蒽衍生物。(式中,R"R^彼此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烷基、环烷基、芳基、垸氧基、芳氧基、烷基氨基、芳基氨基或可取代的杂环式基,c、d、e及f分别表示15的整数,它们为2以上的情况下,R"之间、R"之间、R16之间或R口之间分别相同或不同,另外,R"之间、1112之间、R"之间或1117之间也可以结合而形成环,R"与R14、R"与R"也可以彼此结合形成环。L2表示单键、—0—、一S—、一N(R)—(R为垸基或可取代的芳基)、亚烷基或芳烯基。)下述式(vii)表示的螺芴衍生物。(式中,A5A8彼此独立地表示取代或未取代的联苯基或取代或未取代的萘基。)下述式(viii)表示的含稠环化合物。[化22](式中,A9A"分别为取代或未取代的环碳原子数650的芳烯基,R^R"分别表示氢原子、或取代或未取代的环碳原子数650的芳基,R"R"彼此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碳原子数16的烷基、碳原子数36的环烷基、碳原子数16的垸氧基、碳原子数518的芳氧基、碳原子数718的芳烷氧基、碳原子数516的芳基氨基、硝基、氰基、碳原子数16的酯基或卤原子,A9A14中的至少一个为具有3个环以上的縮合芳香族环的基团。)下述通式(ix)表示的芴化合物。(ix)(式中,Ri及R2表示氢原子、取代或未取代的垸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杂环基、取代氨基、氰基或卤原子。结合于不同的芴基的Ri之间、R2之间相同或不同,结合于相同的芴基的Ri及R2相同或不同。R3及R4表示氢原子、取代或未取代的垸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或取代或未取代的杂环基,结合于不同的芴基的R3之间、R4之间相同或不同,结合于相同的芴基的R3及R4相同或不同。Ar,及Ar2表示苯环的总数为3个以上的取代或未取代的縮合多环芳香族基或苯环与杂环的总数为3个以上的以取代或未取代的碳结合于芴基的縮合多环杂环基,Ar,及Ar2相同或不同。n表示110的整数。)在以上的主体材料中,优选蒽衍生物、进而优选单蒽衍生物、特别优选非对称蒽。作为可以在第2发光层中使用的掺杂剂,例如可以举出芳胺化合物及/或苯乙烯胺化合物、蒽、萘、菲、芘、并四苯、晕苯(coronene)、1,2_苯并菲(chrysene)、荧光素、菲、苯并菲(phthaloperylene)、萘二萘嵌苯(于7夕口^!J1^乂,naphthaloperylene)、紫环酮(perynone)、酞并周因酮、萘紫环酮(于7夕口〃y乂乂,naphthaloperinone)、二苯基丁二烯、四苯基丁二烯、香豆素、噁二唑、醛连氮、双苯并噁唑啉(bisbenzoxazoline)、双苯乙烯基、吡嗪、环戊二烯、喹啉金属配位化合物、氨基喹啉金属配位化合物、苯并喹啉金属配位化合物、亚胺、二苯乙烯、乙烯基蒽、二氨基咔唑、吡喃、噻喃、聚甲炔、部花青、咪唑螯合化8-羟基喹啉酮(oxinoid)化合物、喹吖(二)酮、红荧烯及荧光色素等,但不限定于这些。另外,本发明的有机EL元件的第2发光层优选含有芳胺化合物及/或苯乙烯胺化合物。作为芳胺化合物,可以举出由下述式(26)表示的化合物等,作为苯乙烯胺化合物,可以举出由下述式(27)表示的化合物等。(26)优选Af9及/或An。的苯乙烯基被取代。在此,作为碳原子数620的芳香族基,优选苯基、萘基、蒽基、菲基、三苯基等o(27)在此,作为环原子数540的芳基,优选苯基、萘基、蒽基、菲基、芘基、六苯并苯基(〕口二A)、联苯基、联三苯基、吡咯基、呋喃基、噻吩基、苯并噻吩基、噁二唑基、二苯基蒽基、吲哚基、咔唑基、吡啶基、苯并喹啉基、荧蒽基(fluoranthenyi)、M并荧蒽基、芪等。其中,环原子数540的芳基也可以进一步被取代基取代,作为优选取代基,可以举出碳原子数16的烷基(乙基、甲基、异丙基、正丙基、仲丁基、叔丁基、戊基、己基、环戊基、环己基等)、碳原子数16的烷氧基(乙氧基、甲氧基、异丙氧基、正丙氧基、仲丁氧基、叔丁氧基、戊氧基、己氧基、环戊氧基、环己氧基等)、环原子数540的芳基、用环原子数540的芳基取代的氨基、具有环原子数540的芳基的酯基、具有碳原子数16的烷基的酯基、氰基、硝基、卤原子(氯、溴、碘等)。第2发光层的膜厚优选为1100nm,更优选为550nm。如果不到lnm,则难以形成发光层,色度的调整可能会变得困难,如果超过100nm,则驱动电压可能会上升。4.第3发光层就发光色而言,第3发光层优选为绿系发光层。绿色系发光的最大发光波长为500550nm。第3发光层优选由主体材料和绿色系惨杂剂构成。具体材料可以使用所述的第2发光层的材料,而主体材料为与第2发光层相同的材料。作为绿色系惨杂剂,可以使用与所述的蓝色惨杂剂相同的芳胺化合物及/或苯乙烯胺化合物。绿色系发光的发光最大波长优选为500550nm。作为优选的绿色系惨杂剂,可以使用式(28)表示的芳香族胺化合物。39在式(28)中,A'AZ彼此独立,表示氢原子、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110(优选为碳原子数16)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环碳原子数550(优选为环碳原子数510)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环碳原子数320(优选为环碳原子数510)的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110(优选为碳原子数16)的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环碳原子数550(优选为环碳原子数510)的芳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环碳原子数550(优选为环碳原子数510)的芳氨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110(优选为碳原子数16)的烷基氨基或卤原子。作为AiAZ的取代或未取代的垸基,例如可以举出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丁基、仲丁基、叔丁基、戊基、己基、庚基、辛基、十八垸基、2—苯基异丙基、三氯甲基、三氟甲基、苄基、ci一苯氧基苄基、ci、a—二甲基苄基、(i、a—甲基苯基苄基、(i、a—二三氟甲基苄基、三苯基甲基、a—苄氧基苄基等。作为A'AZ的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例如可以举出苯基、2—甲基苯基、3—甲基苯基、4一甲基苯基、4一乙基苯基、联苯基、4一甲基联苯基、4—乙基联苯基、4一环己基联苯基、联三苯基、3,5—二氯苯基、萘基、5—甲基萘基、蒽基、芘基等。作为AiAZ的取代或未取代的环垸基,例如可以举出环丙基、环丁基、环戊基、环己基、降冰片基、金刚烷基等。作为AiA^勺取代或未取代的烷氧基,例如可以举出甲氧基、乙氧基、丙氧基、异丙氧基、丁氧基、异丁氧基、仲丁氧基、叔丁氧基、各种戊氧基、各种己氧基等。作为AiV的取代或未取代的芳氧基,例如可以举出苯氧基、甲苯氧基、萘氧基等。作为A'A^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基氨基,例如可以举出二苯基氨基、二甲苯基氨基、二萘基氨基、萘基苯基氨基等。作为八1八2的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氨基,例如可以举出二甲基氨基、二乙基氨基、二己基氨基等。作为A!^的卤原子,例如可以举出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等。另外,在式(28)中,不存在Ai和AZ均为氢原子的情况。在式(28)中,d和e分别为15的整数,优选为13。d、e分别为2以上的情况下,多个A1、八2的彼此相同或不同,也可以彼此连接形成饱和或不饱和的环。另外,h为l9的整数,优选为13。RU表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310的2级或3级烷基、或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310的2级或3级环垸基。作为R11的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310的2级或3级垸基,例如可以举出异丙基、叔丁基、仲丁基、叔戊基、l一甲基丁基、l一甲基戊基、1,l,一二甲基戊基、1,1,一二乙基丙基、1—苄基一2—苯基乙基、l一甲氧基乙基、l一苯基一l一甲基乙基等。作为R11的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310的2级或3级环垸基,例如可以举出环戊基、环己基、降冰片烯基、金刚烷基等。在式(28)中,f为19的整数,优选为13。f为2以上的情况下,多个R"相同或不同。1112表示氢原子、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110的垸基(优选为碳原子数16)、取代或未取代的环碳原子数550的芳香族基(优选为环碳原子数510)、取代或未取代的环碳原子数320的环烷基(优选为环碳原子数510)、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110的垸氧基(优选为碳原子数16)、取代或未取代的环碳原子数550的芳氧基(优选为环碳原子数510)、取代或未取代的环碳原子数550的芳基氨基(优选为环碳原子数520)、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110的垸基氨基(优选为碳原子数16)或卤原子。作为RU的取代或未取代的垸基、芳基、环烷基、烷氧基、芳氧基、芳基氨基以及卤原子的具体例子,可以举出与上述A]A2同样的例子。在式(28)中,g为08的整数,优选为02。g为2以上时,多个R。相同或不同。另外,在式(28)中,f+g+h为210的整数,优选为26。作为芳香族胺化合物,更优选式(28—1)(28—7)表示的化合物。[化27]<formula>formulaseeoriginaldocumentpage43</formula>[式(28—1)(28—7)中,A1、A2、d、e、R"以及R^与式(28)相同。]第3发光层的膜厚优选为1100nm,更优选为550nm。如果不到lrnn,则难以形成发光层,色度的调整可能会变得困难,如果超过100nm,则驱动电压可能会上升。5.其他有机层(1)第一有机层可以在阳极和第1发光层之间作为第一有机层设置空穴注入层、空穴输送层或有机半导体层等。空穴注入层或空穴输送层是有助于将空穴注入到发光层中并输送至发光区域的层,空穴迁移率大,电离电势较小,通常为5.5eV以下。空穴注入层的设置目的在于,缓和能级的急剧变化等、即调节能级。作为这样的空穴注入层或空穴输送层,优选通过更低的电场强度将空穴输送到发光层的材料,进一步优选空穴的迁移率在例如施加104106V/cm的电场时至少为10—6cm2/V秒的材料。作为形成空穴注入层或空穴输送层的材料,只要是具有所述的优选性质的材料即可,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从以往光传导材料中常用作空穴的电荷输送材料的材料、或在有机EL元件的空穴注入层中使用的公知的材料选择任意材料而使用。作为这样的空穴注入层或空穴输送层的形成材料,具体而言,例如可以举出三唑衍生物(参考美国专利3112197号说明书等)、噁二唑衍生物(参考美国专利3189447号说明书等)、咪唑衍生物(参考特公昭37_16096号公报等)、聚芳基垸烃衍生物(参考美国专利3615402号说明书、美国专利第3820989号说明书、美国专利第3542544号说明书、特公昭45—555号公报、特公昭51—10983号公报、特开昭51—93224号公报、特开昭55—17105号公报、特开昭56—4148号公报、特开昭55—108667号公报、特开昭55—156953号公报、特开昭56—36656号公报等)、吡唑啉衍生物以及吡唑啉酮衍生物(参考美国专利第3180729号说明书、美国专利第4278746号说明书、特开昭55—88064号公报、特开昭55—88065号公报、特开昭49一105537号公报、特开昭55—51086号公报、特开昭56—80051号公报、特开昭56—88141号公报、特开昭57—45545号公报、特开昭54—112637号公报、特开昭55—74546号公报等)、苯二胺衍生物(参考美国专利第3615404号说明书、特公昭51—10105号公报、特公昭46—3712号公报、特公昭47—25336号公报、特开昭54—119925号公报等)、芳胺衍生物(参考美国专利第3567450号说明书、美国专利第3240597号说明书、美国专利第3658520号说明书、美国专利第4232103号说明书、美国专利第4175961号说明书、美国专利第4012376号说明书、特公昭49—35702号公报、特公昭39—27577号公报、特开昭55—144250号公报、特开昭56—119132号公报、特开昭56—22437号公报、西德专利第1110518号说明书等)、氨基取代査尔酮衍生物(参考美国专利第3526501号说明书等)、噁唑衍生物(公开于美国专利第3257203号说明书等中的化合物)、苯乙烯蒽衍生物(参考特开昭56—46234号公报等)、芴酮衍生物(参考特开昭54—110837号公报等)、腙衍生物(参考美国专利第3717462号说明书、特开昭54—59143号公报、特开昭55—52063号公报、特开昭55—52064号公报、特开昭55—46760号公报、特开昭57—11350号公报、特开昭57—148749号公报、特开平2—311591号公报等)、芪衍生物(参考特开昭61—210363号公报、特开昭第61—228451号公报、特开昭61—14642号公报、特开昭61—72255号公报、特开昭62—47646号公报、特开昭62—36674号公报、特开昭62—10652号公报、特开昭62—30255号公报、特开昭60—93455号公报、特开昭60—94462号公报、特开昭60—174749号公报、特开昭60—175052号公报等)、硅氮垸衍生物(美国专利第4950950号说明书)、聚硅烷系(特开平2—204996号公报)、苯胺系共聚物(特开平2—282263号公报)等。作为空穴注入层或空穴输送层的材料,可以使用上述的物质,但也可以使用卟啉(求少7^U乂)化合物(公开于特开昭63—2956965号公报等中的化合物)、芳香族叔胺化合物和苯乙烯胺化合物(参考美国专利第4127412号说明书、特开昭53—27033号公报、特开昭54—58445号公报、特开昭55_79450号公报、特开昭55—144250号公报、特开昭56—119132号公报、特开昭61_295558号公报、特开昭61—98353号公报、特开昭63—295695号公报等)、芳香族叔胺化合物。另外,还可以举出在美国专利第5061569号中记载的在分子内具有两个縮合芳香族环的、例如4,4'一双(N—(l一萘基)一N—苯基氨基)联苯,另外,还可以举出在特开平4—308688号公报中记载的三个三苯胺单元被连接成星爆(starburst)型的4,4,,4"一三(N—(3—甲基苯基)一N—苯基氨基)三苯胺等。此外,除了作为发光层的材料示出的上述芳香族二亚甲基系化合物之外,p型Si、p型SiC等无机化合物也可以用作空穴注入层或空穴输送层的材料。该空穴注入层或空穴输送层可以由上述材料的1种或2种以上形成的一个层构成,另外,还可以是层叠了由不同于空穴注入层或空穴输送层的化合物形成的空穴注入层或空穴输送层的层。对空穴注入层或空穴输送层的膜厚没有特别限制,但优选为20200nm。有机半导体层是有助于将空穴注入到发光层或者将电子注入到发光层的层,适合的是具有10—"S/cm以上的电导率的层。作为这种有机半导体层的材料,可以使用含噻吩低聚物或在特开平8—193191号公报中公开的含芳基胺低聚物等导电性低聚物、含芳基胺树枝状聚合物(dendrimers)等导电性树枝状聚合物等。对有机半导体层的膜厚没有特别限制,优选为101000nm。(2)第二有机层可以在阴极和第2发光层之间作为第二有机层设置电子注入层或电子输送层等。电子注入层或电子输送层是有助于将电子注入到发光层中的层,电子迁移率大。适当地以数nm数i^m选择电子输送层膜厚即可,而尤其在膜厚较厚时,则为了避免电压上升,优选在施加1(^10SVcm的电场时,电子迁移率至少为10—5cm2/Vs以上的材料。作为用于电子注入层、电子输送层的材料,优选使用8—羟基喹啉或其衍生物的金属配位化合物或具有含氮杂环的化合物。作为上述8—羟基喹啉或其衍生物的金属配位化合物的具体例子,可以使用含有喔星(通常为8—羟基喹啉)的螯合物的金属螯合喔星类化合物。可以使用例如具有A1作为中心金属的Alq作为电子注入层、输送层。另一方面,作为噁二唑衍生物,可以举出用下述的式表示的电子传送化合物。<formula>formulaseeoriginaldocumentpage47</formula>(式中,Ar321、Ar322、Ar323、Ar325、Ar326、Ar329分别显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可以彼此相同,也可以各不相同。另外,Ar324、Ar327、Ar328分别显示取代或未取代的亚芳基,可以彼此相同,也可以各不相同)。在这里,作为芳基,可以举出苯基、联苯基、蒽基、茈基、芘基等。另外,作为亚芳基,可以举出亚苯基、亚萘基、亚联苯基、亚蒽基、亚茈基、亚芘基等。另外,作为取代基,可以举出碳原子数110的垸基、碳原子数110的烷氧基或氰基等。该电子传送化合物优选为具有薄膜形成性的化合物。作为电子传送性化合物的具体例子,可以举出下述的化合物。[化29]<formula>formulaseeoriginaldocumentpage48</formula>Me表示甲基,Bu表示丁基。用下述式表示的含氮杂环衍生物,[化30](式中,A^A^是氮原子或者碳原子。R331及R332是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660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360的杂芳基、碳原子数120的烷基、碳原子数120的卤代烷基、碳原子数120的烷氧基,n是05的整数,当n是2以上的整数时,多个R^可以彼此相同或者不同。另外,也可以通过相邻的多个11331基的相互结合,形成取代或者未取代的碳环式脂肪族环、或者、取代或者未取代的碳环式芳香族环。Ar331是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660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360的杂芳基(heteroaiyl)。八1"331'是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660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360的杂芳基(heteroaryl)。Ar^是氢原子、碳原子数120的垸基、碳原子数120的卤代垸基、碳原子数120的垸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660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360的杂芳基。其中,Ar331、Ar^中的任一个是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1060的稠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360的杂稠环基。L331、L^及L^分别是单键、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660的稠环、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360的杂稠环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亚芴基。)用特愿2003_004193号所示的下述式表示的含氮杂环衍生物,[化31]HAr—L341-Ar341—Ar342(式中,HAr是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340的含氮杂环,L^是单键、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660的亚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360的杂亚芳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亚芴基,Ar341是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660的二价芳香族烃基,Ar^是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660的芳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360的杂芳基。)特开平第09—087616所示的、用下述式表示的硅杂(sila)环戊二烯衍生物353。352(式中,X351或Y351彼此独立地表示碳原子数16的饱和或者不饱和的烃基、烷氧基、烯氧基、炔氧基、羟基、取代或者未取代的芳基、取代或者未取代的杂环,也可以为^51与Y351相结合而形成饱和或不饱和的环的结构,R351R354彼此独立,表示氢原子、卤素、取代或者未取代的碳原子数16的烷基、烷氧基、芳氧基、全氟烷基、全氟垸氧基、氨基、垸基羰基、芳基羰基、烷氧基羰基、芳氧基羰基、偶氮基、烷基羰基氧基、芳基羰基氧基、烷氧基羰基氧基、芳氧基羰基氧基、亚磺酰基、磺50酰基、硫烷基(sulfanyl)、甲硅烷基、氨基甲酰基、芳基、杂环基、烯基、炔基、硝基、甲酰基、亚硝基、甲酰氧基、异氰基、氰酸酯基、异氰酸酯基、硫氰酸酯基、异硫氰酸酯基或者氰基,相邻时可以为取代或者未取代的环缩合的结构。)在特开平第09—194487所示的用下述式表示的硅杂环戊二烯衍生物,(式中,f"或¥361彼此独立地表示碳原子数16的饱和或者不饱和的烃基、烷氧基、烯氧基、炔氧基、取代或者未取代的芳基、取代或者未取代的杂环,也可以为X^与¥361相结合而形成饱和或不饱和的环的结构,R361R364彼此独立,表示氢原子、卤素、取代或者未取代的碳原子数16的烷基、烷氧基、芳氧基、全氟垸基、全氟烷氧基、氨基、垸基羰基、芳基羰基、烷氧基羰基、芳氧基羰基、偶氮基、垸基羰基氧基、芳基羰基氧基、烷氧基羰基氧基、芳氧基羰基氧基、亚磺酰基、磺酰基、硫烷基(sulfanyl)、甲硅烷基、氨基甲酰基、芳基、杂环基、烯基、炔基、硝基、甲酰基、亚硝基、甲酰氧基、异氰基、氰酸酯基、异氰酸酯基、硫氰酸酯基、异硫氰酸酯基或者氰基,相邻时可以为取代或者未取代的环缩合的结构(其中,当R^及R^是苯基时,^61及¥361不是垸基和苯基;当11361及R^是噻嗯基时,为不同时满足X^及Y^为一价烃基、R362和R^为烷基、芳基、烯基或者11362和re"通过结合而形成环的脂肪族基团的结构;当R"和11364是甲硅烷基时,R362、R363、乂361及¥361分别独立,不是碳原子数16的一价烃基或者氢原子,当由R^及R^形成苯环进行縮合而成的结构时,X361及Y361不是烷基和苯基。))(式中,R^R^及Z^彼此独立,表示氢原子、饱和或者不饱和的烃基、芳香族基、杂环基、取代氨基、取代氧硼基(boryl)、烷氧基或者芳氧基;X371、¥371和Z^彼此独立,表示饱和或者不饱和的烃基、芳香族基、杂环基、取代氨基、烷氧基或者芳氧基;Z^和Z^取代基可以相互结合形成稠环,n表示l3的整数,当n为2以上时,f"也可以不同。其中,不包括n为1,X371、Y^及R^是甲基、R"s是氢原子或者取代氧硼基的情况,以及n为3、Z^是甲基的情况。)在特开平10—088121中表示的用下述式表示的化合物,<formula>formulaseeoriginaldocumentpage52</formula>(式中,(5381及Q^彼此独立,表示用下述式表示的配位体,L381表示卤原子、取代或者未取代的垸基、取代或者未取代的环垸基、取代或者未取代的芳基、取代或者未取代的杂环基、用一OR391(R^是氢原子、取代或者未取代的烷基、取代或者未取代的环烷基、取代或者未取代的芳基、取代或者未取代的杂环基。)或者一O—Ga—Q391(Q392)(表示Q391及Q392与Q381及Q382同义。)表示的配位体。)[化36](式中,环A4(H和A4Q2是彼此结合而成的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环或杂环结构。)如果举出形成上述式的配位体的环A4。1和A4Q2的取代基的具体例子,有氯、溴、碘、氟等卣原子;甲基、乙基、丙基、丁基、仲丁基、叔丁基、戊基、己基、庚基、辛基、硬脂酰基、三氯甲基等取代或者未取代的垸基;苯基、萘基、3—甲基苯基、3—甲氧基苯基、3—氟苯基、3—三氯甲基苯基、3—三氟甲基苯基、3—硝基苯基等取代或者未取代的芳基;甲氧基、正丁氧基、叔丁氧基、三氯甲氧基、三氟乙氧基、五氟丙氧基、2,2,3,3—四氟丙氧基、1,1,1,3,3,3—六氟—2—丙氧基、6—(全氟乙基)己氧基等取代或者未取代的垸氧基;苯氧基、对硝基苯氧基、对叔丁基苯氧基、3—氟苯氧基、五氟苯氧基、3—三氟甲基苯氧基等取代或者未取代的芳氧基;甲硫基、乙硫基、叔丁基硫基、己基硫基、辛基硫基、三氟甲基硫基等取代或者未取代的烷硫基;苯硫基、对硝基苯硫基、对叔丁基苯硫基、3—氟苯硫基、五氟苯硫基、3—三氟甲基苯硫基等取代或者未取代的芳硫基;氰基、硝基、氨基、甲基氨基、二乙基氨基、乙基氨基、二乙基氨基、二丙基氨基、二丁基氨基、二苯基氨基等单或二取代氨基;双(乙酰氧基甲基)氨基、双(乙酰氧基乙基)氨基、双(乙酰氧基丙基)氨基、双(乙酰氧基丁基)氨基等酰基氨基;羟基,甲硅烷氧基,酰基,氨基甲酰基、甲基氨基甲酰基、二甲基氨基甲酰基、乙基氨基甲酰基、二乙基氨基甲酰基、丙基氨基甲酰基、丁基氨基甲酰基、苯基氨基甲酰基等取代或未取代的氨基甲酰基;羧基,磺酸基,亚氨基,环戊基、环己基等环烷基;苯基、萘基、联苯基、蒽基、菲基、芴基、芘基等芳基;吡啶基、吡嗪基、嘧啶基、哒嗪基、三嗪基、吲哚基、喹啉基、吖啶基、吡咯烷基、二噁烷基、哌啶基、吗啉基(morpholidinyl)、哌嗪基、咔唑基、呋喃基、苯硫基、噁唑基、噁二唑基、苯并噁唑基、噻唑基、噻二唑基、苯并噻唑基、三唑基、咪唑基、苯并咪唑基等杂环基等。另外,以上的取代基彼此也可以通过键合形成六员芳环或者杂环。对电子注入层或电子输送层的膜厚没有特别限定,优选为1100nm。(3)氧化剂作为距离阳极最近的有机层的第一发光层或第一有机层优选含有氧化剂。氧化剂优选为吸电子基团或电子受体(acceptor)。吸电子基团或电子受体为易还原性的有机化合物。可以用还原电势测定化合物的还原容易程度。在本发明中,在将饱和甘汞(SCE)电极作为参考电极的还原电势中,优选为一0.8V以上,特别优选具有大于四氰基对苯醌二甲烷(TCNQ)的还原电势(约OV)的值的化合物。作为易还原性的有机化合物,优选为具有吸电子性的取代基的有机化合物。具体而言,醌型衍生物、吡嗪衍生物、芳基硼烷衍生物、酰亚胺衍生物等。醌型衍生物包括对苯醌二甲烷衍生物、噻喃二氧化物衍生物、噻吨二氧化物衍生物及苯醌衍生物等。例如,作为醌型衍生物,可以优选举出下述式(la)(lh)所示的化合物。更优选(la)、(lb)所示的化合物。<formula>formulaseeoriginaldocumentpage55</formula>(lh)在式(la)(lh)中,WR"分别为氢、卤素、氟垸基、氰基、烷氧基、烷基或芳基。优选氢、氰基。作为WR"的卤素,优选氟、氯。作为RiR、勺氟烷基,优选三氟甲基、五氟乙基。作为WR"的垸氧基,优选甲氧基、乙氧基、异丙氧基、叔丁氧基。作为RiR、勺烷基,优选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叔丁基、环己基。作为RiR"的芳基,优选苯基、萘基。在式(la)(lh)中,X为吸电子基团,为下述式(j)(p)的结构的任意一个。优选(j)、(k)、(1)的结构。[化38〗<formula>formulaseeoriginaldocumentpage56</formula>(式中,R"R"分别为氢、氟烷基、垸基、芳基或杂环,R^与R:也可以形成环。)R"R"的氟烷基、烷基、芳基与R'R"相同。作为R"R"的杂环,优选为下述式所示的取代基。[化39]在R^与R"形成环的情况下,X优选为下述式所示的取代基。[化40](式中,R51'、!152'分别为甲基、乙基、丙基、叔丁基。)在式(la)(lh)中,Y为一N二或一CH=。作为醌型衍生物的具体例,可以举出以下化合物。[化41]<formula>formulaseeoriginaldocumentpage57</formula>在式(2a)中,AAr33分别为具有吸电子基团的芳基或杂环。作为具有Ai^Ar33所示的吸电子基团的芳基,优选五氟苯基、七氟萘基、五氟苯基o作为具有Ar3,Ar33所示的吸电子基团的杂环,优选喹啉环、喹喔啉环、吡啶环、吡嗪环等。作为芳基硼烷衍生物的具体例,可以举出以下化合物。[化43]作为芳基硼垸衍生物,优选为具有至少一个氟作为对芳基的取代基的化合物,特别优选为三(3—(五氟萘基)硼烷(PNB)。作为噻喃二氧化物衍生物,可以举出由下述式(3a)所示的化合物,作为噻吨二氧化物衍生物,可以举出由下述式(3b)所示的化合物。<formula>formulaseeoriginaldocumentpage58</formula>(3a)(3b)在式(3a)及式(3b)中,R"W分别为氢、卤素、氟烷基、氰基、烷基或芳基。优选氢、氰基。在式(3a)及式(3b)中,X表示吸电子基团,与式(la)(li)相同。优选(i)、(j)、(k)的结构。R"R^表示的齒素、氟烷基、烷基及芳基与WR"相同。以下示出由式(3a)所示的噻喃二氧化物衍生物、由式(3b)所示的噻吨二氧化物衍生物的具体例。0II(式中,tBu为叔丁基。)作为酰亚胺衍生物,优选为萘四羧酸二酰亚胺化合物及苯均四酸二酰亚胺化合物。进而,可以举出下述式的化合物。[化46](4)还原剂作为距离阴极最近的有机层的发光层或第二有机层优选含有还原剂。还原剂被定义为可以将电子输送性化合物还原的物质。因此,只要是具有一定还原性的物质,就可以使用各种物质。例如,可以适当使用选自碱金属、碱土金属、稀土金属、碱金属的氧化物、碱金属的卤化物、碱土金属的氧化物、碱土金属的卤化物、稀土金属的氧化物或者稀土金属的卤化物、碱金属的有机络合物、碱土金属的有机络合物、稀土金属的有机络合物中的至少一种物质。另夕卜,更为具体地说,作为优选的还原剂,可以举出从Na(功函数:2.36eV)、K(功函数2.28eV)、Rb(功函数2.16eV)和Cs(功函数1.95eV)中的至少一种碱金属,或Ca(功函数2.9eV)、Sr(功函数2.02.5eV)、以及Ba(功函数2.52eV)中选择的至少一种碱土金属,特别优选功函数为2.9eV以下的物质。其中,更加优选的还原剂是选自K、Rb和Cs中的至少一种碱金属,进一步优选Rb或Cs,最优选的是Cs。这些碱金属的还原能力特别高,通过向电子注入区域添加比较少的量,就可以改善有机EL元件的发光亮度,或延长其寿命。另外,作为功函数为2.9eV以下的还原剂,还优选这些中二种以上碱金属的组合,特别优选含有Cs的组合,例如,Cs和Na、Cs和K、Cs和Rb或者Cs和Na和K的组合。通过使组合中含有Cs,可以有效地发挥还原能力,并且通过将其添加到电子注入区域中,可以改善有机EL元件的发光亮度,或延长其寿命。在本发明中,也可以进一步在阴极和有机层之间设置由绝缘体或半导体构成的电子注入层。由此,可以有效地防止电流漏泄,改善电子注入性。作为这种绝缘体,优选使用选自碱金属硫属化物、碱土金属硫属化物、碱金属的卤化物和碱土金属的卤化物的至少一种金属化合物。当电子注入层由这些碱金属硫属化物等构成时,可以进一步改善电子注入性,从这一点来看优选。具体地说,作为优选的碱金属硫属化物,可以举出例如Li20、LiO、Na2S、Na2Se禾QNaO;作为优选的碱土金属硫属化物,可以举出例如CaO、BaO、SrO、BeO、BaS和CaSe。另外,作为优选的碱金属的卤化物,可以举出例如LiF、NaF、KF、LiCl、KCl和NaCl等。另外,作为优选的碱土金属的卤化物,可以举出例如所谓CaF2、BaF2、SrF2、MgF2、BeF2等氟化物、和氟化物以外的卤化物。另外,作为构成电子输送层的半导体,可以举出含有Ba、Ca、Sr、Yb、Al、Ga、In、Li、Na、Cd、Mg、Si、Ta、Sb和Zn中的至少一种元素的氧化物、氮化物或者氮氧化物等单独一种或者二种以上的组合。另外,构成电子输送层的无机化合物,优选为微晶体或者非晶质的绝缘性薄膜。如果电子输送层由这些绝缘性薄膜构成,则可以形成均质的薄膜,可以减少黑点等像素缺陷。而且,作为这种无机化合物,可以举出上述的碱金属硫属化物、碱土金属硫属化物、碱金属的卤化物和碱土金属的卤化物等。可以通过与本发明的有机EL元件组合滤色片来制作全色发光装置。例如,可以通过设置由本发明的有机EL元件构成、彼此独立地驱动的第1、第2及第3的有机EL元件部,与各元件部组合透过光不同的滤色片(例如红、蓝、绿的各滤色片)来得到全色发光装置。滤色片可以接受来自各元件部的光,在比元件部更靠近光取出侧的位置形成。例如,在为从支撑基板侧取出光的底部发光(bottomemission)型的元件的情况下,只要在作为元件的最下层的透明电极层与支撑基板间形成即可。作为滤色片,例如可以使用只有下述色素或在粘合剂树脂中溶解或分散色素而成的固体状态的滤色片。红色(R)色素茈系颜料、色淀颜料、偶氮颜料等。绿色(G)色素卤素多取代酞菁系颜料、卤素多取代酞菁铜系颜料、三苯甲烷系碱性染料等。蓝色(B)色素酞菁铜系颜料、标准还原蓝系颜料、靛酚系颜料、赛安宁系颜料等。粘合剂树脂优选为透明的(可见光透过率为50%以上)材料。例如,可以举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丙烯酸酯树脂、聚碳酸酯、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羟乙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等透明树脂(高分子),或者,作为光刻(photolithography)法可以适用的感光性树脂,可以举出丙烯酸系、甲基丙烯酸系等具有反应性乙烯基的光固化型抗蚀剂材料。另外,在使用印刷法的情况下,可以选择利用聚氯乙烯树脂、三聚氰胺树脂、酚醛树脂等透明的树脂的印刷油墨(媒材(medium))。通常,在滤色片主要由色素构成的情况下,借助需要的滤色片图案的掩模,利用真空蒸镀或溅射法成膜,另一方面,在由色素和粘合剂树脂构成的情况下,混合、分散或溶液化色素和所述树脂及抗蚀剂,利用旋涂、辊涂、浇铸法等方法制膜,利用光刻法,用需要的滤色片图案,形成图案结构,或者,利用印刷等方法,用需要的滤色片的图案,形成图案结构。各滤色片的膜厚和透过率优选如下所示。R:膜厚0.55.(Vm(透过率50X以上/610nm),G:膜厚0.55.0pm(透过率50X以上/545nm),B:膜厚0.25.(Him(透过率50X以上/460nm),另外,为了防止有机EL元件因环境或滤色片中含有的氧、水分、其他挥发成分发生劣化,也可以在有机EL元件部与滤色片间设置密封层等。密封层的形成位置可以例举出透明电极层与滤色片间。作为密封层的具体例,可以使用SiOxNy、A10xNy、SiA10xNy等透明无机化合物层、这些透明无机化合物层与透明树脂或与密封液层叠而成的密封层等。另外,也可以为了提高对比度比而在各滤色片间等使用黑矩阵(blackmatrix)。以下示出在实施例及比较例中使用的化合物。[化47]62<formula>formulaseeoriginaldocumentpage63</formula>NPDCBP化合物的特性的测定方法如下所述。(1)Tg的测定方法Tg使用利用珀金埃尔默(八。一年:/工少7—)公司DSC"Pyrisl",在下述测定条件下第2次加热(heating)的值。6[测定条件](1)从3(TC加热至MAX温度(1(TC/分)(ii)在MAX温度下保持3分钟(iii)从MAX温度冷却至一50。C(20(TC/分)(iv)在一5(TC下保持10分钟(v)从一50。C加热至MAX温度(1(TC/分)在MAX温度为在Tg—DTA的熔点加上约30°C、接近分解温度的情况下,对应其进行修正。(2)驱动电压计测在ITO与Al间通电并使电流密度为10mA/cm2时的电压(单位V)。(3)发光效率利用分光放射亮度计CS1000A(柯尼卡美能达公司制)测定外加电流密度10mA/cn^时的EL光谱(spectra),算出发光效率(单位cd/A)。(4)CIE1931色度利用分光放射亮度计CS1000A(柯尼卡美能达公司制)测定外加电流密度10mA/cm2时的EL光谱,计测CIE1931色度(x、y)。(5)外部量子收率利用分光放射亮度计CS1000A(柯尼卡美能达公司制)测定外加电流密度10mA/cm2时的EL光谱,利用下述式算出。徵1]卿(%)=对(分光放射强度+光子的能量),用光子的波长进行积分,进而用立体角进行积分电流密度+电子的元电荷(6)寿命测定测定亮度为5000cd/i^时的元件的电流密度。利用该电流密度进行连续驱动,利用分光放射亮度计CS1000A(柯尼卡美能达公司制)计测亮度的经时变化。测定相对从测定开始400小时之后的初期亮度5000cd/m2的亮度保持率。实施例1(有机EL元件的形成)在异丙醇中超声波清洗25mmX75mmXl.lmm厚的带ITO透明电极65(阳极)的玻璃基板(-才7亍^y夕公司制)(ITO的膜厚130nm)5分钟,然后进行30分钟UV臭氧清洗。将清洗后的带透明电极线的玻璃基板安装于真空蒸镀装置的基板支架上,首先,在形成有透明电极线的一侧的面上以覆盖所述透明电极的方式成膜了膜厚为60nm的ffl膜。该HI膜起到空穴注入层的作用。在HI膜的成膜之后,接着成膜膜厚15nm的A—ll膜。该A—11膜起到空穴输送层的作用。进而,A—ll膜的成膜之后,接着蒸镀成膜膜厚5nm的RH和RD,并使RD成为0.5重量%,作为第1发光层。该第1发光层进行红色发光。接着,作为电荷阻挡层,成膜膜厚5nm的A—ll膜。在电荷阻挡层上,蒸镀成膜BH和BD,并使BD成为7.5重量。Z,作为膜厚40nm的蓝色发光层(第2发光层)。在该膜上,成膜膜厚20nm的三(8—羟基喹啉)铝膜(AlqJ莫)作为电子输送层。之后,形成1.6nm的LiF膜作为电子注入层。在该LiF膜上蒸镀150nm的金属Al,形成金属阴极,制作有机EL发光元件。(有机EL元件的评价)对得到的有机EL发光装置的特性进行测定。将结果示于表1。比较例1在实施例1中,作为电荷阻挡层,代替化合物A—ll,以厚度5nm成膜NPD膜,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制作有机EL元件。将测定结果示于表l。比较例2在实施例1中,作为电荷阻挡层,代替化合物A—ll,以厚度5nm成膜CBP膜,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制作有机EL元件。将测定结果示于表l。实施例2在实施例1中,在以膜厚10nm形成第2发光层之后,作为第3发光层,以膜厚30nm蒸镀成膜BH与GD,并使GD成为10重量X,成为绿系发光层,然后形成Alq3层(电子输送层),除此以外,与实施例l同样地进行,形成有机EL发光元件。对得到的有机EL发光装置,与实施例l同样地进行测定。将测定结果示于表l。比较例3在实施例2中,作为电荷阻挡层,代替A—ll,以厚度5nm成膜NPD膜,除此以外,与实施例2同样地进行,形成有机EL发光装置。对得到的有机EL发光装置,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测定。将测定结果示于表1。比较例4在实施例2中,作为电荷阻挡层,代替A—ll,以厚度5nm成膜CBP膜,除此以外,与实施例2同样地进行,形成有机EL发光装置。对得到的有机EL发光装置,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测定。将测定结果示于表1。实施例3在实施例2中,作为电荷阻挡层,代替A—ll,以厚度5nm成膜A一2膜,除此以外,与实施例2同样地进行,形成有机EL发光装置。对得到的有机EL发光装置,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测定。将测定结果示于表l。实施例4在实施例2中,作为电荷阻挡层,代替A—ll,以厚度5nm成膜A一13膜,除此以外,与实施例2同样地进行,形成有机EL发光装置。对得到的有机EL发光装置,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测定。将测定结果示于表1。实施例5在实施例2中,作为电荷阻挡层,代替A—ll,以厚度5nm成膜A一17膜,除此以外,与实施例2同样地进行,形成有机EL发光装置。对得到的有机EL发光装置,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测定。将测定结果示于表l。实施例6在实施例2中,作为电荷阻挡层,代替A—ll,以厚度5nm成膜A一30膜,除此以外,与实施例2同样地进行,形成有机EL发光装置。对得到的有机EL发光装置,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测定。将测定结果示于表l。实施例7在实施例2中,作为电荷阻挡层,代替A—ll,以厚度5nm成膜A一33膜,除此以外,与实施例2同样地进行,形成有机EL发光装置。对得到的有机EL发光装置,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测定。将测定结果示于表l。实施例8在实施例1中,作为电荷阻挡层,代替A—ll,蒸镀成膜A—ll和GD并使GD成为10重量%,使第二发光层的厚度成为40nm,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形成有机EL发光元件。对得到的有机EL发光装置,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测定。将测定结果示于表1。比较例5在实施例8中,作为电荷阻挡层,代替A—11:GD,蒸镀成膜NPD禾口GD,并使GD成为10重量%,除此以外,与实施例8同样地进行,形成有机EL发光元件。对得到的有机EL发光装置,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测定。将测定结果示于表1。[表l]<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69</column></row><table>在实施例1中,作为第1发光层使用红色发光层,作为第2发光层使用蓝色发光层,在其间插入电荷阻挡层构成元件。实施例1的电荷阻挡层与比较例l、2相同,使用芳香族胺系化合物,而实施例1的A—11的玻璃化温度(Tg)高于比较例1、2的NPD、CBP。实施例1与比较例1、2相比,外部量子收率高,而且可以得到良好的白色元件。进而,初期5000cd/m2的恒流驱动400小时后的亮度保持率在实施例1中最高,成为长寿命。在实施例2中,通过相对实施例1进一步加入绿色发光层作为第3发光层,外部量子收率高,可以得到良好的白色发光。进而,初期5000cd/m2的恒流驱动400小时后的亮度保持率高达96%,成为长寿命。在比较例3、4中,为在实施例2的电荷阻挡层中使用Tg较低的NPD、CBP的元件构成。与实施例2相比,量子收率、亮度保持率较低,成为低寿命(图3)。在实施例37中,与实施例2同样,使用Tg较高的芳香族胺化合物,外部量子收率高,可以得到良好的白色发光。进而,初期5000cd/m2的恒流驱动400小时后的亮度保持率较高,成为长寿命。在实施例8中,通过相对实施例1进一步在电荷阻挡层中掺杂绿色发光材料,可以得到同等的外部量子收率并同时得到良好的白色发光。在比较例5中,为在实施例8的电荷阻挡层中使用Tg较低的NPD的元件构成。与实施例8相比,量子收率、亮度保持率较低,成为低寿命。实施例9(全色发光装置)(1)滤色片的形成在112mmX143mmXl.lmm的支撑基板(0A2玻璃日本电气硝子公司制)上,旋涂V259BK(新日铁化学公司制)作为黑矩阵(BM)的材料,隔着成为开口68pmX285iam的格子状的图案的光掩模,进行紫外线曝光,利用2%碳酸钠水溶液进行显影,然后以20(TC烘焙,形成黑矩阵(膜厚1.5pm)的图案。接着,作为蓝色滤色片的材料,旋涂V259B(新日铁化学公司制),隔着可以得到320根长方形(100pm线、230pm间隙(gap))的条纹(strip)图案的光掩模,与BM对位后进行紫外线曝光,利用2%碳酸钠水溶液进行显影,然后以20(TC烘焙,形成蓝色滤色片(膜厚1.5pm)的图案(相当于蓝色像素)。接着,作为绿色滤色片的材料,旋涂V259G(新日铁化学公司制),隔着可以得到320根长方形(100pm线、230pm间隙)的条纹图案的光掩模,与BM对位后进行紫外线曝光,利用2%碳酸钠水溶液进行显影,然后以20(TC烘焙,在与蓝色滤色片相邻的位置形成绿色滤色片(膜厚1.5pm)的图案。接着,作为红色滤色片的材料,旋涂CRY—S840B(富士7^f》厶了一f制),隔着可以得到320根长方形(lOOiim线、230pm间隙)的条纹图案的光掩模,与BM对位后进行紫外线曝光,利用2%碳酸钠水溶液进行显影,然后以20(TC烘焙,在蓝色滤色片与绿色滤色片之间的位置形成红色滤色片(膜厚1.5pm)的图案。接着,作为平坦化膜,在前述的基板上旋涂丙烯酸系热固性树脂(V259PH:新日铁化学公司制),以18(TC烘焙,形成平坦化膜(膜厚5^im)。(2)有机EL元件的形成利用溅射,在所述的平坦化膜上,以130nm膜厚成膜ITO(铟锡氧化物)。接着,在ITO膜上旋涂正(positive)型抗蚀剂(resist)(HPR204:富士才一Uy制),借助阴极的取出部和成为9(Him线、2(Him间隙的条纹状的图案的光掩模,进行紫外线曝光,利用四甲基氢氧化铵的显影液进行显影,以13(TC烘焙,得到抗蚀剂图案。接着,利用ITO蚀刻剂(etchant),对露出的部分的ITO进行蚀刻。接着,利用以乙醇胺为主要成分的剥离液(N303:长濑产业制)对抗蚀剂进行处理,在相当于蓝色滤色片、绿色滤色片、红色滤色片上的位置得到ITO图案(下部电极阳极,线数960根)。接着,作为第一层间绝缘膜,旋涂负(negative)型抗蚀剂(V259PA:新日铁化学公司制),隔着光掩模,进行紫外线曝光,利用四甲基氢氧化铵的显影液进行显影。接着,以18(TC烘焙,形成被覆ITO的边缘(edge)的ITO的开口部为70(imX29(Hmi的格子状图案层间绝缘膜。接着,作为第二层间绝缘膜(隔壁),旋涂负型抗蚀剂(ZPN1100:日本Zeon制),隔着成为20pm线、310|im间隙的条纹图案的光掩模,进行紫外线曝光,然后进一步进行曝光后烘焙。接着,利用四甲基氢氧化铵的显影液显影负抗蚀剂,形成与ITO条纹正交的有机膜的第二层间绝缘膜(隔壁)。在纯水及异丙醇中超声波清洗这样地进行得到的基板,利用鼓风(airblow)干燥,然后进行UV清洗。之后,在覆盖滤色片的范围掩模蒸镀有机层(空穴注入层电子注入层),进一步掩模蒸镀阴极,使其能够与前面形成的ITO取出电极连接。另外,与实施例2同样地进行形成有机层及阴极。利用前面在基板上制作的隔壁自动地分离阴极(上部电极),成为与下部电极交叉的图案(线数240根)。在基板上制作有机EL元件之后,在流通干燥氮的干燥箱(drybox)中,不与大气接触地移动基板,在该干燥箱内,利用密封基板的蓝板玻璃被覆显示部,用阳离子固化性的粘接剂(TB3102:7—y求乂K制)光固化并密封显示部周边部。这样地进行,制作下部电极与上部电极形成XY矩阵(matrix)而成的全色发光装置,向其下部电极和上部电极外加DC电压(下部电极(+)、上部电极(一)),结果各电极的交叉部分(像素)发光。(3)全色发光装置的特性评价(蓝色性能)在对应蓝色滤色片的下部电极和上部透明电极之间,外加7.25V的直流电压,结果发蓝色光。利用分光放射亮度计CS—1000(美能达制)进行测定,结果为亮度31cd/m2、色度(0.124、0.117)。测定在两电极间流动的电流值,算出发光效率,结果为1.14cd/A。(绿色性能)在对应绿色滤色片的下部电极和上部透明电极之间,外加7.25V的直流电压,结果发绿色光。利用分光放射亮度计CS—1000(美能达制)进行测定,结果为亮度250cd/m2、色度(0.247、0.621)。测定在两电极间流动的电流值,算出发光效率,结果为9.24cd/A。72(红色性能)在对应红色滤色片的下部电极和上部透明电极之间,外加7.25V的直流电压,结果发红色光。利用分光放射亮度计CS—1000(美能达制)进行测定,结果为亮度85cd/m2、色度(0.652、0.335)。测定在两电极间流动的电流值,算出发光效率,结果为3.15cd/A。(全面点灯)在全部的下部电极和上部透明电极之间,外加7.25V的直流电压,结果示出白色发光。利用分光放射亮度计CS—IOOO(美能达制)进行测定,结果为亮度451cd/m2、色度(0.324、0.397)。测定在两电极间流动的电流值,算出发光效率,结果为4.51cd/A,效率非常高。产业上的可利用性本发明的有机EL元件可以在各种显示装置,利用背光灯、滤色片的全色显示装置、通用照明用及特殊照明用光源等中使用。7权利要求1.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中,依次层叠有阳极、第1发光层、电荷阻挡层、第2发光层及阴极,所述电荷阻挡层中含有玻璃化转变温度大于110℃的下述式(1)所示的芳香族胺衍生物,式中,L1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5~60的亚芳基或由杂环基形成的2价的基团,Ar1为取代或未取代的环原子数10~50的取代基或下述式(2)所示的取代基,Ar2~Ar4分别表示取代或未取代的环原子数5~50的取代基或下述式(2)所示的取代基,其中,Ar1~Ar4不是稠环,式中,L2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5~60的亚芳基或由杂环基形成的2价的基团,Ar5~Ar6分别为取代或未取代的环原子数5~50的取代基,其中,Ar5~Ar6不是稠环。2.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中,在所述式(O中,L,及L2为亚联苯基、亚联三苯基、菲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亚銜基。3.根据权利要求l或2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中,在所述式(l)中,An为联苯基、m-联三苯基或p—联三苯基,Ar2Ar6为苯基、联苯基、m—联三苯基或p—联三苯基。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中,在所述式(1)中,AqAr4为同一取代基。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中,在所述式(1)中,在A^Ar4中的Ar2Ar4为同一取代基。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中,在所述式(1)中,AnAf4中的3个以上为不同的取代基。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中,在所述电荷阻挡层中含有发光材料。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中,在所述阳极与所述第1发光层之间具有与第1发光层邻接的空穴输送层,形成所述空穴输送层的材料与形成所述电荷阻挡层的材料为相同材料。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中,所述第1发光层为红色发光层,所述第2发光层为蓝色发光层。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中,在所述第2发光层与所述阴极之间还具有第3发光层,依次层叠有阳极、第1发光层、电荷阻挡层、第2发光层、第3发光层、阴极。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中,所述第1发光层为红色发光层,所述第2发光层为蓝色发光层,所述第3发光层为绿色发光层。12.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中,作为与所述阳极接近的有机层的第1发光层或第一有机层中含有氧化剂。13.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中,作为与所述阴极接近的有机层的第2发光层或第二有机层中含有还原剂。14.一种全色发光装置,其中,含有权利要求1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和滤色片。全文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元件(10),其中,依次层叠有阳极(1)、第1发光层(3)、电荷阻挡层(4)、第2发光层(5)及阴极(7),电荷阻挡层(4)含有玻璃化温度大于110℃的由下述式(1)表示的芳香族胺衍生物。[式中,L<sub>1</sub>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5~60的亚芳基或杂环基构成的2价的基团,Ar<sub>1</sub>为取代或未取代的环原子数10~50的取代基或规定的取代基,Ar<sub>2</sub>~Ar<sub>4</sub>分别表示取代或未取代的环原子数5~50的取代基或规定的取代基。其中,Ar<sub>1</sub>~Ar<sub>4</sub>不是稠环]。文档编号C09K11/06GK101507010SQ200780031276公开日2009年8月12日申请日期2007年8月15日优先权日2006年8月22日发明者均熊,甚出行俊,细川地潮,薮乃内伸浩申请人:出光兴产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