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汽车空调的冷却剂冷凝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51080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适用于汽车空调的冷却剂冷凝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冷却剂冷凝器,特别适用于汽车空调。该冷凝器由一个管子/翅片组件和至少在其单侧或双侧设置的集合管以及平行于集合管布置的汇集器组成,尤其是根据在先的专利申请DE 101 54 891,汇集器通过溢流口与集合管和其内的冷却剂连接。
背景技术
在先的专利申请DE 101 54 891中公开的冷凝器设有一个汇集器,该汇集器由两部分—即一个管件和一个挤压成型的管形件组装而成。连接集合管与汇集器的溢流口是设置在该管形件上的孔,集合管盖体外侧的通道伸入该孔中,该集合管是由两部分构成的。集合管和汇集器通过该通道装配到管形件的孔中而定位。一个共用盖定位在集合管和汇集器的端面位置以形成一个附加的两点定位,该定位在冷凝器整体焊接过程中应得到保持。在焊接管和管形件外构造汇集器意味着较高的加工技术和相应的费用开支,因为管形件由于材料耗费,生产和切削加工造成相对较高的花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是改善上述形式的冷凝器,减少加工工序,降低消耗花费及重量,尤其是汇集器重量并缩短它与集合管的连接距离。
本发明任务通过权利要求1所述的特征来解决;汇集器由一段管子构成。其首要优点在于,生产成本明显降低,因为整个汇集器是由一个预制部分如毛坯来生产的因而材料费及加工费用得到降低。
对本发明的有益改进是,管子可由焊接,挤压型材或折叠管构成或通过后退挤压(Rückwrtsflieβpressen)生产。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是,在集合管和或汇集器管路上的溢流口区域布置通道,该通道由管材本身构成且最好向外(向管外侧)成形。这样生产的通道相对而言花费低,可通过无切削变形生产。通道按不同的直径形成望远镜或盒状相互嵌接,即要么集合管的通道嵌入汇集器管的通道,要么汇集器管的通道布置在集合管通道的内部。在这两种情况下,通道搭接并形成一个公共环形连接面,焊接该连接面从而形成集合管和汇集器之间的密封导流通道。此外经通道相互插接产生集合管和汇集器管的定位。该双方定位对于后来的焊接过程是必须的。两者单独经通道配合相互固定而无须通过铆钉(Heften)(点焊)来固定。
根据对本发明的改进方案,通道可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横截面,即在集合管和汇集器管上的通道端面形成一个末端接缝,也就是说它们不重叠。用于焊接的连接面由管套构成,该管套套在通道的末端接缝处,对末端接缝进行密封焊接以保证连接。
根据对本发明的有益改进,在集合管和/或汇集器管上的溢流口区域设置一连接板,该连接板由管材料构成并且最好向外(向管外侧)成形。该连接板能够嵌入插入板的孔中,以与孔有不同的横截面并与孔在一条直线上,或相互能够以一个任意角度安装。通过连接板嵌入到孔中,实现集合管和汇集器管的定位。双方单独经连接板装配固定,同样无须铆钉(点焊)来定位。
对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在集合管和汇集器管之间,将一个带孔的插入板布置在溢流口区域,通道插入该孔,并同样提供必要连接面以焊接,由此可在集合管和汇集器管之间形成密封导流通道。两部分装配时,也就是说将通道装到插入板孔中,正好用于集合管和该管的定位。该插入板孔可以是连续的或不对称的(Stufenbohrungen)以分别容纳通道于其中。
对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上述的通道可由一个管片替代,该管片各插入集合管和汇集器管上的开口中。该开口可由产生较少的生产成本的冲制制成。插入的管片优选设有一个环形同心凸缘,该凸缘作为一个供管片插入集合管和管上插入口的挡板。同时通过该凸缘形成集合管和汇集器管之间的间隔。借此集合管和汇集器管通过该管片的装配足以相互定位。
在对本发明的有益改进中,集合管与汇集器管之间的导流通道由一连接块构成,该连接块在溢流口区域设有孔,并直接贴在集合管和汇集器管的外管壁上。在该情况下,只在汇集器管和集合管上冲孔并使该孔与连接块上的孔布置在同一直线上。
根据对本发明的有益改进,不仅汇集器管而且集合管在溢流口区域设有向外形成的冲压型件或铸型件(Ausformungen),其端面制成如环形的连接面,集合管和汇集器管通过它们相互焊接,因而导流通道直接由集合管和汇集器管的材料连接构成。


以下结合本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详细描述如下。
图1为具有集合管和汇集器的冷凝器片段,集合管和汇集器具有通道,图2为带有集合管和汇集器的冷凝器,汇集器与干燥过滤器一体构成,图3为带有通道和插入板的第二实施例,图4为带有通道和管套的第三实施例,图5为带有插入管片的第四实施例,图6显示了集合管和汇集器的共用盖板,图7为带有连接块的第五实施例,图8为带有汇集器和集合管上铸型件的第七实施例,图9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
具体实施例方式
图1表示一个冷凝器1的一部份,其中设有一个管子/翅片组件2,它由扁平管3和在其间布置的波形翅片4组成,扁平管3末端焊接在集合管上,此处只表示了右面的集合管5,该集合管由两部分构成,由一个接收扁平管端的底板5a和一个盖板5b组成。平行于集合管5布置有一个汇集器6,在集合管5和汇集器6之间留有一个间隙7。集合管5和汇集器6各在其下部区域设置两个溢流口8、9,通过它们使集合管5和汇集器6内的流体连通。所述溢流口8,9之间的集合管5内布置有隔板10。此外本申请中包括了在先申请DE101 54 891所涉及的全部公开的内容。插入汇集器6中的干燥/过滤单元11借助一个支撑件—例如一个环形的支撑肋片12,固定在汇集器6的一个槽13内。汇集器6下方通过一个盖板14封闭;上方则按图中未示的方式由另一个可松开或不可松开的盖板封闭。
按照本发明的汇集器6由一段管件,此处是由焊接管15制成,也就是从下盖14到图中未示的上盖这一段。在溢流口8、9区域,所述管15形成向外的通道16、17。按类似的方式,在溢流口8、9区域的集合管5上,即在盖板5b上向外形成集合管通道18、19,该集合管通道18、19插入焊接管15的通道16、17内,也就是按望远镜的形式装配,由此该通道配合16/18和17/19构成相互固定。汇集器6和集合管5通过该固定靠紧而相互定位并在此位置焊接。焊接是在溢流口8、9区域内的连接表面。该连接表面通过通道配合16/18和17/19相互配合构成。由此完成对溢流口8,9的液密封而不用附加部件。
在一种图中未示的溢流口8、9的变化形式中,通道同样相互插接,当然,与图1所示的方式相反,即汇集器6的通道插入集合管5的通道内,汇集器6的通道横截面小于集合管5的通道的横截面。
图2所示为一种变化的实施例,与图1所示带有相互嵌入的通道的溢流口8、9结构相同。与图1所示实施例不同的是位于汇集器21中的干燥器20的结构(图中未示干燥器颗粒),它与一个焊接管22一体形成为一个整体。该整体的结构基本上是干燥器布置在一个上部凸缘23及一个下部环形凸缘24之间。干燥器20下方通过一个孔板25限位。在两个溢流口8、9之间布置一个固定在凹槽27中的环形筛26。环形凸缘24、凸缘23或凹槽27,在管22中可通过无切削变形而无须尤其是机械制造的开支。
图3表示一个位于集合管28和汇集器29之间的溢流口8、9的第二实施例。其中汇集器29又由焊接或对接成一体的管30构成。该管30外侧在溢流口8、9的区域向外形成通道31、32。按同样的方式,即通道33、34以相等的横截面,同样从集合管28(盖板)向外形成,因而管30的通道31、32与集合管28的通道33、34各构成末端接缝35、36。在集合管28和汇集器29之间溢流口8、9的区域,设置一个插入块37,该块在溢流口8、9区域设置有孔38、39,通道31、32和33、34从所述孔的两端插入。由此在孔38、39和通道31、32;33、34的外周形成连接面,焊接该连接面,以形成集合管28和收集29之间的液密封溢流孔8、9。
图4表示第三实施例,类似于图3所示,即经通道31、32;33、34各形成末端接缝35、36。在通道31/33和32/34相互对接的末端外表面套上管套40、41,由管套40、41将接缝35、36盖住,因此可在通道的外表面和管套内表面形成连接面,由此可焊接成集合管28和汇集器29之间的密封导流通道。
在另一个改进的本发明实施例中,汇集器和集合管末端的通道相互对接,管套伸入通道内部,管套与各通道内表面连接,如焊接。
图5表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通过插入的管片42、43构成溢流口8、9而形成在集合管28和汇集器29之间的导流通道。集合管28和汇集器29上的插入口44、45以及46、47,可经冲孔制成,管片42、43上各布置有一个同心的向外成形的凸缘42a,43a,作为管片42、43插入开口44、47的挡板和间隔件,管片42、43和插入口44至47之间的环形间隙在冷凝器整体焊接时密封焊接。
图6表示带有集合管5和汇集器6的冷凝器1的上部片断。该汇集器如上所述由一段管15构成。集合管5和汇集器6在它们的上端面通过一个共用盖子48关闭。该盖子48在申请号101 54 891.5的在先专利申请中有详尽描述。共用盖子48也可用作辅助定位,对上述集合管5及汇集器6之间的相互定位方式予以补充。为了完成该任务,盖子48分为与集合管5端面接触的罩板48a和按其结构插入汇集器6的端面中的插入盖板48b。该两部分48a,48b经桥48c相互联接。由此形成集合管5和汇集器6的两种固定方式,即在溢流口8、9区域的固定和通过共用盖子48在汇集器6上端的固定。
图7表示第五实施例,借助连接块49构成溢流口8、9,该连接块布置在集合管28和汇集器29之间,并在溢流口8、9的区域设置通孔50、51,连接块49可为挤压型材,其横截面与集合管28和汇集器29的外部轮廓相适应。从而产生一个充分接触的焊接面。集合管28和汇集器29在溢流口8、9的区域冲制孔52、53及54、55,这些孔与通孔50、51对准。
图8表示用以构成集合管56和汇集器57之间的溢流口8、9的本发明第七个实施例。所述溢流口8、9通过向外的铸型件或冲压型件58、59以及60、61形成,该铸型或冲压型件几乎被制成锥台体并压平其外部端面成为环形表面62、63,形成连接面以供焊接。冲压型件58至61能够被无切削制造,无须加工费用,即通过冲压或铸造生产。
上述各发明实施例按这种方法制造首先集合管和汇集器装配并相互固定,紧接着,冷凝器整体被送入钎焊炉,并进行钎焊。经焊接在溢流口区域形成集合管和汇集器之间的密封导流通道。
图9表示一个位于集合管128和汇集器129之间的溢流口108、109的本发明另一实施例,其中汇集器129由焊接或对接成一体的管115构成。该管115外侧在溢流口108、109的范围向外形成连接板110、111。同样集合管128向外形成通道133、134,因此管115的连接板110、111与集合管128的通道133、134的各末端形成对接缝135、136。在集合管128和汇集器129之间的溢流口108、109区域,设置一插入块137,其上有孔,通道133、134及连接板110、111从孔两端插入,从而在插入板137上的孔与通道133、134和连接板110、111的外圆周之间各形成一个连接面,通过该连接面,可施行焊接,由此在集合管128和汇集器129之间形成液密封溢流口108、109。
附图标记1冷凝器2管子/翅片组件3扁平管
4波形翅片 5集合管 5a底板5b盖板 6汇集器 7间隙8溢流口 9溢流口 10隔板11干燥/过滤单元 12支撑肋片 13槽14盖板(底板)15管 16通道(管)17通道(管) 18通道(集合管) 19通道(集合管)20干燥器21汇集器 22管23凸缘 24凸缘 25孔板26环形筛27槽 28集合管29汇集器30管 31通道(管)32通道(管) 33通道(集合管) 34通道(集合管)35末端接缝 36末端接缝 37插入块38孔39孔 40管套41管套 42管片 42a凸缘43管片 43a凸缘 44插入口45插入口46插入口 47插入口48盖子 48a罩板 48b插入盖板48c桥 49连接块 50通孔51通孔 52开口(管) 53开口(管)54开口(集合管) 55开口(集合管) 56集合管57汇集器58铸型件(管) 59铸型件(管)60铸型件(管) 61铸型件(管) 62环形表面63环形表面
权利要求
1.一种冷却剂冷凝器,用于汽车空调装置,包括管子/翅片组件和在其至少一侧布置的集合管或双侧布置的集合管以及平行于该集合管设置的汇集器,其特征在于该汇集器通过溢流口(8、9)与集合管(5)的冷却剂保持连通并由一管(15)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该管(15)为焊接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该管(15)为挤压型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该管(15)为对接而成的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该管(15)由后退挤压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之一所述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该溢流口(8、9)由通道构成,形成导流通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通道(16、17;31、32)设置在汇集器的管(15、30)上并向外成形。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通道(18、19;33、34)设置在集合管(5、28)上并向内或向外形成。
9.根据权利要求6、7或8所述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汇集器管(6、15)和集合管(5)的通道横截面大小不同,且通道按望远镜的形式相互插接构成。
10.根据权利要求6、7或8所述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汇集器(29)和集合管(28)的通道(31、32;33、34)设置为末端相互对接并且具有相等的端部横截面。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通道(31、32;33、34)各被一管套(40,41)套入。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通道的内径容纳一套筒。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溢流口(108,109)配备有连接板(110,111),该连接板(110,111)从集合管和/或管(115)向外形成。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在集合管(28)和汇集器(29)之间至少布置有一个带通孔(38,39;108,109)的插入块(37),该孔中容纳有通道(31,32;33、34)或连接板(110,111),且该孔由连续孔或不对称孔构成。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5之一所述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溢流口(8,9)由管片(42,43)制成,并插入设在汇集器(29)的管和集合管(28)上的插入口(44,45;46,47)内并形成导流通道。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管片(42,43)上设有一个同心的并布置在集合管(28)和汇集器(29)之间的凸缘(42a,43a)。
1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之一所述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溢流口(8,9)由位于连接块(49)内的通孔(50,51)构成,该连接块(49)布置在汇集器(29)和集合管(28)之间。
1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之一所述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溢流口(8,9)通过布置在汇集器(57)和集合管(56)上向外形成的铸型件(58,59;60,61)与环形表面(62,63)连接而成。
19.根据权利要求6至14之一所述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汇集器管(6)和集合管(5)通过装配相互定位。
20.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集合管(28)和汇集器管(29)以及连接块(49)通过铆钉相互定位。
21.根据上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溢流口(8,9)由多个平行布置的单孔构成。
22.根据权利要求1至15之一所述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集合管(5)由两部分构成,并且有容纳扁平管端(3a)的底板(5a)和盖板(5b),该集合管中布置有溢流口(8,9)。
23.根据上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集合管(5)和汇集器管(6)由至少一个共用盖子(48)附加相互定位。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冷却剂冷凝器,它包括一个具有翅片的扁管模块,其两侧安装有集合管,一个汇集器平行于所述集合管设置,并通过溢流孔与冷却剂和集合管相连。所述汇集器为一种单体管。
文档编号B60H1/32GK1678874SQ03820361
公开日2005年10月5日 申请日期2003年8月19日 优先权日2002年8月31日
发明者乌韦·弗尔斯特, 库尔特·莫尔特, 格里特·韦尔克 申请人:贝洱两合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