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车门把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91230阅读:1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车辆用车门把手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用车门把手装置,并且尤其涉及用于改进其可操作性的技术。
背景技术
各种类型的车门把手装置(外部把手装置)已经被用于诸如汽车的机动车辆以从外部打开车门。通常,车门把手装置具有脱离门闩装置以及作为用于打开车门的车门拉动把手装置操作的功能。车门把手装置可被分为以下三种类型诸如在日本未审定公开专利申请No.11-200669( 至 段,以及图4)中所披露的,向上抬起垂片(flap)型把手主体;诸如在日本未审定公开专利申请No.8-093278(权利要求1,
至 段,以及图1)中所披露的,向右或者向左抬起舌片型把手主体;以及诸如在日本未审定公开专利申请No.2003-041811(权利要求1, 至 段,以及图3)中所披露的,握住握把型车门把手主体,接着向后拉。
当驾驶员等操控传统的车门把手装置的把手主体时,必须将其手指插到把手主体的下方或者侧面,或者从顶部和底部握住把手主体。但是,如果将车辆用作交通车,诸如用于在城里购物,把手主体主要是由带有购物袋或者婴儿的家庭主妇操控。因此,传统的车门把手装置难以操作。
例如,当家庭主妇用两只手抱着婴儿等时,她不得不通过从车门把手的顶部或者侧面或者从车门把手的斜向插入手指而打开车门。在装备有传统的车门把手装置的车辆中,必须在打开车门时改变托抱婴儿的姿势。
考虑到上述问题,本发明在一种优选形式中寻求提供一种改进了可操作性的车辆用车门把手装置。
另外,如图1中所示,传统的车门把手装置304包括一把手基座321、一通过支撑轴323以可枢转的方式由把手基座321支撑以便能围绕支撑轴323转动的把手主体324以及一使把手主体324和门闩装置(未示出)相连的杆352,从而将施加在把手主体324上的操控力通过杆352传送给门闩装置。
但是,上述传统的车门把手装置需要较大的把手主体324的操作量,用以解脱门闩装置,这是因为中小型汽车很难在车门面板310的反面侧提供大的空间以及其杠杆臂长比的缘故。这将导致把手主体324的操作感觉变差以及使手指370从手指支撑部340上滑脱,因为把手主体324的转动角度变得更接近手指370拉开车门时的角度。另外,乘客在操控把手主体324时容易施加不必要的大作用力,这会使把手主体324的手指支撑部340不利地变形。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点,本发明在一种优选形式中寻求提供一种改进了可操作性的车辆用车门把手装置。
另外,在日本未审定公开专利申请No.11-200669中披露的车辆用车门把手装置中,车门面板具有一个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相互平行的基本上为矩形的开口,并且用于可转动地支撑车门把手的把手壳体在第一侧边的外侧抵靠在车门面板的内表面上。把手壳体还具有多个接合钉,所述接合钉在一个对应于第二侧边的部分上与车门面板接合。利用一单个螺纹构件将把手壳体固定在车门面板上。
在这种车辆用车门把手装置中,车门把手沿开门方向的转动会受到车门把手的抵靠着把手壳体的部分的限制。但是,操纵力可被进一步施加在处于限制位置的车门把手上,从而在传统的车门把手装置中,使局部应力集中在位于把手壳体和车门面板之间的固定部分以及位于把手壳体的多个接合钉和车门面板之间的接合部分上,这容易引起车门面板在所述开口的周边处变形。
鉴于上述情况,本发明在一种优选形式中寻求提供一种车辆用车门把手装置,即使将操纵力进一步施加在处于限制位置(转动限制位置)的车门把手上,该车门把手装置也能够防止应力局部集中在车门面板上。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用车门把手装置,它包括位于车门的外表面上的把手主体,它在打开车门时被抬起以便向后拉,所述把手主体设有一至少沿包括上、下、左和右的四个方向中的三个方向延伸的手指支撑部,其中,当所述把手主体组装在车门上并且不操作时,所述手指支撑部沿所述四个方向中的至少三个方向与车门的外表面隔开,从而可沿所述三个方向接触所述手指支撑部。
对于车门把手装置的这种结构,驾驶员等可以从相对任意的方向将其指尖插入到把手主体中,由此在打开车门时减少改变托抱婴儿或者购物袋的姿势的需要。
在上述的车门把手装置中,利用手指支撑部空间可使把手主体被容纳在一个形成于车门中的把手容纳凹部中。
对于车门把手装置的这种结构,能够减少把手主体从车门表面的突出量,由此获得光洁的表面设计。
在上述的车门把手装置中,把手主体的手指支撑部可具有弧形外形。
对于车门把手装置的这种结构,驾驶员等不仅可以从上、下、左、右方向而且还可以从任意的斜向将其指尖插入到把手主体中。
在上述的车门把手装置中,把手主体的手指支撑部可具有多边形外形。
对于车门把手装置的这种结构,把手主体与方形车辆设计相配。另外,驾驶员等可从上和下方向或者从左和右方向将其指尖插入到把手主体中。
上述的车门把手装置可包括一用于支撑把手主体的把手基座;一从把手主体的反向表面延伸并且由把手基座枢转地支撑的支撑臂;以及一位于把手主体和支撑臂之间的加强肋。
对于车门把手装置的这种结构,即使将过大的操纵力施加在手指支撑部上,也很难在位于把手主体和支撑臂之间的部分处出现变形或裂纹。
在上述的车门把手装置中,把手主体可具有一沿着手指支撑部的轮廓延伸的罩壳。
对于车门把手装置的这种结构,可以在不会使手指支撑部的可操作性变差的情况下提高把手主体的刚度。这可有效地防止把手主体变形,即使将过大的操纵力施加在该手指支撑部上。另外,由于把手主体可被制造得较薄并同时保持一定的刚度,所以即使把手容纳凹部由于车门内的内把手而不够深,也能够减小把手主体从车门表面突出的量。
在上述的车门把手装置中,把手主体的周边可以向内弯曲。
对于车门把手装置的这种结构,手指几乎不会从手指支撑部上滑脱,并且可增大把手主体的刚度,由此防止把手主体的变形。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用车门把手装置,它包括位于车门的外表面上的把手主体,当打开车门时,一所述把手主体被抬起以与门闩装置脱开;设置在把手主体上的用于抬起把手主体的手指支撑部;通过一转动轴枢转地支撑把手主体以使把手主体围绕转动轴转动的把手基座;通过一枢轴由把手基座枢转地支撑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具有一个与把手主体接合的输入部分和一个与门闩装置接合的输出部分;以及设置在把手主体处并且与连接杆的输入部分接合的接合部分,其中,枢轴位于所述手指支撑部和转动轴中间。
对于车门把手装置的这种结构,即使将把手主体的抬起量设定为一个较小的数值,例如通过使把手主体的接合部分的位置远离把手主体的转动轴或者将枢轴与接合部分之间的距离设定成小于枢轴和转动轴之间的距离,也可以使连接杆的转动量(杆的位移量等)足够大。
在上述的车门把手装置中,接合部分可与连接杆的输入部分可滑动地接合。
对于车门把手装置的这种结构,把手主体和连接杆之间的接合可部分和枢轴之间的距离变得大于输入部分和枢轴之间的距离。
对于车门把手装置的这种结构,可相对于把手主体的接合部分的位移量增大与连接杆的输出部分相连的杆等的移动量,由此减小把手主体的抬起量。
在上述的车门把手装置中,连接杆的输入部分和把手主体的接合部分中的至少一个可在其接合表面处设有一弹性构件。
对于车门把手装置的这种结构,可以在操作把手主体时抑制由于部件的接触所产生的噪声或者摩擦,由此提高了把手主体的操作感。
在上述的车门把手装置中,连接杆的输入部分和把手主体的接合部分中的至少一个可在其接合表面上设有一低摩擦构件。
对于车门把手装置的这种结构,可在操作把手主体时降低部件之间的摩擦阻力,由此导致操作平稳并使耐用性提高。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用车门把手装置,它包括把手壳体,其包括壳体主体和与壳体主体成一整体并穿过设置于车门面板中的开口向车辆内部延伸的一对支撑臂,所述壳体主体在设置于车门面板中的开口的周边处抵靠在车门面板的外表面上,所述把手壳体固定在车门面板上;车门把手,其包括位于车辆外部的把手,所述把手通过一支撑轴由把手壳体的支撑臂枢转地支撑;以及在车门面板的外表面上向内凹进的盘状凹槽,该凹槽被部分切除以形成车门面板的开口,其中,所述开口的形状基本上为矩形,并具有基本上平行于支撑轴的轴线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而且所述第一侧边被夹在支撑轴和第二侧边之间,由具有足够刚度的金属制成的加强板包括一个在所述第一侧边的外侧被夹在车门面板和支撑臂之间的被夹持部分以及一个在第二侧边的外侧相对于壳体主体把车门面板夹在当中的安装板部分,加强板在开口的周边上抵靠在车门面板的内表面上并且利用穿过安装板部分和车门面板的螺纹构件与壳体主体螺纹接合。
对于车门把手装置的这种结构,由于加强板的被夹持部分在开口的第一侧边的外侧被夹在车门面板和把手壳体的支撑臂之间,可仅通过将安装板部分紧固到壳体主体上而使加强板和把手壳体可靠地固定在车门面板上,而所述安装板部分在所述开口的第二侧边的外侧相对于壳体主体将车门面板夹在当中。如果将进一步的操纵力施加在处于转动限制位置的车门把手上,则来自把手壳体的载荷被传递给在所述开口的周边处抵靠在车门面板的内表面上的加强板,可以沿开口的周边分散应力,由此防止局部应力集中在车门面板上。
在上述的车门把手装置中,加强板可包括一个在与支撑轴相邻的位置上从车门面板的相对一侧抵靠在支撑臂上的臂支撑部分。
对于车门把手装置的这种结构,即使将进一步的操纵力施加在处于转动限制位置的车门把手上,加强板的臂支撑部分也可接收施加在支撑臂上的载荷,由此防止局部应力集中在支撑臂的支撑轴附近。
在上述的车门把手装置中,壳体主体可包括在位于第二侧边外侧的一个位置上被插入到设置于车门面板和安装板部分中的相应定位孔中的定位突起。
对于车门把手装置的这种结构,在将把手壳体和加强板安装到车门面板上时,可以仅通过将定位突起插入到设置于加强板的安装板部分和车门面板中的定位孔中而实现定位,从而可减轻螺纹构件的旋拧操作。这可提高装配效率。


下面将参照附图仅以举例的方式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图中图1为用于说明传统的车门把手装置的操作的视图;图2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车辆的透视图;图3为具有局部放大的图1中的A部的分解透视图;图4为沿图1的箭头B看时的放大图;图5为从图4的箭头C看时的视图,其中车门面板以剖视图的形式示出;图6为沿图4中的线D-D截得的剖视图;图7为沿图4中的线E-E截得的剖视图;图8为从把手主体的背面看去时把手主体的透视图;图9为沿图7中的线F-F截得的剖视图;图10为沿图7中的线G-G截得的剖视图;图11为沿图7中的线H-H截得的剖视图;图12为说明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车门把手装置的操作的视图;图13为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变型实施例的侧视图;图14为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变型实施例的侧视图;图15是说明第三变型实施例的视图,其中,(a)是侧视图;(b)是沿(a)中的线I-I截得的剖面图;图16是说明第四变型实施例的视图,其中,(a)是侧视图;(b)是沿(a)中的线J-J截得的剖面图;图17为表示本发明的第五变型实施例的侧视图;图18是说明第六变型实施例的视图,其中,(a)是侧视图;(b)是沿(a)中的箭头K看去时的视图;图19是说明第七变型实施例的视图,其中,(a)是侧视图;(b)是沿(a)中的箭头L看去时的视图;图20为说明把手主体和杆的操作的视图;图21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车门把手装置的分解透视图;图22为图21中所示车门把手装置的主视图;图23为沿图22中的箭头M看时车门把手装置的横向侧视图;图24为沿图22中的线N-N截得的剖视图;图25为沿图22中的线O-O截得的剖视图;图26为沿图25中的箭头P看去时的后视图;图27为沿图25中的线Q-Q截得的剖视图;图28为沿图25中的线R-R截得的剖视图;以及图29为沿图25中的线S-S截得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第一实施例)参照图2至19,通过作为应用于汽车(中小型汽车)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对根据本发明的车门把手装置进行描述。
当说明附图中的部件时,图2和图4的左侧被称为后侧,图4的上侧被称为上侧。
如图2中所示,前门2和后门3设置在车辆1的侧表面。车门把手装置4设置在每个车门2、3的后侧。如图3和图5中所示,具有碟形横截面的把手容纳凹部11是通过在形成前门2的车门面板10上进行压制而形成的。车门把手装置4被容纳在该把手容纳凹部11中。在图3中,参考标号12表示通过冲压钢板而形成的支架。支架12固定在车门面板10的反面上。参考标号13和14分别表示用于车门把手装置4的安装螺栓以及用于使门锁锁闭和打开的圆柱形锁。
如图3中所示,车门面板10的把手容纳凹部11包括用于固定车门把手装置4的基本上为矩形的安装孔15、支撑座表面16和接合凹槽17。车门把手装置4的前部将被插入到安装孔15中。在支撑座表面16上设有一螺栓孔18和一对定位孔19,该定位孔19以将螺栓孔18夹在其间的方式垂直地设置。
如图3和图6中所示,车门把手装置4主要包括一个用塑料注塑而成的把手基座21、一个由钢、塑料等制成并且垂直延伸穿过把手基座21的前部22的支撑轴(转动轴)23以及一个由塑料注塑而成并且通过支撑轴23由把手基座21可绕枢轴转动地支撑的把手主体24。
支架12固定在车门面板10上,并且其后部与把手容纳凹部11的反面紧密接触。支架12在对应于安装孔15的位置上具有一个基本上为矩形的保持孔27,从而使把手基座21以一定的间隙装配在保持孔27中。
支架12在其前部具有一对大致弯曲成Z形的上、下固定片28和29,并且在该支架12的后端部设有一个螺栓孔30和一对上、下长方形定位孔31,该定位孔以将螺栓孔30夹在其间的方式垂直地设置。支架12还包括一对抵靠在车门面板10的内表面上的上、下支撑构件33。为了防止在抵靠构件33和车门面板10的内表面贴靠时发出噪声(接触噪声),将非织织物32固定在每个抵靠构件33的前、后表面上。
如图6所示,把手基座21的前部从外部穿过车门面板10的安装孔15和支架12的保持孔27伸向车辆1的内部,并且如图4所示,把手基座21的前端部分22被夹在前边缘部分34和支架12的固定片28、29之间。如图9所示,把手基座21在其后端处暂时固定一个金属螺母35。另外,把手基座21具有两个定位突起36和一个位置对应于把手容纳凹部11的接合凹槽17的接合突起37(图7),该定位突起36以将螺母35夹在其间的形式垂直地设置。螺母35可在注塑把手基座21的过程中嵌入,或者可在通过注塑形成把手基座21之后将螺母35装配并胶粘在把手基座21中。
如图9所示,把手基座21的后部以这样一种方式相对于车门面板10设置,即,定位突起36穿过车门面板10的定位孔19和支架12的长方形定位孔31。另外,如图6和图7所示,把手基座21的前部以这样一种方式相对于车门面板10设置,即,把手基座21的接合突起37与把手容一纳凹部11的接合凹槽17接合。如图9中所示,利用穿过车门面板10的螺栓孔18和支架12的螺栓孔30并与螺母35螺纹接合的安装螺栓13将支架12和把手基座21固定在车门面板10上。
如图4、7和8所示,把手主体24包括一个其周边向内弯曲的圆板状手指支撑部40和一个从手指支撑部40连续延伸的基本上为矩形的基板41。具有L形横截面的支撑臂42从基板41的反面成一整体地延伸。如图7和图8中所示,在手指支撑部40的反面上设有一个具有支撑突起(接合部分)43的支臂44和一个横截面基本上为U形的罩壳48。在该优选实施例中,一对上、下加强肋45和46(图6和图7)被设置在把手主体24的基板41和支撑臂42的侧表面之间。同样,如图2至图7所示,一对上、下加强肋47和49(图6和图7)被设置在把手主体24的手指支撑部40和壳体48之间。
如图6和10所示,基本上呈三角形的连接杆51通过由钢或者塑料制成的销(枢轴)50由把手基座21枢转地支撑。如图6和图7中所示,在连接杆51的上部(车辆的内侧)中形成的杆保持部分(输出部分)57门问装置(未示出)的杆52的一端相连,从而当连接杆51沿着逆时针方向转动以使杆52沿着图6和图7的向左方向移动时,门闩装置使门开启。图6和图10中所示的参考标号53表示一个卷绕在连接杆51上的拉伸卷簧。拉伸卷簧53沿图6中的顺时针方向推动连接杆51。
如图6和图7所示,连接杆51具有一个抵靠部分(输入部分)54。由弹性材料或者低摩擦材料制成的盖件55安装在抵靠部分54上。抵靠部分54通过盖件55抵靠或者接合设置在把手主体24上的支臂44的支撑突起43。另外,如图6所示,把手基座21设有一个制动件60,同时把手主体24设有一个制动件61,从而这些制动件60、61的支靠限制了把手主体24相对于把手基座21的转动量。
下面将对根据第一实施例的车门把手装置4的操作进行描述。
当驾驶员(或者乘客)乘坐车辆1时,驾驶员站在前门2的前面并且抬起把手主体24。接着,使与把手主体24的支臂44接合的连接杆51沿图7中的逆时针方向转动,从而使门闩装置的杆52沿着该图中的向一左方向移动。这使前门一2与门闩装置脱开,并且当驾驶员进一步拉动15把手主体24时,将前门2拉开。
在驾驶员用双手托抱婴儿或者购物袋的情况下,她必须通过仅沿着从车门把手的顶部或者侧面的方向或者从车门把手的抖向插入手指来打开车门。卜但是,根据该实施例,把手主体24具有一个圆盘状手指支撑部40。因此,如图12所示,驾驶员可从包括上、下和向后方向的三个方向将其指尖70插入把手主体24中,并且驾驶员插入其指尖的插入角度达到大约250°。这使驾驶员能够无需改变托抱婴儿或者购物袋的姿势即可打开前门2。根据该实施例,由于手指支撑部40的周边向内弯曲,驾驶员的指尖几乎不会从手指支撑部40滑脱,由此使车门把手装置4能够可靠的操作。
此时,如果驾驶员用力拉开把手主体24,由于制动件60、61已经相互抵靠在一起,使应力局部地集中在位于支撑臂42和基板41之间的较弱的固定部分上。但是,根据该实施例,将两个加强肋45、46设置在支撑臂42和基板41之间的接触表面附近。因此,在支撑臂42和基板41之间几乎不会发生变形。
另外,由于一对上、下加强肋47、49设置在手指支撑部40和罩壳48之间,因此把手主体24具有足够的刚度。由于设置有加强肋47、49以及手指支撑部40的向内弯曲的周边,即使在手指支撑部40上施加过大的操控力,也可有效地防止把手主体24变形。另外,由于把手主体24可被制造得较薄并同时保持足够的刚度,因此即使在由于内把手设置在车门中而不能使把手容纳凹部11保持足够深度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把手主体24突出到车体外部。
可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对车门把手装置4做出各种变化或改进。例如,已经以应用于汽车的前门或者后门的形式对根据本实施例的车门把手装置4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明可应用于设置在背门等处的车门把手装置。另外,本发明可应用于除汽车以外的车门把手装置。
作为第一变型实施例,把手主体24A可包括一个正方形手指支撑部40A和基板41A(见图13),以代替具有圆板状手指支撑部40和基本上为矩形的基板41的把手主体24。同样,作为第二变型实施例,把手主体24B可包括一个等边八边形手指支撑部40B和一个基板41B(见图14)。根据这些变型实施例,可以由于驾驶员可以特殊的角度将其手指插入到手指支撑部40A、40B中而提高把手主体的可操作性。
作为第三变型实施例,如图15(A)和(B)所示,把手主体24C可包括一个在其前表面的外周边上具有环形沟槽71的手指支撑部40C。根据这个变型实施例,手指不容易从手指支撑部40C上滑脱。作为第四变型实施例,如图16(A)和(B)所示,把手主体24D可包括一个在其前表面上具有正方形沟槽72的手指支撑部40D。根据这个变型实施例,可降低把手主体24D的重量,同时提供各种设计变化。另外,作为第五变型实施例,把手主体可以仅包括一个如图17中所示的圆形(多边形)板状手指支撑部40E,从而驾驶员可在360度内从所有方向插入其指尖。根据该变型实施例,可进一步改进把手主体的操作。
另外,如图18(A)和(B)所示,可以将一个由圆形构件73和一个矩形构件74构成的加强肋75用作第六变型实施例,以代替设置在基板41和支撑臂42之间的两个加强肋45、46。或者,如图19(A)和(B)所示,可提供一个由径向延伸的构件76和一个矩形构件77构成的加强肋78,作为第七变型实施例。根据这些变型实施例,由于基板41和支撑臂42相互之间很牢固地接合在一起,因此在它们之间的接合部处很难出现变形。
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基础上进行各种变化和改变,诸如,车门把手装置的结构、把手容纳凹部或者支撑臂等的形状、每个元件的材料以及驾驶员可将其指尖插入把手主体中的插入角度。
另外,当驾驶员拉动把手主体24以打开前门2时,如在图20中很好地示出的那样,由于在支撑轴23和作为接合部分的支撑突起43之间的距离M足够长,所以支撑突起43的移动量相对于把手主体24的抬起量变得相对较大。在连接杆51中,将杆保持部分(输出部分)57的中心P和销50之间的距离L1设定成大于在作为输入部分的抵靠部分54(实际上为盖件54)和销50之间的距离L2。另外,销50设置在位于用一来枢转地支撑把手主体24的支撑轴23和手指支撑部40之间,并且将在销50和支撑突起43之间的距离O设定成小于在销50和支撑轴23之间的距离N。
根据上述结构,即使把手主体24的抬起量(在图20中用“d”表示)较小,由于支撑突起43的作用而移动的连接杆51的移动角度θ变得相对较大。连接杆51的杠杆臂长比(L1/L2)足够大,诸如大约为1.5,从而杆52移动到例如由图中的距离D所示的较大范围,并且脱离门闩装置。
另外,根据该实施例,由于由弹性材料或者低摩擦材料制成的盖件55被装配在连接杆51的抵靠部分54上,所以可以降低由于与把手主体24的支撑突起43接触而产生的噪声(在盖件55是一种弹性构件的情况下)或者可以实现操作平稳和提高耐用性(在盖件55是一种低摩擦材料的情况下)。
可在本发明的范围内进行车门把手装置4的各种变化和改进,并且例如可改变或者改进车门把手装置4、连接杆51或者其他构件的具体结构。
在上述实施例中,连接杆51和门闩装置通过杆52相连。但是,连接杆51可直接释放门闩装置。这样一种结构有助于减少组成构件的数量,由此降低制造成本和装配步骤的数量。另外,连接杆51的杠杆臂长比不限于上述实施例中示出的特定值,可以采用其他任意的数值。另外,把手主体24和连接杆51之间的接合不限于滑动接合,也可采用其他已知的接合形式,诸如利用销。
(第二实施例)下面将参照图21至29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进行描述。
如图21至23所示,用于车门的车门面板111设有一个用于使门锁装置(未示出)锁闭和打开的圆柱形锁112和一个车门把手装置113,该圆柱形锁112被设置在汽车车身(未示出)和车门面板111之间,车门把手装置113可用于在门锁装置被打开时打开车门面板111。车门把手装置113包括一个把手壳体114、一个通过支撑轴117由把手壳体114枢转地支撑的车门把手115以及一个用于将把手壳体114安装到车门面板111上的加强板116。
盘状凹陷部118在车门面板111的外表面上向内凹进。该四槽118被部分切除以形成一个车门面板111的开口119。该开口119基本上为矩形,具有基本上平行于支撑轴117的轴线的第一侧边119a和第二侧边119b,并且第一侧边119a被夹在支撑轴117和第二侧边119b之间。
如图24至27所示,把手壳体114由硬塑料制成并且包括在开口119的周边处抵靠在车门面板111的外表面上的壳体主体114a、与壳体主体114a成一整体并且通过开口119伸向车辆内部的一对上、下支撑臂114b以及一个与支撑臂114b的远端整体连接的连接部分114c。
壳体主体114a的一端被做成沿着一个基本上平行于车门面板111的外表面的平面延伸的圆筒形,并且支撑臂114a的近端与壳体主体114a的另一端以相互分开的方式整体地连接。支撑轴117设置在支撑臂114b的远端之间。
支座120设置在车门面板111的外表面以及开口119的周边处。如图28中所示,壳体主体114a在其另一端上设有支撑突起114d,从而支撑突起114d以与在开口119的周边处的车门面板111的凹陷部118相对的方式抵靠在支座120上。接合凹槽121设置在开口119的第一侧边119a的中间,壳体主体114a的接合突起114e装配在该接合凹槽121中并与之接合。
车门把手115包括一个位于车门面板111外部的把手115a、与把手115a做成一体并且通过开口119伸向车辆内部的一对上、下臂115b以及一个与臂115b的远端相连的轴支撑部分115c。车门把手115c是由硬塑料制成的。
把手115a包括一个从外侧覆盖壳体主体114a的圆筒形部分115a1和一个封闭圆筒形部分115a 1的外端的盖部115a2。盖部115a2在支撑轴117的相对侧从圆筒形部分115a1横向延伸,从而盖部115a2的延伸部分可被握持以便于操控。
臂115b具有基本上为L形的横截面,并且臂115b的近端沿垂直方向隔开并与把手115a的盖部115a2的内表面成为一体。这对臂115b位于把手壳体114的支撑臂114b之间,以便能够通过开口119伸向车辆内部。如图29中所示,与臂115b的远端相连的轴支撑部分115c通过支撑轴117由臂115b可绕枢轴转动地支撑。
杆122位于壳体主体114a的支撑臂114b之间。杆122被轴123枢转地支撑。轴123平行于支撑轴117并且在臂114b之间延伸。
支臂124从把手115a的盖部115a2的内表面朝壳体主体114a的内部整体地延伸。该支臂124包括一个朝杆122敞开的抵靠凹槽125。抵靠部分122a与杆122成为一体并且朝抵靠凹槽125延伸。弹性盖件126安装在抵靠部分122a上,从而抵靠部分122a通过盖件126抵靠在抵靠凹槽125上或者与之接合。当车门把手115围绕支撑轴117转动时,杆122还通过轴123转动。杆122与用于将释放操控力传递给门锁装置的传动构件127,诸如杆的一端相连。
如图26所示,一对导向表面128设置在把手壳体114的壳体主体114a上,以便可滑动地引导支臂124的两个侧表面。一拉伸卷簧129设置在壳体主体114a和杆122之间,该拉伸卷簧129施加弹簧力以抵杭车门把手115朝释放方向的转动操作。
止动突起130设置在支臂124的远端部分的上、下两侧。壳体主体114a包括抵靠在相应的止动突起130上的一对制动件131,以限制车门把手115朝打开方向的转动运动。
加强板116由具有足够刚度的金属板件制成。加强板116抵靠在处于开口119的周边周围的车门面板111的内表面上。加强板116包括一个在开口119的第一侧边119a的外侧被夹在车门面板111和把手壳体114的成对支撑臂114b之间的被夹持部分116a以及一个在开口119的第二侧边119b的外侧相对于壳体主体114a夹持车门面板111的安装板部分116b。
被夹持部分116a包括一个在第一侧边119a的外侧从车门.面板111的侧面抵靠在把手壳体114的支撑臂114b上的板状支撑板部分116a1以及一对基本上呈字母L形并且从支撑板部分116a1突出的突起部分116a2。该突起部分116a2与车门面板111的内表面接触。
安装板部分116b具有板状并且在第二侧边119b的外侧与车门面板111的内表面接触。螺纹构件132穿过安装板部分116b和车门面板111并且与固定在壳体主体114a上的螺母133螺纹接合。
螺母133固定在把手壳体114的壳体主体114a上。在由塑料制成的把手壳体的注塑过程中,螺母133被嵌入把手壳体114中。与螺母133相连的弹性盖134抵靠在支座120上。
车门面板111的支座120和安装板部分116b在第二侧119b的外侧分别设有用于插入螺纹构件132的插入孔135、136和一对将插入孔135、136夹在其间的定位孔137、138。设置在安装板部分116b中的定位孔138被做成沿前、后方向延伸的长方形孔。同时,壳体主体114a设有一对定位突起139,每个定位突起139插入到定位孔137、138中。
加强板116还设有(成为一体)一对在靠近支撑轴117的位置处从车门面板111的相对侧抵靠在把手壳体114的相应支撑臂114b上的臂支撑部分116c。
当车门把手装置113被安装在车门面板111上时,将事先已经装配到车门把手115上的把手壳体114的支撑臂114b、杆122和拉伸卷簧129穿过开口111插向车辆的内部(车门面板111的内侧)。同时,将把手壳体114的壳体主体114a如此定位,即,使在壳体主体114a的另一端的支撑突起114d在开口119的周边上抵靠着支座120,并且将壳体主体114a的定位突起139插入设置在支座120中的相应定位孔137中。接下来,使加强板116从车辆的前侧,即从支撑臂114b沿着车门面板111的内表面滑动。另外,在开口119的第一侧边119a的外侧将加强板116的被夹持部分116a夹在支撑臂对114b和车门面板111之间,并且将从定位孔137部分地突出的定位突起139插入到安装板部分116b的定位孔138中,从而安装板部分116b在开口119的第二侧边119b的外侧与车门面板111的内表面接触。在这样做时,由于安装板部分116b的定位孔138被做成沿车辆的前、后方向延伸的长方形孔,所以可以容易地将定位突起139插入到对应的定位孔138中。最后,通过将螺纹构件132插入到安装板部分116b和车门面板111的插入孔135、136中并且与固定在把手壳体114上的螺母133螺纹接合而将车门把手装置113安装在车门面板111上。
下面,将对根据该优选实施例的车门把手装置113的操作进行描述。设在车门面板111中的开口119基本上为矩形并且具有基本上平行于支撑轴117的轴线的第一侧边119a和基本上平行于第一侧边119a并且能够相对于支撑轴117夹持第一侧边119a的第二侧边119b。由具有足够刚度的金属板制成并且在开口119的周边处抵靠在车门面板111的内表面上的加强板116在第一侧边119a的外侧设有被夹在把手壳体114的支撑臂114b和车门面板111之间的被夹持部分116a和用于在第二侧边119b的外侧相对于把手壳体114的壳体主体114a夹持车门面板111的安装板部分116b。通过将螺纹构件132穿过安装板部分116b和车门面板111并且与壳体主体114a的螺母133螺纹接合而将加强板116固定在车门面板111和把手壳体114上。
换言之,仅通过在开口119的第一侧边119a的外侧将被夹持部分116a夹在车门面板111和把手壳体114的支撑臂114b之间并且将在开口119的第二侧边119b的外侧相对于壳体主体114a夹持车门面板111a的安装板部分116b紧固到壳体主体114a上,可将加强板116和把手壳体114牢固地固定在车门面板111上。
如果进一步地将操控力施加在处于其中止动突起130抵靠在制动件131上的转动限制位置的车门把手115上,就将载荷施加在整个把手壳体114上,以便使把手壳体114沿图24中的逆时针方向转动,并且使位于止动突起130和制动件131之间的贴合部分起支点的作用。但是,由于来自把手壳体114的载荷被传递给在开口119的周边抵靠在车门面板111的内表面上的加强板116,应力被分散在开口119的周边上,由此防止了局部应力集中在车门面板111上。
另外,加强板116在与支撑轴117相邻的位置上整体地设有一对臂支撑部分116c,每一个臂支撑部分116c从车门面板111的相对侧抵靠在相应的支撑臂114b上。因此,即使将进一步的操控力施加在处于转动限制位置的车门把手115上,加强板116的臂支撑部分116c也可以承受被施加在支撑臂114b上的载荷,由此防止局部应力集中在支撑臂114b的支撑轴117附近。
另外,定位突起139从把手壳体114的壳体主体114a突出,以便能够穿过分别设置在车门面板111和在开口119的第二侧边119b外侧的安装板部分116b中的定位孔137、138。因此,在将把手壳体114和加强板116安装在车门面板111上时,仅通过将定位突起139插入到设置在加强板116的安装板部分116b和车门面板111中的定位孔138、137中即可实现定位,从而可便于螺纹构件132的旋拧操作。这样可提高装配效率。
尽管已经参照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中的技术人员显然能够在不脱离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的情况下进行各种改进和变型。
权利要求
1.一种车辆用车门把手装置,包括把手主体,其设置于车门的外表面上并且在打开车门时被抬起以与门闩装置脱开;设置在把手主体上、用于抬起把手主体的手指支撑部;通过转动轴枢转地支撑把手主体以使把手主体围绕转动轴转动的把手基座;通过枢轴由把手基座枢转地支撑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具有一个与把手主体接合的输入部分和一个与门闩装置接合的输出部分;以及设置在把手主体上并且与连接杆的输入部分接合的接合部分,其中,枢轴设置在所述手指支撑部和所述转动轴的中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车门把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合部分可与所述连接杆的输入部分可滑动地接合。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用车门把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如此设置,即,使输出部分和枢轴之间的距离变得大于输入部分和枢轴之间的距离。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车门把手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接杆的输入部分和把手主体的接合部分中的至少一个在其接合表面上设有一弹性构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车门把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的输入部分和所述把手主体的接合部分中的至少一个在其接合表面上设有一低摩擦构件。
全文摘要
一种车辆用车门把手装置,包括把手主体,其设置于车门的外表面上并且在打开车门时被抬起以与门闩装置脱开;设置在把手主体上、用于抬起把手主体的手指支撑部;通过转动轴枢转地支撑把手主体以使把手主体围绕转动轴转动的把手基座;通过枢轴由把手基座枢转地支撑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具有一个与把手主体接合的输入部分和一个与门闩装置接合的输出部分;以及设置在把手主体上并且与连接杆的输入部分接合的接合部分,其中,枢轴设置在所述手指支撑部和所述转动轴的中间。
文档编号B60J5/04GK1975077SQ20061016565
公开日2007年6月6日 申请日期2004年5月8日 优先权日2003年5月9日
发明者伊东秀洋, 岩城慎, 仁田胁政胜, 河野仁志 申请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本田制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