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及其安装方法

文档序号:3904918阅读:57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及其安装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领域,尤其是一种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及其安装 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汽车冷却系统的设计和装配通常采用冷凝器、中冷器、 散热器、冷却风扇分别独立设计,满足了各零部件单独的性能要求, 而总体性能无法保证。随着发动机功率的提升,发动机舱空间布置更 加紧凑,客户对空调系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传统的冷却系
统的安装方式为首先将冷却风扇固定在散热器上,再将二者与冷凝 器、中冷器共同固定在车身上,可见,冷凝器、中冷器、散热器、冷 却风扇分别独立安装,存在结构复杂、装配技术要求高、体积庞大、 成本昂贵等缺点,同时,由于目前的冷却系统体积庞大,造成很多发
动机舱空间较小的车型无法搭载,整车冷却系统冷却能力的提升空间
受到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体积小、可靠性高的汽车发动机 冷却系统及其安装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系统 包括散热器、中冷器、冷却风扇和冷凝器,四者通过支架固连为一体。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的安装方 法,该方法包括下列顺序的步骤
(1) 将散热器、中冷器、冷却风扇和冷凝器分别安装在支架上 形成一个整体;
(2) 将固连为一体的系统安装在车身上。 本发明通过将冷凝器、散热器、中冷器、冷却风扇固定在中间的
过渡支架上,形成一个整体,再将该整体固定在车身上,可靠性高,整体结构合理,配合紧密,体积较小,便于装配。


图1是本发明的侧视图2是本发明的正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一种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系统包括冷凝器l、散热器2、中冷器 3和冷却风扇4,四者通过支架固连为一体,如图1所示。
结合图1、 2,所述的系统由表及里依次分为三层,其中,第一层 为冷凝器1,冷凝器1对空调系统冷媒进行冷却,需要尽可能低的冷 却风,因此,将冷凝器l设置在表层;第二层为散热器2和中冷器3, 散热器2对发动机冷却液进行冷却,中冷器3对增压后的高温空气进 行冷却,散热器2和中冷器3对冷却温度的要求略低于冷凝器1;第 三层为冷却风扇4,冷却风扇4作为冷却风的提供者,为满足冷凝器1、 散热器2和中冷器3的冷却要求,需要提供相当的冷却风。
结合图1、 2,所述的散热器2和中冷器3大致并排且相互侧依布 置,冷却风扇4位于散热器2的后面,采用这种布置方式是由于散热 器2和冷却风扇4共同的厚度与中冷器3的厚度大致相等。冷凝器1、 散热器2和中冷器3可根据性能要求调整迎风面积的大小,在有限的 空间尽高的提高冷却性能,冷却风扇4可根据性能要求增大风量。
以下结合图l、 2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在安装时,首先将散热器2、中冷器3、冷却风扇4和冷凝器1 分别安装在支架上形成一个整体,该支架位于四者之间,为过渡性的 框架,支架的形状与四者的外部轮廓相吻合,支架可根据实际需要配 置;其次,将固连为一体的本系统安装在车身上,实现与车身的固定 连接。由此可知,本发明的装配工艺简单易行,各零部件之间的配合 紧密,节省了空间。
综上所述,本发明通过将冷凝器l、散热器2、中冷器3、冷却风 扇4固定在中间的过渡支架上,形成一个整体,再将该整体固定在车 身上, 一方面,本发明的整体散热性能好,可靠性高,能够满足多种工况的工作需要;另一方面,本发明的整体结构合理,配合紧密,体 积较小,便于装配,寿命长。
权利要求
1、一种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系统包括散热器、中冷器、冷却风扇和冷凝器,四者通过支架固连为一体。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系统由表及里依次分为三层,其中,第一层为冷凝器,第二层 为散热器和中冷器,第三层为冷却风扇。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散热器和中冷器大致并排且相互侧依布置。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冷却风扇位于散热器的后面。
5、 一种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的安装方法,该方法包括下列顺序 的步骤(1) 将散热器、中冷器、冷却风扇和冷凝器分别安装在支架上 形成一个整体;(2) 将固连为一体的系统安装在车身上。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系统由表及里一次分为三层,其中,第一层为冷凝器,第二层为散热器和中冷器,第三层为冷却风扇。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散热器和中冷器大致并排且相互侧依布置,冷却风扇位于散热器的后面。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系统包括散热器、中冷器、冷却风扇和冷凝器,四者通过支架固连为一体。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的安装方法。本发明通过将冷凝器、散热器、中冷器、冷却风扇固定在中间的过渡支架上,形成一个整体,再将该整体固定在车身上,可靠性高,整体结构合理,配合紧密,体积较小,便于装配。
文档编号B60K11/02GK101450611SQ20081024610
公开日2009年6月10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22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22日
发明者张鹏程 申请人: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