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轮侧向制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87718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滑轮侧向制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制动装置,特别是一种以侧向旋转方式使滑轮产生锁定的制
动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方便移动例如桌、椅等对象,在其下方装配滑轮是一种惯用的技术;但有时候 又希望对象被固定不动,就要在滑轮上装配制动装置来加以补偿。 以一般桌、椅的滑轮制动装置而言,通常是在滑轮的表面增设煞车片,通过手动使 煞车片与滑轮表面产生摩擦而将滑轮锁定不动;但考虑到煞车片易造成滑轮表面的磨耗使 其不平滑,对日后的使用会造成不良的影响,有其改良的必要性。

实用新型内容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滑轮表面受损、且操作 简便的滑轮侧向制动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滑轮侧向制动装置,包括主体部,主体部连接 于要装配滑轮的对象,主体部的侧向具有套筒及第一制动部,该第一制动部对应于滑轮,套 筒的外部套接有弹簧,套筒的内部则贯穿有能够定位滑轮的轮轴,该轮轴的端部延伸至套 筒的外部;装配于轮轴上的滑轮,滑轮具有供轮轴套接的中心孔,中心孔的侧向朝主体部的 第一制动部设有第二制动部;及驱动部,所述驱动部兼容于滑轮的外侧,用以与滑轮配合, 通过旋转驱动部使滑轮的第二制动部驱向主体部的第一制动部,在两个制动部连结后锁定 滑轮不为转动。 借由本实用新型的滑轮侧向制动装置,利用此侧向制动方式可达到使滑轮表面不 再受损的效果,而且操作简便。

图1为本实用新型滑轮侧向制动装置的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滑轮侧向制动装置的组合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滑轮侧向制动装置的操作图,该图显示滑轮的锁定状态; 图3-1为图3的辅助图,该图显示压抵部与斜坡道的相对位置; 图4为本实用新型滑轮侧向制动装置的操作图,该图显示滑轮解除锁定状态; 图4-1为图4的辅助图,该图显示压抵部与斜坡道的相对位置。 附图标记说明 主体部1 套筒10 第一制动部ll 棘齿IIO 弹簧12 轮轴13 螺栓130, 131[0018]桌脚2滑轮3中心孔30第二制动部31凸齿310滑轮的另一侧3a槽32滑轮的区块3b斜坡道33,33'平坦部330,330'第一挡止部331,331'第二挡止部332,332'起始位置333,333'滑轮4驱动部5凹弧50压抵部51,51'
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滑轮侧向制动装置包括 主体部1,该主体部1连接于要装配滑轮的对象,例如连接于桌脚2的下方;主体 部1的侧向具有套筒10及第一制动部ll,该第一制动部11对应于滑轮3,套筒10的外部 套接有弹簧12,套筒10的内部则贯穿有轮轴13,轮轴13的端部延伸至套筒10的外部,且 轮轴13分别通过螺栓130, 131定位滑轮3, 4,使滑轮3,4在轮轴13上呈现可以旋转的状 态。所述第一制动部ll由两个或两个以上锥形的棘齿110所构成,其连续排列呈圆形环绕 在前述套筒IO的外周。 装配于轮轴13上的滑轮3,4,滑轮3具有中心孔30供前述轮轴13套接,该中心 孔30的侧向朝前述主体部1的第一制动部11设有第二制动部31,与第一制动部11相对的 所述第二制动部31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具有预定间隔的圆弧形凸齿310所构成,其连续环绕 于中心孔30的外周,且与前述第一制动部11相对应,第一制动部11与第二制动部31接触 时可以相互啮合。相对于第二制动部31的滑轮3的另一侧3a,中心孔30的外围设有环槽 32,环槽32可以兼容后述的驱动部5,且提供驱动部5在此进行旋转运动;在被环槽32包 围的滑轮3的区块3b中,至少设有一个相对中心孔30径向位置的斜坡道33,在斜坡道33 的最高位置具有平坦部330,定义为目的位置,所述平坦部330的终端具有第一挡止部331, 在相邻斜坡道33最低位置设有第二挡止部332,在第二挡止部332与斜坡道33最低位置之 间定义为起始位置333 ;较佳者,如图1所示,在斜坡道33的对向位置设有与斜坡道33对 称的另一斜坡道33',同样在该另一斜坡道33'的最高位置具有平坦部330',定义为目的位 置,所述平坦部330'的终端具有第一挡止部331',在相邻该另一斜坡道33'最低位置设有 第二挡止部332',在第二挡止部332'与该另一斜坡道33'最低位置之间定义为起始位置 333',所述两个斜坡道33,33'的配置与后述的驱动部5配合。 驱动部5,所述驱动部5兼容于前述滑轮3的外侧,即驱动部5兼容于滑轮3的环 槽32,并可以在所述环槽32中旋转活动。驱动部5的外侧设有间隔的凹弧50,以利于使用 者手持操作;驱动部5的内侧对应前述滑轮3的起始位置333, 333',各设有一个压抵部51, 51',在所述驱动部5被驱动旋转时,该压抵部51,51'可以与前述滑轮3的斜坡道33,33' 配合,自该斜坡道33,33'的最低位置爬行到最高位置至受到第一挡止部331,331'阻止。 通过旋转驱动部5,使滑轮3的第二制动部31驱向主体部1的第一制动部11,在两个制动部连结后锁定滑轮3不为转动,有关本实用新型具体的动作状态,请同时参考图 3,图3-1及图4,图4-1图。如图3及图3-1所示,若要使安装在桌脚2上的滑轮3锁定不 动,只要旋转安装于滑轮3的驱动部5,借驱动部5的压抵部51, 51'分别从滑轮3上定义的 起始位置333,333'自斜坡道33,33'的最低位置爬升至最高位置的平坦部330, 330',也就 是所述目的位置,最后受阻于第一挡止部331, 331'而停止;借由所述斜坡道33, 33'的高度 差,驱使滑轮3的第二制动部31朝主体部1的第一制动部11方向行进,且压縮弹簧12,最 终令第二制动部31与第一制动部11连结(如啮合),迫使滑轮3被锁定不动。 若要解除滑轮3的锁定,请参考图4及图4-1,只要反向旋转驱动部5令压抵部51, 51'脱离斜坡道33,33'的平坦部330,330'(也就是目的位置),使该压制的力道解除,并 配合弹簧12的回复力量将第一制动部11及第二制动部31的锁定解除,同时令压抵部51, 51'顺势自斜坡道33,33'滑落至起始位置333,333',最终受到第二挡止部332,332'的阻 挡而停止。 前述中,互为对称的压抵部51,51'与斜坡道33,33'的设计可以帮助滑轮3制动 的操作更加稳定,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凡是熟悉本实用新型技艺的人依照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作的等效修饰或变化,均应涵盖于 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权利要求一种滑轮侧向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主体部,所述主体部连接于要装配滑轮的对象,所述主体部的侧向具有套筒及第一制动部,该第一制动部对应于所述滑轮,所述套筒的外部套接有弹簧,所述套筒的内部则贯穿有能够定位所述滑轮的轮轴,该轮轴的端部延伸至所述套筒的外部;装配于所述轮轴上的滑轮,所述滑轮具有供所述轮轴套接的中心孔,所述中心孔的侧向朝所述主体部的所述第一制动部设有第二制动部;及通过旋转使所述滑轮的第二制动部驱向所述主体部的第一制动部,在所述第一制动部与所述第二制动部连结后锁定滑轮不为转动的驱动部,所述驱动部兼容于所述滑轮的外侧。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轮侧向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轮中心孔的外围设有 兼容所述驱动部的环槽,在被所述环槽包围的滑轮区块中,至少设有一个相对所述中心孔 径向位置的斜坡道,在所述斜坡道的最高位置具有被定义为目的位置的平坦部,所述平坦 部的终端具有第一挡止部,在相邻所述斜坡道最低位置设有第二挡止部,在所述第二挡止 部与所述斜坡道最低位置之间定义为起始位置;所述驱动部的内侧对应所述述滑轮的起始 位置,设有压抵部,该压抵部与所述斜坡道配合。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滑轮侧向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制动部由两个或 两个以上锥形的棘齿所构成,该棘齿连续排列呈圆形环绕在所述套筒的外周,与所述第一 制动部相对的所述第二制动部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具有间隔的圆弧形凸齿所构成,所述第一 制动部与所述第二制动部接触时可以相互啮合。
4.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滑轮侧向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的外侧设有间 隔的凹弧。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滑轮侧向制动装置,包括主体部,连接于主体部侧向的轮轴,装配于轮轴上的滑轮,及驱动部,其中,在主体部与滑轮相互对应的位置各设有一个制动部;所述驱动部用以与滑轮配合,通过旋转方式使滑轮的制动部驱向主体部的制动部,在两个制动部连结后锁定滑轮不为转动。
文档编号B60B33/02GK201484068SQ200920157320
公开日2010年5月26日 申请日期2009年5月26日 优先权日2009年5月26日
发明者陈朝根 申请人:泰桦家具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