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追尾安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30137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防追尾安全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安全防护领域,具体说是一种防追尾安全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针对追尾的装置比较先进的是超越牌汽车安全自控装置,该装置运用声、光、电、机为一体,采用微波、远红外探测技术;根据车速自动探测车前方障碍物的距离, 具有自动报警、自动减速、自动刹车的功能,避免汽车与障碍物相撞。但是当自动刹车系统失灵时,安全防护措施并不充分,此时发生的碰撞该装置并没有很好的解决,本实用新型有效地弥补了这一不足,利用布置在汽车前、后、顶部的X光收发器全面采集隐患信息,及时发出警报通知司机,并采用三级缓冲最大程度的减少碰撞,使行车安全更有保证。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弥补一般汽车安全性能的不足,提供一种防追尾安全装置。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防追尾安全装置,包括中央处理器、报警装置、液力阻尼装置、X光收发器、控制面板、安全带锁紧装置、点火控制系统;所述液力阻尼装置前端与汽车保险杠相连,并且中间用大刚度弹簧联接;所述报警装置的指示灯安装在车内和车后窗上;所述安全带锁紧装置用螺栓固定在车座位上;所述X光收发器与车身之间螺栓连接。本实用新型比较现有技术的优点1、在汽车制动失灵时,安全带自动锁紧,避免了司机手动锁紧带来的不便,能够为进一步采取安全措施争取时间。2、液力阻尼装置前端用刚性弹簧与保险杠相连,采取三级缓冲,将碰撞时的冲击力逐级耗散,将碰撞的破坏减小到最低。3、X光收发器安装在汽车前、后、顶部,信息采集范围更广,对安全隐患的侦测能力更强。4、报警装置在车内部和汽车后部均有安装,既可以提醒司机注意隐患,同时又可以对车后面的车辆起警示作用,避免后部车辆不知情时引发的碰撞事故。5、信号的传送采用光纤,速度更快,系统的反应更灵敏。
图1为防护装置的工作流程图。图2为防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中央处理器;2、光纤;3、X光收发器;4、液力防撞系统;5、汽车后部;6、汽车中部;7、安全带锁紧装置;8、点火控制系统;9、汽车前部;10、保险杠;11、操纵面板;12、报警
直ο工况一在大雾,大雨这样能见度极低的环境中行车时,中央处理器1时刻运行,控制安放在车底、车前、车顶的X光收发器3工作,当检测到有障碍物进入安全距离内时,报警装置12立即工作,通知驾驶员前方有安全隐患,同时信号传到中央处理器1,处理器计算前方物体的速度,大小以及对隐患的危险等级进行评估,并将结果显示到操纵面板11上, 当危险等级低时,发出信号提醒司机注意;中等危险时除发出警报预警外,中央处理器1发出信号控制安装在车前的液力防撞系统4工作,同时启动安全带锁紧装置7,并做好气囊的开启准备;危险程度极高时,除采取上部的措施外,CPU还发出信号控制点火控制系统8使其关闭,并命令汽车后部的液力防撞系统4工作,减轻来自车后的追尾冲击。 工况二 在一般路况上行车时,位于汽车尾部的X光收发器3也时刻工作,当检测到危险时,立即报警并控制车前后的液力防撞系统4同时工作。
权利要求1. 一种防追尾安全装置,包括中央处理器、报警装置、液力阻尼装置、X光收发器、控制面板、安全带锁紧装置、点火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力阻尼装置前端与汽车保险杠相连,并且中间用大刚度弹簧联接;所述报警装置的指示灯安装在车内和车后窗上;所述安全带锁紧装置用螺栓固定在车座位上;所述X光收发器与车身之间螺栓连接。
专利摘要一种防追尾安全装置,其主要特征在于液力阻尼装置前端与汽车保险杠相连,并且中间用大刚度弹簧联接;报警装置的指示灯安装在车内和车后窗上;安全带锁紧装置用螺栓固定在车座位上;X光收发器与车身之间螺栓连接。该实用新型可以有效地弥补刹车失灵时的安全防护漏洞。
文档编号B60Q9/00GK201941710SQ20102064662
公开日2011年8月24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3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3日
发明者华猛, 张为春, 段婷婷, 钟婷婷 申请人:山东理工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