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却系统风扇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33369阅读:3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冷却系统风扇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使用新型涉及汽车的冷却系统,特别是冷却系统中风扇的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很多汽车,尤其是中、重型汽车上的冷却风扇都采用与发动机直接连接的方式来驱动风扇。当发动机布置于驾驶室后时,风扇的高度就要受到发动机定位高度及驾驶室高度的限制,冷却系统的布置空间较小,系统的冷却能力无法满足发动机散热的要求。此外,风扇直接与发动机连接,则风扇能够达到的最高转速就是发动机的最高转速,当冷却系统需要风扇转速更高时,这种直连方式就无法满足要求。冷却系统的另外一种常见的布置方式是采用液压驱动的方式布置于驾驶室后两侧,液压驱动的冷却系统相对复杂,系统管路阻力较大,冷却效率较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冷却系统风扇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却系统风扇结构,仍然利用发动机的输出来提供动力,但却能够实现风扇的灵活布置和转速调整。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冷却系统风扇结构包括风扇、驱动装置和传动轴, 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输入轴、输出轴和中间轴,所述输入轴、输出轴和中间轴上分别设有传动齿轮,构成了驱动装置的传动系,传动顺序为从输入轴经过中间轴到输出轴;所述输入轴通过传动轴与发动机的动力输出连接,所述风扇与所述输出轴连接。其中,风扇的安装位置可以通过调整所述输入轴、中间轴和输出轴的相对位置来调整和确定。此外,根据实际需要, 还可以通过设计适当的传动齿轮的速比来达到风扇最高转速的调高或调低。进一步地,所述中间轴的一端或两端都可以安装取力装置,所述取力装置可以与转向油泵输入轴联接,为转向油泵提供辅助动力。所述取力装置与转向油泵之间通过花键联接。所述驱动装置通过减震块与车架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和拆卸方便,通过机械连接的方式实现风扇的远程驱动。在发动机置于驾驶室后时,冷却系统仍可以布置于驾驶室前部,大大提高系统冷却效率及可靠性。此外,在驱动装置上附加的取力装置为转向油泵提供辅助动力,解决了双前桥转向系统中单液压泵流量及压力不足的问题。

图1冷却系统风扇结构与发动机连接的安装示意图;图2是冷却系统风扇结构的分解示意图。图3是驱动装置的示意图;图4是驱动装置内部结构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冷却系统风扇结构包括风扇1、驱动装置3和传动轴5。风扇1和驱动装置3连接,驱动装置3通过传动轴5和发动机的动力输出6连接。驱动装置3还通过减震块4安装到车架10上。结合图2、3、4,驱动装置包括输入轴7、输出轴8和中间轴9,这些轴上分别设有输入轴齿轮71、输出轴齿轮81和中间轴齿轮91,这些齿轮构成了驱动装置3的传动系,来自发动机的动力输出经过传动轴5输入到驱动装置3,在各轴内的传动顺序为从输入轴7经过中间轴9传给输出轴8,相应地,各传动齿轮的啮合方式如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另外一些实施例中,中间轴9上还可以安装取力装置2。取力装置2可以安装在中间轴9的一端,也可以在其两端同时安装。取力装置2通过外花键与中间轴9连接,为转向油泵提供辅助动力。特别是在中间轴9两端同时设置取力装置的做法, 还能够解决双液压泵的同步问题。由于输出轴8和输入轴7之间通过齿轮系传动,因此风扇1的安装位置可以不受发动机输出轴位置的影响,通过调整输入轴7、输出轴8和中间轴9的相对位置关系,就可以将风扇1安装到最合适的位置。并且,通过调整输入轴齿轮71、输出轴齿轮81和中间轴齿轮91的速比,还可以实现风扇1的转速相对于发动机转速的高低调节。
权利要求1.一种冷却系统风扇结构,包括风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装置和传动轴,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输入轴、输出轴和中间轴,所述输入轴、输出轴和中间轴上分别设有传动齿轮, 构成了驱动装置的传动系,传动顺序为从输入轴经过中间轴到输出轴;所述输入轴通过传动轴与发动机的动力输出连接,所述风扇与所述输出轴连接。
2.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却系统风扇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取力装置,所述取力装置固定安装在所述中间轴的一端或两端,且所述取力装置与转向油泵输入轴联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却系统风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取力装置与转向油泵之间通过花键联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系统风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通过减震块与车架连接。
专利摘要一种冷却系统风扇结构包括风扇、驱动装置和传动轴,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输入轴、输出轴和中间轴,所述输入轴、输出轴和中间轴上分别设有传动齿轮,构成了驱动装置的传动系,传动顺序为从输入轴经过中间轴到输出轴;所述输入轴通过传动轴与发动机的动力输出连接,所述风扇与所述输出轴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和拆卸方便,通过机械连接的方式实现风扇的远程驱动,大大提高系统冷却效率及可靠性。
文档编号B60K11/08GK202063002SQ20112005170
公开日2011年12月7日 申请日期2011年2月28日 优先权日2011年2月28日
发明者程慷慨, 缪菊平 申请人:陕西重型汽车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