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驻车制动操纵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44358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驻车制动操纵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驻车制动操纵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多数的皮卡和SUV车型驻车制动操纵系统多采用单拉线的布置结构, 驻车制动时通过一根主拉索将一侧后轮先制动,然后再通过平衡器将驻车手柄给主拉索的力分配给副拉索,另一侧后轮在副拉索簧的拉力下制动。由于来至驻车制动手柄的力首先给主拉索,在一侧后轮制动后再通过平衡器将剩余的力由副拉索传递给另一后轮的制动器,因此两个后轮不能同时制动,制动力也不均衡,驻车制动效果较差,甚至为了满足驻车的坡度,一侧后制动器在调校时始终处于一定程度的制动状态,导致整车的动力性和经济性变差。因此,如何使得两轮的制动力均衡,提高驻车制动的性能,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驻车制动操纵系统,以使得两轮的制动力均衡, 提高驻车制动的性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驻车制动操纵系统,包括驻车制动手柄;与所述驻车制动手柄相连的前驻车制动拉索;拉索分配支架,其上具有三个拉索连接点,其中一个拉索连接点与所述前驻车制动拉索相连;分别与所述拉索分配支架相连的另外两个拉索连接点相连的左后驻车制动拉索和右后驻车制动拉索,所述左后驻车制动拉索与左后轮驻车制动器相连,所述右后驻车制动拉索与所述右后轮驻车制动器相连。优选地,在上述驻车制动操纵系统中,所述驻车制动手柄和所述前驻车制动拉索均安装在汽车驾驶室的地板上。优选地,在上述驻车制动操纵系统中,所述左后驻车制动拉索和所述右后驻车制动拉索相对于所述拉索分配支架对称布置。优选地,在上述驻车制动操纵系统中,所述左后驻车制动拉索和所述右后驻车制动拉索分别通过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安装至车身地板上。优选地,在上述驻车制动操纵系统中,所述左后驻车制动拉索通过第三支架和第四支架安装至车架纵梁上;和所述右后驻车制动拉索通过第五支架和第六支架安装至车架纵梁上。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驻车制动操纵系统,通过前驻车制动拉索、拉索分配支架、左后驻车制动拉索、右后驻车制动拉索,将驻车制动手柄的拉力均勻分配到左、右两个驻车制动器上,使两轮的制动力均衡,提高驻车制动的性能。本实用新型的驻车制动操纵系统,彻底解决了单拉线驻车操纵系统左、右后轮的制动力不均衡,驻车制动效果差的问题,极大的提高了汽车的驻车制动的性能。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驻车制动操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驻车制动手柄、前驻车制动拉索及拉索分配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驻车制动操纵系统与地板连接的俯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驻车制动操纵系统与地板连接的仰视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驻车制动操纵系统与车架连接的仰视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驻车制动操纵系统与车架连接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驻车制动操纵系统,以使得两轮的制动力均衡,提高驻车制动的性能。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图6,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驻车制动操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驻车制动手柄、前驻车制动拉索及拉索分配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驻车制动操纵系统与地板连接的俯视图;图4 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驻车制动操纵系统与地板连接的仰视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驻车制动操纵系统与车架连接的仰视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驻车制动操纵系统与车架连接的俯视图。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驻车制动操纵系统,包括驻车制动手柄1、前驻车制动拉索2、拉索分配支架3、左后驻车制动拉索4和右后驻车制动拉索5。其中,前驻车制动拉索 2与所述驻车制动手柄1相连,拉索分配支架3上具有三个拉索连接点,其中一个拉索连接点与所述前驻车制动拉索2相连。左后驻车制动拉索4和右后驻车制动拉索5分别与所述拉索分配支架3相连的另外两个拉索连接点相连,所述左后驻车制动拉索4与左后轮驻车制动器6相连,所述右后驻车制动拉索5与所述右后轮驻车制动器7相连。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驻车制动操纵系统,通过前驻车制动拉索2、拉索分配支架3、 左后驻车制动拉索4、右后驻车制动拉索5,将驻车制动手柄1的拉力均勻分配到左、右两个驻车制动器上,使两轮的制动力均衡,提高驻车制动的性能。本实用新型的驻车制动操纵系统,彻底解决了单拉线驻车操纵系统左、右后轮的制动力不均衡,驻车制动效果差的问题, 极大的提高了汽车的驻车制动的性能。驻车制动手柄1和所述前驻车制动拉索2均安装在汽车驾驶室的地板上。左后驻车制动拉索4和所述右后驻车制动拉索5相对于所述拉索分配支架3对称布置。左后驻车制动拉索4和所述右后驻车制动拉索5分别通过第一支架8和第二支架 11安装至车身地板上。左后驻车制动拉索4分别通过第三支架9和第四支架安装至车架纵梁上;所述右后驻车制动拉索5分别通过第五支架12和第六支架13安装至车架纵梁上,使拉索按布置的走向合理分布。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驻车制动操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驻车制动手柄(1);与所述驻车制动手柄(1)相连的前驻车制动拉索O);拉索分配支架(3),其上具有三个拉索连接点,其中一个拉索连接点与所述前驻车制动拉索⑵相连;分别与所述拉索分配支架C3)相连的另外两个拉索连接点相连的左后驻车制动拉索 (4)和右后驻车制动拉索(5),所述左后驻车制动拉索(4)与左后轮驻车制动器(6)相连, 所述右后驻车制动拉索( 与所述右后轮驻车制动器(7)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驻车制动操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驻车制动手柄(1)和所述前驻车制动拉索( 均安装在汽车驾驶室的地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驻车制动操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后驻车制动拉索(4) 和所述右后驻车制动拉索( 相对于所述拉索分配支架( 对称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驻车制动操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后驻车制动拉索(4) 和所述右后驻车制动拉索( 分别通过第一支架(8)和第二支架(11)安装至车身地板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驻车制动操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后驻车制动拉索(4) 分别通过第三支架(9)和第四支架安装至车架纵梁上;所述右后驻车制动拉索( 分别通过第五支架(1 和第六支架(1 安装至车架纵梁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驻车制动操纵系统,包括驻车制动手柄;与所述驻车制动手柄相连的前驻车制动拉索;拉索分配支架,其上具有三个拉索连接点,其中一个拉索连接点与所述前驻车制动拉索相连;分别与所述拉索分配支架的另外两个拉索连接点相连的左后驻车制动拉索和右后驻车制动拉索,所述左后驻车制动拉索与左后轮驻车制动器相连,所述右后驻车制动拉索与所述右后轮驻车制动器相连。本实用新型的驻车制动操纵系统,彻底解决了单拉线驻车操纵系统左、右后轮的制动力不均衡,驻车制动效果差的问题,极大的提高了汽车的驻车制动的性能。
文档编号B60T11/04GK202320265SQ20112048567
公开日2012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30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30日
发明者朱建利, 朱鹏华, 陈贺峰 申请人:河北中兴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