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用电池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59601阅读:1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车用电池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控制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车用电池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作为汽车最常用的电池,由于电池内部发生着复杂的电化学反应,导致电池电动势和电池剩余电量之间不是呈现线性关系。传统的电池剩余电量预测方法一般是测量电池电动势大小线性估算出电池的剩余电量,虽然简单,但是误差偏大。同时,电池的各个性能包括电压、电荷、电流、温度等无法得到有效的监控。并且,对于电池组或是电池单体的充电、放电、负载等工作状态也没法进行较好的监控,不利于汽车电池的安全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车用电池控制装置。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车用电池控制装置,包括有装置盒体,其中所述的装置盒体上设置有电池电压信号输入端,所述电池电压输入端通过工作控制开关连接处理器的主检测端,所述处理器的串行通信接口设置有通讯连接件,所述处理器的整流接口连接有地址信号输出端,所述整流接口上还连接有直流电源信号输入端。进一步地,上述的车用电池控制装置,其中所述处理器的辅助检测端与直流电源信号输入端之间设置有缓冲放大模块。更进一步地,上述的车用电池控制装置,其中所述缓冲放大模块的辅助输入端上连接有处理器辅助工作输入电源。更进一步地,上述的车用电池控制装置,其中所述装置盒体内设置有散热组件。再进一步地,上述的车用电池控制装置,其中所述的散热组件包括有散热槽,装置盒体上对应散热槽位置设置有散热孔。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优点主要体现在能够有效监控汽车电池的电压、电流、电荷等各项技术参数,提高了汽车电池的安全使用程度,能够有效排查故障。并且,依托于地址信号输出端的存在,能够进行外连通讯为功能扩展提供必要的保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优点和特点,将通过下面优选实施例的非限制性说明进行图示和解释。这些实施例仅是应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典型范例,凡采取等同替换或者等效变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图I是车用电池控制装置的构造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I所示的车用电池控制装置,包括有装置盒体1,其与众不同之处在于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装置盒体I上设置有电池电压信号输入端2。具体来说,该电池电压输入端通过工作控制开关3连接处理器的主检测端。同时,处理器的串行通信接口 10设置有通讯连接件4,且处理器的整流接口 5连接有地址信号输出端6,整流接口 5上还连接有直流电源信号输入端7。就本实用新型一较佳的实施方式来看,为了有利于提高检测的精度,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处理器的辅助检测端与直流电源信号输入端7之间设置有缓冲放大模块8。当然,考虑到缓冲放大模块8的稳定工作,在缓冲放大模块8的辅助输入端上连接有处理器辅助工作输入电源9。进一步来看,为了有效的消散各个模块工作所产生的热量,提高各个模块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在装置盒体I内设置有散热组件。具体来说,为了提升散热效果,采用的散热组件包括有散热槽11。同时,为了提高冷热气体的交互效果,装置盒体I上对应散热槽11位置设置有散热孔12。通过上述的文字表述可以看出,采用本实用新型后,能够有效监控汽车电池的电压、电流、电荷等各项技术参数,提高了汽车电池的安全使用程度,能够有效排查故障。并且,依托于地址信号输出端的存在,能够进行外连通讯为功能扩展提供必要的保障。
权利要求1.车用电池控制装置,包括有装置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装置盒体上设置有电池电压信号输入端,所述电池电压输入端通过工作控制开关连接处理器的主检测端,所述处理器的串行通信接口设置有通讯连接件,所述处理器的整流接口连接有地址信号输出端,所述整流接口上还连接有直流电源信号输入端。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车用电池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的辅助检测端与直流电源信号输入端之间设置有缓冲放大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用电池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放大模块的辅助输入端上连接有处理器辅助工作输入电源。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车用电池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盒体内设置有散热组件。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车用电池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散热组件包括有散热槽,装置盒体上对应散热槽位置设置有散热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用电池控制装置,包括有装置盒体,其特点是在装置盒体上设置有电池电压信号输入端,且电池电压输入端通过工作控制开关连接处理器的主检测端。同时,处理器的串行通信接口设置有通讯连接件,处理器的整流接口连接有地址信号输出端,整流接口上还连接有直流电源信号输入端。由此,能够有效监控汽车电池的电压、电流、电荷等各项技术参数,提高了汽车电池的安全使用程度,能够有效排查故障。并且,依托于地址信号输出端的存在,能够进行外连通讯为功能扩展提供必要的保障。
文档编号B60L11/18GK202541343SQ20122013542
公开日2012年1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31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31日
发明者施敏捷, 李倩, 罗素·波特, 董会斌, 董玮, 蒙祥书 申请人:苏州杰拓腾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