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奔腾d003车型后保险杠横梁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82064阅读:4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奔腾d003车型后保险杠横梁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奔腾D003车型后保险杠横梁结构,属于一种汽车用后保险杠横梁结构,特别涉及一种奔腾D003车型专用的后保险杠横梁结构。
背景技术
在车辆前端和后端较低的位置均设有保险杠。档车辆与其它物体发生碰撞时,保险杠可以保护如车身或车灯等功能部件。在保险杠的后部布置一个保险杠横梁,用于在车身发生碰撞受到冲击时吸收冲击能量。后保险杠横梁对整车后部碰撞起着决定性作用,高强度的防撞横梁更有利于碰撞能量的均匀分布。同时,要提高保险杠的防护能力就需要提高防撞梁吸收能量的能力。因此后保险杠横梁的结构及材料也需要具备吸能功效。后保险杠横梁即要保证在后部发生高速碰撞时吸收碰撞能量保护乘员安全,防止燃油箱破裂,又要保证在发生低速碰撞时防止保险杠损坏,因此后保险杠横梁在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后保险杠的形状,对应不同的车型,保险杠的造型有不同种设计,为了与保险杠的形状匹配,生产的保险杠横梁也有很多种类型。另外,为了降低整车重量,达车身轻量化的效果,后保险杠横梁的重量受到限制,为了降低保险杠横梁的重量,必须要减小制造材料的厚度或简化截面的形状。但是,材料厚度的减小及截面形状的简化会降低整个保险杠横梁的弯曲强度,因此在同时获得保险杠横梁低重量和高强度上就有约束条件。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奔腾D003车型后保险杠横梁结构,其可以增加零件吸能压溃强度,可有效的起到汽车发生后部碰撞过程中吸收碰撞能量,并将多余能量传递到车身后部纵梁的作用,后拖钩加强板,固定拖钩支架,保证拖车钩处强度,同时加强后保险杠横梁连接处强度,在满足碰撞吸能及后部空间布置前提下减小材料用量、实现产品轻量化。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奔腾D003车型后保险杠横梁结构,由后保险杠横梁主体、连接板、下部连接板、加强板、后拖钩加强板、拖钩支架组成,其特征在于后保险杠横梁主体截面形状为“C”型、厚度为1. 4mm ;连接板位于后保险杠横梁主体左右两侧,连接板上固定连接加强板,后保险杠横梁主体右侧有拖钩支架,拖钩支架上固定连接后拖钩加强板,下部连接板固定连接在后保险杠横梁主体的底部左右两端。所述的后保险杠横梁主体I的厚度为1. 4_。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是其可以增加零件吸能压溃强度,可有效的起到汽车发生后部碰撞过程中吸收碰撞能量,并将多余能量传递到车身后部纵梁的作用,后拖钩加强板,固定拖钩支架,保证拖车钩处强度,同时加强后保险杠横梁连接处强度,在满足碰撞吸能及后部空间布置前提下减小材料用量、实现产品轻量化。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后保险杠横梁主体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2所示,一种奔腾D003车型后保险杠横梁结构,由后保险杠横梁主体1、连接板2、下部连接板3、加强板4、后拖钩加强板5、拖钩支架6组成,其特征在于后保险杠横梁主体I截面形状为“C”型、厚度为1. 4mm ;连接板2位于后保险杠横梁主体I左右两侧,连接板2上固定连接加强板4,后保险杠横梁主体I右侧有拖钩支架6,拖钩支架6上固定连接后拖钩加强板5,下部连接板3固定连接在后保险杠横梁主体I的底部左右两端。所述的后保险杠横梁主体I的厚度为1. 4mm。各组件之间采用点焊和CO2保护焊的形式连接呈一体。
实施例后保险杆横梁主体I采用辊压工艺成型,其它零件除拖钩支架6外全部为冲压成型工艺制造,所有零件采用点焊及CO2焊接方式形成后保险杠横梁总成结构,焊接工艺结构简单,牢靠的焊接结构可以提高后保险杠横梁总成的吸能效果。本实用新型需要进行静压试验进行强度测试,要求夹具下压速度10mm/min,A向最大压力190KN,最大变形位移80mm,静态吸能大于4. 3KJ ;B向最大压力115KN,最大变形位移80mm,静态吸能大于3. 8KJ ;后保险杠横梁主体I的左右两侧连接板2通过各采用三个MlO的螺栓与车身后部纵梁连接,后保险杠横梁安装位置合理,安装操作简单,整体结构便于安装固定和维修。
权利要求1.一种奔腾D003车型后保险杠横梁结构,由后保险杠横梁主体、连接板、下部连接板、 加强板、后拖钩加强板、拖钩支架组成,其特征在于后保险杠横梁主体截面形状为“C”型、 厚度为1. 4mm ;连接板位于后保险杠横梁主体左右两侧,连接板上固定连接加强板,后保险杠横梁主体右侧有拖钩支架,拖钩支架上固定连接后拖钩加强板,下部连接板固定连接在后保险杠横梁主体的底部左右两端。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奔腾D003车型后保险杠横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保险杠横梁主体I的厚度为1. 4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奔腾D003车型后保险杠横梁结构,其特征在于后保险杠横梁主体截面形状为“C”型、厚度为1.4mm;连接板位于后保险杠横梁主体左右两侧,连接板上固定连接加强板,后保险杠横梁主体右侧有拖钩支架,拖钩支架上固定连接后拖钩加强板,下部连接板固定连接在后保险杠横梁主体的底部左右两端。其可以增加零件吸能压溃强度,可有效的起到汽车发生后部碰撞过程中吸收碰撞能量,并将多余能量传递到车身后部纵梁的作用,后拖钩加强板,固定拖钩支架,保证拖车钩处强度,同时加强后保险杠横梁连接处强度,在满足碰撞吸能及后部空间布置前提下减小材料用量、实现产品轻量化。
文档编号B60R19/02GK202879403SQ20122056554
公开日2013年4月1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31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31日
发明者王文明, 肖肖, 吴淑波, 曹宁, 韩强 申请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