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车驱动装置的电制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83340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童车驱动装置的电制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制动机构,尤其涉及一种童车驱动装置的电制动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玩具已成为人们特别是少年儿童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娱乐用品。我国是玩具的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玩具的科技创新也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童车特别是由搭乘的儿童自行驾驶的动力驱动童车,更被儿童视为高级玩具,其在安全性、操控性更受企业的重视,现有电动童车的制动系统仍是简单的机械制动系统,普遍存在着刹车不灵和刹车时驱动电机仍在工作等缺陷。因此,设计适合儿童特点、安全性强、操控灵活的电动童车的驱动和制动系统是人们不断探索的内容。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一种安全性强、操控灵活的童车驱动装置的电制动机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童车驱动装置的电制动机构,包括壳体
(I)、制动变速机构构成的驱动机构和控制电路(16)。所述的壳体内设置有电制动机构,所述的电制动机构包括依次动力连接的制动马达(2)、制动离合器(3)和制动力传递机构。所述的电制动机构与驱动机构制动连接,所述的制动马达(2 )、驱动马达(14)与控制电路
(16)电连接。所述的制动力传递机构包括制动变速齿轮组、制动臂(8)和六角制动盘(9),所述的制动变速齿轮组的制动力输入齿轮(4)与制动离合器(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的制动变速齿轮组的末级从动 轮(6)侧面上设置有单面凸轴(7),所述的单面凸轴(7)与制动臂的施力端(8.1)拨动连接,所述的六角制动盘(9)与从动变速机构的第一从动轮(10)轴固定连接,所述的制动臂的制动端(8.2)与六角制动盘(9)外沿制动连接。所述的制动变速齿轮组为三级变速齿轮组。所述的从动变速机构为三级齿轮变速机构。所述的电制动机构设置有复位弹簧(15),复位弹簧(15)的一端与壳体(I)连接,另一端与制动臂的制动端(8.2)连接。所述的制动离合为离心摩擦式离合器(3),其包括离心拨杆(3.1)、离心甩片(3.2)和摩擦盘(3.3),离心拨杆(3.1)的二端分别与二片离心甩片(3.2)滑动连接,离心甩片(3.2)的外沿与摩擦盘(3.3)的内沿摩擦接合连接。所述的制动马达(2)的电源被接通时,所述的驱动马达(14)的电源同时被控制电路(16)断开连接。所述的壳体(I)为独立的驱动装置壳体或为童车的底盘连为一体的驱动装置的支撑及连接部件。当童车在行驶中,若需要刹车时,按下制动装置按钮则切断驱动马达(14)电路,同时自动接通制动马达(2)电路,由制动马达离合器(3)传动制动变速齿轮组带动单面凸轴
(7),双面凸轮(7)与制动臂(8)拨动连接,当制动臂(8)受到拨动时,制动臂(8)夹紧六角制动盘(9),因为六角制动盘(9)与从动第一从动轮(10)固定连接,所以当六角制动盘(9)被夹紧后,车子立即停车。松开制动装置按钮,制动马达(2)电源断开,制动臂(8)被弹簧
(15)拉开复位,另一边驱动机构通电工作驱动童车前进/后退。本驱动装置由机电一体化来完成整套动作,设计原理采用电路控制马达,刹车优先原则,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与操控性。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使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特别是采用童车驱动装置中设置电制动机构,有效地提高了童车的安全性能和操控性能,除正常的脚刹或手刹外,还可根据不同的需求与控制电路结合实现动力自动切换控制功能,不但具有安全性强、操控性好,又具有结构新颖、适应性广、灵活性强等有益效果。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控制电路连接方式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制动马达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连接方式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安装位置示意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7,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1、3、4、7所示,所述的童车驱动装置的电制动机构,包括壳体(I )、由驱动马达(14)和驱动变速机构构成的驱动机构和控制电路(16)。所述的壳体(I)内设置有电制动机构,所述的电制动机构包括依次动力连接的制动马达(2 )、制动离合器(3 )和制动力传递机构,所述的电制动机构与从动机构制动连接,所述的制动马达(2)、驱动马达(14)与控制电路(16)电连接。如图1、3、4、7所示,所述的制动力传递机构包括制动变速齿轮组、制动臂(8)和六角制动盘(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制动变速齿轮组为三级变速齿轮组,所述的制动变速齿轮组的制动力输入齿轮(4)与制动离合器(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的制动变速齿轮组的末级从动轮(6)侧面上设置有单面凸轴(7),所述的单面凸轴(7)与制动臂的施力端(8.1)拨动连接,所述的六角制动盘(9)与从动变速机构的第一从动轮(10)轴固定连接,所述的制动臂的制动端(8. 2)与六角制动盘(9)外沿制动连接。如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的电制动机构设置有复位弹簧(15),复位弹簧(15)的一端与壳体(I)连接,另一端与制动臂的制动端(8. 2)连接。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制动离合器(3)为离心摩擦式离合器,其包括离心拨杆(3.1)、离心甩片(3. 2)和摩擦盘(3. 3),离心拨杆(3.1)的二端分别与二片离心甩片(3. 2)滑动连接,离心甩片(3. 2)的外沿与摩擦盘(3. 3)的内沿摩擦接合连接。[0027]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利用童车驱动装置中设置电制动机构,可有效地提高了童车的安全性能和操控性能,如图2、5所示,本实用新型采用制动马达(2)电制动,制动马达(2)的制动开关可设置成脚刹或手刹等常规刹车形式,还可根据不同的需求与控制电路
(16)结合实现动力自动切换,如制动马达(2)的电源被接通时,驱动马达(14)的电源同时被控制电路(16)断开连接控制功能。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童车驱动装置的电制动机构,包括壳体(I)、从动变速机构、制动机构构成的驱动机构和控制电路(1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I)内设置有电制动机构,所述的电制动机构包括依次动力连接的制动马达(2 )、制动离合器(3 )和制动力传递机构,所述的电制动机构与从动机构制动连接,所述的制动马达(2)、与控制电路(16)电连接;所述的制动力传递机构包括制动变速齿轮组、制动臂(8)和六角制动盘(9),所述的制动变速齿轮组的制动力输入齿轮(4)与制动离合器(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的制动变速齿轮组的末级从动轮(6)侧面上设置有单面凸轴(7),所述的单面凸轴(7)与制动臂的施力端(8.1)拨动连接,所述的六角制动盘(9)与从动变速机构的第一从动轮(10)轴固定连接,所述的制动臂的制动端(8.2)与六角制动盘(9)外沿制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童车驱动装置的电制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动变速齿轮组为二级变速齿轮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童车驱动装置的电制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制动机构设置有复位弹簧(15),复位弹簧(15)的一端与壳体(I)连接,另一端与制动臂的制动端(8.2)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童车驱动装置的电制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动离合为离心摩擦式离合器(3),其包括离心拨杆(3.1)、离心甩片(3.2)和摩擦盘(3.3),离心拨杆(3.1)的二端分别与二片离心甩片(3.2)滑动连接,离心甩片(3.2)的外沿与摩擦盘(3.3)的内沿摩擦接合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种童车驱动装置的电制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动马达(2)的电源被接通时,所述的驱动马达(14)的电源同时被控制电路(16)断开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童车驱动装置的电制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I)为独立的驱动装置壳体或为童车的底盘连为一体的驱动装置的支撑及连接部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童车驱动装置的电制动机构,包括壳体、驱动机构、电制动机构和控制电路,所述的电制动机构包括制动马达离合器和制动力传递机构。使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特别是采用童车驱动装置另一边设置电制动机构,有效地提高了童车的安全性能和操控性能,除正常的脚刹和手刹外,还可根据不同的需求与控制电路结合实现动力自动切换控制功能,不但具有安全性强、操控性好,还具有结构新颖、适应性广,灵活性强等有益效果。
文档编号B60L7/00GK202911566SQ20122061928
公开日2013年5月1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1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21日
发明者陈维坤 申请人:陈维坤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