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座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63584阅读:95来源:国知局
车辆座椅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倾角调节装置包括:操作轴,该操作轴被沿着倾角调节装置的轴向方向插入通过倾角调节装置从而得以安装,并且该操作轴适于将倾角调节装置从锁定位置释放;和扭簧,该扭簧被安装在操作轴的外端部和框架部分之间,其中操作轴的外端部在座椅的宽度方向上从倾角调节装置向外突出,并且框架部分在座椅的宽度方向上位于倾角调节装置的外侧。操作轴在旋转方向上被扭簧持续偏压以用于锁定倾角调节装置。扭簧被从座椅的外侧在轴向方向上安装到操作轴的外端部上,并且该扭簧具有与操作轴接合的内端部以及与框架部分接合的外端部。
【专利说明】车辆座椅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座椅。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座椅,在该车辆座椅中,座椅靠背经由具有旋转锁定功能的倾角调节装置而被联接到座垫,使得能够调节座椅靠背的倾斜角度。
【背景技术】
[0002]在车辆座椅的一种已知的布置中,当拉起释放杆时,座椅靠背被从倾斜角度固定的锁定位置释放,使得能够如所期地调节倾斜角度,其中当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观察时,释放杆被设置在座垫的外侧部上(见日本专利申请公报N0.2009-95432 (JP2009-95432A))。释放杆被一体地结合到能够操作用于释放对座椅靠背的锁定的操作轴,该轴被插入通过倾角调节装置的中央部分,该倾角调节装置将座椅靠背与座垫联接。通常借助于扭簧在旋转方向上偏压释放杆以将倾角调节装置保持在锁定位置中(即,沿着用于降低释放杆的这种方向),该扭簧被安装在当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观察时操作轴的外端部和当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观察时座垫的外部框架部分之间。
[0003]然而,利用在如上确定的JP2009-95432A中描述的现有技术,由于由在操作轴中设定的轴向间隙引起的操作轴的移位,扭簧很可能从倾角调节装置的操作轴脱离。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座椅,在该车辆座椅中,即使操作轴在轴向方向上移位,在旋转方向上向倾角调节装置的操作轴施加偏压力以锁定倾角调节装置的扭簧仍然较不可能或者不太可能从操作轴脱离。
[0005]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车辆座椅包括:座椅靠背,座垫,和倾角调节装置,倾角调节装置包括旋转锁定机构,并且倾角调节将座椅靠背与座垫联接,使得能够调节座椅靠背的倾斜角度。倾角调节装置包括操作轴,所述操作轴被沿着所述倾角调节装置的轴向方向插入通过所述倾角调节装置从而得以安装,并且所述操作轴适于将所述倾角调节装置从锁定位置释放;和扭簧,所述扭簧被安装在所述操作轴的外端部和框架部分之间,其中当在所述座椅的宽度方向上观察时,所述操作轴的所述外端部从所述倾角调节装置向外突出,并且,所述框架部分构成所述座椅靠背或者所述座垫,并且当在所述座椅的宽度方向上观察时,所述框架部分位于所述倾角调节装置的外侧。操作轴在旋转方向上被所述扭簧持续偏压以用于锁定倾角调节装置。扭簧被从所述座椅的外侧在所述轴向方向上安装到所述操作轴的所述外端部上,以便被缠绕在所述操作轴的所述外端部上,并且所述扭簧具有靠近所述座椅的内端部和远离所述座椅的外端部,所述扭簧的所述内端部与所述操作轴接合,而所述扭簧的所述外端部与所述框架部分接合。
[0006]根据本发明的以上方面,即使操作轴向座椅内部(在轴向方向上)移位,由于当在座椅的宽度方向上观察时扭簧的内端部和操作轴的外端部之间存在轴向重叠长度,所以扭簧仍然较不可能或者不太可能从操作轴脱离。而且,扭簧的内端部和外端部被设定在或者位于沿着轴向相对的位置处;因此,即便操作轴向座椅内部(在轴向方向上)移位,扭簧仍然变形以在轴向方向上伸长,并且防止了扭簧受到压缩并且从操作轴的端部脱离。因此,即使当操作轴由于在操作轴中设定的轴向间隙而移位时,仍然能够使得扭簧较不可能从操作轴脱离。
[0007]在如上所述的车辆座椅中,扭簧可以在轴向方向上被安装到操作轴上并且与操作轴接合,使得扭簧的内端部被成形为与操作轴的角部匹配,操作轴的角部具有角的横截面,并且扭簧的外端部可以与框架部分接合。
[0008]利用以上布置,扭簧被从座椅的外侧在轴向方向上安装或者装配到操作轴上,使得以与操作轴的角部匹配的形状形成的扭簧的内端部能够与操作轴接合。而且,通过延长操作轴的角部,扭簧的内端部与操作轴接合的轴向重叠长度能够被容易地设定为是足够长的。
[0009]根据本发明以上方面的车辆座椅可以如下地构造。所述倾角调节装置被设置在所述座椅靠背的右侧部与左侧部中的每一个侧部和所述座垫的右侧部与左侧部中的每一个侧部之间,并且,所述操作轴被设置在所述倾角调节装置中的每一个倾角调节装置中,所述倾角调节装置的所述操作轴经由杆相互连接以便一体地旋转。用于将所述倾角调节装置中的每一个倾角调节装置从锁定位置释放的操作杆被连接到所述操作轴中的一个操作轴。独立于锁定弹簧地,所述扭簧被设置在当在所述座椅的宽度方向上观察时所述操作轴中的每一个操作轴的所述外端部和所述框架部分中的对应一个框架部分之间,以用于与所述每一个操作轴的所述外端部和所述对应一个框架部分接合,其中所述锁定弹簧被设置在所述倾角调节装置中的每一个倾角调节装置中,用于在旋转方向上偏压每一个所述操作轴,以锁定所述操作轴。所述扭簧用作偏压部件,所述偏压部件用于抑制由为所述操作杆在被操作之前的初始位置设定的游隙引起的所述操作杆在其初始位置处的移位。
[0010]利用倾角调节装置和操作轴被设置在座椅的相对的(右和左)侧部上的以上布置,即使当在轴向方向上经由杆组装到一起的操作轴由于用于在组装时使用的轴向间隙而在轴向方向上移位时,每一个扭簧仍然较不可能或者不太可能从对应的操作轴脱离。通过在右侧部和左侧部这两者上设置扭簧,能够在使得偏压力相互平衡时,向右侧和左侧倾角调节装置施加偏压力,以抑制当操作杆处于初始位置时该操作杆的移位。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将在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特征、优点以及技术和工业意义,其中类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类似的元件,并且其中:
[0012]图1是概略地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车辆座椅的构造的透视图;
[0013]图2是车辆座椅的侧视图;
[0014]图3是沿着图2中的线II1-1II截取的截面视图;并且
[0015]图4是示出操作轴在轴向方向上移动的状态的截面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将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
[0017]首先,将参考图1到图4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车辆座椅I的构造。如在图1中所示,该实施例的车辆座椅I被构造成汽车的乘客座椅,并且具有用作用于就座乘客的靠背的座椅靠背2,和用作就座部分的座垫3。座椅靠背2的右和左下端部经由倾角调节装置4分别地与安设在车辆的地板上的座垫3的右和左后端部联接,其中该倾角调节装置4介于座椅靠背2的右和左下端部与座垫3的右和左后端部之间。倾角调节装置4用作能够抑制座椅靠背2相对于座垫3的旋转的枢转装置。
[0018]更具体地,倾角调节装置4分别地介于形成座椅靠背2的构架的座椅靠背框架2a的右和左下端部与形成座垫3的构架的座垫框架3a的右和左后端部之间,并且倾角调节装置4将座椅靠背框架2a与座垫框架3a联接,使得这些框架2a、3a能够围绕同一轴线相对于彼此旋转。利用这种布置,座椅靠背2被联接到座垫3,使得座椅靠背2的倾斜角度能够在座椅的纵向方向上被调节。设置在每一个倾角调节装置4内的锁定结构能够操作用于在能够改变座椅靠背2的倾斜角度的状态(解锁位置)和锁定状态或者位置之间切换倾角调节装置4。
[0019]更具体地,操作轴4a被插入通过倾角调节装置4的中央部分,并且每一个倾角调节装置4被布置成根据操作轴4a中的对应的一个操作轴绕它的轴线的旋转而在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切换。操作轴4a经由杆4b相互连接,由此右和左倾角调节装置4在锁定和解锁位置之间的切换操作相互同步地同时地执行。
[0020]每一个倾角调节装置4通常利用弹簧偏压结构(将在以后描述)保持在座椅靠背2的倾斜角度被固定的锁定操作状态中。当在车辆宽度方向观察时,释放杆5设置在座垫3的与外侧(图1纸面上的右手侧)对应的一个侧部上。当拉起释放杆5时,操作轴4a同时地绕它们的轴线旋转,并且倾角调节装置4被从座椅靠背2的倾斜角度被固定的锁定位置释放。在释放操作期间,座椅靠背2的倾斜角度能够自由地调节。当释放操作停止时,即,当释放杆5被释放时,利用相应的弹簧偏压结构使得倾角调节装置4返回座椅靠背2的倾斜角度被固定的锁定状态中。
[0021]持续向座椅前方偏压座椅靠背2的螺旋弹簧6分别地安装在座椅靠背框架2a的右和左侧部与座垫框架3a的右和左侧部之间。如在图2中所示,每一个螺旋弹簧6的内端部6a与结合到座垫框架3a的右和左侧部中的每一个侧部的L形板3b的向外凸出板部分的前边缘部分接合并且固定于此,并且每一个螺旋弹簧6的外端部6b与结合到座椅靠背框架2a的右和左侧部中的每一个侧部的L形板2b的向外凸出板部分的后边缘部分接合并且固定于此。
[0022]当倾角调节装置4被从座椅靠背2的倾斜角度被固定的锁定位置释放时,在螺旋弹簧6的偏压力的作用下,座椅靠背2倾斜或者旋转到座椅靠背2触碰就座乘客的背部的位置,并且跟随前后地倾斜他的/她的身体上部的就座乘客的背部的运动使得倾斜角度能够自由地改变。座椅靠背2能够在座椅靠背框架2a的L形板2b的前边缘部分邻靠在向前倾斜限位器3dl上的位置和座椅靠背框架2a的L形板2b的后边缘部分邻靠在向后倾斜限位器3d2上的位置之间的区域内旋转,该向前倾斜限位器3dl从座垫框架3a的前部突出,该向后倾斜限位器3d2从座垫框架3a的后部突出。
[0023]如在图3中所示,如上所述的每一个倾角调节装置4具有盘形棘轮10和引导件20、安装在棘轮10和引导件20之间的锁定构件(未示出)、将锁定构件置于锁定位置或者解锁位置中的铰链凸轮30、持续推压铰链凸轮30使其在锁定方向上旋转的锁定弹簧40和保持棘轮10和引导件20处于组装状态中的外周边环50。棘轮10具有盘部分11和柱形部分12,该柱形部分12在盘部分11的外周边处形成以在盘部分11的厚度方向(轴向方向)上以柱形形状突出。圆通孔13在厚度方向上穿过棘轮10的中央部分形成。引导件20以具有比棘轮10大的直径的盘的形状形成,并且引导件20具有盘部分21和柱形部分22,该柱形部分22在盘部分21的外周边处形成以沿着引导件20安装到棘轮10的该盘部分21的厚度方向(轴向方向)以柱形形状突出。圆通孔23还在厚度方向上穿过引导件20的中央部分形成。
[0024]在棘轮10和引导件20的柱形部分12、22在轴向方向上相互接合时,棘轮10和引导件20组装到一起,使得柱形部分12、22松驰地装配在彼此上以便在径向方向上相互支撑使得它们能够相对于彼此旋转。外周边环50安装在如此组装到一起的棘轮10和引导件20的外周边部分上,使得棘轮10和引导件20保持在防止它们在轴向方向上从彼此脱离的状态中。棘轮10被安装到座椅靠背框架2a使得棘轮10的外部平坦表面的一部分一体地结合到座椅靠背框架2a的外部平坦表面的一部分,并且引导件20被安装到座垫框架3a使得引导件20的外部平坦表面的一部分一体地结合到座垫框架3a的内部平坦表面的一部分。利用这种布置,每一个倾角调节装置4将座椅靠背框架2a的每一个侧部与座垫框架3a的对应的侧部连接,以因此支撑框架2a、3a使得它们能够围绕同一轴线旋转。
[0025]上述锁定构件(未示出)被设置在棘轮10和引导件20之间以阻止或者允许棘轮10和引导件20相对旋转。更具体地,锁定构件被沿着周向方向支撑使得该锁定构件仅能够相对于引导件20沿着径向向外和向内移动。当被以可旋转方式支撑在引导件20的中央部分中的铰链凸轮30在一个方向或者另一个方向上旋转时,摇动构件被操作以被沿着径向向外推动,以压靠棘轮10的柱形部分12的内部周向表面(齿面)并且与其接合,或者被操作以被沿着径向向内拉回,以从棘轮10的柱形部分12脱离。
[0026]当锁定构件由于铰链凸轮30的旋转而与棘轮10的柱形部分12的内部周向表面接合时,倾角调节装置4被置于阻止棘轮10和引导件20相对于彼此旋转的锁定位置中。即,锁定构件被沿着周向方向支撑使得该锁定构件仅能够相对于引导件20沿着径向向外和向内移动;因此,当锁定构件和棘轮10相互接合或者啮合使得它们能够一体地旋转时,棘轮10和引导件20进入经由锁定构件阻止它们相对于彼此旋转的锁定状态中。
[0027]一个部分插入在引导件20的通孔23中的上述铰链凸轮30受到支撑使得它能够相对于引导件20旋转。在安装在铰链凸轮30和引导件20之间的锁定弹簧40的偏压力的作用下,铰链凸轮30在一个旋转方向上被持续地保持偏压。在铰链凸轮30在锁定弹簧40的偏压力的作用下旋转时,锁定构件被沿着径向向外推动,以被置于用于将倾角调节装置4保持在锁定位置中的状态中。
[0028]上述操作轴4a被插入通过铰链凸轮30的中央部分。当拉起释放杆5时,操作轴4a在克服锁定弹簧40的偏压力的方向上旋转,使得铰链凸轮30使锁定构件(未示出)从棘轮10脱离,并且从锁定状态释放倾角调节装置4。在这方面,每一个操作轴4a被从座椅的外部从位于座椅内侧的座椅靠背框架2a的每一个侧部沿着轴向方向插入通过对应的倾角调节装置4的中央部分。更具体地,操作轴4a被插入通过在座椅靠背框架2a中形成的通孔2c、在倾角调节装置4的棘轮10的中央部分中形成的通孔13、铰链凸轮30的通孔31 (弓丨导件20的通孔23)和在座垫框架3a中形成的通孔3c,以向座椅外面突出。[0029]每一个操作轴4a具有在其位于座椅内侧的内端部中形成的柱形头部4al。头部4al具有比操作轴4a的其余部分大的直径。杆4b的每一个端部装配在对应的操作轴4a的头部4al中并且一体地结合于此。因此,在座椅两侧上的操作轴4a经由杆4b相互连接,以便相互一体地或者作为一个单元地旋转。防止了具有大直径的头部4al的每一个操作轴4a被从对应的倾角调节装置4向座椅外侧拉出。释放杆5的框架通过焊接一体地结合到操作轴4a中的位于车辆外侧(图3中的左手侧)上的一个操作轴的一部分,该部分从座垫框架3a向座椅外侧突出。
[0030]当拉起释放杆5时,操作轴4a在克服倾角调节装置4的锁定弹簧40的偏压力的方向上同时旋转,使得倾角调节装置4被同时从锁定位置释放。当停止拉起释放杆5时,操作轴4a在倾角调节装置4的锁定弹簧40的偏压力的作用下在锁定方向上连同铰链凸轮30一起旋转,使得倾角调节装置4同时返回到锁定位置中。
[0031]每一个操作轴4a与对应的铰链凸轮30联接,使得操作轴4a能够从铰链凸轮30旋转到倾角调节装置4被锁定的位置的状态以由游隙(或者间隙)角度Td表示的给定量进一步在相同方向上独自自由地旋转。如在图2中所示,如此设定游隙角度Td,使得即便从初始位置以给定量拉起释放杆5,仍然阻止操作轴4a旋转,从而增强操作感。更具体地,如在图3中所示,操作轴4a具有基本矩形形状的截面,而铰链凸轮30的通孔31类似蝴蝶地成形以便允许操作轴41在给定的角度范围内自由地旋转,并且游隙角度Td被设定为操作轴4a能够自由地旋转直至它邻接在铰链凸轮30的通孔31的侧壁31a中的对应的侧壁上的角度范围。
[0032]在如上所述地设定游隙角度Td的情况下,当释放杆5处于它被操作(即,拉起)之前的初始位置中时,推压倾角调节装置4朝向锁定位置旋转的锁定弹簧40的偏压力用作专门地施加到铰链凸轮30以便将其旋转到锁定位置并且将其保持在该位置中的力,同时操作轴4a和释放杆5处于它们能够相对于保持在锁定位置处的铰链凸轮30在游隙角度Td的设定范围内自由地旋转的状态(振颤状态)中。鉴于这个情况,用于迫使操作轴4a和释放杆5保持在它们的初始位置处的扭簧7被安装在操作轴4a和座垫框架3a之间,以便防止操作轴4a和释放杆5在初始位置处振颤。
[0033]扭簧7从当在宽度方向上观察时的座椅的外侧在轴向方向上安装到每一个操作轴4a上,使得扭簧7在操作轴4a上缠绕。更具体地,当在座椅的宽度方向上观察时,操作轴4a起初被插入通过扭簧7的内端部7a。最靠近座椅定位的内端部7a被以与操作轴4a的角部匹配的弯曲形状形成。操作轴4a的角部具有角度(矩形)的横截面。在操作轴4a如此被插入通过扭簧7的情况下,内端部7a与操作轴4a接合,使得扭簧7和操作轴4a能够作为一个单元或者一体地旋转(见图2)。在内端部7a与操作轴4a接合之后,向座椅外侧缠绕的扭簧7的外端部7b与每一个弹簧片3bl的前边缘部分接合并且固定在其上,该每一个弹簧片3bl的前边缘部分从如上所述结合到座垫框架3a的每一个外侧部的L形板3b的远端向下弯曲。弹簧片3bl用作本发明的“框架部分”。
[0034]在扭簧7如此安装在相应的操作轴4a上的情况下,弹簧偏压力均匀地施加到右和左操作轴4a,并且接收均匀弹簧偏压力的释放杆5保持在初始位置处而不发生振颤。因为每一个扭簧7的偏压方向与如上在图3中所述的每一个倾角调节装置4的锁定弹簧40的偏压方向相同,所以扭簧7还用作偏压部件,该偏压部件经由对应的操作轴4a在该方向上向铰链凸轮30施加偏压力以便使铰链凸轮30朝向锁定位置旋转。
[0035]同时,操作轴4a在轴向方向上经由杆4b组装到一起;因此,用于确保在轴向方向上易于组装或者组装效率的间隙Cl被设置在每一个操作轴4a的头部4al和倾角调节装置4的棘轮10在每一侧上的侧端面之间。因此,操作轴4a和杆4b的一体结构在间隙Cl的范围内在轴向方向上变得摇晃(见图4)。由于操作轴4a和杆4b的组件的轴向移位,安装在对应的操作轴4a的外端部上的每一个扭簧7可以滑出操作轴4a并且脱落。例如,如果操作轴4a如在图4中看到地向左移位或者移动,则如在图4中看到地,右侧扭簧7可以滑出操作轴4a并且脱落。如果移位在相反方向上发生,则左侧扭簧7可以滑出操作轴4a并且脱落。
[0036]然而,在该实施例中,每一个扭簧7从座椅外侧轴向地安装到向座椅外侧突出的对应的操作轴4a的端部上并且在其上缠绕,使得更靠近座椅的内端部7a与操作轴4a接合,并且远离座椅的外端部7b与结合到座垫框架3a的对应的弹簧片3bl接合。利用这种布置,即使安装有扭簧7的操作轴4a朝向座椅内侧(在轴向方向上)移位,由于在操作轴4a的内端部7a和外端部之间存在轴向重叠长度Ra,扭簧7仍然较不可能或者不太可能从操作轴4a脱离。而且,每一个扭簧7被成形为使得内端部7a和外端部7b位于沿着轴向相对的位置处;因此,即使安装有扭簧7的操作轴4a朝向座椅内侧(在轴向方向上)移位,扭簧7仍然变形,即,在轴向方向上伸长(见图4),并且防止了扭簧7受到压缩并且被从操作轴4a的端部拆离。因此,即使操作轴4a和杆4b的组件由于为每一个操作轴4a设置的轴向间隙Cl而变得摇晃,扭簧7仍然较不可能或者不太可能从操作轴4a脱离。
[0037]利用这个实该施例的布置,每一个扭簧7被从座椅外侧在轴向方向上安装在对应的操作轴4a上,使得扭簧7的更靠近座椅的内端部7a能够利用它的与操作轴4a的角部匹配的形状而与操作轴4a接合。因此,扭簧7能够容易地与操作轴4a接合。而且,通过在轴向方向上延长操作轴4a的角部,扭簧7与操作轴4a接合的、从内端部7a到操作轴4a的对应的端部测量到的轴向重叠长度Ra能够被容易地设定为是长的。每一个倾角调节装置4的详细布置与如在日本专利申请公报N0.2011-116303 (JP2011-116303A)中公开的倾角调节装置的详细布置基本相同,并且因此将不予以具体地描述。
[0038]虽然以上已经描述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被以除了所示意的实施例之外的各种形式体现。虽然在所示意的实施例中座椅靠背2经由倾角调节装置4联接到座垫3,但是称为“座垫”的布置表示了固定到地板的基础部件,并且可以包括车身结构,或者作为车身的一部分的结构。
[0039]虽然在所示意的实施例中棘轮10联接到座椅靠背框架2a,并且引导件20联接到座垫框架3a,但是棘轮10可以安装到座垫框架3a,并且引导件20可以安装到座椅靠背框架2a。而且,本发明可以应用于在座椅靠背和座垫的联接部分中倾角调节装置仅设置在座椅的一侧上的布置。而且,扭簧可以安装在操作轴和座椅靠背的框架部分之间。而且,扭簧可以(作为锁定弹簧)用于持续地将操作轴置于用于锁定倾角调节装置的位置中。
【权利要求】
1.一种车辆座椅,包括: 座椅靠背; 座垫;和 倾角调节装置,所述倾角调节装置包括旋转锁定机构,并且所述倾角调节装置将所述座椅靠背与所述座垫联接,使得能够调节所述座椅靠背的倾斜角度, 其中,所述倾角调节装置包括: 操作轴,所述操作轴被沿着所述倾角调节装置的轴向方向插入通过所述倾角调节装置从而得以安装,并且所述操作轴适于将所述倾角调节装置从锁定位置释放;和 扭簧,所述扭簧被安装在所述操作轴的外端部和框架部分之间,其中当在所述座椅的宽度方向上观察时,所述操作轴的所述外端部从所述倾角调节装置向外突出,并且,所述框架部分构成所述座椅靠背或者所述座垫,并且当在所述座椅的宽度方向上观察时,所述框架部分位于所述倾角调节装置的外侧, 所述操作轴在旋转方向上被所述扭簧持续偏压以用于锁定所述倾角调节装置,并且其中 所述扭簧被从所述座椅的外侧在所述轴向方向上安装到所述操作轴的所述外端部上,以便被缠绕在所述操作轴的所述外端部上,并且所述扭簧具有靠近所述座椅的内端部和远离所述座椅的外端部,所述扭簧的所述内端部与所述操作轴接合,所述扭簧的所述外端部与所述框架部分接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座椅,其中,所述扭簧被在所述轴向方向上安装到所述操作轴上并且与所述操作轴接合,使得所述扭簧的所述内端部被成形为与所述操作轴的角部匹配,所述操作轴的所述角部具有有角的横截面,并且所述扭簧的所述外端部与所述框架部分接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座椅,其中: 所述倾角调节装置被设置在所述座椅靠背的右侧部与左侧部中的每一个侧部和所述座垫的右侧部与左侧部中的每一个侧部之间,并且,所述操作轴被设置在所述倾角调节装置中的每一个倾角调节装置中,所述倾角调节装置的所述操作轴经由杆相互连接以便一体地旋转,用于将所述倾角调节装置中的每一个倾角调节装置从锁定位置释放的操作杆被连接到所述操作轴中的一个操作轴;并且 独立于锁定弹簧地,所述扭簧被设置在当在所述座椅的宽度方向上观察时所述操作轴中的每一个操作轴的所述外端部和所述框架部分中的对应一个框架部分之间,以用于与所述每一个操作轴的所述外端部和所述对应一个框架部分接合,其中所述锁定弹簧被设置在所述倾角调节装置中的每一个倾角调节装置中,用于在旋转方向上偏压每一个所述操作轴,以锁定所述操作轴,所述扭簧用作偏压部件,所述偏压部件用于抑制由为所述操作杆在被操作之前的初始位置设定的游隙引起的所述操作杆在其初始位置处的移位。
【文档编号】B60N2/22GK103917405SQ201280054288
【公开日】2014年7月9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5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7日
【发明者】松井隼人, 名仓干人, 矶部晋也 申请人:丰田纺织株式会社,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