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充气轮胎的附接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65929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用于充气轮胎的附接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空气维持轮胎系统包括:轮胎,其具有轮胎胎体,该轮胎胎体包括由轮胎内衬和分别从第一与第二轮胎胎圈区域延伸至轮胎胎面区域的第一与第二侧壁限定的轮胎腔;压缩致动器装置,其安装至轮胎胎体,并构造成在轮胎回转期间通过轮胎变形的操作致动;以及泵组件,其附连至轮胎胎体并包括压缩机体,该压缩机体附连至压缩致动器装置并具有内部空气室。空气室具有用于将空气引入到内部空气室中的入口孔和用于将空气从内部空气室引导至轮胎腔的出口孔。
【专利说明】用于充气轮胎的附接
【技术领域】
[0001 ] 本发明大体上涉及充气轮胎,尤其地涉及充气轮胎的结合结构。
【背景技术】
[0002]正常的空气扩散随着时间的过去而降低轮胎压力。轮胎的自然状态充气不足。因此,驾驶员必须重复地作用以维持轮胎压力,或者他们将看到降低的燃料经济性、轮胎寿命和降低的车辆制动和操纵性能。已提出轮胎压力监测系统(TPMS),以便当轮胎压力相当低时警告驾驶员。然而,这样的系统仍然取决于驾驶员在被警告时采取补救措施,以给轮胎重新充气至推荐压力。因此,合乎需要的是,将自动维持轮胎内的空气压力的空气维持特征结合在轮胎内。

【发明内容】

[0003]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空气维持轮胎系统包括:具有轮胎胎体的轮胎,所述轮胎胎体包括由轮胎内衬、分别从第一轮胎胎圈区域和第二轮胎胎圈区域延伸至轮胎胎面区域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限定的轮胎腔;安装至所述轮胎胎体的压缩致动器装置,所述压缩致动器装置构造成在轮胎回转期间通过轮胎变形的操作致动;泵组件,其附连至所述轮胎胎体并包括压缩机体,所述压缩机体附连至所述压缩致动器装置并具有内部空气室。所述空气室具有用于将空气引入到所述内部空气室中的入口孔和用于将空气从所述内部空气室引导至所述轮胎腔的出口孔。所述压缩机体还包括柔性膜构件,所述柔性膜构件位于所述内部空气室内,并且在相对于所述入口孔的打开位置与相对于所述入口孔的关闭位置之间响应于与所述压缩致动器装置的接触接合在所述内部空气室内操作地变形,所述打开位置允许空气流从所述入口孔进入所述空气室,所述关闭位置阻塞空气流从所述入口孔进入所述空气室。在所述打开与关闭位置之间的操作变形期间的所述膜构件压缩所述空气室内的空气的体积。第一空气维持轮胎系统还包括用于将所述压缩致动器装置和所述压缩机体固定至所述轮胎胎体的钩环系统。
[0004]根据第一空气维持轮胎系统的另一方面,所述钩环系统包括具有环的第一贴片和具有钩的对应第二贴片。
[0005]根据第一空气维持轮胎系统的又一方面,所述钩环系统包括与所述轮胎胎体共硫化的第一贴片和固定至所述压缩致动器装置与所述压缩机体的第二贴片。
[0006]根据第一空气维持轮胎系统的又一方面,钩环系统包括具有固定至轮胎胎体的环的第一贴片。
[0007]根据第一空气维持轮胎系统的又一方面,钩环系统包括具有固定至压缩致动器装置与压缩机体的钩的第二贴片。
[0008]根据第一空气维持轮胎系统的又一方面,出口阀构件设置在所述空气室内,并且在打开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响应于所述空气室内的空气压力达到预设阈值而沿着所述空气室移动,其中所述打开位置允许空气流从所述空气室进入所述出口孔,所述关闭位置阻塞空气流从所述空气室进入所述出口孔。
[0009]根据第一空气维持轮胎系统的又一方面,膜阀构件与出口阀构件位于空气室的相对端。
[0010]根据第一空气维持轮胎系统的又一方面,入口导管在入口孔与轮胎的向外面对侧之间延伸通过轮胎。
[0011]根据第一空气维持轮胎系统的又一方面,出口导管从出口孔延伸至轮胎腔。
[0012]根据第一空气维持轮胎系统的又一方面,所述压缩致动器装置包括中空容纳体,所述中空容纳体由可弹性变形的材料成分形成并包含一定量的不可压缩的介质。所述容纳体附连至所述轮胎胎体的相对高的挠曲变形区域,并且所述容纳体分别响应于所述轮胎高挠曲变形区域在滚动轮胎中的变形和恢复在变形状态与非变形状态之间往复变换。处于所述变形状态的所述致动器装置容纳体使所述不可压缩介质的加压移位量移位。所述不可压缩介质的所述加压移位量操作,以抵靠膜阀构件表面产生压缩力,从而使所述膜阀在所述空气室内在所述打开与关闭位置之间移动。
[0013]根据第一空气维持轮胎系统的又一方面,所述容纳体在靠着地面的轮胎回转期间在所述变形状态与所述非变形状态之间操作地经历循环变换。
[0014]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空气维持轮胎系统包括:具有轮胎胎体的轮胎,所述轮胎胎体具有由轮胎内衬、分别从第一轮胎胎圈区域和第二轮胎胎圈区域延伸至轮胎胎面区域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限定的轮胎腔;安装至所述轮胎胎体的压缩致动器装置,所述压缩致动器装置构造成在轮胎回转期间通过轮胎变形的操作致动;和附连至所述轮胎胎体的泵组件。泵组件包括压缩机体,所述压缩机体附连至所述压缩致动器装置并具有内部空气室。空气室具有用于将空气引入到所述内部空气室中的入口孔和用于将空气从所述内部空气室引导至所述轮胎腔的出口孔。所述压缩机体还包括位于所述内部空气室内并在所述内部空气室的相反相应端处的膜阀构件和出口阀构件。所述膜阀构件和所述出口阀构件在相应的打开与关闭位置之间响应于通过所述压缩致动器装置的致动在所述内部空气室内移动。所述入口孔与所述出口孔在空气压缩循环期间的周期性的打开和关闭包括所述空气室内的空气进气、空气压缩和空气排出。第二空气维持轮胎系统还包括用于将所述压缩致动器装置和所述压缩机体固定至所述轮胎胎体的钩环系统。
[0015]根据第二空气维持轮胎系统的另一方面,相对于所述入口孔处于所述打开位置的所述膜阀构件允许空气流从所述入口孔进入所述空气室,并且相对于所述入口孔处于所述关闭位置的所述活塞阀构件阻塞空气流从所述入口孔进入所述空气室。在所述打开与关闭位置之间的运动期间的所述膜阀构件操作地压缩所述空气室内的空气的体积。
[0016]根据第二空气维持轮胎系统的又一方面,相对于所述出口孔处于所述关闭位置的所述出口阀构件操作,以响应于所述空气室内的空气压力达到预设阈值而移至所述打开位置,从而允许空气流从所述空气室进入所述出口孔。
[0017]根据第二空气维持轮胎系统的又一方面,入口导管在入口孔与轮胎的向外面对侧之间延伸通过轮胎。
[0018]根据第二空气维持轮胎系统的又一方面,出口导管从出口孔延伸至轮胎腔。
[0019]根据第二空气维持轮胎系统的又一方面,所述压缩致动器装置包括中空容纳体,所述中空容纳体由可弹性变形的材料成分形成并包含一定量的不可压缩的介质。所述容纳体附连至所述轮胎胎体的相对高的挠曲变形区域,并且所述容纳体分别响应于所述轮胎高挠曲变形区域在滚动轮胎中的变形和恢复在变形状态与非变形状态之间往复变换。处于所述变形状态的所述致动器装置容纳体使被加压量的不可压缩介质移位。所述加压量的不可压缩介质操作,以抵靠膜阀构件表面产生变形力,从而使所述膜阀构件在所述空气室内在所述打开与关闭位置之间变形。
[0020]根据第二空气维持轮胎系统的又一方面,所述容纳体在靠着地面的轮胎回转期间在所述变形状态与所述非变形状态之间操作地经历循环变换。
[0021]第三空气维持轮胎系统包括:具有轮胎胎体的轮胎,所述轮胎胎体具有由轮胎内衬、分别从第一轮胎胎圈区域和第二轮胎胎圈区域延伸至轮胎胎面区域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限定的轮胎腔;安装至所述轮胎胎体的压缩致动器装置,所述压缩致动器装置构造成在轮胎回转期间通过轮胎变形的操作致动;和泵组件,其附连至所述轮胎胎体。所述泵组件包括压缩机体,所述压缩机体附连至所述压缩致动器装置并具有内部空气室。所述空气室具有用于将空气引入到所述内部空气室中的入口孔和用于将空气从所述内部空气室引导至所述轮胎腔的出口孔。所述空气压缩机体还包括膜阀构件,所述膜阀构件响应于通过所述压缩致动器装置的致动在所述内部空气室内变形成变形状态,以压缩所述内部空气室内的空气。第三空气维持轮胎系统还包括用于将所述压缩致动器装置和所述压缩机体固定至所述轮胎胎体的钩环系统。
[0022]根据第三空气维持轮胎系统的另一方面,出口阀构件位于内部空气室内。出口阀构件在打开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相对于内部空气室操作地移动,该打开位置允许被压缩空气流从内部空气室进入出口孔,并且该关闭位置阻塞被压缩空气流从内部空气室进入出口孔。
[0023]本发明还提供如下方案:
1.一种空气维持轮胎系统,包括:
具有轮胎胎体的轮胎,所述轮胎胎体包括由轮胎内衬、分别从第一轮胎胎圈区域和第二轮胎胎圈区域延伸至轮胎胎面区域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限定的轮胎腔;
安装至所述轮胎胎体的压缩致动器装置,所述压缩致动器装置构造成在轮胎回转期间通过轮胎变形的操作致动,
泵组件,其附连至所述轮胎胎体并包括压缩机体,所述压缩机体附连至所述压缩致动器装置并具有内部空气室,所述空气室具有用于将空气引入到所述内部空气室中的入口孔和用于将空气从所述内部空气室引导至所述轮胎腔的出口孔;所述空气压缩机体还包括柔性膜构件,所述柔性膜构件位于所述内部空气室内,并且在相对于所述入口孔的打开位置与相对于所述入口孔的关闭位置之间响应于与所述压缩致动器装置的接触接合在所述内部空气室内操作地变形,其中在所述打开位置中,允许空气流从所述入口孔进入所述空气室,并且在所述关闭位置中,阻塞空气流从所述入口孔进入所述空气室,其中,在所述打开与关闭位置之间的操作变形期间的所述膜构件压缩所述空气室内的空气的体积,
所述空气维持轮胎系统还包括用于将所述压缩致动器装置和所述压缩机体固定至所述轮胎胎体的钩环系统。
[0024]2.根据方案I所述的空气维持轮胎系统,其中,所述钩环系统包括具有环的第一贴片和具有钩的对应第二贴片。[0025]3.根据方案I所述的空气维持轮胎系统,其中,所述钩环系统包括与所述轮胎胎体共硫化的第一贴片和固定至所述压缩致动器装置与所述压缩机体的第二贴片。
[0026]4.根据方案I所述的空气维持轮胎系统,其中,所述钩环系统包括固定至所述轮胎胎体的具有环的第一贴片。
[0027]5.根据方案4所述的空气维持轮胎系统,其中,所述钩环系统包括固定至所述压缩致动器装置与所述压缩机体的具有钩的第二贴片。
[0028]6.根据方案I所述的空气维持轮胎系统,其中,还包括出口阀构件,所述出口阀构件在所述空气室内,并且在打开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响应于所述空气室内的空气压力达到预设阈值而沿着所述空气室移动,其中在所述打开位置中,允许空气流从所述空气室进入所述出口孔,并且在所述关闭位置中,阻塞空气流从所述空气室进入所述出口孔。
[0029]7.根据方案6所述的空气维持轮胎系统,其中,所述膜阀构件与所述出口阀构件位于所述空气室的相反端。
[0030]8.根据方案7所述的空气维持轮胎系统,其中,还包括在所述入口孔与所述轮胎的向外面对侧之间延伸通过所述轮胎的入口导管。
[0031]9.根据方案8所述的空气维持轮胎系统,其中,还包括从所述出口孔延伸至所述轮胎腔的出口导管。
[0032]10.根据方案7所述的空气维持轮胎系统,其中,所述压缩致动器装置包括中空容纳体,所述中空容纳体由可弹性变形的材料成分形成并包含一定量的不可压缩的介质,所述容纳体附连至所述轮胎胎体的相对高的挠曲变形区域,并且所述容纳体分别响应于所述轮胎高挠曲变形区域在滚动轮胎中的变形和恢复在变形状态与非变形状态之间往复变换;并且其中,处于所述变形状态的所述致动器装置容纳体使所述不可压缩介质的加压移位量移位,所述不可压缩介质的所述加压移位量操作,以抵靠膜阀构件表面产生压缩力,从而使所述膜阀在所述空气室内在所述打开与关闭位置之间移动。
[0033]11.根据方案10所述的空气维持轮胎系统,其中,所述容纳体在靠着地面的轮胎回转期间在所述变形状态与所述非变形状态之间操作地经历循环变换。
[0034]12.一种空气维持轮胎系统,包括:
具有轮胎胎体的轮胎,所述轮胎胎体包括由轮胎内衬、分别从第一轮胎胎圈区域和第二轮胎胎圈区域延伸至轮胎胎面区域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限定的轮胎腔;
安装至所述轮胎胎体的压缩致动器装置,所述压缩致动器装置构造成在轮胎回转期间通过轮胎变形的操作致动,
泵组件,其附连至所述轮胎胎体并包括压缩机体,所述压缩机体附连至所述压缩致动器装置并具有内部空气室,所述空气室具有用于将空气引入到所述内部空气室中的入口孔和用于将空气从所述内部空气室引导至所述轮胎腔的出口孔;所述空气压缩机体还包括位于所述内部空气室内并位于所述内部空气室的相反相应端的膜阀构件和出口阀构件,所述膜阀构件和所述出口阀构件在相应的打开与关闭位置之间响应于通过所述压缩致动器装置的致动在所述内部空气室内移动,由此,所述入口孔与所述出口孔在空气压缩循环期间的周期性的打开和关闭包括所述空气室内的空气进气、空气压缩和空气排出,
所述空气维持轮胎系统还包括用于将所述压缩致动器装置和所述压缩机体固定至所述轮胎胎体的钩环系统。[0035]13.根据方案12所述的空气维持轮胎系统,其中,相对于所述入口孔处于所述打开位置的所述膜阀构件允许空气流从所述入口孔进入所述空气室,并且相对于所述入口孔处于所述关闭位置的所述活塞阀构件阻塞空气流从所述入口孔进入所述空气室,并且其中,在所述打开与关闭位置之间的运动期间的所述膜阀构件操作地压缩所述空气室内的空气的体积。
[0036]14.根据方案12所述的空气维持轮胎系统,其中,相对于所述出口孔处于所述关闭位置的所述出口阀构件操作,以响应于所述空气室内的空气压力达到预设阈值而移至所述打开位置,在所述打开位置中,允许空气流从所述空气室进入所述出口孔。
[0037]15.根据方案14所述的空气维持轮胎系统,其中,还包括在所述入口孔与所述轮胎的向外面对侧之间延伸通过所述轮胎的入口导管。
[0038]16.根据方案15所述的空气维持轮胎系统,其中,还包括从所述出口孔延伸至所述轮胎腔的出口导管。
[0039]17.根据方案14所述的空气维持轮胎系统,其中,所述压缩致动器装置包括中空容纳体,所述中空容纳体由可弹性变形的材料成分形成并包含一定量的不可压缩的介质,所述容纳体附连至所述轮胎胎体的相对高的挠曲变形区域,并且所述容纳体分别响应于所述轮胎高挠曲变形区域在滚动轮胎中的变形和恢复在变形状态与非变形状态之间往复变换;并且其中,处于所述变形状态的所述致动器装置容纳体使所述不可压缩介质的加压移位量移位,所述不可压缩介质的所述加压移位量操作,以抵靠膜阀构件表面产生变形力,从而使所述膜阀构件在所述空气室内在所述打开与关闭位置之间变形。
[0040]18.根据方案17所述的空气维持轮胎系统,其中,所述容纳体在靠着地面的轮胎回转期间在所述变形状态与所述非变形状态之间操作地经历循环变换。
[0041]19.一种空气维持轮胎系统,包括:
具有轮胎胎体的轮胎,所述轮胎胎体包括由轮胎内衬、分别从第一轮胎胎圈区域和第二轮胎胎圈区域延伸至轮胎胎面区域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限定的轮胎腔;
安装至所述轮胎胎体的压缩致动器装置,所述压缩致动器装置构造成在轮胎回转期间通过轮胎变形的操作致动,
泵组件,其附连至所述轮胎胎体并包括压缩机体,所述压缩机体附连至所述压缩致动器装置并具有内部空气室,所述空气室具有用于将空气引入到所述内部空气室中的入口孔和用于将空气从所述内部空气室引导至所述轮胎腔的出口孔;所述空气压缩机体还包括膜阀构件,所述膜阀构件响应于通过所述压缩致动器装置的致动在所述内部空气室内变形成变形状态,以压缩所述内部空气室内的空气,
所述空气维持轮胎系统还包括用于将所述压缩致动器装置和所述压缩机体固定至所述轮胎胎体的钩环系统。
[0042]20.根据方案19所述的空气维持轮胎系统,其中,还包括位于所述内部空气室内的出口阀构件,所述出口阀构件在打开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相对于所述内部空气室操作地移动,其中所述打开位置允许被压缩的空气流从所述内部空气室进入所述出口孔,并且所述关闭位置阻塞被压缩的空气流从所述内部空气室进入所述出口孔。
[0043]定义:
轮胎的“高宽比”表示轮胎的断面高度(SH)与轮胎的断面宽度(SW)的比乘以100%以作为百分比来表达。
[0044]“不对称胎面”表示具有关于轮胎的中心面或赤道面EP不对称的胎面花纹的胎面。
[0045]“轴向的”和“轴向地”表示平行于轮胎旋转轴线的线或方向。
[0046]“胎圈包布”是围绕轮胎胎圈的外部安置的窄带材料,以防护帘线帘布层磨损和被轮辋切割,并将挠曲分布在轮辋上。
[0047]“周向的”表示垂直于轴向方向沿着环形胎面表面的周长延伸的线或方向。
[0048]“赤道中心平面(CP) ”表示垂直于轮胎的旋转轴线并穿过胎面中心的平面。
[0049]“印迹”表示在零速度时及在正常负载和压力下,轮胎胎面与平坦表面的接地面积或接触面积。
[0050]“花纹沟”表示轮胎壁中的细长空隙区,该细长空隙区可绕轮胎壁周向地或侧向地延伸。“花纹沟宽度”等于花纹沟的在其长度上的平均宽度。花纹沟如所描述地具有容纳空气管的尺寸。
[0051]“内侧面”表示当轮胎安装在车轮上并且车轮安装在车辆上时最靠近车辆的轮胎侧面。
[0052]“侧向的”表示轴向方向。
[0053]“侧向边缘”表示在正常负载和轮胎充气情况下测量的、与轴向最外面的胎面接地面积或印迹相切的线,所述线平行于赤道中心平面。
[0054]“净接触面积”表示围绕胎面的整个圆周的侧向边缘之间的接地胎面元件的总面积除以侧向边缘之间整个胎面的总面积。
[0055]“非定向胎面”表示如下胎面,其没有优选的向前行程方向也不要求设置在车辆上特定的车轮位置或多个车轮位置以确保胎面花纹与优选的行程方向对准。相反地,定向胎面花纹具有需要特定的车轮定位的优选的行程方向。
[0056]“外侧面”表示当轮胎安装在车轮上并且车轮安装在车辆上时离车辆最远的轮胎侧面。
[0057]“蠕动的”表示借助于沿着管状通道推进诸如空气的内含物质的波状收缩操作。
[0058]“径向的”和“径向地”表示径向地朝着或离开轮胎的旋转轴线的方向。
[0059]“花纹条”表示胎面上的周向延伸的橡胶条,其由至少一个周向花纹沟以及第二个这样的花纹沟或侧向边缘限定,该条侧向地未被全深度花纹沟分开。
[0060]“花纹细缝”表示模制到轮胎的胎面元件中、细分胎面表面并改善牵引的小狭槽,花纹细缝通常在宽度方向上窄并且在轮胎印迹内闭合,这与轮胎印迹中保持敞开的花纹沟相反。
[0061]“胎面元件”或“牵引元件”表示由具有邻近花纹沟的形状限定的花纹条或块元件。
[0062]胎面弧宽”表示如在胎面的侧向边缘之间测量的胎面的弧长。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63]将作为示例并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示例轮胎的示意性透视截切图,示出固定至示例轮胎的两部分栗。
[0064]图2A是示例轮胎的示意性透视截切图,示出在装配之前的两部分泵和示出以图示在内壁上的胶区的幻影框。
[0065]图2B是示出装配有通过内壁插入的管的两部分泵的轮胎的示意性透视截切图。
[0066]图3A是示出在示例轮胎的非压缩区中的泵位置的示意性侧视图。
[0067]图3B是示出在示例轮胎的压缩区中的泵位置的示意性侧视图。
[0068]图4是取自图3A的4-4的示意性截面图。
[0069]图5是取自图3B的5-5的示意性截面图。
[0070]图6A是泵的放大示意图,示出静止的活塞位置。
[0071]图6B是泵的放大示意图,示出使上活塞向下移动并压缩活塞之间的空气的粘弹性材料。
[0072]图6C是泵的放大示意图,示出上活塞和下活塞移动并将压缩空气释放到轮胎腔中。
[0073]图6D是泵的放大示意图,示出静止的活塞和将过压空气释放至大气的安全阀腔。
[0074]图7是泵体的示意性分解横截面。
[0075]图8是示出泵的不同位置的示例轮胎的示意性透视图。
[0076]图9A是第二位置的分解的两部分泵的示意性透视图。
[0077]图9B是已装配泵的示意性透视图。
[0078]图1OA是示出在示例轮胎的非压缩区中的泵位置的示意性侧视图。
[0079]图1OB是示出在示例轮胎的压缩区中的泵位置的示意性侧视图。
[0080]图11是取自图1OA的11-11的示意性截面图。
[0081]图1lA是取自图11的泵的放大示意图。图1lB是图1lA的泵组件的放大图。
[0082]图12是取自图1OB的12-12的示意性截面图。
[0083]图12A是取自图12的泵的放大示意图。图12B是如图12中所描绘的泵组件的放大图。
[0084]图13A是在泵示出为静止的情况下的取自图1lA的13A-13A的示意性截面图。
[0085]图13B是取自图12A的13B-13B的示意性截面图,其中粘弹性材料填充腔室并通过第二单向阀将空气推入轮胎腔。
[0086]图13C是示出返回到上壳体并通过第一单向阀拉外部空气和填充内室的粘弹性材料的示意性截面图。
[0087]图13D是示出将过压空气释放至大气的安全阀腔的示意性截面图。
[0088]图14A是泵体衬套的示意性透视图。
[0089]图14B是泵体衬套的示意性透视横截面视图。
[0090]图14C是泵体衬套的示意性透视分解横截面视图。
[0091]图15是示出附接至轮胎内衬的活塞泵和压缩致动器组件的变型版本的示意性截面图。
[0092]图16是活塞泵组件的示意性底部透视图。
[0093]图17A是取自图16的膜泵的示意性放大剖视图,示出在外部空气进入入口室的情况下的静止的泵。
[0094]图17B是在图17A之后的示意图,示出填充泵壳室并向内推膜阀构件以密封入口的粘弹性材料和向下推出口阀塞构件以打开出口并将空气释放至轮胎腔的加压空气。[0095]图18A是图17A所示的泵组件的示意性截面等轴测图。
[0096]图18B是图18A的示意性分解图。
[0097]图19A是滚动轮胎的示意图,示出当轮胎旋转时的泵送组件的顺序定位。
[0098]图19B是示出在图19A的顺序位置的泵操作的简图。
[0099]图20是当示例轮胎旋转时在时间间隔上的泵送压力的图表。
[0100]图21是示出第一泵位置的示例轮胎系统的示意性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101]参考图21、2A、2B、3A、3B和4,示出了示例自充气轮胎系统(SITS) 10包括轮胎胎体12,该轮胎胎体12具有一对侧壁14、一对胎圈16和胎面18。轮胎12可构造成通过包含泵组件20和耦联的压缩致动器组件19而自充气,泵组件20和压缩致动器组件19两者在固化后装配程序中附接至轮胎。如在图2A中所示,组件19可通过如以幻影示出为粘合剂区21的粘合剂的应用安装至侧壁14。轮胎12可安装至轮辋22,该轮辋22具有轮胎安装表面26和从表面26延伸的外轮辋凸缘24。轮胎12还可形成为提供内衬部件28,该内衬部件28限定并包围内部轮胎空气腔30。粘合剂可应用于如由区21所描绘的内衬28的侧壁区域。轮胎12还可提供接近轮胎的胎圈区16的下侧壁区域32。
[0102]示例轮胎组件10可安装至车辆,并接合地面34。轮胎12与地面34之间的接触面积表示轮胎印迹38。压缩致动器组件19可安装至轮胎12的侧壁区域42,该侧壁区域42当轮胎如图3A和3B所示靠着地面34在方向40上旋转时具有相对高的挠曲变形。当轮胎12旋转时,压缩致动器组件19和泵组件20可与轮胎一起旋转。如以下所说明地,当组件19邻近轮胎印迹38时,压缩致动器组件19可经受由侧壁挠曲或弯曲产生的压缩力。图3A和剖视图图4示出了在轮胎12的非压缩区中的示例压缩致动器组件19和泵组件20的位置,而图3B与剖视图图5示出了在轮胎的压缩区中的组件19和20。在图5的位置中,压缩致动器组件19可经受在轮胎印迹38内产生的压缩力36。轮胎12在车辆的正常操作期间在方向40上和在相反方向上旋转。这样,耦联组件19、20在两个方向上与轮胎12 —起旋转,并在向前轮胎旋转方向40和反向轮胎旋转方向上经受在侧壁14内产生的压缩力。
[0103]参考图2A、2B、4、5、6A、6B、6C、6D和图7,压缩致动器组件19可包括由诸如热塑性树脂和/或橡胶复合物的弹性可变形材料成分形成的细长中空容纳体44。本体44在经受弯曲力时,能够往复地并且弹性地经受成为变形状态的周期性变形和成为初始的非变形状态的恢复。如图2A、4所示的细长体44可被成形为以及尺寸设计为从胎面区域18到胎圈区16大体上遵从轮胎侧壁14的内轮廓。容纳体44的中空细长形式可在粘合剂区域21处附连至轮胎的内衬28,或者在形式上修正以便并入轮胎侧壁中,如以下所说明。
[0104]容纳体44可包括一体积的充满不可压缩介质48的闭式中心储藏腔46。介质48可以是固体的或液体的(例如,泡沫或流体)。适合用于本申请的介质48可包括但不局限于具有防冻添加剂的水。介质48可由本体44包围在腔46内,并且通常可填充腔46。出口导管50可通过导管50设置于本体44,该导管50从本体大体上轴向地延伸并包含内出口导管孔51,移位的介质量48可在往复方向上穿过该内出口导管孔51。导管50可延伸至前端面60。
[0105]如图2A、2B、4、5所示地定位,当本体44附接至的侧壁的区域接近或邻近轮胎印迹38并被胎面18的力36压缩时(图3B、5),容纳体44可经受来自轮胎侧壁的弯曲力。如图6A、6B、6C和6D所示,施加以使侧壁区域14弯曲的弯曲力36可引起介质容纳体44的相称的(commensurate)弯曲变形52。由接近轮胎印迹38的弯曲轮胎侧壁14引入本体44的变形52可引起介质48的量54在由图6B的箭头56所示的方向上沿着出口导管50的移位。如以下将说明地,来自移位的介质量54的压力可用作泵送组件20的压力致动器。当本体44附接至的轮胎侧壁区域离开轮胎印迹38的接近位置诸如图6A所描绘的与轮胎印迹相反的位置时,侧壁上的压缩力去除/减小/减轻,以引起对容纳体44的弯曲力的相称的去除/减小/减轻。如图4所示,容纳体44上的弯曲力的去除可使本体44恢复其初始的非变形状态,并且介质48可在箭头58处指示的方向上在导管50内后退。侧壁弯曲与伸直的循环当轮胎12在向前方向40或反向方向上旋转时可转化成容纳体44的周期性变形/恢复,并由移位介质体积54沿着导管50产生周期性压缩力。来自移位的介质量54的压缩力可在方向56上起作用,并且可与由移位量的不可压缩介质48产生的压力成比例。
[0106]参考图6A-D和7,泵组件20可诸如在相对于组件的径向向内的方向上在邻近压缩致动组件19的位置附连至轮胎胎体12。泵送组件20可包括在形式上大体上为管状的中空压缩机体62,该中空压缩机体62具有延伸至下室端65的内部轴向取向的空气室64。空气室64可通过入口导管66进入,该入口导管66在入口孔67处与空气室64相交。本体62和导管66可由诸如金属或塑料的刚性材料形成。导管66可以是细长的和管状的,具有内部轴向通路68,该内部轴向通路68经由入口孔67与空气室64连通。在本体62的相反侧上,大体上管状的出口导管70可形成轴向通路72,该轴向通路72延伸通过出口导管70并在出口孔73处与空气室64连通。入口导管66和出口导管70可轴向偏移,其中导管66最靠近致动组件19,并且导管70离组件19最远。
[0107]第一圆柱形活塞构件74的尺寸可形成在压缩机体62的轴向空气室64的上端内的滑动位置,并且可包括延伸到向内的活塞端面75中的轴向盲孔76。凹处78可延伸通过向外面对的活塞侧,并且可用作用于将从阀组件96出来的空气的收集器。不管活塞的角位置,凹处78可连接阀和在活塞内的管道。与盲孔76连通的安全阀进气通道80可以延伸到与凹处78相反的活塞侧中。
[0108]第二圆柱形活塞构件82的尺寸可设计成滑动接收在压缩机体62的轴向空气室64的下端内。第二活塞82可包括圆柱体84和从圆柱体延伸至向外端85的向外的弹簧压缩柱臂86。盲孔88可延伸到柱臂的端面85中。横向取向的入口通道90可延伸通过柱臂86的一侧,以与盲孔88连通。大的螺旋弹簧94可具有配合在压缩机体62内的空气室64的下端65内的尺寸。较小的螺旋弹簧92可抵靠表面77座置在第一活塞74的盲孔76内。调压安全阀组件96可安装在从压缩机体62延伸的入口管状套筒98的入口腔室99内。套筒98可包括从腔室99延伸至压缩机体62的空气通道64的入口轴向通路97。组件96可包括具有向外延伸的管状进入导管102的圆形体100。通孔104可延伸通过导管102和本体100。盘形密封部件106可位于圆形体100向内的腔室99内,并且可被就座在腔室99内的螺旋弹簧108抵御圆形体100向外偏压。
[0109]入口管110可设置在压缩机体62的相反侧,并附连至入口导管66。入口管110在向内端处可具有环形邻接凸缘112,并可具有从向外的管端115通过入口管延伸至压缩机体62的入口孔67的轴向通路114。多孔过滤器部件116可接近向外管端115就座在管通路114内。多孔过滤器部件116可防止微粒进入管通路114。泵送组件20可被包围在成形为补足侧壁14的径向下区域的外护套或外壳128内,并且可从压缩致动体44延伸至与轮胎胎圈区域16相反的位置。外壳128可由适于附接至轮胎内衬例如通过橡胶基质的保护材料形成。
[0110]参考图4、5、6A和7,压缩致动组件19与泵组件20可如所示连接到一起以便并入轮胎胎体12中。致动组件19可结合到轮胎胎体12的侧壁14的区域中,该区域当轮胎旋转时经历高的弯曲载荷。组件19可结合在侧壁14内,或者可例如通过粘合剂附连至侧壁
14。在所示的外部安装的装配方案中(图1),容纳体44可互补地成形并弯曲成其附接至的侧壁区域,并从接近胎面区域18的径向向外端130沿着侧壁附接区域径向向内延伸至接近胎圈区域16的径向向内端132。泵送组件20可通过粘合剂附接至组件19的向内端132。
[0111]替代性地,泵送组件20可包套在由诸如橡胶的轮胎相容材料组成的外壳128内。耦联的压缩致动组件19与泵送组件20可通过粘合剂附接安装至轮胎胎体12的内衬28,其中组件20接近胎体胎圈/下侧壁区域32。如此定位,泵送组件20的入口管110可通过轮胎侧壁14在轴向方向上突出至外部的空气可进入的外轮胎侧壁位置。管110可位于轮辋凸缘24上方,使得轮辋凸缘不与进入管110的进气干涉。
[0112]当致动器体44的出口导管50被接纳以与压缩机体的上端成密封接合时,压缩组件19的出口导管50可固定至压缩机体62的上端。压缩机体44可邻接包含泵送组件20的外壳128。此时彼此附接的组件19、20可附接至轮胎侧壁14的如图2A、4所示的区域。当从第二活塞82的柱突起86突出到孔76中并靠着就座在孔内的弹簧92时,第一和第二活塞74、82可机械地耦联。活塞74、82的轴向运动从而可在两个径向方向上在空气室44内同步。
[0113]图6A-D描绘了泵组件20与压缩致动器组件19的顺序操作的示例。图6A示出了在活塞74、82处于“静止(at rest)”位置的情况下的泵组件20。该“静止”位置与在与轮胎印迹38相对的旋转位置处如图3A所示的安装至滚动轮胎12的组件19、20的位置关联。当与轮胎印迹38相对时(图6A)支撑组件19、20的侧壁区14不因轮胎与地面34的接触而挠曲或弯曲。因此,压缩致动器体44可具有与伸直的侧壁14的曲率大体关联的弯曲变形52。被包围在本体44内的介质48通常可“静止”,并使导管50内的前介质表面60接触抵靠活塞74的端部。外活塞74可在来自螺旋弹簧92的弹簧偏压下朝空气室64的外端缩回。
[0114]在图6A的“静止”位置中,活塞74可轴向地在入口导管66的进气孔67上方。结果,来自轮胎12外的空气可通过过滤器116可被允许并进入入口导管110的孔114,该空气可从该入口导管110的孔114穿过入口导管66的开口 67并进入空气室64。箭头118示出了入口空气行程的路径。活塞82可处于空气室64内的轴向升起位置,并阻止出口导管70的出口孔73。弹簧92、94可处于相应的非压缩状况。只要轮胎腔30内的压力保持低于预设推荐充气压力,安全阀组件96可总体处于关闭位置。在关闭位置中,弹簧108可偏压止动盘头106抵靠通过导管体100的开口 102。如果轮胎腔30内的压力超过压力阈值,则来自腔的空气压力可迫使止动件106离开导管开口 102,并允许空气从轮胎腔逃往大气。
[0115]当承载组件19、20的侧壁14的区域旋转到邻近轮胎印迹38的位置中时,侧壁14可挠曲和弯曲,引起压缩致动器体44的相称的挠曲或弯曲,如在图6B的附图标记52处所示。图6B示出了响应于本体44的弯曲具有不可压缩的材料性质的粘弹性材料48在出口导管50内被压低,并且如由箭头56所指示地对第一活塞74施加向下压力。介质48的前端面60可靠在活塞74的外向面上,并通过弹簧的压缩克服螺旋弹簧92的阻力,以允许活塞下移到空气室64中。这样,活塞74可移入阻止空气进气通过进气管110进入腔室64的位置,并且可压缩腔室64内的空气的体积。腔室64内提高的空气压力可在空气室内向下推第二活塞82,并压缩螺旋弹簧94。
[0116]如图6C和图5所示,当活塞82在空气室64内移动足够的轴向距离时,进入出口导管通道72的出口孔73可不再被活塞82阻塞。来自腔室64的加压空气从而可被推过通道72,并在由箭头126指示的方向上进入轮胎腔30。当空气的泵送完成、并且腔室64内对活塞82的压力中止时,活塞82可被轴向地向上推,并回到图6D和图6A所示的“静止”位置。
[0117]如从图6D所看到地,一旦腔室44内的加压空气进入轮胎腔30的量的去除完成,在轮胎12进一步旋转的情况下,具有侧壁14的附接区域的组件19、20就离开邻近轮胎印迹38的高应力位置,并且轮胎侧壁区域就恢复如图2A和3A所示的无应力的曲率。侧壁14到在轮胎印迹38外的初始曲率构造的返回可伴有并同步于致动器体44到伸直构造的返回。当致动器体44恢复其初始曲率、并且与空气从空气室64的泵送循环的结束相称时,活塞82可在弹簧94的影响下向上轴向移动,这在轴向向上的方向上迫推活塞74。粘弹性介质48可后退成本体44的初始容纳形式,并且空气进入轮胎腔30的泵送可中止,直到组件19,20与轮胎12 —起旋转回到邻近轮胎印迹38对准为止。通过每个回转,空气从腔室64进入轮胎腔30的泵送可以该周期性方式出现。应意识到的是,空气泵送作用的操作可独立于轮胎回转的方向,并且将随向前或反向轮胎行程出现。
[0118]图6D还描绘了泵组件20的视图,其中活塞74、82处于“静止”位置,而安全阀组件96用于使轮胎腔过压空气通至大气。安全阀组件96可大体处于图6A-6C所示的关闭位置,并且当轮胎腔30内的气压超过推荐的上阈值时打开。在这种情况下,止动体106可被侧向地迫使脱离与导管凸缘100的密封接合,并克服来自螺旋弹簧108的偏压阻力。通路104从而可打开,以允许过压空气如由方向箭头124所指示地从轮胎腔30通过导管102和活塞74内的安全通道80。加压空气可如由方向箭头122所指示地沿着通过活塞74的盲孔76、通过活塞82的耦联柱86内的盲孔88并进入管110的孔114的路径。排出的过压空气通过过滤器单元116并离开管道端115排出至大气。空气通过过滤器单元116的排出可从过滤器清洁微粒以及校正轮胎腔30内的过压。一旦轮胎腔压力降低至低于阈值推荐压力,弹簧108就可展开,并迫使止动体106靠着导管凸缘端100,从而封闭轮胎腔30,直到需要空气从轮胎腔的过压排出为止。
[0119]参考图8、9A、9B、10A、10B、11A、11B、12A、12B、13A-13D、14A-14C,包含的,示出了泵与压缩止动组件134的另一示例,包括耦联至泵组件138的压缩止动组件136,以形成L形衬套140。如图10AU0B所示,本体140可安装至轮胎胎体12的接近胎圈区域16的下侧壁区域。压缩致动组件136可具有可变形的中空体142,从而形成与出口门146连通的容纳室144。中空体142可以九十度构造成具有从水平体部分150延伸的直立体部分148的L形。不可压缩材料的粘弹性介质152可如先前参考第一示例所描述地填充容纳室144。
[0120]泵组件138可同样地形成附连至L形压缩致动体142的L形封装护套体154。本体154可包括从水平体部分156延伸的直立体部分158。出口孔160可位于水平部分156内,并且入口孔162可位于水平体部分156的侧面面对区域中。出口导管168可附接至出口孔160,并且可包括延伸至远端170的轴向通道170。
[0121]图1OA和IOB示出了 L形泵组件134在接近轮胎胎圈位置16的下侧壁区域到轮胎12的安装。如同先前描述的示例一样,泵组件134可通过每次轮胎回转与轮胎12 —起从接近轮胎印迹38外的位置(图10A)旋转到邻近轮胎印迹的位置(图10B)中。同第一示例一样,当组件134的旋转位置邻近轮胎印迹38对准时(图10B),本体140可通过由轮胎侧壁14的弯曲诱发的应力而弯曲。图1lA和IlB示出了组件134在侧壁14的下区域内的相对位置,其中当轮胎12旋转时,本体140经受高的弯曲力。出口导管168的出口端172可通过轮胎壁延伸至轮胎12的轮胎腔30。来自压缩机体174的压缩空气可沿着通道170行进并进入轮胎腔30,以将轮胎12的充气压力保持在所期望的水平。
[0122]图1lA是取自在如图1OA所示的轮胎12的非压缩区中的泵位置的截面图。图1lB是图1lA的泵组件134的放大图。图12A是取自在如图1OB所示的轮胎12的压缩区中的泵位置的截面图。图12B是如图12中所描绘的泵组件134的放大图。
[0123]参考图13A-13D和14A-14C,压缩体174可具有内部细长压缩腔室176和位于腔室176的相对端的一对单向球阀178、180。阀178、180中的每个阀可包括被螺旋弹簧抵靠底座186偏压的止动球部件182。另外,可在压缩体174内平行于腔室176提供安全压力旁通通道188。就座在通道188内的可以是与球阀178、180类似构造的单向球阀190。通路188和腔室176可在压缩体174的一端处的出口导管168与在相对端处的入口孔162之间平行延伸。
[0124]泵送组件138的操作可进行如下。L形本体136可在大体上由图1OA和IOB所示的位置嵌入或附连至轮胎胎体12。如此定位,当组件138附连至的轮胎侧壁14经历弯曲时,压缩致动体142可同样地经历弯曲。图13A至13D示出了处于“静止”状况的泵组件138 ;也就是说,当图1OA的轮胎位置表示时,组件138没有在弯曲应力下。球阀178、180可处于就座的关闭位置。如以下将说明地,可选择球阀178、180在所期望的阈值压力打开。
[0125]在“静止”位置中,压缩室176内的空气可以是不加压的。安全阀190可同样地就座并关闭并且保持如此,除非轮胎腔30内的气压高于所期望的压力阈值。在过压情形下,阀190可打开,并允许空气通过通道188逃离轮胎腔30并从入口孔162排出至大气。压缩介质152在入口导管164畅通的情况下可局限于压缩体室176。
[0126]图12B和图13B示出了当轮胎12使组件旋转到邻近轮胎印迹38的位置中时(图10B)的泵组件134。压缩体174从而可经受弯曲力和变形。本体174的弯曲可将粘弹性材料152从腔室144推入导管164并沿着导管164推动(方向192),这继而用于压缩压缩室176内的空气。来自压缩空气的压力可通过使阀球182从底座移开来打开阀180,并且空气进入出口导管168被引导至轮胎腔30。
[0127]图13C表示在轮胎12的进一步旋转出现之后的泵组件134,以将泵组件定位成离开轮胎印迹38,诸如图1OA所示的位置。本体174的弯曲力的去除可允许弹性体返回到其初始构造,并使腔室176返回到允许介质152从导管164后退的形式。来自腔室176的加压空气的转移可通过单向阀178从其底座186的移开将空气从大气吸入腔室176。如在箭头194处所示,吸入腔室176的空气可将介质152推回到腔室144中。阀180可使其本身重新就座,并阻止空气离开腔室176。腔室176的入口端内的过滤器构件198可防止微粒进入腔室176。
[0128]图14D示出了返回其初始“静止”位置的组件134。在过压情形出现在轮胎腔30内的情况下,轮胎气压将使单向阀190打开,并使空气通过用于排出的通道188和通过过滤器198在方向196上回流并流入大气。空气通过过滤器198的回流可保持过滤器清洁。如同第一示例一样,泵组件134可在轮胎旋转的任一方向上操作,并且可在每次循环或轮胎回转期间将空气泵送到轮胎12中。
[0129]参考图15、16、17A、17B、18A和18B,示出了基于罐的液压泵组件200。如先前所讨论地,组件200可功能地类似于图4和7的示例。组件200可包括具有细长轴向孔或腔室204的空气压缩机体202。腔室204可细分成在压缩机体202的后端208的在后定位的膜室206。本体202的端部208可具有用于装配目的的外螺纹210。中间空气压缩腔室212可邻近后膜室206。位于腔室212处的可以是通过本体202的侧壁延伸到与腔室连通的管状入口空气通道214。外入口套筒216可从本体202与通道214相对地延伸,并可包围通孔218。装配螺纹220可位于孔218内。
[0130]沿着孔204分开腔室206、212的可以是环形膜邻接肩部222。沿着孔204在相对端邻近腔室212的可以是凹形腔室端壁224。向内渐缩的侧壁223可限定腔室212,并从环形邻接肩部222延伸至端壁224。贯通孔隙227的周向阵列可位于凹形端壁224内。圆形出口止动组件226可在凹形端壁224的相对侧就座在本体202内。一对环形棘爪通道230、232可在压缩机体202的端部231处形成在出口孔238内。出口止动组件226可在邻近压缩室端壁224的适当位置就座在最向前的通道230内。
[0131]具有轴向内部腔室236的头盖构件234可附接至本体202的端部208。盖构件234可包括外凸缘238和邻近外凸缘的环形棘爪通道239。盖构件234可具有与螺纹242内部地螺纹连接的圆柱体部分240。延伸通过盖构件234的侧壁的可以是具有通孔246和内螺纹248的填充导管244。螺钉构件250可包括拧到填充导管244中的螺纹252。
[0132]A 口导管254可具有圆柱体256和螺纹连接到入口套筒216中的端部258。扩大的头部260可整体地结合至本体256,并且通孔262可端到端地轴向延伸通过入口导管254。出口止动构件226可包括圆形卡环体264,该圆形卡环体264具有用于紧密接收在出口孔228内的尺寸,并由诸如塑料的合适刚性的材料形成。卡环体264可摩擦地插入并就座在环形棘爪通道230内。本体264可具有延伸通过其的间隔开的孔隙266的圆形阵列和设置在本体264的中心孔隙内的可滑动安装的中心塞构件(plug member) 268。塞构件268可具有本体272,该本体272包括在与空气压缩腔室212的凹形端壁224内的孔隙227相对定位的向前端处的扩大的圆形密封盘。本体272可驻留在卡环体264的中心孔隙内。环形扩口弹簧凸缘部分274可形成在本体272的后面。塞构件268可由诸如塑料的足够弹性的弹体材料形成,使得可在卡环体264的中心孔隙内在轴向方向上压缩。因此,处于非压缩状态的塞构件268可将密封盘270定位成对孔隙227密封接合。在空气压力下,密封盘270可向后移入其中孔隙227无阻碍的“打开”位置。如以下所说明地,塞构件268在非压缩的“关闭”位置与压缩的“打开”位置之间的运动可由压缩腔室212内的空气压力控制。
[0133]圆形保持弹簧夹276可位于棘爪通道232内,并且可将出口止动构件226保持在其相应的通道230内。弹性体膜部件278可具有大体上圆形的盘形。部件278可具有环形环体280,其限制中心环形柔性膜面板282。膜部件278的环体280可具有足够刚性的材料成分诸如橡胶,用于在膜面板282足够薄并且弹性地柔性以在膨胀(bulging)构造与非膨胀构造之间移动的情况下保持该环体280的形式。因而,膜面板282可在向后空气压力下能够操作地向外膨胀,并且足够弹性以当这样的压力去除时恢复到初始的取向。
[0134]膜部件278可靠着内部环形肩部283就座在压缩机体202的膜室206内。环形保持挡圈284可在膜部件278后面位于腔室206内。头盖234可如所示通过螺纹接合装配至压缩机体202的后部。在已装配状况下,轴向压缩室206、膜部件278的中心孔室286和头盖234的轴向腔室236可同轴对准。
[0135]如同图2A和7的先前讨论的示例一样,图17A和17B的基于罐的泵组件200可借助于向前耦联肋298附接至致动器罐或压缩致动体296,该向前耦联肋298可接合头盖部件234的棘爪通道239。压缩致动体296可包含使用不可压缩的介质302诸如防冻剂与水的混合物填充的内部储藏器300。致动体296的向前出口因而可与头部件282的内部腔室236和内部轴向膜室206介质流体流动连通。
[0136]图15、17A、17B、18A图示了在已装配状况下的泵组件200,其中,入口管254与本体202的入口套筒216螺纹装配;出口止动构件226抵靠腔室212的端壁224内的孔隙定位在出口孔228内;并且保持器夹(clip) 276在出口孔228内处于保持位置。压缩致动体或罐296可附接至头盖234的向后端,并且在螺钉构件250去除之后经由填充端口 244填充介质302。螺钉构件250然后可重新插入填充端口 244,以将介质302封装在储藏器300内。在容纳中,介质302可填充头盖构件腔室236,并且邻接膜面板282的向后表面。
[0137]如图15所示,具有压缩致动体296的组件200可附连至轮胎12的内衬28。入口管254可延伸通过轮胎侧壁14,并且使通孔262的外端呈现给外部大气。出口孔228可退入轮胎腔30,以根据需要将补充空气引导到腔中。
[0138]图17A示出了处于“静止”状况的泵组件200,其中,如由箭头288所指示地,外部空气进入入口室262。膜体280的膜或隔膜面板282可处于“静止”的非延伸状态,其中,在膜面板282后面的介质302可仅对面板施加标称压力。如此定位,膜面板282可能不阻止空气从入口通道214进入压缩腔室212。在图17A的“静止”位置中,腔室212内的空气可处于非压缩状态。塞构件268的密封盘270可靠着空气压缩腔室212的凹形端壁224定位,并且如此定位,阻挡空气通过孔隙227离开腔室212。空气从而可以非压缩状态包含在腔室212内。因此,在“静止”状况下,泵组件200可不将空气泵送到轮胎腔30中。
[0139]图17B是在图17A之后的视图,其中,压缩致动体296的变形可用于使一定量的粘弹性介质302在压力下通过盖构件腔室236、保持挡圈孔204移位,并靠着膜面板282的向后表面。如由箭头290所指示地,来自移位的介质302抵靠面板282的施加压力可将面板向外推入突出或膨胀状况。结果,压缩腔室212内的空气被压缩。压缩腔室212内的提高的空气压力可向外推塞构件268的密封盘270,以抵靠支撑构件274压缩塞构件268。密封盘270进入打开位置的运动可用于揭开孔隙227,并允许空气从腔室212穿过卡环264的孔隙266、穿过出口孔228并进入轮胎腔30。还应指出的是,膜面板282的膨胀突起还可用于在泵送循环操作期间阻止入口通道214。
[0140]当压缩腔室212内的空气压力降低时,塞构件268的压缩可释放,并将密封盘270推回到图17A的“密封”或“关闭”位置。膜面板282当在面板后面的介质302退回其容纳储藏器300时可恢复图17A的构造,并且压缩致动容纳体296恢复其非变形的构造。膜面板282回到“非突出”构造的运动可打开入口通道214,从而允许外部空气被接纳到压缩腔室212中。空气的周期性进气、空气的压缩和进入轮胎腔30的压缩空气的排出可通过每次轮胎回转出现。
[0141]应意识到的是,盘270可由塑料形成,并具有最小的打开行程,诸如但不局限于
0.010英寸至0.020英寸。当装配至卡环264时,盘270可将密封端压在压缩室端中的开口 227上。通过卡环264的六个孔266在相对快的轮胎循环期间可使大量空气从压缩腔室212移至轮胎腔30。
[0142]图17A、17B、19A和19B示出了当轮胎12靠着路面旋转时的泵组件200的操作循环。轮胎侧壁14的挠曲可引起进入邻近轮胎印迹38的位置的压缩致动体286的变形。T0-T6示出了泵进入和离开印迹附近的位置。图19B示出了在阶段T0-T6中的每个阶段的膜面板282的操作/位置。泵组件200因此可周期性地并且交替地关闭和打开入口和出口端口,以在轮胎的旋转操作期间实现轮胎12的加压空气补充。图20以图形形式示出了空气压缩腔室212内随着时间的过去的周期性压力水平变化。
[0143]诸如上述组件19、20的机械装置可在固化后操作中固定至轮胎12(图1)。这样的操作可能需要柔性结合方法,以允许在动态状况下的操作。诸如组件19、20的制品和电子传感器尤其地可能需要柔性、然而可靠的附接方法,因为不仅轮胎12的动态力和运动、而且由组件19、20和传感器(例如,热累积)本身产生的力和运动可能妨碍这样的附接。此夕卜,随后的胎面翻新或修理操作按需可能需要剥离,以便去除/调换组件19、20。
[0144]根据本发明,钩环系统200(也称作 “VELCRO”TM*“Klett-VerSChluSS”TM )可允许这样的附接。在组件19、20的每侧上,第一贴片(patch)201可通过共硫化方案结合至轮胎12,以在轮胎的固化之前将贴片安置在未硫化的轮胎上。替代性地或附加地,诸如冷硫化橡胶配方的弹性粘合剂同样可用于固化后操作。根据本发明的附接还可包括机械固定。
[0145]系统200可包括在第一贴片201上的环,因此环可比钩更好地经得住固化操作,并且环比钩不太可能损坏固化囊状物。对应的相当第二贴片202可通过粘合剂、多组分注射模制、机械固定等固定至机械装置诸如组件19、20和传感器。第二贴片202可在其相对端具有钩,用于接合在第一贴片201上的环。如图1所示,当贴片201、202配对到一起时,系统200因而在允许通过从第一贴片201 “剥离”第二贴片202的去除的同时,提供由轮胎12、组件19、20和/或传感器产生的切向力的大的阻力。
[0146]根据在此提供的本发明的说明,可能有本发明的变体。尽管为了说明本发明已示出了某些代表性的实施例和细节,但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在不偏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在其中作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应理解的是,可在描述的如由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发明的完整预期范围内的特定的实施例中作出变化。
【权利要求】
1.一种空气维持轮胎系统,其特征在于: 具有轮胎胎体的轮胎,所述轮胎胎体包括由轮胎内衬、分别从第一轮胎胎圈区域和第二轮胎胎圈区域延伸至轮胎胎面区域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限定的轮胎腔; 安装至所述轮胎胎体的压缩致动器装置,所述压缩致动器装置构造成在轮胎回转期间通过轮胎变形的操作致动, 泵组件,其附连至所述轮胎胎体并包括压缩机体,所述压缩机体附连至所述压缩致动器装置并具有内部空气室,所述空气室具有用于将空气引入到所述内部空气室中的入口孔和用于将空气从所述内部空气室引导至所述轮胎腔的出口孔;所述空气压缩机体还包括柔性膜构件,所述柔性膜构件位于所述内部空气室内,并且在相对于所述入口孔的打开位置与相对于所述入口孔的关闭位置之间响应于与所述压缩致动器装置的接触接合在所述内部空气室内操作地变形,其中在所述打开位置中,允许空气流从所述入口孔进入所述空气室,并且在所述关闭位置中,阻塞空气流从所述入口孔进入所述空气室,其中,在所述打开与关闭位置之间的操作变形期间的所述膜构件压缩所述空气室内的空气的体积, 所述空气维持轮胎系统还包括用于将所述压缩致动器装置和所述压缩机体固定至所述轮胎胎体的钩环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维持轮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钩环系统包括具有环的第一贴片和具有钩的对应第二贴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维持轮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钩环系统包括与所述轮胎胎体共硫化的第一贴片和固定至所述压缩致动器装置与所述压缩机体的第二贴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维持轮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钩环系统包括固定至所述轮胎胎体的具有环的第一贴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气维持轮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钩环系统包括固定至所述压缩致动器装置与所述压缩机体的具有钩的第二贴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维持轮胎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出口阀构件,所述出口阀构件在所述空气室内,并且在打开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响应于所述空气室内的空气压力达到预设阈值而沿着所述空气室移动,其中在所述打开位置中,允许空气流从所述空气室进入所述出口孔,并且在所述关闭位置中,阻塞空气流从所述空气室进入所述出口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气维持轮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膜阀构件与所述出口阀构件位于所述空气室的相反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气维持轮胎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所述入口孔与所述轮胎的向外面对侧之间延伸通过所述轮胎的入口导管。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气维持轮胎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从所述出口孔延伸至所述轮胎腔的出口导管。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气维持轮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致动器装置包括中空容纳体,所述中空容纳体由可弹性变形的材料成分形成并包含一定量的不可压缩的介质,所述容纳体附连至所述轮胎胎体的相对高的挠曲变形区域,并且所述容纳体分别响应于所述轮胎高挠曲变形区域在滚动轮胎中的变形和恢复在变形状态与非变形状态之间往复变换; 并且其中,处于所述变形状态的所述致动器装置容纳体使所述不可压缩介质的加压移位量移位,所述不可压缩介质的所述加压移位量操作,以抵靠膜阀构件表面产生压缩力,从而使所述·膜阀在所述空气室内在所述打开与关闭位置之间移动。
【文档编号】B60C23/10GK103568745SQ201310324410
【公开日】2014年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30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30日
【发明者】A.弗兰岑, G.阿戈斯蒂尼 申请人:固特异轮胎和橡胶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