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后车门窗框总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71993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汽车后车门窗框总成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后车门窗框总成,包括前窗框、后窗框以及连接前窗框与后窗框两者顶部的上窗框,所述上窗框偏向后窗框位置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呈锥台状设置。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在安装孔两侧通过连接件安装密封条时,能够时密封条更加平整,长期使用后,也不易造成松动。
【专利说明】汽车后车门窗框总成
【技术领域】
[0001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后车门窗框总成。
【背景技术】
[0002]汽车后车门窗框总成,包括前窗框、后窗框以及连接前窗框与后窗框两者顶部的上窗框,所述上窗框偏向后窗框位置设置有安装孔,然而传统的汽车后车门窗框总成,其安装孔通常设置为直孔形,其安装孔两侧安装的密封条在长期使用后,容易造成松动,从而影响了汽车后车门窗框总成的密封效果。

【发明内容】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更好密封效果的汽车后车门窗框总成。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后车门窗框总成,包括前窗框、后窗框以及连接前窗框与后窗框两者顶部的上窗框,所述上窗框偏向后窗框位置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呈锥台状设置。
[000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安装孔两侧通过连接件安装密封条时,能够时密封条更加平整,长期使用后,也不易造成松动。
[0006]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安装孔的轴切面的两斜边所成夹角为90°。
[000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上窗框对应安装孔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凹腔,并且上窗框对应安装孔处由三层金属板层叠构成。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凹腔能够对安装的密封条进行定位,并且提高安装孔处的强度,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汽车后车门窗框总成的密封效果。
[000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图;
[0011]图2为图1的C-C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参见附图1与附图2,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汽车后车门窗框总成,包括前窗框1、后窗框2以及连接前窗框I与后窗框2两者顶部的上窗框3,所述上窗框3偏向后窗框2位置设置有安装孔301,所述安装孔301呈锥台状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安装孔301两侧通过连接件安装密封条时,能够时密封条更加平整,长期使用后,也不易造成松动。
[0013]本实施例优选设置为:所述安装孔301的轴切面的两斜边所成夹角为90°。
[0014]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所述上窗框3对应安装孔30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凹腔302,并且上窗框3对应安装孔301处由三层金属板层叠构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凹腔302能够对安装的密封条进行定位,并且提高安装孔301处的强度,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汽车后车门窗框总成的密封效果。
【权利要求】
1.一种汽车后车门窗框总成,包括前窗框、后窗框以及连接前窗框与后窗框两者顶部的上窗框,所述上窗框偏向后窗框位置设置有安装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呈锥台状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车门窗框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的轴切面的两斜边所成夹角为9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后车门窗框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窗框对应安装孔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凹腔,并且上窗框对应安装孔处由三层金属板层叠构成。
【文档编号】B60J10/02GK203381468SQ201320464246
【公开日】2014年1月8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31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31日
【发明者】黄圣安, 黄胜全, 周建兵, 章继成 申请人:浙江铭博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