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发动机左悬置减震支架总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72259阅读:486来源:国知局
汽车发动机左悬置减震支架总成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左悬置减震支架总成,包括左悬架组件和减震组件,所述左悬架组件包括左悬置支架和固定于所述左悬置支架下端并用于与所述减震组件可拆卸式连接的底板,所述左悬置支架为弧形结构并自上而下宽度逐渐减小;左悬置支架采用弧形结构,很好的利用布置空间,尽可能保证悬置支架与发动机机体侧靠近,增强整机及整车布置的紧凑性,同时也能保证较好的强度,左悬置支架设计成腔体结构并从上到下宽度逐渐减小,既能保证占用最少的面积,同时也保障了悬置支架本身的强度。
【专利说明】汽车发动机左悬置减震支架总成【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用机械连接固定用部件,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悬置安装车辆发动机的悬置总成。
【背景技术】
[0002]汽车发动机左悬置减震支架总成适用于安装发动机并实现车辆行进过程中减小发动机震动的主要部件,主要部分包括分开制作并安装的左悬置支架部分和减震部分,减震部分用于连接于左悬置支架与车架,左悬置支架部分用于连接发动机和减震部分,左悬置支架部分由于需要具有支撑整个发动机的重量,需要具有一定的强度,因而其整体体积较大,无论是对于车辆设计还是装配,均需考虑其布置。
[0003]现有技术中,左悬置支架结构占据较大的空间,不利于发动机以致整车布置,同时,也给发动机缸体的支架安装点位置设计带来不便,同时降低了车辆的安装、拆卸和维护维修工作效率。
[0004]因此,需要对汽车发动机左悬置减震支架总成进行改进,使左悬置支架在满足连接强度的同时,具有较小的体积,能够减小安装空间,使发动机与车架的安装结构更加紧凑,并且可简化安装和拆卸程序,提高整车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发动机左悬置减震支架总成,使左悬置支架在满足连接强度的同时,具有较小的体积,能够减小安装空间,使发动机与车架的安装结构更加紧凑,并且可简化安装和拆卸程序,提高整车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0006]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发动机左悬置减震支架总成,包括左悬架组件和减震组件,所述左悬架组件包括左悬置支架和固定于所述左悬置支架下端并用于与所述减震组件可拆卸式连接的底板,所述左悬置支架为弧形结构并自上而下宽度逐渐减小。
[0007]进一步,所述减震组件包括用于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的上固定板、用于与车体固定连接的下固定板和固定设置于所述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之间并用于对发动机整体减震的减震橡胶垫,所述减震橡胶垫向背离发动机左侧面的方向倾斜设置。
[0008]进一步,所述左悬置支架为腔体结构,由用于与发动机左侧固定连接的连接板I与并列设置于连接板I纵向两侧的侧板1、侧板II和位于所述连接板I上侧的上侧板共同围成,所述底板与所述连接板1、侧板I和侧板II的下端边缘固定相连并封闭所述左悬置支架下端。
[0009]进一步,所述连接板1、所述侧板I和侧板II均为背向左发动机侧面折弯的弧形,所述侧板I和侧板II自上而下宽度逐渐加大。
[0010]进一步,所述连接板I与底板接触处形成一泄油孔。
[0011]进一步,所述左悬置支架内腔中设置有用于提高连接强度的加强板。
[0012]进一步,所述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均为U形结构且U形开口相向设置,所述上固定板包括连接板II和并列设置的侧板III和侧板IV,所述下固定板包括连接板III和并列设置的侦贩V和侧板VI,所述侧板III端部和侧板IV端部位于所述侧板V和侧板VI之间的相对空间内;所述侧板III和侧板IV与连接板II的连接处,以及所述侧板V和侧板VI与连接板III的连接处均设置有加强筋。
[0013]进一步,所述侧板III端部和侧板IV端部均外套设置有用于隔振和降噪的橡胶套。
[0014]进一步,所述连接板III上表面对应所述减震橡胶垫设置有一凸台,所述凸台由所述连接板III下表面内凹形成。
[0015]进一步,所述连接板II上固定设有用于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的螺栓和用于定位的定位销,所述螺栓和所述定位销均通过铆钉与所述连接板I铆接。
[00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发动机左悬置减震支架总成,左悬置支架采用弧形结构,很好的利用布置空间,尽可能保证悬置支架与发动机机体侧靠近,增强整机及整车布置的紧凑性,同时也能保证较好的强度,左悬置支架设计成腔体结构并从上到下宽度逐渐减小,既能保证占用最少的面积,同时也保障了悬置支架本身的强度;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左悬置支架在满足连接强度的同时,具有较小的体积,能够减小安装空间,使发动机与车架的安装结构更加紧凑,并且可简化安装和拆卸程序,提高整车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00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图1A向示意图;
[0020]图3为减震组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A向示意图,图3为减震组件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汽车发动机左悬置减震支架总成,包括左悬架组件和减震组件,所述左悬架组件包括左悬置支架I和固定于所述左悬置支架下端并用于与所述减震组件可拆卸式连接的底板2,所述左悬置支架I为弧形结构并自上而下宽度逐渐减小;所述左悬置支架I为腔体结构,由用于与发动机左侧固定连接的连接板I 3与并列设置于连接板I 3纵向两侧的侧板I 4、侧板II 5和位于所述连接板I 3上侧的上侧板6共同围成,所述底板2与所述连接板I 3、侧板I 4和侧板II 5的下端边缘固定相连并封闭所述左悬置支架I下端,连接板I上设有用于与发动机右侧固定连接的安装孔7 ;本实施例中,自上而下是指左悬置支架自其与发动机的连接端至其与减震组件的连接端方向,同发动机装配后与发动机的上下方向也相一致,自上而下宽度逐渐减小是指左悬置支架的连接板I的横向尺寸自其与发动机的连接端至其与减震组件的连接端逐渐减小;整个左悬置支架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封闭腔形,既能保证布置空间面积占用少,也保证了左悬置支架的强度。
[0022]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板I 3、所述侧板I 4和侧板II 5均为背向左发动机侧面折弯的弧形,所述侧板I和侧板II自上而下宽度逐渐加大;保证连接板I上端尽量接近发动机左侧面,结构紧凑,宽度加大可以提高侧板I和侧板II的支撑强度,弧形折弯处不易变形。
[0023]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板I 3竖直自上而下设置有一加强筋8,所述加强筋8与底板2接触处形成一泄油孔;泄油孔在图中为示出,加强筋由连接板I外表面向内凹陷形成,既能保证支架总成有足够的强度,同时在制作方面能够与支架本身一体冲压成型,工艺简单,易于实现;当左悬置支架在装车状态后,有时会有油水等物质进入支架腔内,泄油孔可以将油水等流动物泄出。
[0024]本实施例中,所述左悬置支架I内腔中设置有用于提高连接强度的加强板9 ;加强板固定于连接板I 3设置,提高连接强度。
[0025]本实施例中,所述减震组件包括用于与所述底板2固定连接的上固定板10、用于与车体固定连接的下固定板11和固定设置于所述上固定板10和下固定板11之间并用于对发动机整体减震的减震橡胶垫12,所述减震橡胶垫12向背离发动机左侧面的方向倾斜设置;发动机左悬置减震支架总成装车后,其减震组件会存在朝向发动机左侧面的倾斜,减震橡胶垫向背离发动机左侧面的方向倾斜设置可以很好的解决减震组件整体装车负载后造成的减震橡胶垫受力不匀的问题,使减震橡胶垫在悬置减震结构整体装车负载后并在静态压缩后保持正方形的形状,使其对来自于行车过程中产生的震动力均匀受力,从而保证发动机的减震效果;本实施例中所指左右是本左悬置减震支架总成装载于发动机缸体后与发动机的左右方向相一致。
[0026]本实施例中,所述上固定板10和下固定板11均为U形结构且U形开口相向设置,所述上固定板包括连接板II 13和并列设置的侧板III 14和侧板IV 14a,所述下固定板包括连接板III 15和并列设置的侧板V 16和侧板VI 16a,所述侧板III 14端部和侧板IV 14a端部位于所述侧板V 16和侧板VI 16a之间的相对空间内;行车过程中,减震体会产生左右晃动,侧板I端部和侧板II端部位于所述侧板III与侧板IV之间的相对空间内;当减震体左右晃动时,侧板I端部和侧板II端部会触碰到侧板III与侧板IV,可起到左右限位的功能,避免减震体在左右方向的过多拉扯,延长减震体的使用寿命;所述侧板III14与连接板II 13的连接处设置有加强筋21,,侧板IV 14a与连接板II 13的连接处设置有加强筋22,所述侧板V 16与连接板III 15的连接处均设置有加强筋23,侧板VI 16a与连接板III的连接处设置有加强筋24,提高连接强度。
[0027]本实施例中,所述侧板III 14端部外套设置有用于隔振和降噪的橡胶套17,侧板IV 14a端部外套设置有用于隔振和降噪的橡胶套17a ;在限位时会造成侧板I和侧板II与侧板III和侧板IV碰撞,设置橡胶套可起到隔振和降噪的效果。
[0028]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板III15上表面对应所述减震橡胶垫12设置有一凸台18,所述凸台18由所述连接板III15下表面内凹形成;本实施例中,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均为金属材料制成,凸台结构的设置可加强下固定板的强度,同时也增大了与减震体的接触面积,增强了减震体与下固定板的连接力。
[0029]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板II 13上固定设有用于与底板2固定连接的螺栓19和用于定位的定位销20,所述螺栓和所述定位销均通过铆钉与所述连接板I铆接;即保证了上固定板与发动机悬置支架容易拆卸,又确保了连接强度。
[0030]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权利要求】
1.一种汽车发动机左悬置减震支架总成,包括左悬架组件和减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悬架组件包括左悬置支架和固定于所述左悬置支架下端并用于与所述减震组件可拆卸式连接的底板,所述左悬置支架为弧形结构并自上而下宽度逐渐减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发动机左悬置减震支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组件包括用于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的上固定板、用于与车体固定连接的下固定板和固定设置于所述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之间并用于对发动机整体减震的减震橡胶垫,所述减震橡胶垫向背离发动机左侧面的方向倾斜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发动机左悬置减震支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悬置支架为腔体结构,由用于与发动机左侧固定连接的连接板I与并列设置于连接板I纵向两侧的侧板1、侧板II和位于所述连接板I上侧的上侧板共同围成,所述底板与所述连接板1、侧板I和侧板II的下端边缘固定相连并封闭所述左悬置支架下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发动机左悬置减震支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1、所述侧板I和侧板II均为背向左发动机侧面折弯的弧形,所述侧板I和侧板II自上而下宽度逐渐加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发动机左悬置减震支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I与底板接触处形成一泄油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发动机左悬置减震支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悬置支架内腔中设置有一个用于提高连接强度的加强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发动机左悬置减震支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均为U形结构且U形开口相向设置,所述上固定板包括连接板II和并列设置的侧板III和侧板IV,所述下固定板包括连接板III和并列设置的侧板V和侧板VI,所述侧板III端部和侧板IV端部位于所述侧板V和侧板VI之间的相对空间内;所述侧板III和侧板IV与连接板II的连接处,以及所述侧板V和侧板VI与连接板III的连接处均设置有加强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车发动机左悬置减震支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III端部和侧板IV端部均外套设置有用于隔振和降噪的橡胶套。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汽车发动机左悬置减震支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III上表面对应所述减震橡胶垫设置有一凸台,所述凸台由所述连接板III下表面内凹形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汽车发动机左悬置减震支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II上固定设有用于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的螺栓和用于定位的定位销,所述螺栓和所述定位销均通过铆钉与所述连接板I铆接。
【文档编号】B60K5/12GK203427595SQ201320480411
【公开日】2014年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7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26日
【发明者】段伟, 李飞杨, 李志祥, 凌青海, 刘维, 连源, 雷建林, 曹刚 申请人:重庆小康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