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工具座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80372阅读:88来源:国知局
交通工具座椅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椅座与椅背的交通工具座椅,椅背具有椅背框架(F2),椅背框架(F2)包含构成左右框架的左右侧框架(20),还具有承压部(41)与支承部(42),其中,承压部(41)配置在左右侧框架(20)之间,位于乘坐者后方,能够相对于左右侧框架(20)向后移动;支承部(42)从承压部(41)的左右两端向左右方向外侧延伸,在椅背内对乘坐者的上身侧部进行支承。
【专利说明】交通工具座椅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椅座与椅背的交通工具座椅。

【背景技术】
[0002]现有技术中有这样一种车辆座椅,即,该车辆座椅具有承压(承受冲击)部件(承压部),该承压部件配置在左右侧框架之间,位于乘坐者的后方,能够相对于左右侧框架向后移动(参见对比文件I)。通常情况下,在乘坐者乘坐在车辆座椅上时,承压部通过衬垫从后方对乘坐者的上身进行支承,在车辆发生碰撞时,承压部被乘坐者的上身所推动,向后移动,从而能够使乘坐者的上身陷入椅背中。通过使乘坐者的上身陷入椅背中,能够使乘坐者的头部靠近头枕,得到支承,从而能够降低发生碰撞时乘坐者的头部受到的冲击。
[0003]专利文献1:日本发明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10-83268号


【发明内容】

[0004]不过,即使是构成为在发生碰撞时能够使乘坐者的上身陷入椅背中这样的结构的车辆座椅,也要求其能够在通常的乘坐情况下对乘坐者的上身进行稳定的支承。
[0005]因而,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通常的乘坐情况下对乘坐者的上身进行稳定支承的交通工具座椅。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交通工具座椅,具有椅座与椅背,所述椅背具有椅背框架,椅背框架包含构成左右框架的左右一对侧框架,还具有承压部与支承部,所述承压部配置在所述左右一对侧框架之间且位于乘坐者的后方,该承压部能够相对于所述左右一对侧框架进行后退移动,所述支承部从所述承压部的左右两端部向左右方向外侧伸出,在所述椅背内对乘坐者的上身侧部进行支承。
[0007]采用这样的结构,能够由承压部从后方对乘坐者的上身进行支承,由支承部从侧方对乘坐者的上身进行支承,因而,能够在通常的乘坐状态下对乘坐者的上身稳定地进行支承。
[0008]在上述交通工具座椅中,所述支承部可以相对于所述承压部向前方伸出。
[0009]采用这样的结构,通过使支承部相对于承压部向前方伸出,从而能够使支承部与乘坐者之间的衬垫部分的厚度减薄。因而,与衬垫较厚的结构相比,能够在通常的乘坐状态下由支承部对乘坐者的上身稳定地进行支承。另外,通过使衬垫的厚度减薄,使其易于发生变形,在发生后侧碰撞时,能够使乘坐者的上身迅速且较为深入地陷入椅背中。因而,能够使乘坐者的头部迅速地靠近头枕而得到支承,能够降低颈部受到的冲击。
[0010]另外,如果支承部与乘坐者之间的衬垫部分的厚度较厚的话,乘坐者的上身不易陷入椅背中,而采用本发明的上述结果,由于能够使衬垫的厚度较薄,因而能够使乘坐者的上身迅速且较为深入地陷入椅背中。
[0011]在上述交通工具座椅中,可以至少在与乘坐者的腰部的高度对应的位置形成有所述支承部。
[0012]采用这样的结构,在通常的乘坐状态下,能够由支承部对乘坐者的腰部进行稳定的支承,因而能够使乘坐者保持稳定的坐姿。另外,通过使支承部相对于承压部向前伸出,从而能够降低腰部处的衬垫部分的厚度,因而,在发生后侧碰撞时,能够使乘坐者的腰部迅速且较为深入地陷入椅背中。
[0013]在上述交通工具座椅中,可以使所述支承部与所述承压部一体形成。
[0014]采用这样的结构,相比于支承部与承压部分体形成的结构,能够简化结构,抑制部件数量的增加。另外,在构成为支承部相对于承压部向前伸出的结构的基础上,能够提高支承部与承压部的刚性,从而能够更加稳定地对乘坐者的上身进行支承。
[0015]另外,如果支承部与承压部分体形成,那么会产生结构负载、部件数量增加的问题,而采用本发明的上述结构,能够解决这样的问题。
[0016]交通工具座椅还可以具有第I连接丝,所述第I连接丝沿左右方向延伸,连接所述左右一对侧框架与所述承压部,在与乘坐者的腰部的高度对应的位置,所述第I连接丝经过所述支承部的后方。
[0017]采用这样的结构,由于第I连接丝经过与乘坐者的腰部高度位置对应的支承部部分的后方,因而,能够由第I连接丝承受施加给支承部的载荷。从而能够更加稳定地对乘坐者的上身(腰部)进行支承。
[0018]在上述交通工具座椅中,所述第I连接丝可以在所述支承部的后方具有向上凸的弯曲部分以及/或者向下凹的弯曲部分。
[0019]采用这样的结构,能够增大第I连接丝的位于支承部后方的部分的面积,因而能够由第I连接丝稳定地承受支承部受到的载荷。从而能够更加稳定地对乘坐者的上身进行支承。
[0020]在上述交通工具座椅中,可以在与乘坐者的腰部的高度对应的位置以及与乘坐者的胸部的高度对应的位置形成有所述支承部。
[0021]采用这样的结构,与仅在与乘坐者的腰部或胸部的高度对应的位置形成有支承部的结构相比,能够增大支承部的面积,因而,在通常的乘坐状态下,能够更加稳定地由支承部对乘坐者的上身侧部进行支承。另外通过使支承部相对于承压部向前伸出,从而能够降低腰部与胸部处的衬垫的厚度,从而能够在发生后侧碰撞时使乘坐者的整个上身迅速且较为深入地陷入椅背中。
[0022]在上述交通工具座椅中,可以还具有第2连接丝,该第2连接丝沿左右方向延伸,连接所述左右一对侧框架与所述承压部,在与乘坐者的胸部的高度对应的位置,所述第2连接丝经过所述支承部的后方。
[0023]采用这样的结构,第2连接丝经过与乘坐者的胸部高度位置对应的支承部部分的后方,因而,能够由第2连接丝承受支承部受到的载荷,从而,能够更加稳定地对乘坐者的上身进行支承。
[0024]在上述交通工具座椅中,所述第2连接丝可以在所述支承部的后方具有向上凸的弯曲部分以及/或者向下凹的弯曲部分。
[0025]采用这样的结构,能够增大第2连接丝的位于支承部后方的部分的面积,因而能够由第2连接丝稳定地承受支承部受到的载荷。从而能够更加稳定地对乘坐者的上身(胸部)进行支承。
[0026]在与乘坐者的腰部的高度对应的位置以及与乘坐者的胸部的高度对应的位置形成有所述支承部的情况下,所述支承部的配置在与乘坐者的腰部的高度对应的位置的部分与配置在与乘坐者的胸部的高度对应的位置的部分可以相互连接。
[0027]采用这样的结构,相比于支承部的配置在与乘坐者的腰部的高度对应的位置的部分与配置在与乘坐者的胸部的高度对应的位置的部分相互独立地设置的结构,能够增大支承部的面积,因而,能够在通常的乘坐状态下由支承部更加稳定地对乘坐者的上身侧部进行支承。
[0028]在上述交通工具座椅中,所述承压部可以具有加强用的凸棱。
[0029]采用这样的结构,能够提高承压部的刚性,因而能够更加稳定地由承压部对乘坐者的上身进行支承。
[0030]上述交通工具座椅可以构成为,在椅背并未受到来自于乘坐者的上身的后向载荷作用时,所述第2连接丝的左右方向上的最外侧部位于所述支承部的外侧。
[0031]本发明的第2形态(方式)中,交通工具座椅的上述承压部与上述支承部分体形成。
[0032]采用这样的结构,通过使承压部与支承部分体形成,能够分别独立地对二者进行制造。因而,相比于一体形成承压部与支承部的结构,能够增大承压部与支承部的尺寸、星座等的变化自由度,从而能够提高承压部与支承部的设计自由度。
[0033]所示支承部可以相对于所述承压部能够拆装。
[0034]采用这样的结构,由于支承部能够安装在承压部上且能够拆下,因而,能够更换支承部。从而能够获得支承部可更换或者承压部可重复利用等效果。
[0035]另外,如果通过粘接剂等将支承部固定在承压部上,那么有可能不能实现支承部的更换或者承压部的再利用,而采用本发明的上述结构能够解决这样的问题。
[0036]在上述交通工具座椅中,所述支承部可以具有:支承部主体部,其呈板状,用于支承乘坐者的上身侧部;卡爪,其从所述支承部主体部向所述承压部侧伸出,能够与设置在所述承压部的左右两端的卡合孔卡合;凸棱,其设置在所述支承部主体部上,沿着所述卡爪的伸出方向延伸。
[0037]采用这样的结构,通过支承部的卡爪与承压部的卡合孔的卡合,能够容易地将支承部安装在承压部上。另外,通过在支承部主体部上设置凸棱或加强丝,从而能够提高支承部的刚性,能够更加稳定地由支承部对乘坐者的上身进行支承。
[0038]另外,如果通过螺栓与螺母等紧固方式将支承部安装在承压部上的话,需要花费安装支承部的时间,而采用本发明的结构能够解决这样的问题。另外,如果支承部主体部为平坦的板状部件的话,支承部主体部容易产生弯曲,从而难以形成稳定的支承,而采用本发明的上述结构能够解决该问题。
[0039]所述支承部可以具有限制部,所述限制部从所述支承部主体部向所述承压部侧伸出,沿着所述承压部的后表面延伸至所述承压部的左右两端部的后方,用于限制所述支承部向后转动。
[0040]采用这样的结构,能够由限制部限制支承部向后转到,因而能够由支承部对乘坐者的上身进行稳定的支承。另外,通过限制支承部的向后转动,能够抑制卡爪(支承部)从卡合孔(承压部)上脱离。
[0041]另外,如果支承部能够向后进行较大程度的转动,那么难以形成稳定的支承,而采用本发明的上述结构能够解决该问题。另外,如果支承部能够向后进行较大程度的转动,那么支承部有可能会从承压部上脱离,而采用本发明的上述结构能够解决此问题。
[0042]所述支承部的厚度可以比所述承压部的厚度厚。
[0043]采用这样的结构,能够提高支承部的刚性,因而能够更加稳定地由支承部对乘坐者的上身侧部进行支承。
[0044]另外,如果支承部的厚度比承压部的厚度薄,那么难以形成稳定的支承,而采用本发明的上述结构能够解决此问题。
[0045]在上述交通工具座椅(第2形态)中,交通工具座椅可以具有连接丝,该连接丝沿左右方向延伸,连接所述左右一对侧框架与所述承压部,所述连接丝经过所述承压部与所述支承部的后方配置,且避开所述承压部与所述支承部的连接部分。具体而言,例如,在所述承压部与所述支承部在所述承压部的左右两侧分别具有至少两个上下排列的连接部分时,所述连接丝的沿着左右方向呈直线状延伸的部分在上下方向上配置在上下排列的两个连接部分之间。
[0046]采用这样的结构,能够抑制承压部和支承部的连接部分与连接丝产生干涉。从而,例如在构成为与承压部卡合的支承部的卡合部分从承压部向后突出的结构时,卡合部分(连接部分)的突出部位不会被连接丝向前推压,因而能够抑制支承部从承压部上脱离。另夕卜,通过使连接丝经过支承部的后方,能够由连接丝承受支承部受到的载荷,从而能够稳定地对乘坐者的上身侧部进行支承。
[0047]另外,如果连接丝经过连接部分配置,那么连接部分会受到连接丝的推压,从而有可能造成支承部从承压部上脱离,而采用本发明的上述结构能够解决此问题。另外,如果支承部与连接丝在上下方向上错开配置,那么不能由连接丝对乘坐者形成支承,而采用本发明的上述结构能够有效地利用连接丝来对乘坐者形成支承。
[0048]所述连接丝可以在所述支承部的后方具有向上凸的弯曲部分以及/或者向下凹的弯曲部分。
[0049]采用这样的结构,能够增大连接丝的配置在支承部后方的部分的面积,因而能够稳定地由连接丝承受支承部受到的载荷,从而能够更加稳定地对乘坐者的上身侧部进行支承。
[0050]在上述交通工具座椅中,所述承压部与所述支承部的连接部分可以配置在所述侧框架的左右方向内侧。
[0051]采用这样的结构,能够抑制连接部分与侧框架的干涉,从而,能够抑制连接部分受到不希望出现的载荷作用,能够抑制支承部从承压部上脱离。
[0052]另外,如果连接部分与侧框架左右重叠配置,那么有可能由于连接部分碰到侧框架等原因而造成支承部从承压部上脱离,而采用本发明的上述结构能够解决上述问题。
[0053]本发明的其他形态(方式)能够达成抑制承压部件与其附近的部件产生干涉的目的。
[0054]在本发明的第3形态中,交通工具座椅还具有覆盖所述椅背框架的椅背垫,由所述承压部与所述支承部构成的承压部件支承在所述椅背框架上,使得,在所述椅背受到来自于乘坐者的后向载荷作用时,能够使乘坐者的上身陷入椅背中,所述椅背垫具有:面对乘坐者的上身背部的中央部、设置在中央部的左右两侧且相对于所述中央部向前伸出的左右的侧部,所述承压部件配置在所述椅背内且对应于所述中央部的位置配置,所述承压部通过连接部件连接在所述左右一对侧框架上,所述支承部配置在所述侧部的后方,所述支承部的上端缘比所述承压部的上端缘的位置低。
[0055]采用这样的结构,承压部件不仅具有配置在椅背垫的中央部后方的承压部,还具有从承压部的左右方向两端部向外且向前伸出而配置在椅背垫的侧部后方的支承部,因而,在发生后向载荷时,来自于椅背垫的载荷由承压部与支承部这二者成说,因而能够由承压部件迅速地承受载荷,使乘坐者迅速地陷入椅背中。特别地,在乘坐者的坐姿并非常规的坐姿或者在车辆行驶在坡道或者转弯等情况下发生后侧碰撞时,由乘坐者施加给座椅的载荷会向左右方向产生一些偏移,然而,即便在此时,采用本发明的结构,能够有效地承受来自于乘坐者的载荷,使乘坐者迅速地陷入椅背中。
[0056]并且,在交通工具座椅中,支承部的上端缘比承压部的上端缘低,因而相比于支承部的上端缘与承压部的上端缘处于相同高度的结构,不易使乘坐者感到被支承部的上侧角部抵接,能够获得良好的乘坐感。另外,在通常型式的座椅中(运动模式的除外),侧部向前伸出的伸出量较小,因而,支承部过于向上延伸的话,容易与椅背垫产生不适当的干涉,而在本发明的上述结构中,支承部的上端缘比承压部的上端缘低,因而能够抑制支承部与椅背垫产生不适当的干涉。
[0057]所述支承部的上端缘与所述承压部的上端缘之间可以具有台阶。
[0058]采用这样的结构,能够使支承部的从承压部伸出的部分的基部容易产生弯曲,从而能够获得柔软的乘坐感。
[0059]在上述交通工具座椅中,可以在所述支承部的上端缘设有加强部。
[0060]在说明书中,将支承部的上端缘比承压部的上端缘低而形成的部位称为“避让部”,由于形成该避让部,因而使得支承部的刚性稍稍下降。然而,采用上述结构,在上端缘设置加强部,从而能够对避让部造成的支承部刚性降低形成补偿,因而,能够在运动型式的座椅等中,获得切实的支承感。
[0061]可以在所述支承部上设有向后方突出的凸棱部,所述凸棱部向左右方向外侧的斜上方延伸。
[0062]采用这样的结构,能够由凸棱部对避让部造成的支承部刚性降低进一步形成补偿,因而,能够在运动型式的座椅等中,获得切实的支承感。
[0063]所述支承部的缘部中,至少在上端缘设有加强部,所述凸棱部延伸至所述加强部。
[0064]采用这样的结构,能够进一步提高支承部的刚性,使交通工具座椅能够提高更加切实的支承感。
[0065]在上述交通工具座椅中,所述连接部件可以经过所述支承部的后方。
[0066]采用这样的结构,在支承部被向后推时,由支承部使连接部件受到向后的载荷作用,因而能够在发生后侧碰撞时使乘坐者迅速地陷入椅背中。
[0067]在上述交通工具座椅中,可以构成为,所述支承部具有与所述连接部件卡合的卡爪。
[0068]采用这样的结构,能够将连接部件与支承部固定在一起,使二者难以产生位置错位,从而不容易产生振动杂音,另外,在支承部受到较大的载荷作用时,能够由支承部有效地将载荷传递给连接部件。
[0069]在上述交通工具座椅中,可以在所述侧框架上设有用于安装气囊装置的固定部件,该固定部件配置在所述支承部的上端缘的下端上方的高度位置。
[0070]采用这样的结构,能够抑制用于安装气囊装置的螺栓等固定部件与支承部产生干涉O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71]图1为第I实施方式中涉及的作为交通工具座椅的车辆座椅的斜视图;
[0072]图2为内置在车辆座椅中的座椅框架的斜视图;
[0073]图3为构成座椅框架的椅背框架的主视图;
[0074]图4为沿图3中IV-1V线的剖视图;
[0075]图5为配置在椅背框架的内侧的承压部件的斜视图;
[0076]图6为椅背受到向后载荷作用时的剖视图,其中,(a)表示的是在承压部件上形成有支承部的本发明实施方式,(b)表示的是没有形成支承部的比较例;
[0077]图7为变形例中的承压部件的斜视图;
[0078]图8为第2实施方式中内置在车辆座椅中的座椅框架的斜视图;
[0079]图9为构成座椅框架的椅背框架的主视图;
[0080]图10为承压部与支承部的斜视图,其中,(a)表示的是支承部安装前的状态,(b)表示支承部安装后的状态;
[0081]图11为沿图9中X1-XI线的剖视图;
[0082]图12为沿图9中XI1-XII线的剖视图;
[0083]图13为受到向后载荷作用时的椅背的剖视图,其中(a)表示的是与乘坐者的胸部高度对应的部分,(b)表示的是与乘坐者的腰部高度对应的部分;
[0084]图14为与图11对应的、变形例中的车辆座椅的剖视图;
[0085]图15为其他变形例中的车辆座椅的斜视图,其中,在支承部中埋设有加强丝;
[0086]图16为第3实施方式中的作为交通工具座椅的车辆座椅的斜视图;
[0087]图17为内置在车辆座椅中的椅座框架的斜视图;
[0088]图18为承压部件的后视图;
[0089]图19为表示椅背垫的侧部与支承部的铅直剖视图(纵剖视图);
[0090]图20为第I变形例中的承压部件的后视图;
[0091]图21为第2变形例中的承压部件的后视图;
[0092]图22为第3变形例中的承压部件的后视图;
[0093]图23为第4变形例中的从后方看到的承压部件的斜视图;
[0094]图24为第5变形例中的从后方看到的承压部件的斜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95]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说明。
[0096]<第I实施方式>
[0097]下面参照图1?图7对本发明的第I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进行说明。
[0098]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交通工具座椅构成为用作车辆驾驶员座椅的车辆座椅S。该车辆座椅主要包括:供乘坐者乘坐的椅座S1、构成靠背的椅背S2以及头枕S3。并且,在车辆的后部受到其他车辆碰撞或者车辆后退时与其他车辆或建筑物等产生碰撞时,该车辆座椅S的椅背S2受到来自于向后移动的乘坐者上身的载荷,能够使乘坐者的上身陷入椅背S2中。相关的具体结构与作用,将在后面详细描述。
[0099]在椅座SI与椅背S2中内置有图2所示的座椅框架F。座椅框架F主要具有:椅座框架F1,其构成椅座SI的框架;椅背框架F2,其构成椅背S2的框架。椅座框架Fl被缓冲垫与蒙皮材料覆盖,由此构成椅座SI,其中,缓冲垫由聚氨酯泡沫等的缓冲材料构成,蒙皮材料由合成皮革或布料等构成。椅背框架F2被缓冲材料构成的椅背垫50与蒙皮材料60覆盖,由此构成椅背S2(参照图4)。
[0100]椅座框架Fl通过滑轨SL安装在汽车的地板上,从而能够前后滑动。另外,椅背框架F2的下部通过角度调节装置RL连接在椅座框架Fl的后部,从而能够前后摆动。
[0101]另外,在本说明书中,前后、左右以及上下方向是以坐在车辆座椅S上的乘坐者视角为基准,并且此时该车辆座椅S呈没有通过角度调节装置RL使椅背被放倒的状态。
[0102]椅背框架F2主要具有上部框架10、左右的侧框架20与下部框架30。上部框架10、左右的侧框架20与下部框架30通过焊接等方式连接在一起从而形成框体状。在左右侧框架20之间配置有承压(承受冲击)部件40,该承压部件40对乘坐者的上身进行支承且能够进行后退移动。
[0103]上部框架10由大致弯曲成字母U形的管材构成,该上部框架10具有横管部11与左右一对支架12,横管部11沿左右方向延伸,左右一对支架12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横管部11的前侧,用于安装头枕S3。另外,上部框架10上一体地形成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左右一对纵管部13,在纵管部13的下部连接着左右的侧框架主体部21,从而构成椅背S2的左右侧框架(左右侧框架20)。
[0104]左右的侧框架主体部21通过冲压金属板等方式制成,其截面大致呈U形,并且二者左右相对配置。侧框架主体部21的上部以包覆纵管部13的状态与纵管部13连接,侧框架主体部21的下部具有伸出部22,该伸出部22相对于侧框架主体部21的上部向前伸出。
[0105]承压部件40是树脂等制成的板状部件,如图3所示,其通过下部连接丝(金属丝等)Wl与上部连接丝W2安装在左右侧框架20上,且能够相对于左右侧框架20进行后退移动,其中,下部连接丝Wl与上部连接丝W2大致沿左右方向延伸,分别是本发明中的第I连接丝与第2连接丝的一个例子。在承压部件40的背面上部形成有卡止部45,上部连接丝W2卡止在卡止部45上,在纵管部13上固定有支承舌片14,上部连接丝W2的左右端部被卡止在支承舌片14上,从而,由上部连接丝W2将承压部件40的上部与左右侧框架20连接在一起。另外,在承压部件40的背面下部形成有卡止部46,下部连接丝Wl被卡止在卡止部46上,在侧框架主体部21的内侧面上固定有能够向后转动的连杆部件23,下部连接丝Wl的左右端部卡止在连杆部件23上,从而,由下部连接丝Wl将承压部件40的下部与左右侧框架20连接在一起。
[0106]承压部件40在受到向后的载荷作用时,上部连接丝W2的左右两端的弯曲(状)部分产生变形,以及/或者,连杆部件23产生转动而使下部连接丝Wl的左右端部向后移动,从而,能够使承压部件40相对于左右侧框架20进行后退移动。另外,连杆部件23是具有拉伸弹簧(符号省略)的公知机构,在受到规定值以上的向后载荷作用时向后摆动。
[0107]承压部件40主要具有承压部41与支承部42,其中,承压部41位于坐在椅座SI上的乘坐者的后方,支承部42 —体形成在承压部41的左右两侧。
[0108]如图4所示,支承部42位于椅背S2内,是通过(隔着)椅背垫50的侧部52对乘坐者的上身侧部(再具体点说是上身侧部的靠后一侧的部位)进行支承的部位,该支承部42从承压部41的左右两端部向左右方向外侧且向斜前方伸出。如图5所示,左右两侧的支承部42分别具有腰部支承部42A、胸部支承部42B与连接部42C,其中,腰部支承部42A配置在与乘坐者的腰部的高度对应的位置处,胸部支承部42B配置在与乘坐者的胸部的高度对应的位置处,连接部42C连接腰部支承部42A与胸部支承部42B。腰部支承部42A通过椅背垫50的侧部52主要对乘坐者的腰部的侧部的靠后侧的部位进行支承,胸部支承部42B通过椅背垫50的侧部52主要对乘坐者的上身的与胸部的高度对应的侧部、靠近后方的部位进行支承。
[0109]如图4所示,左右支承部42的前表面在椅背S2内呈与椅背垫50的侧部52相接触的状态。并且,在乘坐者坐在椅座SI上且倚靠在椅背S2上,使得椅背垫50的侧部52产生变形时,支承部42从内侧隔着椅背垫50的侧部52对乘坐者的上身侧部形成支承。另外,支承部42能够相对于承压部41在前后方向上产生弹性变形,在受到来自于前方的载荷作用时,该支承部42对乘坐者的上身形成支承,并且,向后产生弯曲变形。
[0110]将承压部40与左右侧框架20连接在一起的下部连接丝Wl与上部连接丝W2(图4中未示出)经过支承部42的后方。具体而言,下部连接丝Wl具有沿着承压部41的后表面延伸的部分,并且从该部分的左右两端向左右方向外侧、向斜前方弯曲,沿着腰部支承部42A的后表面延伸,而配置在腰部支承部42A的后方。另外,虽然省略了图示,不过上部连接丝W2也与下部连接丝Wl相同(参照图4),该上部连接丝W2具有沿着承压部41的后表面延伸的部分,并且从该部分的左右两端向左右方向外侧、向斜前方弯曲,沿着胸部支承部42B的后表面延伸而配置在胸部支承部42B的后方。另外,下部连接丝Wl的左右两端在向侧框架20的连杆部件23侧弯曲后,卡止在连杆部件23上,上部连接丝W2的左右两端在向侧框架20的支承舌片14侧弯曲后卡止在支承舌片14上。另外,如图3所示,下部连接丝Wl的配置在腰部支承部42A的后方的部分具有弯曲成下凸状(也可以说是下凹状)的弯曲部Wll,上部连接丝W2的配置在胸部支承部42B的后方的部分具有弯曲成上凸状的弯曲部W21。
[0111]如图4所示,覆盖椅背框架F2的椅背垫50具有中央部51与左右的侧部52,其中,中央部51面对承压部41配置,左右的侧部52设置在中央部51的左右两侧,从中央部51向前伸出。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在承压部件40的左右两侧部设有向斜前方伸出的支承部,因而,例如与支承部(仅仅)向左右方向外侧伸出的结构相比,能够减小支承部42与乘坐者之间的间隔。因而,与不具有本发明这样的支承部42的现有结构(参见双点划线)相t匕,能够使椅背垫50的左右侧部52的靠近中央部51的部位在前后方向上尺寸较薄。
[0112]下面对具有上述结构的车辆座椅S能够达成的作用效果进行说明。
[0113]在车辆座椅S中,由于在承压部件40上设有支承部42,因而,在通常的乘坐状态下,由承压部41从后方通过(隔着)椅背垫50对乘坐者的上身(后背)进行支承,由支承部42从斜后方对乘坐者的上身侧部进行支承。从而,与不具有支承部42的现有座椅结构相比,能够对乘坐者的上身形成稳定的支承。
[0114]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支承部42相对于承压部41向前伸出,因而,能够使支承部42与乘坐者之间的椅背垫50 (侧部52)的厚度减薄,因而,与侧部52形成的较厚的结构相比,能够由支承部42更加稳定地对乘坐者的上身进行支承。另外,支承部42具有腰部支承部42A与胸部支承部42B,因而,与仅具有腰部支承部与胸部支承部这二者中的一方的结构相比,支承部42的面积较大,从而能够更加稳定地对乘坐者的上身侧部进行支承。特别地,在本实施方式中,由连接部42C连接腰部支承部42A与胸部支承部42B,因而,能够进一步增大支承部42的面积,更加稳定地对乘坐者的上身侧部进行支承。另外,支承部42具有腰部支承部42A,从而能够对乘坐者的腰部即上身的下部进行稳定的支承,因而能够使乘坐者保持稳定的坐姿。
[0115]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承部42与承压部41 一体形成,并且,支承部42相对于承压部41向前伸出,因而,使承压部件40在俯视时大致呈字母U形。从而,能够提高具有支承部42的承压部件40的刚性,更加稳定地对乘坐者的上身进行支承,另外,由于支承部42与承压部41 一体形成,因而,与分体形成的情况相比,能够简化结构并且抑制部件数量的增加。
[0116]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下部连接丝Wl经过腰部支承部42A的后方配置,因而,能够由下部连接丝Wl承受腰部支承部42A受到的载荷。特别地,在本实施方式中,下部连接丝Wl具有位于腰部支承部42A后方的弯曲部WlI,因而,能够增大下部连接丝Wl的位于腰部支承部42A后方的部分的面积,从而,能够稳定地由下部连接丝Wl承受腰部支承部42A受到的载荷,能够更加稳定地对乘坐者的腰部进行支承。与此类似地,上部连接丝W2经过胸部支承部42B的后方配置,且具有位于胸部支承部42B后方的弯曲部21,因而能够更加稳定地对乘坐者的胸部高度部位进行支承。
[0117]另外,如图5所示,支承部42大致呈倒三角状(由上至下变细的形状),其左右方向外侧的端部42D呈由上至下逐渐靠近承压部41的左右两端部的倾斜状,因而,使支承部42在椅背S2形成于乘坐者的体型相符的形成,从而能够更加稳定地对乘坐者的上身侧部进行支承。
[0118]下面参照图6对车辆的后部受到其他车辆碰撞或者车辆后退而与其他车辆等产生碰撞时(发生碰撞时),车辆座椅S能够达成的作用效果进行说明。图6中(a)表示的是本实施方式中的车辆座椅S,图6中(b)表示的是不具有支承部的比较例(现有技术)的车辆座椅。本实施方式中的车辆座椅S的椅背垫50的左右侧部52的靠近中央部51的部分在前后方向上的厚度,比比较例中的椅背垫151的左右侧部152的靠近中央部151的部分的厚度薄。
[0119]在发生碰撞时,椅背S2受到来自于乘坐者的后方向的载荷作用,于是,如图6中(a)所示,椅背垫50从双点划线所示的没有受到载荷作用时的位置产生弯曲变形且向后移动,并且,承压部件40被椅背垫50推动,进行后退移动。此时,由于图6中(a)所示的本实施方式中的椅背垫50的作用侧部52比图6中(b)所示的比较例中的椅背垫150的左右侧部152在前后方向上的尺寸薄,容易产生弯曲变形,因而,在受到向后载荷作用时,能够比比较例中的左右侧部152更加迅速且程度更大地产生变形,从而能够使乘坐者的上身整体迅速且较为深入地陷入椅背垫50中。从而,能够使乘坐者的头部迅速地靠近头枕S3,降低发生碰撞时颈部受到的冲击。
[0120]上面说明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然而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主旨精神的范围内,可以对具体的结构进行适当的变更。
[0121]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所例示的支承部42的具体的结构仅仅是一个例子,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由连接部42C连接腰部支承部42A与胸部支承部42B,然而,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可以使腰部支承部42A与胸部支承部42B相互独立(彼此不连接)设置。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兼具腰部支承部42A与胸部支承部42B这二者,然而,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例如,可以仅在与乘坐者的腰部的高度对应的位置设置支承部,或者,仅在与乘坐者的胸部的高度对应的位置设置支承部。
[0122]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下部连接丝Wl(第I连接丝)具有位于腰部支承部42A(支承部42)后方且向下凸(也可以说是向下凹)的弯曲部W11,然而,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例如,可以构成为第I连接丝具有位于支承部的后方且向上凸的弯曲部分。另外,也可以构成为,第I连接丝在支承部的后方具有向上凸的弯曲部分以及向下凹的弯曲部分。另外,也可以构成为,第I连接丝不具有位于支承部后方的弯曲部分。关于这些变形,第2连接丝也一样。
[0123]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下部连接丝Wl(第I连接丝)的左右两端部沿着(贴着)腰部支承部42A(支承部42)的后表面配置,然而,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例如,可以将第I连接丝配置在离开支承部的位置。这一点,第2连接丝也一样。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连接左右侧框架20与承压部件40 (承压部)的部件,例示了丝状的部件(下部连接丝Wl与上部连接丝W2),然而,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例如,可以由螺旋弹簧状的部件或者带状的部件来作为连接左右侧框架与承压部的部件。
[0124]上述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承压部41的具体结构仅仅是一个例子,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例如,如图7所示,也可以构成为,承压部41具有通孔41(切口)。如此,能够获得减轻承压部41 (承压部件40)的重量等效果。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承压部41与支承部42形成为板状,然而,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也可以不是形成为板状。
[0125]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座椅框架F(椅座框架Fl与椅背框架F2)的具体结构仅仅是一个例子,本发明并不限于该上述实施方式中的结构。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椅背框架F2的左右侧框架20由管状的纵管部13与板状的侧框架主体部21构成,然而,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例如,可以仅由管状的框架体来构成侧框架,或者仅由板状的框架体来构成侧框架。
[0126]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交通工具座椅,例示了在汽车上所使用的车辆座椅,然而,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也可以是其他的交通工具座椅,例如可以是船舶、飞机等上使用的座椅。
[0127]〈第2实施方式〉
[0128]下面参照图1、图8?图15对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进行说明。另外,与上述第I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部件采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并省略了对其的说明。
[0129]在本实施方式中,承压部件40由分体形成的承压部141与支承部70构成。
[0130]如图8所示,在左右侧框架20之间、乘坐在椅座SI上的乘坐者的后方位置配置着承压部141,该承压部141能够对乘坐者的上身进行支承且能够进行后退移动。
[0131]承压部141为树脂制的板状部件,如图9所示,其通过下部连接丝(金属丝等)W1与上部连接丝W2安装在左右侧框架20上,且能够相对于左右侧框架20进行后退移动,其中,下部连接丝Wl与上部连接丝W2大致沿左右方向延伸。在承压部141的背面上部形成有卡止部45,上部连接丝W2卡止在卡止部45上,在纵管部13上固定有支承舌片14,上部连接丝W2的左右端部被卡止在支承舌片14上,从而,由上部连接丝W2将承压部141的上部与左右侧框架20连接在一起。另外,在承压部141的背面下部形成有卡止部46,下部连接丝Wl被卡止在卡止部46上,在侧框架主体部21的内侧面上固定有能够向后转动(摆动)的连杆部件23,下部连接丝Wl的左右端部卡止在连杆部件23上,从而,由下部连接丝Wl将承压部141的下部与左右侧框架20连接在一起。
[0132]承压部141在受到向后的载荷作用时,上部连接丝W2的左右两端的弯曲(状)部分产生变形,以及/或者,连杆部件23产生转动而使下部连接丝Wl的左右端部向后移动,从而,能够使承压部141相对于左右侧框架20进行后退移动。另外,连杆部件23是具有拉伸弹簧(符号省略)的公知机构,在受到规定值以上的向后载荷作用时向后摆动。
[0133]在承压部141的上部(具体而言是承压部141的对应于乘坐者的胸部高度的部分)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树脂制的支承部70。支承部70在椅背S2内对乘坐者的上身侧部进行支承,如图10中(a)、(b)所示,支承部70相对于承压部141分体形成,以能够拆卸的方式安装在承压部141上。左右两侧的支承部70 (图中仅示出一个)左右对称形成,并且二者分别主要具有:板状的支承部主体部71、从支承部主体部71伸出的卡爪72、形成在支承部主体部71上的凸棱(筋)73。
[0134]如图11所示,在支承部70安装在承压部141上的状态下,支承部主体部71从承压部141的左右两侧部向左右方向外侧、向斜前方伸出,能够通过椅背垫50的上侧部52A (也可参照图1)对乘坐者的上身侧部(再具体点说是上身侧部的靠后部分)进行支承。该支承部主体部71的厚度D2比承压部141的厚度Dl厚。另外,支承部主体部71能够相对于承压部141在前后方向上进行弹性变形,在受到来自于前方的载荷作用时,该支承部主体部71对乘坐者的上身形成支承且向后产生弯曲变形。
[0135]如图10中(a)所示,卡爪72设置在支承部主体部71的左右方向内侧的端面7IA上,且卡爪72上下并排设有4处。各卡爪72分别由从端面7IA向承压部141侧伸出的上下一对伸出片构成,在一对伸出片的头端部(顶端部)分别形成有爪部,一对伸出片中的一个上的爪部向相反于另一个伸出片的方向突出形成,且呈向头端侧变细的形状。
[0136]在承压部141的上部的左右两侧端面141A上形成有呈矩形的卡合孔43,该卡合孔42上下并排设置有4个,且相互之间的间隔与4对卡爪72之间的间隔对应,使得各卡爪72能够卡合在相应的卡合孔43中。并且,如图10中(b)所示,通过使卡爪72卡合在相应的卡合孔43中,从而使支承部70被安装在承压部141上。S卩,承压部141与支承部70在承压部141的左右两侧具有上下4个连接部分(即卡爪72与卡合孔43)。如图9所示,上述卡爪72与卡合孔43 (承压部141与支承部70的连接部分)配置在侧框架20的左右方向内侧。
[0137]返回图10,凸棱73大致向支承部主体部71的后方突出,并且大致沿着左右方向(卡爪72的伸出方向)延伸得较长。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各支承部70的支承部主体部71上分别设有上下排列的3个凸棱73。从而,使支承部主体部71从截面上看为凹凸状,提高了该支承部主体部71的刚性。
[0138]承压部141与支承部70可以分别通过注射成型等方法将加热的树脂填充在模具中进行成型而制得。
[0139]如图9以及图11所示,连接左右侧框架20与承压部141的上部连接丝W2经过承压部141与支承部70的后方配置,且避开了卡爪72与卡合孔43的位置。再具体一点说,即,上部连接部W2的沿左右方向呈直线状延伸的水平延伸部W22在上下方向上位于上下排列的两个连接部分(卡爪72)之间的位置。另外,上部连接丝W2的左右两端部在支承部70的后方从各水平延伸部W22(仅示出了一个)的左右方向外侧的端部向前弯折后,沿着支承部71的后表面弯曲成向上凸的形状而在此处形成弯曲部W21。并且,上部连接丝W2从弯曲部W21的端部向侧框架20的支承舌片14侧弯折后,卡止在支承舌片14上。
[0140]如图1以及图11所示,覆盖椅背框架F2的椅背垫50具有:面对乘坐者的上身背部配置的中央部51以及设于中央部51的左右两侧且从中央部51向前伸出的左右一对侧部52。在左右侧部52中,于椅背S2的对应于乘坐者的胸部的高度的上侧部52A处配置支承部70,从而,使上侧部52A的靠近中央部51的部分在前后方向上的尺寸,比图12所示的没有配置支承部70的、对应于乘坐者的腰部高度的下侧部52B在前后方向上的尺寸薄。在图12中,为了容易理解上侧部52A比下侧部52B在前后方向上的尺寸薄,用双点划线表示上侧部52A的后侧的轮廓。
[0141]下面对具有上述结构的车辆座椅S所能够达成的作用效果进行说明。
[0142]如图11所示,在车辆座椅S中,由于在承压部141上安装有支承部70,因而,在通常的乘坐状态下,由承压部141从后方通过(隔着)椅背垫50对乘坐者的上身(后背)进行支承,由支承部70从斜后方对乘坐者的上身侧部进行支承。从而,与不具有支承部70的现有座椅结构相比,能够对乘坐者的上身形成稳定的支承。
[0143]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在支承部70 (支承部主体部71)上设有凸棱73,因而能够提高支承部70的刚性;另外,由于支承部70的支承部主体部71的厚度D2比承压部141的厚度Dl厚,因而,也能够提高支承部70的刚性。从而,能够由支承部70稳定地对乘坐者的上身侧部进行支承。
[0144]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上部连接丝W2经过支承部70的后方配置,因而,能够由上部连接丝W2承受支承部70受到的载荷。特别地,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9所示,上部连接丝W2具有位于支承部70后方且弯曲成向上凸的形状的弯曲部W21,因而,能够增大上部连接丝W2的位于支承部70后方的部分的面积,从而,能够稳定地由上部连接丝W2承受支承部70受到的载荷,能够更加稳定地对乘坐者的上身侧部进行支承。
[0145]另外,在车辆的后部受到其他车辆碰撞或者车辆后退而与其他车辆等产生碰撞时,即发生后侧碰撞时,椅背S2受到来自于乘坐者的后方向的载荷作用,于是,如图13中(a)、(b)所示,椅背垫50从双点划线所示的受到载荷作用前的位置产生弯曲变形且向后移动,并且,承压部141被椅背垫50推动,进行后退移动。此时,由于图13中(a)所示的椅背垫50的上侧部52A比下侧部52B在前后方向上尺寸薄,容易产生弯曲变形,因而,在受到向后载荷作用时,上侧部52A比图13中(b)所示的下侧部52B更迅速且程度更大地产生变形。从而能够使乘坐者的上身上部(与胸部高度对应的部位)比上身下部(与腰部高度对应的部位)更为迅速且较为深入地陷入椅背垫50中。从而,能够使乘坐者的靠近上身上部的头部迅速地靠近头枕S3而得到支承,降低发生后侧碰撞时颈部受到的冲击。
[0146]如上所述,在车辆左右S中,如图10中(a)所示,承压部141与支承部70分体形成,因而,能够分别制造承压部141与支承部70,因而,与制造一体形成有支承部的承压部(下面称为一体结构承压部件)相比,能够增大承压部141与支承部70的尺寸与形状等的变化自由度。具体而言,例如,在通过注射成形方法制造一体结构承压部件时,与制造本实施方式的承压部件141的模具相比,用于制造一体结构承压部件的模具的空腔的形状较大,且结构复杂,造成树脂的流动性较差,对树脂的硬化有不利影响,以及成形工件取出困难,这些问题使得承压部部分与支承部部分的尺寸与形状等受到制约。而分体制造承压部141与支承部70能够减小这些问题的制约,增大尺寸与形状的变化自由度。因而,通过分体形成车辆座椅S中的承压部141与支承部70,能够提高承压部141与支承部70的设计自由度。
[0147]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承部70以能够拆卸的方式安装在承压部141上,即支承部70能够自由拆装,因而,可以更换支承部70。从而,例如在车辆座椅S出厂后等时候可以更换支承部70或者重复利用承压部141。
[0148]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支承部70 (支承部主体部71)上设有能够与承压部141的卡合孔43卡合的卡爪72,因而,通过卡爪72与卡合孔43的卡合,能够容易地将支承部70安装在承压部141上。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设置卡爪72与卡合孔43,使支承部主体部71 (端面7IA附近)与承压部141上部的左右两端部(端面141A附近)在前后方向上形成得较厚。从而,在来自于乘坐者的载荷施加给安装在承压部141上的支承部70上时,端面71AU41A相抵接,抑制支承部70向后转动,因而,能够抑制卡爪72 (支承部70)从卡合孔(43)脱离。另外,端面71AU41A的抵接使的支承部70向后的转动被抑制,从而可能抑制支承部70向后产生弯曲的弯曲量,不过,如图10中(b)所示,在承压部141的靠近左右两端面141A的位置附近设有上下方向尺寸较长的通孔141C (切口),从而使承压部141容易在通孔141C附近产生弯曲变形,确保了支承部70 (承压部141的左右侧)的弯曲变形量。
[0149]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上部连接丝W2避开卡爪72与卡合孔43配置,具体而言,如图9所示,上部连接丝W2的水平延伸部W22配置在上下排列的两个卡爪72之间,因而,能够抑制上部连接丝W2与卡爪72的干涉。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卡爪72配置在侧框架20的左右方向内侧,因而,能够抑制卡爪72与侧框架20的干涉。从而,卡爪72附近不易受到不希望出现的作用力,从而例如能够抑制支承部70从承压部141上脱离。
[0150]上面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然而,本发明并不限于该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主旨精神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具体结构进行适当的变形。
[0151]上述实施方式中的支承部70的具体结构仅仅是一个例子,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的具体结构。
[0152]例如,如图14所示,除了支承部主体部71、卡爪72与凸棱73之外,支承部70还具有限制自身向后转动的限制部74。再具体一点说,即,图14中所例示的限制部74大致呈板状,其从支承部主体部71的端面7IA的后部向承压部141侧伸出,沿着承压部141的后表面141B延伸至承压部141的左右两端的后方。由于具有这样的限制部74,能够限制支承部70向后转动,因而,能够由支承部70更加稳定地对乘坐者的上身侧部形成支承。另外,通过限制支承部70向后转动,从而能够抑制卡爪72 (支承部70)从卡合孔43 (承压部141)上脱离。
[0153]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承部70具有设置在支承部主体部71上的凸棱73,然而,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例如,如图15所示,可以在支承部主体部71内埋设金属制的多个金属丝(加强丝)83。可以在模具中放入多个金属丝后,填充树脂,通过嵌入成型的方法来制得这样的支承部主体部71。
[0154]采用这样的结构,与具有凸棱73的结构一样,能够提高支承部主体部71的刚性。
[0155]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承压部141与支承部70在承压部141的左右两侧分别具有上下配置的4处卡爪72与卡合孔43,然而,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也可以使卡爪72与卡合孔43的数量在3以下,或者5以上。另外,也可以是在承压部上设置卡爪,在支承部上设置卡合孔。另外,多个卡爪、卡合孔可以不是沿上下方向配置,而是沿左右方向排列配置。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卡爪72与卡合孔43的卡合使支承部70以能够拆卸的方式安装在承压部141上,然而,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例如,可以通过螺栓与螺母的连接等方式使支承部以能够拆卸的方式安装在承压部上。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支承部70以能够拆卸的方式安装在承压部141上,然而,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例如可以通过粘接剂等将支承部固定在承压部上而使其不能被拆下。
[0156]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上部连接丝W2(连接丝)的沿左右方向呈直线状延伸的水平延伸部22在上下方向上位于上下排列的两个卡爪72 (连接部分)之间,然而,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例如,连接线的向上或向下弯曲的部分中、沿着左右方向延伸的部分(弯曲部分的顶部或底部)位于上下排列的两个连接部分之间。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上部连接线W2避开卡爪72与卡合孔43 (连接部分)的位置配置,然而,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例如,在构成为通过粘接剂使支承部被固定在承压部上的结构时,连接丝可以横贯连接部分(粘接部分)。
[0157]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支承部主体部71 (支承部70)的厚度D2大于承压部141的厚度D1,然而,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例如,可以使支承部的厚度与承压部的厚度相同。
[0158]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如图9所示,例示了上部连接丝W2 (连接丝)具有位于支承部70的后方的、向上凸的弯曲部W21,然而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例如,连接丝可以构成为具有位于支承部后方的、向下凹的弯曲部分。另外,也可以是,连接丝具有位于支承部的后方的、向上凸的弯曲部分以及向下凹的弯曲部分。另外,连接丝也可以不具有位于支承部后方的弯曲部分。
[0159]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连接左右侧框架20与承压部141的部件,例示了丝状的部件(上部连接丝W2与下部连接丝Wl),然而,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例如,连接侧框架与承压部的部件可以是螺旋弹簧状的部件或者带状的部件。
[0160]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座椅框架F(椅座框架Fl与椅背框架F2)的具体结构仅仅是一个例子,本发明并不限于该上述实施方式中的结构。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椅背框架F2的左右侧框架20由管状的纵管部13与板状的侧框架主体部21构成,然而,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例如,可以仅由管状的框架体来构成侧框架,或者仅由板状的框架体来构成侧框架。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承压部141与支承部70形成为板状,然而,本发明并不限于此,承压部与支承部也可以不是板状。
[0161]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交通工具座椅,例示了在汽车上所使用的车辆座椅,然而,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也可以是其他的交通工具座椅,例如可以是船舶、飞机等上使用的座椅。
[0162]〈第3实施方式〉
[0163]下面参照图16?图24对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进行说明。
[0164]另外,在下面的说明中,首先说明作为交通工具座椅的一个例子的车辆座椅的整体结构,然后对本发明的特征部分进行详细的说明。
[0165]如图16所不,车辆座椅S为用作汽车驾驶席的座椅,主要具有椅座S1、椅背S2与头枕S3。
[0166]在椅座SI与椅背S2中内置有图17所的座椅框架F。座椅框架F主要具有:椅座框架F1,其构成椅座SI的框架;椅背框架F2,其构成椅背S2的框架。如图16所示,椅座框架Fl被缓冲垫Pl与蒙皮材料覆盖,由此构成椅座SI,其中,缓冲垫Pl由聚氨酯泡沫等的缓冲材料构成,蒙皮材料由合成皮革或布料等构成。椅背框架F2被缓冲材料构成的椅背垫P2与由合成皮革或布料等形成的蒙皮材料覆盖,由此构成椅背S2。
[0167]椅背垫P2具有面对乘坐者的上身被部的中央部251以及设在该中央部251的左右两侧、比中央部251向前伸出的左右一对侧部252。
[0168]如图17所示,椅座框架Fl通过滑轨SL安装在汽车的地板上,从而能够调整车辆座椅S的前后位置。另外,椅背框架F2的下部通过角度调节装置RL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连接在椅座框架Fl的后部,从而,椅背S2能够相对于椅座SI前后摆动。
[0169]椅背框架F2主要具有上部框架10、左右的侧框架20与下部框架30。上部框架10、左右的侧框架20与下部框架30通过焊接等方式连接在一起从而形成框体状。在呈框体状的椅背框架F2内侧配置有后面详述的承压部件240。
[0170]上部框架10由大致弯曲成字母U形的管材构成,该上部框架10具有横管部11与左右一对支架12,横管部11沿左右方向延伸,左右一对支架12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横管部11的前侧,用于安装头枕S3。另外,上部框架10上一体地形成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左右一对纵管部13,在纵管部13的下部一体连接着左右的侧框架主体部21,从而构成了左右侧框架(左右侧框架20)。
[0171]左右的侧框架主体部21通过冲压金属板等方式制成,其截面大致呈U形,并且二者左右相对配置。侧框架主体部21的上部以包覆纵管部13的状态与纵管部13连接,侧框架主体部21的下部具有伸出部22,该伸出部22相对于侧框架主体部21的上部向前伸出。
[0172]承压部件240是树脂等制成的板状部件,其配置在左右侧框架20之间,位于乘坐者的后方。该承压部件240具有承压部与支承部242,其中,承压部241对应于椅背垫P2的中央部251配置,通过中央部251对乘坐者的背部进行支承;支承部242配置在侧部252的后方,通过侧部252对乘坐者的上身侧部进行支承。
[0173]承压部件240被作为连接部件的一例的下部连接丝W201与上部连接丝W202从后侧支承,上部连接丝W202与下部连接丝201的两端部W221、W211(参照图18)连接在左右侧框架20上。
[0174]承压部241的面积形成得较大(占框体状的椅背框架F2的内部空间的至少1/3以上的面积),从而能够以较大的面积来对乘坐者的背部进行支承。
[0175]支承部242从承压部241的左右方向两端部向左右方向外侧且向前侧伸出,与该承压部241 —体形成。再具体点说,支承部242从承压部241的左右两端部的、相当于乘坐者的肋部以下规定范围的上身侧部的高度位置处伸出。
[0176]如图18所示,承压部241中,支承部242之上的部分的宽度比支承部242之下的部分的宽度大。即,承压部241越靠上方尺寸越宽,形成为与乘坐者的体型匹配的形状,因而能够稳定地对乘坐者进行支承。
[0177]承压部241的上端缘241A沿着水平方向呈直线状延伸,支承部242的上端缘242A从低于承压部241的上端缘241A的位置向左右方向外侧延伸。即,上端缘241A与上端缘242A之间形成台阶。
[0178]支承部242的下端缘242B从承压部241的左右两端部的、位于中央部附近的高度位置向左右方向外侧、向上延伸。如图19所示,在椅背垫P2的侧部252的内侧面上设有凹部252A,支承部242进入凹部252A中。即,侧部252的面对支承部242的部分形成凹部252A,从而比其上与其下的部分薄,因而,在受到来自于乘坐者的较大的载荷作用时,更容易产生弯曲变形。另外,在椅背垫P2的前表面设有位置与支承部242的上下位置对应的槽部252B,使椅背垫P2更容易产生弯曲变形。如此,通过使侧部252的对应于支承部242的部分容易产生弯曲,从而易于使来自于乘坐者的载荷传递给支承部242。这样虽然容易使支承部242与椅背垫P2发生干涉,不过,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支承部242上设有避让部,从而能够有效地抑制椅背垫P2与支承部242产生干涉。
[0179]如图18所示,在承压部241上设有多个凸棱部,该凸棱部向后突出,从前方看呈凹进状。该凸棱部包括:上下延伸的多条第I凸棱部B1、连接第2凸棱部BI的下部且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第2凸棱部B2、从第I凸棱部BI中的位于左右方向最外侧的两个第I凸棱部BI的上部向左右方向外侧且向斜上方延伸的3条第3凸棱部B3。第3凸棱部B3从承压部241延伸,跨过承压部241与支承部242的交界,其头端(前端)延伸至支承部242的左右两端附近。
[0180]在承压部件240上设有多个与上部连接丝W202与下部连接丝W201卡合的爪部。具体而言,作为用于支承(保持)上部连接丝W202的卡爪,设有位于承压部241的上端中央部的第I卡爪245A、位于第I卡爪245A的左右方向外侧且位于下方的两个第2卡爪245B、位于第2卡爪245B的左右方向外侧且形成为支承部242的稍稍位于第2卡爪245B的上方的部位上的两个第3卡爪245C。另外,作为用于支承下部连接丝W201的卡爪,设有位于承压部241的下部中央的第4卡爪246A、位于第4卡爪246A的左右方向外侧且比其稍稍靠下配置的两个第5卡爪246B。
[0181]上述卡爪中,设置在支承部242上的第3卡爪245C配置在上下排列配置的第3凸棱部B3之间。因而,相比于卡爪与凸棱部重叠配置的结构相比,能够抑制支承部242的厚度。另外,第3卡爪245C设在用于提高支承部242的刚性的第3凸棱部B3之间,从而能够由上部连接丝W202进行稳定的支承。
[0182]上部连接丝W202上下弯曲形成,卡合在上述第I卡爪245A、第2卡爪245B、第3卡爪245C上,且穿过这些卡爪。并且,上部连接丝W202在左右两端部W221处向下弯曲,并卡合在侧框架20上设置的筒状的卡止部上(图中没有示出)。
[0183]上部连接丝W202经过支承部242的后方,从后方对支承部242进行支承。另外,上部连接丝W202与设置在支承部242上的第3卡止245C卡合,从而不易相对于支承部242产生位置错位。
[0184]下部连接丝W201上下弯曲形成,卡合在上述第4卡爪246A、第5卡爪246B上,且穿过这些卡爪。并且,下部连接丝W201在其左右两端部W211处被卡止在摆动机构26 (参照图17)的下端。摆动机构260是能够前后摆动的、由连杆与弹簧构成的公知机构,在通常情况下,连杆受弹簧的作用力而位于前方位置,在连杆的下端受到的向后载荷的大小达到规定值以上时,连杆向后摆动至后方位置。
[0185]如图17所示,在侧框架20的位于右侧的纵管部13上设有支架271,在支架271上通过作为固定部件的一例的螺栓273固定着气囊装置272。该螺栓273配置在承压部241的上端缘241A以下、支承部242的上端缘242A以上的高度位置。因而,虽然螺栓273的头部向左右方向内侧突出,然而,能够避免与支承部242产生干涉。
[0186]下面对具有上述结构的车辆座椅S能够达成的作用效果进行说明。
[0187]在乘坐者乘坐在车辆座椅S上时,通常状态下,如图16所示,乘坐者的上身施加给椅背S2的载荷由承压部件240通过椅背垫P2承受。承压部件240依靠上部连接丝W202以及上部连接丝W202的弹簧向后稍稍移动,在此状态下支承乘坐者的上身。此时,乘坐者的上身背部由椅背垫P2的中央部251支承,中央部251由承压部件240的承压部241支承。另外,乘坐者的上身侧部的从肩部到肋部下方的部位由椅背垫P2的侧部252支承,该侧部252由位于后方的支承部242支承。支承部242的上端缘242A比承压部241的上端缘241A低,形成避让部,因而,不易使乘坐者感觉受到支承部242的上侧角部抵接,可以达成良好的乘坐感。
[0188]另外,由于在支承部242的上端缘242A与承压部241的上端缘241A之间形成台阶,因而,支承部242从承压部241延伸的基部容易产生弯曲,从而能够获得柔软的乘坐感。在本实施方式中,承压部件240上设有第3凸棱部B3,该第3凸棱部B3形成在承压部241与支承部242这两方上,向后突出,且该第3凸棱部B3向左右方向外侧、向斜上方延伸,因而,能够对由于形成避让部而造成支承部242的刚性下降形成补偿,能够对乘坐者的上身侧部产生适当的支承感。
[0189]另外,作为卡合上部连接丝W202的卡爪,支承部242具有第3卡爪245,由该第3卡爪245C来卡合上部连接丝W202,因而,能够将上部连接丝S202与支承部242固定在一起,防止产生位置错位,不易产生振动噪音。
[0190]在由于车辆受到后侧碰撞等造成乘坐者产生后向载荷时,乘坐者的上身强力地推压椅背垫P2。此时,椅背垫P2受到的载荷通过中央部251施加在承压部241上,并且也通过侧部252施加在支承部242上。由承压部件240的承压部241与支承部242承受载荷,使摆动机构260向后摆动,承压部件240向后方移动。如此,能够有效地由承压部件240承受来自于乘坐者的载荷,使乘坐者迅速地陷入椅背S2中。特别地,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辆座椅S中,上部连接丝W202经过支承部242的后方,因而,在支承部242被来自于乘坐者的上身侧部的载荷向后推动时,支承部242将载荷传递给上部连接丝W202,从而能够迅速地使乘坐者陷入椅背S2中。
[0191]此时,如图18所示,虽然支承部242以进入侧部252的凹部252A中的方式配置,但是由于形成有避让部,因而能够抑制椅背垫P2与支承部242产生不适当的干涉。特别地,在通常型式的座椅中(运动模式的座椅不同),侧部252向前伸出的伸出量较小,因而容易与椅背垫P2产生干涉,而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使支承部242具有避让部从而能够避免不适当的干涉。
[0192]另外,此时,由于第3卡爪245C与上部连接丝W202卡合,因而能够将上部连接丝W202与支承部242固定在一起,使二者不易产生位置错位,在上部连接丝S202受到来自于支承部242的较大的载荷作用时,能够将载荷有效地传递给上部连接丝W202。
[0193]在上面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然而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可以进行适当的变形。
[0194]例如,可以入图20所示的第I变形例中的承压部件340那样,使第3凸棱部B31不是像左右方向外侧的斜上方延伸,而是在水平方向上延伸。另外,也可以入图21所示的第2变形例中的承压部件440那样,不在支承部442的上端缘442A与承压部241的上端缘241A之间设置台阶,使支承部442的上端缘442A从上端缘241A的左右两端连续地向左右方向外侧逐渐降低这样地倾斜。在构成为上端缘442A向左右方向外侧逐渐降低的结构时,将上述气囊装置272固定在侧框架20上的固定部件可以配置在,承压部241的上端缘241A之下、支承部442的上端缘442A的下端(即,左右方向两端部)之上的高度位置。
[0195]作为不同于图21与图18的方式,可以将上端缘442A形成为向下凹的弯曲状(圆弧状等)(没有图示)。另外,如图22所示的第3变形例中的承压部件540那样,可以是图20的第3凸轮部B31与图21中的上端缘442A的组合方式。
[0196]另外,作为对之处部242进行加强的结构,可以如图23所示的第4变形例中的承压部件64那样,在支承部242上设置加强部645,加强部645从支承部242的上端缘642A形成至下端缘642B,通过将边缘部向后弯折而形成凸缘状。如此,虽然在支承部242上设置避让部使得刚性降低,不过能够由加强部645形成补偿,提高刚性,使车辆座椅S能够产生切实的支承感。另外,至少在与避让部相邻的上端缘642A部分设置加强部645即可。
[0197]在设有该加强部625的图23所示的变形例中,如双点划线所示,第3凸棱部B3延伸至加强部645的位置处。从而,能够提高支承部242的刚性,使车辆座椅S能够产生切实的支承感。
[0198]另外,可以如图24所示的第5变形例中的承压部件740那样,在承压部件740的整周即承压部241与支承部242的全部边缘设置凸缘状的加强部745。如此,能够提高承压部件740整体的刚性,构成为运动型式的座椅等时,能够提供具有切实的刚性感觉的乘坐感。
[0199]另外,上述加强部645、745是通过使边缘部向后弯曲而形成为凸缘状,不过也可以由凸棱、厚壁部等来形成加强部。
[0200]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固定部件,例示了螺栓273,然而,也可以使用螺母、用于固定车辆内饰件的夹子或者铆钉等来用作固定部件。
[0201]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座椅框架F (椅座框架Fl与椅背框架F2)的具体结构仅仅是一个例子,本发明并不限于该上述实施方式中的结构。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椅背框架F2的左右侧框架20由管状的纵管部13与板状的侧框架主体部21构成,然而,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例如,可以仅由管状的框架体来构成侧框架,或者仅由板状的框架体来构成侧框架。
[0202]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交通工具座椅,例示了在汽车上所使用的车辆座椅,然而,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也可以是其他的交通工具座椅,例如可以是船舶、飞机等上使用的座椅。
【权利要求】
1.一种交通工具座椅,具有椅座与椅背,其特征在于, 所述椅背具有椅背框架,椅背框架包含构成左右框架的左右一对侧框架, 还具有承压部与支承部, 所述承压部配置在所述左右一对侧框架之间且位于乘坐者的后方,该承压部能够相对于所述左右一对侧框架进行后退移动, 所述支承部从所述承压部的左右两端部向左右方向外侧伸出,在所述椅背内对乘坐者的上身侧部进行支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通工具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部相对于所述承压部向前方伸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交通工具座椅,其特征在于,至少在与乘坐者的腰部的高度对应的位置形成有所述支承部。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交通工具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部与所述承压部一体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交通工具座椅,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第I连接丝,所述第I连接丝沿左右方向延伸,连接所述左右一对侧框架与所述承压部, 在与乘坐者的腰部的高度对应的位置,所述第I连接丝经过所述支承部的后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交通工具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I连接丝在所述支承部的后方具有向上凸的弯曲部分以及/或者向下凹的弯曲部分。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交通工具座椅,其特征在于,在与乘坐者的腰部的高度对应的位置以及与乘坐者的胸部的高度对应的位置形成有所述支承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交通工具座椅,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第2连接丝,该第2连接丝沿左右方向延伸,连接所述左右一对侧框架与所述承压部, 在与乘坐者的胸部的高度对应的位置,所述第2连接丝经过所述支承部的后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交通工具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连接丝在所述支承部的后方具有向上凸的弯曲部分以及/或者向下凹的弯曲部分。
10.根据权利要求7?9中任一项所述的交通工具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部的配置在与乘坐者的腰部的高度对应的位置的部分与配置在与乘坐者的胸部的高度对应的位置的部分相互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通工具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压部具有加强用的凸棱。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交通工具座椅,其特征在于,在椅背并未受到来自于乘坐者的上身的后向载荷作用时,所述第2连接丝的左右方向上的最外侧部位于所述支承部的外侧。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通工具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压部与所述支承部分体形成。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交通工具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部相对于所述承压部能够拆装。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交通工具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承部具有: 支承部主体部,其呈板状,用于支承乘坐者的上身侧部; 卡爪,其从所述支承部主体部向所述承压部侧伸出,能够与设置在所述承压部的左右两端的卡合孔卡合; 凸棱,其设置在所述支承部主体部上,沿着所述卡爪的伸出方向延伸。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交通工具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部具有限制部,所述限制部从所述支承部主体部向所述承压部侧伸出,沿着所述承压部的后表面延伸至所述承压部的左右两端部的后方,用于限制所述支承部向后转动。
17.根据权利要求13?16中任一项所述的交通工具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部的厚度比所述承压部的厚度厚。
18.根据权利要求13?17中任一项所述的交通工具座椅,其特征在于, 具有连接丝,该连接丝沿左右方向延伸,连接所述左右一对侧框架与所述承压部, 所述连接丝经过所述承压部与所述支承部的后方配置,且避开所述承压部与所述支承部的连接部分。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交通工具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承压部与所述支承部在所述承压部的左右两侧分别具有至少两个上下排列的连接部分, 所述连接丝的沿着左右方向呈直线状延伸的部分在上下方向上配置在上下排列的两个连接部分之间。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交通工具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丝在所述支承部的后方具有向上凸的弯曲部分以及/或者向下凹的弯曲部分。
21.根据权利要求13?20中任一项所述的交通工具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压部与所述支承部的连接部分配置在所述侧框架的左右方向内侧。
22.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交通工具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承部具有: 支承部主体部,其呈板状,用于支承乘坐者的上身侧部; 卡爪,其从所述支承部主体部向所述承压部侧伸出,能够与设置在所述承压部的左右两端的卡合孔卡合; 加强丝,其埋设在所述支承部主体部中,且沿着所述卡爪的伸出方向延伸。
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通工具座椅,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覆盖所述椅背框架的椅背垫, 由所述承压部与所述支承部构成的承压部件支承在所述椅背框架上,使得,在所述椅背受到来自于乘坐者的后向载荷作用时,能够使乘坐者的上身陷入椅背中, 所述椅背垫具有:面对乘坐者的上身背部的中央部、设置在中央部的左右两侧且相对于所述中央部向前伸出的左右的侧部, 所述承压部件配置在所述椅背内且对应于所述中央部的位置配置, 所述承压部通过连接部件连接在所述左右一对侧框架上, 所述支承部配置在所述侧部的后方, 所述支承部的上端缘比所述承压部的上端缘的位置低。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交通工具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部的上端缘与所述承压部的上端缘之间具有台阶。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交通工具座椅,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承部的上端缘设有加强部。
26.根据权利要求23?25中任一项所述的交通工具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部上设有向后方突出的凸棱部,所述凸棱部向左右方向外侧的斜上方延伸。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交通工具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承部的缘部中,至少在上端缘设有加强部, 所述凸棱部延伸至所述加强部。
28.根据权利要求23?27中任一项所述的交通工具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件经过所述支承部的后方。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交通工具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部具有与所述连接部件卡合的卡爪。
30.根据权利要求23?29中任一项所述的交通工具座椅,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侧框架上设有用于安装气囊装置的固定部件,该固定部件配置在所述支承部的上端缘的下端上方的高度位置。
【文档编号】B60N2/66GK104144820SQ201380012200
【公开日】2014年11月12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5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14日
【发明者】清水秀一, 关雄一郎, 杉山慎二, 石原和实 申请人:提爱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