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车辆的防护装置及工程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90114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工程车辆的防护装置及工程车辆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工程车辆的防护装置及工程车辆,所述防护装置包括安全栏和安装架,安全栏安装在安装架上,安全栏包括安装梁,安装架上设有与该安装梁嵌合连接的安装梁,且安装梁的上端与纵梁的上端可转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不仅结构简单,而且实用性较强,灵活性较高,将拆装困难的安全栏变得简单,甚至可以无需拆卸安全栏,也可以实现设备更换。
【专利说明】工程车辆的防护装置及工程车辆【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护装置,尤其是一种应用于工程车辆上的防护装置。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工程车辆。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工程机械车辆上(如混凝土泵车、起重机)的防护装置都是直接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混凝土泵车的底盘大梁上面,因为防护装置是装在底盘两侧,用来防止行人无意摔倒时被卷入车底的,因此就必然会导致安全栏会挡住底盘上面的很多设备,例如:气罐、电瓶等等,一旦这些设备需要更换时,就必须拆下防护装置。因为防护装置的安全栏和安装架连接是采用螺栓连接,而且螺母安装在槽形钢内侧,不方便操作人员从安装架上拆卸安全栏,这样既费时又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工程车辆的防护装置,无需拆卸安全栏,直接将安全栏整体绕到安装架的上方就能方便操作人员更换被安全栏挡在工程车辆底盘大梁上的零部件,不仅结构简单,而且实用性较强,灵活性较高。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工程车辆的防护装置,包括安全栏和安装架,安全栏安装在安装架上,安全栏上固定安装有安装梁,安装架上固定安装有与安装梁可嵌合的纵梁,安装梁的上端与纵梁的上端可转动连接,安装梁的下端和纵梁的下端可拆卸连接。
[0005]优选地,前横梁与后横梁套设连接,且前横梁与后横梁可相对伸缩移动。
[0006]优选地,前横梁上设有多个安装孔,后横梁上设有与前横梁上的安装孔配合连接的多个固定孔。
[0007]优选地,前横梁上开设有至少一个以上的腰型孔,后横梁上对应开设有与腰型孔配合连接的至少一个以上的腰型孔,且前横梁上的腰型孔与后横梁上的腰型孔的孔长相同,第一腰型孔和与其对应的第二腰型孔滑动连接。
[0008]优选地,前横梁与后横梁铰接,且前横梁可绕其与后横梁的铰接点在前横梁所在的水平面转动。
[0009]优选地,安装架还包括安装座,安装座上安装有后横梁,纵梁上安装有前横梁。
[0010]优选地,安装架还包括前横梁和后横梁,前横梁与纵梁可活动连接。
[0011]优选地,纵梁和/或安装梁都为凹形结构,且安装梁的开口与纵梁的开口相互朝向对方嵌合连接。
[0012]优选地,纵梁的下端和安装梁的下端通过销轴可拆卸连接,销轴的两端还设有旋转把手。
[0013]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带有该工程车辆的防护装置的工程车辆,所述工程车辆的防护装置沿工程车辆车身的高度方向安装在该工程车辆的底盘的两侧。[001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将安全栏上的安装梁和安装架上的纵梁的上端设计成可转动连接,下端设计成可拆卸连接,维修人员只需将安装梁与纵梁的可拆卸的下端拆卸后,再将安装梁绕纵梁转动至纵梁的上方,就能实现维修,而无需拆卸安全栏,因安全栏整个结构都转动至安装架的上方,不仅可以空出较大的维修空间,而且该结构十分简单,安装架与安全栏之间无需再增加任何复杂的转动装置,直接通过螺栓或转动轴即可实现。相比现有技术采用焊接或螺栓连接等固定方式连接,本实用新型采用如转动连接等这样的可活动连接方式,使得操作人员在维修过程中,这样不仅省时省力,且方便操作。
[0015]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7]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工程车辆防护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纵梁和安装梁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图2中A处的主视图;
[0020]图4为图2中B处的主视图;
[0021]图5为图3中C处的主视图;
[0022]图6为本实用新型工程车辆防护装置安装梁绕纵梁转动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安装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安装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安装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0027]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横、纵、前、后”是针对工程车辆防护装置正常工作状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描述用词,其中,以整个工程车辆为例,横、纵分别指的是工程车辆的沿其车身高度可无限延伸的方向和工程车辆沿其车身宽度可无限延伸的方向。上、下分别指的是工程车辆沿其高度方向上离水平地面较高的位置和离水平地面较低的位置。前、后分别指的是工程车辆沿其宽度方向上靠近工程车辆底盘较远的位置和较近的位置。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工程车辆的防护装置,包括安全栏I和安装架2,安全栏I安装在安装架2上,该安全栏I上固定安装有安装梁12,安装架2上固定安装有与该安装梁12可嵌合的纵梁21,纵梁的上端与安装梁的上端可转动连接,纵梁的下端和安装梁的下端可拆卸连接。
[0028]将纵梁21的上端与安装梁12的上端采用可转动连接,纵梁21的下端与安装梁12的下端采用可拆卸连接,当操作人员将安装梁12与纵梁21的可拆卸的下端拆卸以后,所述安装梁12可以绕纵梁21转动;若操作人员需要对位于防护装置内侧的其他部件进行修理、拆卸等工作时,再将所述安装梁12绕所述纵梁21转动至纵梁21的上方,即可消除安全栏I给操作人员维修时带来的阻碍,不仅无需将防护装置拆卸,还可以得到较大的维修空间,安全栏I的整体结构完全在安装架2的上方,使得操作人员可以很方便的进行维修,比现有技术的拆卸过程省时省力。
[0029]如图2至图6所示,所述安装梁12和纵梁21均为沿其各自的长度方向上下延伸且相互配合的长杆件,所述安装梁12的上端通过螺栓5与纵梁21上端对应的位置可转动连接,所述安装梁12的下端通过销轴3与纵梁21对应的下端可拆卸连接。当操作人员需要对位于防护装置一侧的其他部件进行修理、拆卸等工作时,只需拔出销轴3,然后将安全栏I绕螺栓5旋转即可。本实施例中,所述安全栏I绕螺栓5向上转动,可以理解的是,也可以是安装梁的下端通过螺栓5与纵梁21的下端的对应位置可转动连接,安装梁的上端通过销轴3与纵梁21的上端的对应位置可拆卸连接。
[0030]所述纵梁21和/或所述安装梁12的横截面都为凹形结构,该横截面为所述纵梁21和/或所述安装梁12垂直于各自长度方向上所在平面的的截面,安装梁12的开口 13与纵梁21的开口 14相互朝向对方嵌合连接。所述安装梁12包括第一竖直边122、第二竖直边123以及第一横边124,所述第一竖直边122和所述第二竖直边123分别与所述第一横边124的两端连接或一体成型,所述纵梁21包括第三竖直边212、第四竖直边213和第二横边214,所述第三竖直边212和所述第四竖直边213与所述第二横边214的两端连接或一体成型,且所述第三竖直边212、第四竖直边213分别位于第一竖直边122和第二竖直边123的内侧,同时,纵梁21的第三竖直边212、第四竖直边213上靠近安装梁12的第一横边124的一端与第一横边124的距离要小于安装梁12的第一竖直边122、第二竖直边123上靠近纵梁21的第二横边214的一端与第二横边214距离,通过螺栓5依次穿过所述第一竖直边122、第三竖直边212、第四竖直边213和第二竖直边123各自相对应的同一端,使得纵梁21和安装梁12可转动连接,所述螺栓5位于所述纵梁21和安装梁12的上端,所述安装梁12和纵梁21的下端通过销轴3穿过所述第一竖直边122、第三竖直边212、第四竖直边213和第二竖直边123,使得纵梁21和安装梁12可拆卸连接,且在销轴3的两端设有旋钮把手4。
[0031]为了使得操作人员方便维修安装在工程车辆防护装置内侧的零部件,让纵梁21和安装梁12通过螺栓5可转动连接,且螺栓5位于纵梁21和安装梁12的上端,只需先将销轴3抽出,再将安装梁12绕螺栓5转动到纵梁21的上方即可。其为了使得安装梁12可以绕螺栓5转动到纵梁21的上方,则纵梁21的第三竖直边212和第四竖直边213要位于安装梁12的第一竖直边122和第二竖直边123的内侧,且纵梁21的第三竖直边212、第四竖直边213上靠近安装梁12的第一横边124的一端与第一横边124存在一定的间距h,安装梁12的第一竖直边122、第二竖直边123上靠近纵梁21的第二横边214的一端与第二横边214也存在一定的间距m,这样就可以使得安装梁12可以绕螺栓5转动到纵梁21的上方,并通过第二横边214对第一横边124限位,如图6所示,使得安装梁12可以搭接在纵梁21上。
[0032]所述第一竖直边122、第二竖直边123、第三竖直边212和第四竖直边213上分别设有第一 U型槽121、第二 U型槽121’、第一通孔211和第二通孔211’,销轴3穿过该第一U型槽121、第二 U型槽121’、第一通孔211和第二通孔211’,使得纵梁21和安装梁12可拆卸连接,且在销轴3的两端设有旋钮把手4对销轴3进行限位,且分别与安装梁12的第一竖直边122和第二竖直边123的外侧紧密贴合,防止销轴3从第一 U型槽121、第二 U型槽121’、第一通孔211和第二通孔211’中滑出。
[0033]在第一竖直边122和第二竖直边123分别设有第一 U型槽121和第二 U型槽121’,当拧松旋钮把手4,销轴3就可以从安装梁12的第一 U型槽121和第二 U型槽121’移出,在无需拆卸销轴3的情况下,就可以使得安装梁12绕纵梁21转动。方便操作,省时省力。安全栏I还包括至少两栏杆11,该两个栏杆11平行设置在安装梁12上,所述安装梁12与所述两栏杆11有一定的夹角,优选地,成90度夹角。
[0034]如图7和图8所示,该安装架2还包括安装座22、前横梁23和后横梁24,该前横梁23的一端固定安装在纵梁21上,所述前横梁23与所述后横梁24套装连接,前横梁23套装在后横梁24内,且所述前横梁23可以在所述后横梁24内伸缩移动,后横梁24的另一端上固定安装在安装座22上。值得注意的是,后横梁24套装在前横梁23内,且所述前横梁23可以在所述后横梁24外伸缩移动是所述前横梁23与后横梁24套装连接的另一种方式,同样也能实现相同的技术效果,即前横梁23相对于后横梁24伸缩移动。
[0035]如图7所示,前横梁23上设有多个安装孔233,后横梁24上设有与前横梁23的安装孔233配合连接的固定孔244,通过螺栓6穿过任意一个安装孔233和与该安装孔233相对应的固定孔244,使得前横梁23和后横梁24可拆卸连接。若要调节前横梁23在其长度方向上与后横梁24的距离以满足操人员的实际需求,只需拧松螺栓6后,移动前横梁23在其长度方向上增大或缩小与后横梁24的距离,使得其中任意一个安装孔233与其对应的固定孔244对准,再拧紧螺栓6,就可以实现前横梁23与后横梁24之间的相对伸缩移动。当然,这里要说明的是,安装孔233和固定孔244之间还可以通过销轴、连接杆等其他将安装孔233和固定孔244连接的连接件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0036]如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安装架2的第二实施例中,其与本实用新型安装架2的一实施例中的区别点在于:所述前横梁23上开设有至少一个以上的第一腰型孔232,后横梁24上对应开设有与腰型孔232配合连接的至少一个以上的第二腰型孔242,且任意一个第一腰型孔232与任意一个第二腰型孔242的孔长都相同,使得前横梁23可以在后横梁24内沿后横梁24所在的长度方向上伸缩移动。
[0037]通过在前横梁23上开设有至少一个以上的第一腰型孔232,以及在后横梁24至少一个以上的第二腰型孔242,再通过螺栓穿过任意一个第一腰型孔232以及与第一腰型孔232对应的第二腰型孔242,由于螺栓可以在第一腰型孔和第二腰型孔中移动,使得前横梁23与后横梁24之间就会存在相对移动。不仅可以防止操作人员因前横梁23长度过长而在修理时碰头,也可以调节安全栏I与安装架2的距离。当然,这里要说明的是,第一腰型孔232和第二腰型孔242之间还可以通过销轴、连接杆等将第一腰型孔232和第二腰型孔242连接,且能够在第一腰型孔232和第二腰型孔242内移动的连接件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如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中提供的安装架2,包括前横梁23和后横梁24以及安装座22,所述前横梁23的一端与后横梁24 —端通过螺栓7可转动连接,所述后横梁24的一端与安装座22固定连接。
[0038]通过将前横梁23与后横梁24铰接,就能实现安全栏I与安装架2的可转动连接,使得操作人员无需对安全栏I和安装架2进行拆卸,直接通过转动安全栏I就可以实现安全栏I的位置转移。
[0039]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工程车辆,所述工程车辆包括底盘,所述工程车辆的防护装置沿所述工程车辆车身的高度方向安装在所述底盘的两侧。
[0040]当然,这里要说的是,所述纵梁21和或安装梁12还可以为U型结构,不仅仅局限于凹形结构,也可以是U型结构与凹形结构的任意组合,只要满足纵梁21与安装梁12—端是可拆卸接卸的,另一端是可转动连接的,都应当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还有就是所述安装梁12的竖直边上还可以开设孔,不仅仅局限于U型槽或凹槽等槽型结构,只要满足销轴3穿过所述纵梁21和或安装梁12的竖直边,并使得纵梁21与安装梁12可拆卸连接都应当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也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上述技术构思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0041]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0042]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而不限于权利要求书中各项权利要求的引用关系。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0043]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权利要求】
1.一种工程车辆的防护装置,包括安全栏(I)和安装架(2),所述安全栏(I)安装在所述安装架(2)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栏(I)上固定安装有安装梁(12),所述安装架(2)上固定安装有与所述安装梁(12)可嵌合的纵梁(21),所述安装梁(12)的上端与所述纵梁(21)的上端可转动连接,所述安装梁(12)的下端和所述纵梁(21)的下端可拆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程车辆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2)还包括前横梁(23 )和后横梁(24 ),所述前横梁(23 )与所述纵梁(21)可活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程车辆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横梁(23)与所述后横梁(24 )套设连接,且所述前横梁(23 )与所述后横梁(24 )可相对伸缩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工程车辆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横梁(23)上设有多个安装孔(233),所述后横梁(24)上设有与所述前横梁(23)上的安装孔(233)配合连接的多个固定孔(244),所述安装孔(233)和与其对应的所述固定孔(244)之间可拆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工程车辆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横梁(23)上开设有至少一个以上的第一腰型孔(232),所述后横梁(24)上对应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腰型孔(232)配合连接的至少一个以上的第二腰型孔(242),且所述第一腰型孔(232)与所述第二腰型孔(242)的孔长相同,所述第一腰型孔(232)和与其对应的所述第二腰型孔(242)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程车辆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横梁(23)与所述后横梁(24)铰接,且所述前横梁(23)可绕其与所述后横梁(24)的铰接点在所述前横梁(23)所在的水平面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2-6任意一项所述的工程车辆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2 )还包括安装座(22 ),所述安装座(22 )上安装有所述后横梁(24 ),所述纵梁(21)上安装有所述前横梁(2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程车辆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梁(21)和/或所述安装梁(12)都为凹形结构,且所述安装梁(12)的开口( 13)与所述纵梁(21)的开口( 14)相互朝向对方嵌合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工程车辆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梁(21)的下端和所述安装梁(12)的下端通过销轴(3)可拆卸连接,所述销轴(3)的两端还设有旋转把手(4)。
10.一种工程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人任意一项所述的工程车辆的防护装置,所述工程车辆的防护装置沿所述工程车辆车身的高度方向安装在所述工程车辆的底盘的两侧。
【文档编号】B60R19/38GK203713780SQ201420040245
【公开日】2014年7月16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22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22日
【发明者】李庆良, 吴德志, 黄柯 申请人: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