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钢丝子午线轮胎的纤维缠绕冠带层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94175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全钢丝子午线轮胎的纤维缠绕冠带层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全钢丝子午线轮胎的纤维缠绕冠带层结构,包括胎体帘布以及设置在胎体帘布上的带束层构件,带束层构件由1#带束层、2#带束层、3#带束层、4#带束层以及冠带层组成;在胎体帘布上贴合有1#带束层,在1#带束层上贴合有2#带束层;在2#带束层(2)上贴合有3#带束层;在3#带束层上贴合有4#带束层;在4#带束层上缠绕有纤维冠带层,纤维冠带层的两端均超过钢丝带束层中最宽的带束层两端10~20mm。本实用新型通过纤维缠绕冠带层来缠绕四层结构的钢丝带束层,保证了冠部的抗刺扎强度;延缓了钢丝的老化;纤维缠绕冠带层的热收缩特性提供了对轮胎的束缚能力,并保证了此轮胎的承载性能比采用普通四层钢丝带束层结构的轮胎承载性能高。
【专利说明】全钢丝子午线轮胎的纤维缠绕冠带层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轮胎制造领域,尤其是一种全钢丝子午线轮胎的纤维缠绕冠带层结构。

【背景技术】
[0002]与斜交轮胎相比,全钢丝子午线轮胎具有胎冠结构更简单、使用路况复杂、使用载荷高等特点。全钢丝子午线轮胎经常因被路面上尖锐物体刺扎、切割等原因损伤带束层,并最终诞爆。
[0003]全钢丝子午线轮胎的胎冠带束层结构通常有零度带束层结构(图3)和四层带束层结构(图4)。传统带束层结构的轮胎在使用过程中,由于行驶路面条件差、轮胎承受较大的负荷、行驶速度较快、胎冠受到的冲击比较大,导致胎面胶料容易被刺伤或刺穿,钢丝带束层失去保护裸露出来,轮胎在继续使用过程中,裸露的钢丝在水汽的侵蚀下锈蚀,失去对轮胎胎体的箍紧,最终发生冠爆现象。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全钢丝子午线轮胎的纤维缠绕冠带层结构,它成本较低,可以有效地解决轮胎被刺伤后导致的冠爆等问题,大幅提高全钢子午线轮胎的胎冠抗刺扎、抗冠爆能力和使用寿命,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0005]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全钢丝子午线轮胎的纤维缠绕冠带层结构,包括胎体帘布以及设置在胎体帘布上的带束层构件,带束层构件由1#带束层、2#带束层、3#带束层、4#带束层以及纤维冠带层组成;在胎体帘布上贴合有1#带束层,在1#带束层上贴合有2#带束层;在2#带束层上贴合有3#带束层;在3#带束层上贴合有4#带束层;在4#带束层上缠绕有纤维冠带层,纤维冠带层为纤维帘线螺旋缠绕的周向增强层,纤维冠带层的纤维帘线与轮胎周向夹角小于或等于1°,纤维冠带层的两端均超过钢丝带束层中最宽的带束层两端10?20mm。
[0006]所述的1#带束层、2#带束层、3#带束层、4#带束层均为钢丝压延帘布裁断制成,钢丝与轮胎周向夹角为15°?90°。
[0007]所述的2#带束层的宽度大于1#带束层的宽度,且1#带束层与2#带束层两端的宽度差级均为5?20mm ;3#带束层的宽度小于2#带束层的宽度,且2#带束层与3#带束层两端的宽度差级均为5?20mm ;4#带束层的宽度小于3#带束层的宽度,且3#带束层与4#带束层两端的宽度差级均为15?45mm。
[0008]所述的纤维冠带层以相互平行排列的15?30根纤维帘线为一组,连续螺旋缠绕在4#带束层上,纤维帘线表面均覆有橡胶。
[0009]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纤维缠绕冠带层来缠绕四层结构的钢丝带束层,与传统的零度带束层结构相比,具有三个方面的优势。第一,增加了胎冠的整体强度,保证了冠部的抗刺扎强度;第二,确保轮胎胎面胶料在受外伤刺扎后也不会让带束层钢丝裸露出来与空气或水汽直接接触,延缓了钢丝的老化;第三,纤维缠绕冠带层的热收缩特性提供了对轮胎的束缚能力,并保证了此轮胎的承载性能比采用普通四层钢丝带束层结构的轮胎承载性能高。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使用效果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1]附图2为附图1的A部放大图;
[0012]附图3、附图4为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一种全钢丝子午线轮胎的纤维缠绕冠带层结构,包括胎体帘布5以及设置在胎体帘布5上的带束层构件,带束层构件由1#带束层1、2#带束层2、3#带束层3、4#带束层4以及纤维冠带层6组成;在胎体帘布5上贴合有1#带束层,1#带束层为钢丝压延帘布裁断制成,钢丝与轮胎周向夹角为45° ;在1#带束层上贴合有2#带束层,2#带束层为钢丝压延帘布裁断制成,钢丝与轮胎周向夹角为45°,2#带束层2的宽度大于1#带束层I的宽度,且1#带束层I与2#带束层2两端的宽度差级为15mm ;在2#带束层上贴合有3#带束层,3#带束层为钢丝压延帘布裁断制成,钢丝与轮胎周向夹角为45° ,3#带束层3的宽度小于2#带束层2的宽度,且2#带束层2与3#带束层3两端的宽度差级为15mm ;在3#带束层上贴合有4#带束层,4#带束层为钢丝压延帘布裁断制成,钢丝与轮胎周向夹角为45° ,4#带束层4的宽度小于3#带束层3的宽度,且3#带束层3与4#带束层4两端的宽度差级为30mm ;在4#带束层上缠绕有纤维冠带层,纤维缠带层的两端均超过钢丝带束层中最宽的带束层两端15mm。维缠绕冠带层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在胎体帘布5上设置的钢丝带束层,钢丝带束层由1#带束层1、2#带束层2、3#带束层3及4#带束层4组成,2#带束层2的宽度大于1#带束层I的宽度,且1#带束层I与2#带束层2两端的宽度差级均为1mm ;2#带束层2的宽度大于3#带束层3的宽度,且2#带束层2与3#带束层3两端的宽度差级均为12mm ;3#带束层3的宽度大于4#带束层4的宽度,且3#带束层3与4#带束层4两端的宽度差级均为30mm ;在整个钢丝带束层的顶部覆盖有纤维缠绕冠带层6,纤维冠带层6为20根纤维帘线相互平行地螺旋缠绕的周向增强层,纤维冠带层6的纤维帘线与轮胎周向夹角小于或等于1°,纤维冠带层6的两端均超过钢丝带束层中最宽的带束层两端15_,纤维帘线表面均覆有橡胶(纤维冠带层6的纤维帘线可以根据需要选择15?30根,纤维帘线之间平行排列进行缠绕,本实施例仅以举例说明)。
[0014]本实用新型中,四层结构的钢丝带束层结构是成熟的工艺技术,纤维缠绕冠带层的生产及工艺控制均是轮胎制造过程中比较简单的工艺,这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产业化批量化提供了稳定性保证,可即时生产。
【权利要求】
1.一种全钢丝子午线轮胎的纤维缠绕冠带层结构,包括胎体帘布(5)以及设置在胎体帘布(5)上的带束层构件,其特征在于:带束层构件由1#带束层(1)、2#带束层(2)、3#带束层(3)、4#带束层(4)以及纤维冠带层(6)组成;在胎体帘布(5)上贴合有1#带束层(1),在1#带束层(I)上贴合有2#带束层(2) ?’在2#带束层(2)上贴合有3#带束层(3);在3#带束层(3)上贴合有4#带束层(4);在4#带束层(4)上缠绕有纤维冠带层(6),纤维冠带层(6)为纤维帘线螺旋缠绕的周向增强层,纤维冠带层(6)的纤维帘线与轮胎周向夹角小于或等于1°,纤维冠带层(6)的两端均超过钢丝带束层中最宽的带束层两端10?20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钢丝子午线轮胎的纤维缠绕冠带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1#带束层(1)、2#带束层(2)、3#带束层(3)、4#带束层(4)均为钢丝压延帘布裁断制成,钢丝与轮胎周向夹角为15°?9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钢丝子午线轮胎的纤维缠绕冠带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2#带束层(2)的宽度大于1#带束层(I)的宽度,且1#带束层(I)与2#带束层(2)两端的宽度差级均为5?20mm ;3#带束层(3)的宽度小于2#带束层(2)的宽度,且2#带束层(2)与3#带束层(3)两端的宽度差级均为5?20mm ;4#带束层(4)的宽度小于3#带束层(3)的宽度,且3#带束层(3)与4#带束层(4)两端的宽度差级均为15?4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钢丝子午线轮胎的纤维缠绕冠带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纤维冠带层(6)以相互平行排列的15?30根纤维帘线为一组,连续螺旋缠绕在4#带束层(4)上,纤维帘线表面均覆有橡胶。
【文档编号】B60C9/02GK203974415SQ201420242622
【公开日】2014年12月3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13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13日
【发明者】景瑜, 向宗义, 石汉臣, 胡孝群, 姜张华 申请人:贵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