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轮胎的散热方法及其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3901256阅读:1605来源:国知局
汽车轮胎的散热方法及其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汽车轮胎的散热方法及其装置,属于一种汽车零部件及其使用方法。目的是提高汽车轮胎的散热效果。其方案是:在金属轮毂的槽底内侧,紧固一圈导热的编织带,编织带上留有导热的丝状穗子,该丝状穗子在橡胶轮胎和金属轮毂构成的气腔内。随着车轮的运转,穗子在气腔内摆动,一方面,搅动气体,促进气体与金属轮毂之间的热交换;另一方面,穗子自身传导热量到金属轮毂,进一步提高散热效果。从而,降低温升,降低胎压。
【专利说明】汽车轮胎的散热方法及其装置

【技术领域】
:
[0001]本发明涉及汽车轮胎的散热方法及其装置,属于一种汽车零部件及其使用方法。【背景技术】:
[0002]目前,主流的汽车轮胎,一般由金属轮毂和橡胶轮胎两部分构成。在橡胶轮胎和金属轮毂之间是气腔,气腔内充满空气。受路面温度和摩擦生热的多重作用,轮胎气腔内气体温升比较高,气压变化的幅度也比较大。在高温、重载、长时间运行等不利条件综合作用下,爆胎的潜在危险显著增大。目前,一种常见的、被动的解决方案,是监测轮胎的胎压,设定一个报警阀值,自动报警。


【发明内容】

:
[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提高汽车轮胎的散热效果。
[0004]本发明的方案是:汽车轮胎的散热方法及其装置,由橡胶轮胎和金属轮毂构成主体结构,其特征是:在金属轮毂的槽底内侧,紧固一圈导热的编织带,编织带上留有导热的丝状穗子,该丝状穗子在橡胶轮胎和金属轮毂构成的气腔内。随着车轮的运转,在离心力、重力等共同作用下,丝状穗子在气腔内摆动,一方面,搅动气体,促进气体与金属轮毂之间的热交换;另一方面,丝状穗子自身传导热量到金属轮毂,进一步提高散热效果。从而,降低气腔内的温升,达到降低胎压的目的。
[0005]如上所述的汽车轮胎的散热方法及其装置,其特征是:丝状穗子有2个以上,沿圆周均匀分布在金属轮毂的槽底内侧。其目的是维持轮胎的动态平衡。
[0006]如上所述的汽车轮胎的散热方法及其装置,其特征是:丝状穗子的最大展开长度,小于轮胎气腔的腔径。其目的是防止穗子摩擦到轮胎内表面。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
[0007]图1是本发明的截面示意图,图中,1-橡胶轮胎;2_金属轮毂;3_编织带;4-轮胎气腔;31_丝状穗子;22_金属轮毂的槽底。

【具体实施方式】
:
[0008]建议采用金属丝,或表面金属化的复合丝质材料,编织成一个可以环扣的编织带。编织带上,分段预留出一部分丝头,作为丝状穗子。编织带自扣紧固在轮毂槽底内侧,尽量不对轮毂做机械性加工。
【权利要求】
1.汽车轮胎的散热方法及其装置,由橡胶轮胎和金属轮毂构成主体结构,其特征是:在金属轮毂的槽底内侧,紧固一圈导热的编织带,编织带上留有导热的丝状穗子,该丝状穗子在橡胶轮胎和金属轮毂构成的气腔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轮胎的散热方法及其装置,其特征是:丝状穗子有2个以上,沿圆周均匀分布在金属轮毂的槽底内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轮胎的散热方法及其装置,其特征是:丝状穗子的最大展开长度,小于轮胎气腔的腔径。
【文档编号】B60C23/19GK204055181SQ201420561694
【公开日】2014年12月31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29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29日
【发明者】王锐 申请人:无锡百科知识产权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