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76336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技术区域本发明涉及车辆,该车辆具有设有副车门的尾门。

背景技术:
在车辆中存在一种在车身的后表面上形成有后部开口并设有能够对该后部开口进行开闭的尾门的车辆。在一部分车辆中还存在设有能够对该尾门进行开闭的副车门的车辆。作为与具有设置了副车门的尾门的车辆相关的以往技术,例如具有在专利文献1中所公开的技术。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车辆中,在设在车辆的后表面上的能够开闭的尾门上形成有副车门开口,并在该副车门开口上设有能够开闭的副车门。通过设置副车门,乘员能够从副车门通过而上下车。另外,在尾门打开的状态下能够进行货物的搬入等。在此,在尾门打开的状态下,不仅能够利用于货物的搬入等,例如还能够将尾门作为屋檐来利用,从而设想用餐或进行规定作业的情况。对于货物的搬入,由于在行李室内设有能够照射行李室的行李照明灯(cargolamp),所以夜间的搬入也没有障碍。另一方面,在尾门的下方进行作业的情况下照射不到尾门的下方。希望在尾门打开的状态下能够有效地照射尾门的下方。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12448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以提供一种车辆为课题,其能够照射设有副车门的尾门的下方。根据技术方案1的发明提供一种车辆,在车身的后表面上形成有后部开口,并设有能够对该后部开口进行开闭的尾门,在该尾门的宽度方向的一部分上形成有副车门开口,并设有能够对该副车门开口进行开闭的副车门,上述车辆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副车门的下部设有能够在该副车门打开时和在上述尾门打开时点亮的踏步灯,该踏步灯的至少一部分具有在上述副车门关闭的状态下在上述尾门的车室侧的面上露出的车内出光面。如技术方案2的车辆所述,优选为具有控制部,该控制部以使上述踏步灯的亮度在上述尾门打开时比在上述副车门打开时变亮的方式进行控制。如技术方案3的车辆所述,优选为在上述尾门打开的状态持续规定时间以上时上述踏步灯点亮。如技术方案4的车辆所述,优选为上述踏步灯为了照射上述副车门的下方而配置在上述副车门的下端,上述踏步灯中的在上述副车门的下端露出的下部照射面部在上述副车门关闭的状态下,被上述副车门开口的下缘部覆盖。发明效果在技术方案1涉及的发明中,车辆在尾门宽度方向的一部分上形成有副车门开口,并设有能够对该副车门开口进行开闭的副车门,在该车辆中,在副车门的下部设有能够在该副车门打开时和在尾门打开时点亮的踏步灯(courtesylamp)。即,将通常仅能够在副车门打开时点亮的踏步灯设为也能够在尾门打开时点亮。该踏步灯的至少一部分具有在副车门关闭的状态下在尾门的车室侧的面上露出的车内出光面。即,设在副车门的下部的踏步灯在副车门打开时点亮并能够照射乘员的脚下。并且,该踏步灯具有在副车门关闭的状态下在尾门的车室侧的面上露出的车内出光面,所以在尾门打开时也能够点亮。因此,该踏步灯能够照射尾门的下方,并能够提高在尾门下方的作业性。如上所述,照射尾门下方的灯是踏步灯。不用新设置用于照射尾门下方的灯就能够照射尾门的下方。即,通过对既有部件来变更动作条件而能够照射尾门下方。因此能够抑制零部件个数的增加。在技术方案2涉及的发明中,具有以使上述踏步灯的亮度在尾门打开时比在副车门打开时变亮的方式进行控制的控制部。在副车门打开时,为了乘员的乘降只照射脚下即可,从而能够缩小亮度来抑制电力的消耗。另一方面,在尾门打开时,能够提高亮度来充分照射尾门的下方整体。即,与副车门和尾门分别打开的状态的每种情况相配合地,以适当的亮度来点亮踏步灯。在技术方案3涉及的发明中,在尾门打开的状态持续规定时间以上时踏步灯点亮。通常当打开尾门时就会点亮行李室的行李照明灯。对于行李的搬入等来说,通过行李照明灯即可满足,不需要照亮尾门的下方。因此,若在尾门打开时立刻点亮踏步灯则会消耗不必要的电力。另一方面,在尾门打开的状态持续规定时间以上时点亮踏步灯的情况下,在规定时间内只点亮行李照明灯,在经过规定时间之后再点亮踏步灯。即,在行李的搬入等的短时间作业中踏步灯不点亮。另一方面,在将尾门作为屋檐来利用而用餐或进行规定作业的情况下,踏步灯自动地点亮。能够使其与设想的情况相配合来点亮。在技术方案4涉及的发明中,踏步灯为了照射副车门的下方而配置在副车门的下端,踏步灯具有在副车门的下端露出的下部照射面部。假设,仅在副车门的侧面上设有踏步灯的情况下,副车门的侧方被照射。另一方面,若踏步灯具有在副车门的下端上露出的下部照射面部,则能够更加广阔地照射从副车门开口通过来乘降的乘员的脚下。乘员能够更加正确地确认路面的状态。在此基础上,该下部照射面部在副车门关闭的状态下被副车门开口的下缘部覆盖。在尾门打开的状态下,下部照射面部朝向车后方,即下部照射面部的光向着后方照射。但是,如上所述,下部照射面部被下缘部覆盖。因此,向着车辆后方的光由下缘部遮挡。能够防止导致位于车辆后方的行人或其他车辆的乘员炫目。附图说明图1是从上方观察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的状态的透视图。图2是图1所示的车辆的侧视图。图3是图1所示的车辆的分解图。图4是说明从车室侧观察图1所示的车辆的尾门的状态的图。图5是设在图4所示的尾门的下部的踏步灯的放大图。图6是图5的6-6线的剖视图。图7是说明图7所示的车辆的控制系统的示意图。图8是说明图5所示的踏步灯的动作条件的流程图。图9(a)和图9(b)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在副车门打开的状态中的作用图。图10(a)和图10(b)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在尾门打开的状态中的作用图。附图标记说明20…车身30…后部开口31…尾门40…副车门开口50…踏步灯54…侧部照射面部55…下部照射面部56…反射板60…副车门65…副车门侧内面板70…控制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基于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此外,说明中左右是指以车辆的乘员为基准的左右,前后是指以车辆的前进方向为基准的前后。另外,图中Fr表示前、Rr表示后、L表示从乘员观察的左、R表示从乘员观察的右、Up表示上、Dn表示下。<实施例>参照图1。在图1中作为车辆10的一例表示有右舵的厢式车。在车室11内设有三排用于供乘员落座的坐席。在车室11的前部的右侧设有驾驶席12,在该驾驶席12的旁边设有副驾驶席13。从车宽中心通过且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中心线C1被驾驶席12以及副驾驶席13夹着。即,驾驶席12配置在相对于车宽中心C1向右侧偏置的位置上,副驾驶席13配置在相对于车宽中心C1向左侧偏置的位置上。以下,适当地将车辆右侧称为“驾驶席侧”、将车辆左侧称为“副驾驶席侧”。即,在本实施方式中驾驶席侧能够称为车辆右侧,副驾驶席侧能够称为车辆左侧。这些驾驶席12以及副驾驶席13在从侧方观察车辆10的情况下相互重合,将其适当地总称为第一排座椅。在驾驶席12以及副驾驶席13(第一排座椅12、13)的后方、在车宽范围内设有能够供三人落座的第二排座椅14。在该第二排座椅14的后方、在车宽范围内设有能够供三人落座的第三排座椅15。第三排座椅15的结构也与第二排座椅14相同,省略详细的说明。在第三排座椅的后方形成有行李室16。在前窗玻璃21的上部车宽中央安装有用于供乘员Mn确认后方的室内后视镜22。另外,在车身20前部的左右端部安装有用于供乘员Mn确认侧方以及后方的侧后视镜23、23。基于图2、图3更加详细地说明车辆10。参照图2以及图3,在车辆20的后端,在车宽方向以及上下方向的整体范围内形成有后部开口30。并安装有能够对该后部开口30进行开闭的尾门31。尾门31的一部分在关闭状态下构成车辆20的后表面。在该尾门31的车宽方向的一部分上,在高度方向的整体范围内形成有副车门开口40。副车门开口40是为了乘员的乘降而形成的开口,其从车辆10的副驾驶席的端部形成直到超过车宽中央的位置为止。以下,适当地将“在车宽中央沿上下延伸的中心线C2”称为“车宽中心C2”。在该副车门开口40上安装有能够开闭的副车门60。副车门60在尾门31以及副车门60的关闭状态下构成车辆10的后表面的一部分。在车辆10的后表面上在车宽方向范围内配置有后部车窗面板25。后部车窗面板25由固定在尾门31上的尾门侧车窗面板32、和固定在副车门60上的副车门侧车窗面板62构成。在后部车窗面板25上具有雨刷装置24,其用于拂拭尾门侧车窗面板32以及副车门侧车窗面板62双方。尾门31以第一开闭轴L1为中心摆动的方式安装在车身20的后部,该第一开闭轴L1在车身20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延伸。尾门31沿上下方向摆动。尾门40的开放操作通过设在尾门40的大致中央的尾门把手33来进行。在副车门开口40的车宽方向中央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中心线C3相对于在车辆的中央沿上下延伸的中心线C2而向左侧(副驾驶席侧)偏置。副车门开口40的右缘部43(驾驶席侧的侧缘部)与车宽中心C2相比位于驾驶席侧。沿着副车门开口40的右缘部43对副车门60进行支承的柱47沿上下方向延伸。副车门60经由两个铰链45、45支承在柱47上,构成为所谓的横开的结构。将从两个铰链45的中心通过且沿垂直方向延伸的轴称为第二开闭轴L2,并且副车门60以该第二开闭轴L2为中心摆动。副车门60沿车身的前后方向且沿水平方向摆动。从副车门60的副驾驶席侧的端部朝向车宽中心C2安装有把手用装饰件67。在该把手用装饰件67上设有用于进行副车门60的开放操作的副车门用外把手68。在副车门60的车内侧面部上还配置有用于进行副车门60的开放操作的副车门用内把手69(参照图4)。详细后述。即,在副车门60上安装有副车门用外把手68以及副车门用内把手69这两个副车门用把手。参照图4。在图4中表示从车室侧观察尾门31以及副车门60的状态。在尾门31上设有缓和尾门31开闭时的冲击的两个减震器81、81。这些减震器81、81分别由固定在尾门31的上部的杆82、和将该杆82能够伸缩地收纳的外壳83构成。在减震器81的下端安装有托架84。减震器81经由该托架84而固定在车身20(参照图3)上。在尾门31的周缘上设有尾门防风条39,其将尾门31与后部开口30(参照图3)之间密封且防止雨水等侵入。尾门侧车窗面板32的下方由尾门侧内面板36覆盖。副车门侧车窗面板62的下方由副车门侧内面板65覆盖。在该副车门侧内面板65的上部设有副车门用内把手69。在副车门60的下部63上设有踏步灯50。该踏步灯50与副车门开口40的中心线C3相比位于副驾驶席侧(参照图2)。同时参照图5。该踏步灯50的一部分在副车门60关闭的状态下在副车门侧内面板65(尾门31的车室侧的面)上露出。即,踏步灯50与副车门侧内面板65一起构成面板的外形。该踏步灯50在副车门60打开时和在尾门31打开时能够点亮。详细后述。并且,同时参照图6。副车门侧内面板65覆盖了成为副车门60骨架的副车门构架48的车室侧的面。设在副车门侧内面板65的下端部的踏步灯50由基板51、安装在该基板51上的LED灯52、和覆盖该LED灯52的透镜53构成。LED灯52例如设有三个(参照图5)。透镜53通过使两端部相对于副车门侧内面板65嵌入而固定。透镜53由在副车门侧内面板65上露出的侧部照射面部54(车内出光面)、和与该侧部照射面部54一体地形成并在副车门60的下方侧(副车门60的下端)露出的下部照射面部55构成。副车门开口40的下缘部44覆盖了成为尾门31(参照图4)骨架的尾门构架38的一部分。副车门开口40的下缘部在副车门60关闭的状态下与透镜53的下部照射面部55相对。即,透镜53的下部照射面部55在副车门60关闭的状态下被副车门开口40的下缘部44覆盖。该情况下,仅露出透镜53的侧部照射面部54。在副车门开口40的下缘部44中的与下部照射面部55相对的面上,设有使从LED灯52发出的光反射的反射板56。在副车门构架48上设有副车门防风条49,其将副车门60与副车门开口40(参照图3)之间密封并防止雨水等侵入。在副车门构架48的下部设有对副车门外面板61的一部分进行支承的支承部37。副车门外面板61覆盖副车门构架48的车外侧的面。参照图7。车辆10具有控制踏步灯50的动作的控制部70。该控制部70从如下部分获得电子信号,这些部分包括:尾门开关71,其检测尾门31处于关闭状态的情况;尾门把手开关72,其检测尾门把手33被操作的情况;车内侧副车门打开开关73,其检测副车门用内把手69被操作的情况;车外侧副车门打开开关74,其检测副车门用外把手68被操作的情况;和用于计测时间的计时器75。同时参照图8。使用图8说明使踏步灯50点亮的条件。首先,控制部70基于来自车内侧副车门打开开关73以及车外侧副车门打开开关74的检测信号,来判断副车门60是否进行了打开操作(St1)。在操作了车内侧或者车外侧副车门打开开关73、74的情况下,控制部70使踏步灯50点亮(St2)并结束。这时,控制部使一个LED灯52(参照图5)点亮。在车内侧或者车外侧副车门打开开关73、74没有被操作的情况下,控制部70判断尾门把手33是否进行了打开操作(St3)。在操作了尾门把手开关72的情况下,控制部70使计时器75开始(St4)。另一方面,在尾门把手开关71没有被操作的情况下直接结束。经过基准时间t0后(St5),控制部100基于来自尾门开关71的检测信号,来判断尾门31是否被打开(St6)。在尾门31被打开的情况下,控制部100使踏步灯50点亮(St7),使计时器75重置(St8)并结束。这时,控制部70使三个LED灯52点亮(参照图5)。另一方面,在尾门31被关闭的情况下,控制部100使计时器75重置(St8)并结束。接下来对于本发明的作用以及效果进行说明。参照图9(a)。在车辆10中,在尾门31的车宽方向的一部分上形成有副车门开口40,并设有能够对该副车门开口40进行开闭的副车门60。在副车门60的下部63处设有踏步灯50。该踏步灯50在副车门60打开时点亮并能够照射乘员的脚下。参照图4。该踏步灯50在副车门60关闭的状态下具有在副车门侧内面板65(尾门31的车室侧的面)上露出的侧部照射面部54。并且,将通常仅在副车门60打开时点亮的踏步灯50设为能够也在尾门31打开时点亮。参照图10。因此,在尾门31打开的状态下,该踏步灯50能够照射尾门31的下方并提高在尾门31下方的作业性。在此,如上所述,照射尾门31下方的灯是踏步灯50。不用新设置用于照射尾门31下方的灯,通过对既有部件变更动作条件,而能够照射尾门31的下方。因此,能够抑制零部件个数的增加。在此,踏步灯50在尾门31打开的状态持续规定时间以上时点亮(参照图8、St7)。通常,若打开尾门31,则行李室16的行李照明灯17点亮。对于行李的搬入等,通过行李照明灯17足够满足,不需要照亮尾门31的下方。因此,若在尾门31打开时立刻点亮踏步灯50的话会消耗不必要的电力。另一方面,在尾门31打开的状态持续规定时间以上时点亮踏步灯50的情况下(参照图8、St7),在规定时间内只点亮行李照明灯17,在经过规定时间后再点亮踏步灯50。即,在行李的搬入等的短时间作业中不点亮踏步灯50。另一方面,在将尾门31作为屋檐来利用而用餐或进行规定作业的情况下,踏步灯50自动地点亮。能够使踏步灯50与设想的情况相配合来点亮。接下来对于踏步灯50的亮度进行说明。参照图9以及图10。车辆10具有控制部70,该控制部70以使踏步灯50的亮度在尾门31打开时(参照图10(a))比在副车门60打开时(参照图9(a))变亮的方式进行控制。详细地说,在副车门60打开时点亮一个LED灯52(参照图8、St2)。另一方面,在尾门31打开时点亮三个LED灯52(参照图8、St4)。在副车门60打开时(参照图9(a)),为了乘员的乘降只照射脚下即可,从而能够缩小亮度来抑制电力的消耗。另一方面,在尾门31打开时(参照图10(a)),提高亮度而能够充分照射尾门31的下方整体。即,与副车门60和尾门31分别打开的状态的每种情况相配合以适当的亮度来点亮踏步灯50。参照图9(b)。构成踏步灯50的透镜53由在副车门侧内面板65上露出的侧部照射面部54、和与该侧部照射面部54一体地形成并在副车门60的下方侧露出的下部照射面部55构成。假设,在副车门侧内面板65上仅设有侧部照射面部54的情况下,副车门60的侧方被照射。另一方面,若踏步灯50也设于在副车门60的下端上露出的下部照射面部55,则能够更加广阔地照射从副车门开口40通过来进行乘降的乘员的脚下。乘员能够更加正确地确认路面的状态。参照图10(b)。在尾门31打开的状态下,尾门31成为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状态。因此,透镜53的下部照射面部55朝向车辆10的后方,即下部照射面部55的光向着后方照射。但是,该下部照射面部55在副车门60关闭的状态下被副车门开口40的下缘部44覆盖。因此,向着车辆10的后方照射的光由下缘部44遮蔽。能够防止导致处于车辆10后方的行人或其他车辆的乘员炫目。并且,在副车门开口40的下缘部44上设有使光反射的反射板56。因此,能够更有效地使光照射到下方。此外,在本实施例中设为,踏步灯50在打开尾门31的状态持续规定时间以上时自动地点亮,例如也可以设置使该状态为AUTO(自动)的用于点亮踏步灯50的开关。详细地说,在开关关闭的状态中,不论尾门31打开的时间如何都不使踏步灯31点亮。另一方面,在开关打开的情况下,在尾门31打开后立刻使踏步灯50点亮。另外,对于踏步灯50,虽然一体地形成有侧部照射面部54与下部照射面部55,但是也可以按所照射的各部位分别独立地形成灯。即,也可以独立地设置照射侧方的踏步灯和照射下方的踏步灯。并且,虽然通过所点亮的LED灯52的数量来进一步控制踏步灯50的亮度,但是例如也可以通过调整流向LED灯52的电流的大小来控制亮度。工业实用性本发明的车辆适用于厢式车。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