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员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21207阅读:276来源:国知局
乘员保护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涉及乘员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在日本特开2010-64632号公报所记载的车辆用乘员限制装置中,在如所谓偏置碰撞、侧面碰撞(侧碰)等那样至少在车辆宽度方向作用有加速度的情况下,使配置在侧支架部的内部的气囊膨胀,使该侧支架部向车辆前侧延伸,从而抑制就座乘员相对于座椅的座椅宽度方向的相对变位。

另一方面,在未预知到碰撞等的平常时,该侧支架部分别向座椅的座椅宽度方向的中央部变位,从而在就座乘员的座椅宽度方向保持就座乘员的上体而抑制就座乘员的座椅宽度方向的相对变位。

但是,通常,侧支架部在左右独立地进行调整,为了在右侧和左侧使侧支架部的压力大致均等,需要微调整各自的压力,且具有进一步的改善的余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容易使一对侧支架部的压力大致均等的乘员保护装置。

第1技术方案是一种乘员保护装置,具有:一对侧支架部,其设置在车辆的座椅靠背的座椅宽度方向的左右;外侧袋体,其设置在所述侧支架部之中的配置在车辆的窗部侧的外侧侧支架部内,通过被供给到内部的气体使其膨胀,从而使该外侧侧支架部变位;内侧袋体,其设置在所述侧支架部之中的配置在所述外侧侧支架部的相反侧的内侧侧支架部内,通过被供给到内部的气体使其膨胀,从而使该内侧侧支架部变位;以及连通用连接部件,其使所述外侧袋体和所述内侧袋体连通。

在第1技术方案的乘员保护装置中,在设置在车辆的座椅靠背的座椅宽度方向的左右的一对侧支架部中的、配置在车辆的窗部侧的外侧侧支架部内,设置有外侧袋体。该外侧袋体通过气体供给到其内部而膨胀,从而使外侧侧支架部变位。

另外,在该侧支架部之中的、配置在外侧侧支架部的相反侧的内侧侧支架部内,设置有内侧袋体。该内侧袋体通过气体供给到其内部而膨胀,从而使内侧侧支架部变位。

这样,第1技术方案的乘员保护装置通过使设置在座椅靠背的座椅宽度方向的左右的侧支架部变位,从而能够调整就座乘员的座椅宽度方向的把持性。此处,在第1技术方案的乘员保护装置中,设置有使该外侧袋体和内侧袋体连通的连通用连接部件。因此,在第1技术方案的乘员保护装置中,例如,在平常使用时,即使乘员进行操作的结果使外侧袋体内的压力和内侧袋体内的压力不同,也能够通过该连通用连接部件容易地使外侧袋体内的压力和内侧袋体内的压力大致均等。

第2技术方案也可以是,在第1技术方案中,还具有:碰撞安全传感器,其预知或检测该车辆的碰撞;以及控制装置,其基于由所述碰撞安全传感器预知或检测的结果,向所述外侧袋体及所述内侧袋体之中的、配置在接近碰撞位置的一侧的袋体侧供给气体。

在第2技术方案的乘员保护装置中,包括预知或检测碰撞的碰撞安全传感器。基于由该碰撞安全传感器预知或检测碰撞的结果,对于接近碰撞位置的一侧(碰撞侧)的袋体(内侧袋体或外侧袋体),利用控制装置供给气体。

当如上所述向内侧袋体(或外侧袋体)供给气体时,在平常使用时膨胀的(鼓起的)该内侧袋体(或外侧袋体)进一步膨胀,当然会在内侧袋体内的压力与外侧袋体内的压力之间产生压力差。由此,第2技术方案的乘员保护装置中,气体经由连通用连接部件在内侧袋体与外侧袋体之间流动。因此,第2技术方案的乘员保护装置中,即使向内侧袋体及外侧袋体之中的任一者供给气体,也能够迅速地使内侧袋体内的压力也外侧袋体内的压力大致均等。

此外,对于“碰撞”,可举出例如偏置碰撞、斜向碰撞(斜碰)等前面碰撞及侧面碰撞(侧碰)、横滚(翻滚)。

第3技术方案也可以是,在所述技术方案中,设置有开闭阀,所述开闭阀设置在所述外侧袋体与所述内侧袋体之间且能够开闭,通过开放该开闭阀从而使该外侧袋体和内侧袋体经由所述连通用连接部件而连通。

在第3技术方案的乘员保护装置中,在外侧袋体与内侧袋体之间能够开闭地设置有开闭阀。通过开放该开闭阀,从而该外侧袋体和内侧袋体经由连通用连接部件而连通。由此,第3技术方案的乘员保护装置能够使外侧袋体内的压力和内侧袋体内的压力大致均等。

另外,通过使开闭阀闭止而使外侧袋体和内侧袋体断开,从而能够改变外侧袋体内的压力和内侧袋体内的压力。由此,在第3技术方案的乘员保护装置中,在根据碰撞的预知或检测而对外侧袋体和内侧袋体之中的任意一者供给气体时,气体不会通过连通用连接部件流动到外侧袋体和内侧袋体之中的任意另一者,因此,能有效地使袋体膨胀。

第4技术方案也可以是,在所述技术方案中,还具有:泵,其配置在所述内侧侧支架部内;外侧袋体用连接部件,其与所述泵及所述外侧袋体连接,将来自该泵的气体供给到该外侧袋体;以及内侧袋体用连接部件,其与所述泵及所述内侧袋体连接,将来自该泵的气体供给到该内侧袋体,所述连通用连接部件的流路截面积被设定为小于所述外侧袋体用连接部件及所述内侧袋体用连接部件的流路截面积。

在第4技术方案的乘员保护装置中,在内侧侧支架部内配置有泵。泵利用外侧袋体用连接部件与外侧袋体连接,经由该外侧袋体用连接部件将来自泵的气体供给到外侧袋体。另外,泵利用内侧袋体用连接部件与内侧袋体连接,经由该内侧袋体用连接部件将来自泵的气体供给到内侧袋体。

例如,在相同的管体内,在相同的流速下,管体的流路截面积大的一方在管体内流动的气体的流量多。因此,第4技术方案的乘员保护装置中,连通用连接部件的流路截面积被设定为小于外侧袋体用连接部件及内侧袋体用连接部件的流路截面积。

由此,在第4技术方案的乘员保护装置中,是在外侧袋体用连接部件及内侧袋体用连接部件内流动的气体的流量多于在连通用连接部件内流动的气体的流量,在从泵供给气体时,优先向外侧袋体、内侧袋体供给气体而迅速地使外侧袋体、内侧袋体膨胀。而且,与此同时,在第4技术方案的乘员保护装置中,与外侧袋体用连接部件及内侧袋体用连接部件的流路截面积的比率相应,在连通用连接部件内,与外侧袋体用连接部件及内侧袋体用连接部件内相比,气体流动得慢。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第1技术方案的乘员保护装置具有如下优异的效果:能够容易地使一对侧支架部的压力大致均等。

第2技术方案的乘员保护装置具有如下优异的效果:即使根据碰撞的预知或检测而向外侧袋体或内侧袋体内供给了气体,也能够容易随着时间的经过而使外侧袋体内的压力和内侧袋体内的压力大致均等。

第3技术方案的乘员保护装置具有如下优异的效果:能够通过开放开闭阀从而使外侧袋体和内侧袋体连通,能够通过闭止开闭阀从而使外侧袋体和内侧袋体断开。

第4技术方案的乘员保护装置具有如下优异的效果:当预知或检测到碰撞时,迅速地使外侧袋体、内侧袋体膨胀,并且,然后,外侧袋体内的压力和内侧袋体内的压力逐渐变得大致均等。

附图说明

基于以下的附图详细描述示例的形态,其中: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乘员保护装置的概略的后视图;

图2是将图1以2-2线剖切时的剖视图;

图3是从箭头A方向观察图1的侧视图;

图4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乘员保护装置的构成的概略结构图;

图5是示出构成本实施方式的乘员保护装置的一部分的外侧气囊未膨胀的状态的将图2的一部分放大的主要部分放大剖视图;

图6是示出构成本实施方式的乘员保护装置的一部分的外侧气囊膨胀后的状态的将图2的一部方放大的主要部分放大剖视图;

图7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乘员保护装置的构成的框图;

图8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乘员保护装置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使用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乘员保护装置。此外,各图中适当示出的箭头FR、箭头UP及箭头OUT分别表示应用了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乘员保护装置的车辆的前方向、上方向及车辆宽度方向的外侧向。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应用了该乘员保护装置的车辆用座椅的前后左右上下的方向与车辆的前后左右上下的方向一致。

(乘员保护装置的构成)

首先,说明本实施方式的乘员保护装置的构成。在图1中示出应用了本实施方式的乘员保护装置10的车辆用座椅12的后视图。该车辆用座椅12包括座椅靠背14,该座椅靠背14连结在座垫16的后端部,是对就座于座垫16的乘员(以下,称为“就座乘员”)的背部进行支承的构成。

此外,此处,车辆用座椅12是:车辆11的车厢内18的左侧为窗部20侧(外侧),车辆用座椅12是被配置在车厢内18的左侧的构成,但是,也可以是被配置在车厢内18的右侧的构成。但是,在该情况下,车辆用座椅12的构成与本实施方式左右对称。

另外,车辆用座椅12的座椅靠背14包括金属制的座椅架22。该座椅架22呈大致矩形状,包括:下框架部24,其配置在下部并沿着座椅靠背14的宽度方向延伸;以及上部框架部26,其配置在上部并沿着座椅靠背14的宽度方向延伸。在该上部框架部26的长边方向的两端部,形成有向下方侧弯曲的弯曲部26A、26B。在车辆用座椅12的左侧沿着座椅靠背14的上下方向配置有将该上部框架部26的弯曲部26A和下框架部24连接的左框架部28。另外,在车辆用座椅12的右侧沿着座椅靠背14的上下方向配置有将在弯曲部26B和下框架部24连接的右框架部30。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座椅靠背14包括由下框架部24、上部框架部26、左框架部28及右框架部30构成的座椅架22,但是,不限于此。例如,虽未图示,但是,也可以包括座椅前方侧开放的壳状(shell状)的所谓的壳框架。

此处,如上所述,车辆用座椅12是配置在车厢内18的左侧的构成,因此,对于该车辆用座椅12而言,车厢内18的左侧是窗部20侧。因此,为了便于说明,以下,将左框架部28称为外侧框架部28,以下,将右框架部30称为内侧框架部30。另外,对于在以下说明的配置在车辆用座椅12的左右的部件也与框架同样称为外侧、内侧。

另外,如图2所示,座椅架22由树脂制的靠背板32从座椅后方侧及座椅宽度方向的两外侧覆盖。在座椅架22的座椅前方侧,安装有作为缓冲材料的聚氨酯制的座椅靠背垫34。该座椅靠背垫34由作为表皮材料的座椅靠背表皮36从座椅前方侧覆盖。

上述的座椅靠背14包括将就座乘员的背部从座椅后方侧支承的座椅靠背主体部38,在该座椅靠背主体部38的座椅宽度方向的左侧,设置有外侧侧支架部40。另外,在座椅靠背主体部38的座椅宽度方向的右侧,设置有内侧侧支架部44。外侧侧支架部40及内侧侧支架部44比座椅靠背主体部38向座椅前方侧突出,是将就座乘员的上体从侧方支承的构成。

另外,座椅靠背垫34包括设置在座椅靠背主体部38的座椅靠背垫主体部39,在座椅靠背垫主体部39的座椅宽度方向的左侧,在外侧侧支架部40内设置有外侧侧垫部42。另外,在座椅靠背垫主体部39的座椅宽度方向的右侧,在内侧侧支架部44内设置有内侧侧垫部46。该外侧侧垫部42及内侧侧垫部46从座椅靠背垫主体部39的座椅宽度方向的外侧端部向座椅前方侧且座椅宽度方向外侧倾斜地延伸。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外侧框架部28与外侧侧垫部42之间,配置有外侧侧支架部调整机构48,在内侧框架部30与内侧侧垫部46之间,配置有内侧侧支架部调整机构50。外侧侧支架部调整机构48包括机构部52,该机构部52的一部分由外侧框架部28构成。另外,与外侧侧支架部调整机构48同样,内侧侧支架部调整机构50包括机构部54,该机构部54的一部分由内侧框架部30构成。

此外,外侧侧支架部调整机构48的机构部52和内侧侧支架部调整机构50的机构部54为大致相同的构成,因此,此处,代表地主要说明外侧侧支架部调整机构48的机构部52。另外,在内侧侧支架部调整机构50的机构部54中,对于省略了说明的部位,标注与机构部52相同的附图标记。

如图5所示,构成机构部52的一部的外侧框架部28在俯视剖视下呈大致矩形状。而且,包括在外侧框架部28的车辆宽度方向的外侧设置的外侧壁部56、和在外侧框架部28的座椅宽度方向的内侧设置的内侧壁部58。另外,在外侧框架部28的内部,设置有以随着去往前方侧而逐渐变窄的方式形成的空间部55。

外侧壁部56在俯视剖视下呈大致L字状,包括沿着车辆前后方向配置的纵壁部56A、和沿着车辆宽度方向配置的横壁部56B。另外,内侧壁部58被构成为包含:横壁部58A,其在该内侧壁部58的前部沿着车辆宽度方向配置且形成得比外侧壁部56的横壁部56B短;以及纵壁部58B,其在该内侧壁部58的后部沿着车辆前后方向配置且形成得比纵壁部56A短。并且,内侧壁部58包括将该纵壁部58B和横壁部58A连接的支承壁58C,该支承壁58C随着从纵壁部58B的前端部去往前方侧而向车辆宽度方向的外侧倾斜。

另外,在外侧框架部28的座椅宽度方向的中央侧设置有铰接部60。在该铰接部60,在外侧框架部28的座椅宽度方向的中央侧安装有能够沿着车辆宽度方向摆动的可动板62。可动板62构成机构部52的另一部分,被形成为与内侧壁部58的支承壁58C、纵壁部58B大致相同的形状。另外,可动板62被构成为:与内侧壁部58分离,并包含与支承壁58C、纵壁部58B大致平行地分别配置的可动板上部62A、可动板下部62B。

并且,可动板62抵接于外侧侧垫部42,在外侧框架部28的内侧壁部58与可动板62之间,设置有作为外侧袋体的外侧气囊64。利用该外侧气囊64的膨胀,将可动板62向从内侧壁部58离开的方向按压,以铰接部60为中心向座椅宽度方向的中央侧摆动。

如上所述,由于可动板62抵接于外侧侧垫部42,因此,如图6所示,可动板62向座椅宽度方向的中央侧摆动,从而外侧侧垫部42被可动板62按压并向车辆用座椅12的座椅宽度方向的中央侧变位。

另一方面,如图2所示,与外侧侧垫部42对应,设置有内侧侧垫部46,在内侧侧垫部46与内侧框架部30之间设置有作为内侧袋体的内侧气囊76。另外,在内侧框架部30内形成有空间部78。在该空间部78内配置有泵80。如图4所示,该泵80经由外侧气囊供给用管(外侧袋体用连接部件)82而与外侧气囊64连接,并且经由内侧气囊供给用管(内侧袋体用连接部件)84而与内侧气囊76连接。

具体进行说明,外侧气囊供给用管82的一端部连接在泵80上,在该外侧气囊供给用管82的另一端部连接有外侧气囊64。在该外侧气囊供给用管82上设置有开闭阀72,在开闭阀72开放的状态下,利用泵80的工作经由外侧气囊供给用管82向外侧气囊64供给气体(空气)。

此外,此处,开闭阀72设置于外侧气囊供给用管82,但是,该开闭阀72只要设置在泵80与外侧气囊64之间即可,因此,不限于此。例如,开闭阀72也可以设置在泵80或外侧气囊64上。后述的开闭阀74、75也与开闭阀72同样,也可以不一定设置在管上。

另外,内侧气囊供给用管84的一端部连接在泵80上,在该内侧气囊供给用管84的另一端部连接有内侧气囊76。在该内侧气囊供给用管84上设置有开闭阀74,在开闭阀74开放的状态下,利用泵80的工作经由内侧气囊供给用管84向内侧气囊76供给气体。

另外,在外侧气囊64和内侧气囊76上连接有连通管(连通用连接部件)86,连通管86的一端部连接于外侧气囊64,连通管86的另一端部连接于内侧气囊76。另外,在连通管86上设置有开闭阀75,在该开闭阀75开放的状态下,外侧气囊64和内侧气囊76经由该连通管86而连通。

此处,在本实施方式中,连通管86的流路截面积(A1)被设定为小于外侧气囊供给用管82的流路截面积(A2)及内侧气囊供给用管84的流路截面积(A3)(A1<A2、A1<A3)。

另外,如图7所示,在泵80上电气连接有在车辆11中搭载的ECU(控制装置)88。在该ECU88上电气连接有分别作为碰撞安全传感器90的碰撞预知传感器92、斜碰检测传感器94、侧碰检测传感器96及横滚检测传感器98。此处,“碰撞”的意思是所谓的偏置碰撞、斜向碰撞(斜碰)等前面碰撞、侧面碰撞(侧碰)及横滚(翻滚)。

虽未图示,但是碰撞预知传感器92在有可能发生本车与其他车辆的斜前面碰撞(斜碰)的情况下,向ECU88(参照图7)输出斜碰预知信号。另外,碰撞预知传感器92在有可能发生本车与其他车辆的侧面碰撞(侧碰)的情况下,向该ECU88输出侧碰预知信号。并且,碰撞预知传感器92在车辆有可能发生横滚的情况下,向ECU88输出横滚预知信号。此外,作为这样的碰撞预知传感器92,能够应用毫米波雷达、照相机等。

另一方面,图7所示的斜碰检测传感器94在发生了车辆11的斜碰的情况下,向ECU88输出斜碰检测信号,侧碰检测传感器96在发生了车辆11的侧碰的情况下,向ECU88输出侧碰检测信号。另外,横滚检测传感器98在发生了车辆11的横滚的情况下,向ECU88输出横滚检测信号。此外,作为这些斜碰检测传感器94、侧碰检测传感器96,能够应用加速度传感器等,作为横滚检测传感器98,能够应用陀螺仪。另外,开闭阀72、74、75分别电气连接于ECU88,使得开闭阀72、74、75能够开闭。

如以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ECU88,根据由该碰撞安全传感器90检测到的车辆11的碰撞形态来控制开闭阀72、74、75的开闭。此外,在此处的“碰撞形态”中,包含:预知或检测到在距着眼点的就座乘员较近侧由碰撞体所导致的碰撞的情况(近侧碰撞)、预知或检测到在距该就座乘员较远侧由碰撞体所导致的碰撞的情况(远侧碰撞)、车辆的横滚(翻滚)等。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以配置在车辆左侧的车辆用座椅12为基准。因此,碰撞体碰撞到车辆11的左侧的情况为近侧碰撞,碰撞体碰撞到车辆11的右侧的情况为远侧碰撞。

(乘员保护装置的作用·效果)

接下来,说明本实施方式的乘员保护装置的作用·效果。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未预知到碰撞的平常使用时,当利用设置于图1及图2所示的车辆用座椅12的开关(省略图示)等使泵80工作时,向内侧气囊76及外侧气囊64内供给气体(空气)。而且,当利用泵80的工作来向内侧气囊76、外侧气囊64内供给气体时,该内侧气囊76、外侧气囊64分别膨胀。

由此,内侧侧支架部44、外侧侧支架部40内的可动板62分别被向从内侧壁部58离开的方向按压(参照图6)。而且,经由该可动板62,内侧侧垫部46、外侧侧垫部42分别向车辆用座椅12的座椅宽度方向的中央侧变位,由此,能够调整就座乘员的座椅宽度方向的把持性。

此外,在内侧气囊76、外侧气囊64上分别设置有未图示的排气阀,通过使该排气阀开放,从而能够将内侧气囊76、外侧气囊64内的气体排出。由此,能够减小内侧侧垫部46、外侧侧垫部42所带来的就座乘员的把持力,能够微调整就座乘员的把持性。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设置有使外侧气囊64和内侧气囊76连通的连通管86,在未预知或检测到碰撞的平常时,开闭阀75开放。因此,在未预知或检测到碰撞的平常时,在利用开关(省略图示)等使泵80工作并向外侧气囊64或内侧气囊76内供给气体时,经由该连通管86,能够容易使外侧气囊64内的压力与内侧气囊76内的压力随着时间的经过而大致均等。由此,在外侧侧垫部42及内侧侧垫部46,能够用大致相同的压力来把持对于车辆用座椅12在座椅宽度方向相对变位的就座乘员。

另一方面,在利用碰撞安全传感器90(参照图7)预知或检测到碰撞时,泵80工作,控制开闭阀72、74的开闭。由此,能够使距碰撞位置较近侧(碰撞侧)的袋体(外侧气囊64或内侧气囊76)迅速地(进一步)膨胀。而且,利用该袋体的膨胀,能够使碰撞侧的侧支架部更迅速地向车辆用座椅12的座椅宽度方向的中央侧变位。因此,能够抑制就座乘员的座椅宽度方向的相对变位。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至少具有车辆宽度方向的加速度成分的碰撞中,能够有效地抑制就座乘员的沿着座椅宽度方向的相对变位。

以下,参照图4及图7,并基于图8所示的流程图来具体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控制方法的一个例子。如图8所示,在步骤100中,利用碰撞安全传感器90,判断是否预知或检测到碰撞,并重复执行,直至预知或检测到碰撞。在步骤100中,当判断为预知或检测到碰撞时,向步骤102转移。

在步骤102中,利用横滚检测传感器98来判断车辆11是否横滚。在步骤102中,当判断为车辆11横滚时,向步骤104转移。然后,在步骤104中,开放开闭阀72、74。

此外,在未预知或检测到碰撞的平常时,外侧气囊64和内侧气囊76是经由连通管86而连通的状态,维持开闭阀75开放的状态。因此,在步骤104中的处理中,除了已经开放的开闭阀75之外,开闭阀72、74也成为开放的状态。此处,当开闭阀72开放时,成为泵80和外侧气囊64通过外侧气囊供给用管82而连通的状态,当开闭阀74开放时,成为泵80和内侧气囊76通过内侧气囊供给用管84而连通的状态。

接下来,利用步骤106强制地使泵80工作。由此,对外侧气囊64及内侧气囊76供给气体,外侧气囊64及内侧气囊76进一步膨胀。其结果是,外侧侧垫部42及内侧侧垫部46进一步向车辆用座椅12的座椅宽度方向的中央侧变位,能够抑制就座乘员的座椅宽度方向的相对变位并保护就座乘员。

此外,此处,由于开闭阀75开放,因此,外侧气囊64和内侧气囊76经由连通管86而连通。因此,在外侧气囊64及内侧气囊76进一步膨胀之后,能够经由该连通管86使外侧气囊64内的压力和内侧气囊76内的压力大致均等。由此,在外侧侧垫部42及内侧侧垫部46,能够以大致相同的压力来限制对于车辆用座椅12在座椅宽度方向相对变位的就座乘员。

另一方面,在步骤102中,当判断为车辆11不横滚时,向步骤108转移。然后,在步骤108中,利用斜碰检测传感器94及侧碰检测传感器96判断是否是近侧碰撞。在步骤108中,当判断为近侧碰撞时,向步骤110转移。然后,在步骤110中,开闭阀74、75闭止。利用该开闭阀74的闭止将泵80与内侧气囊76之间断开,利用开闭阀75的闭止将外侧气囊64与内侧气囊76之间断开。即,由此,能够改变外侧气囊64内的压力和内侧气囊76内的压力。

接下来,向步骤112转移,开闭阀72开放。由此,成为泵80和外侧气囊64连通的状态。然后,利用步骤114强制地使泵80工作。由此,对外侧气囊64供给气体,外侧气囊64进一步膨胀。其结果是,外侧侧垫部42进一步向车辆用座椅12的座椅宽度方向的中央侧变位,抑制了就座乘员的向窗部20(参照图1)侧的相对变位,迅速地保护就座乘员。

然后,进一步,向步骤116转移,开闭阀75开放。由此,外侧气囊64和内侧气囊76经由连通管86而连通。在步骤114中,当使泵80工作并使外侧气囊64进一步膨胀时,在外侧气囊64内的压力与内侧气囊76内的压力之间产生压力差。在该状态下,在步骤116中开闭阀75开放时,气体从外侧气囊64经由连通管86向内侧气囊76流动,外侧气囊64内的压力和内侧气囊76内的压力变得大致均等。

另外,在步骤108中,当判断为不是近侧碰撞时,判断为远侧碰撞,向步骤118转移。然后,在步骤118中,开闭阀72、75闭止。利用该开闭阀72的闭止将泵80与外侧气囊64之间断开,利用开闭阀75的闭止将外侧气囊64与内侧气囊76之间断开。

接下来,向步骤120转移,开闭阀74开放。由此,成为泵80和内侧气囊76连通的状态。然后,利用步骤114强制地使泵80工作。由此,对内侧气囊76供给气体,内侧气囊76进一步膨胀。其结果是,内侧侧垫部46进一步向车辆用座椅12的座椅宽度方向的中央侧变位,抑制了就座乘员的向窗部20(参照图1)的相反侧的相对变位,迅速地保护就座乘员。

然后,进一步,向步骤116转移,开闭阀75开放。由此,外侧气囊64和内侧气囊76经由连通管86而连通。在步骤114中,当使泵80工作并使内侧气囊76膨胀时,在外侧气囊64内的压力与内侧气囊76内的压力之间产生压力差。在该状态下,在步骤116中开闭阀75开放时,气体从内侧气囊76经由连通管86向外侧气囊64流动,外侧气囊64内的压力和内侧气囊76内的压力变得大致均等。

如以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预知或检测到碰撞的情况下,能够使外侧气囊64及内侧气囊76中的位于碰撞侧的气囊迅速膨胀。即,能够根据车辆11的碰撞形态来抑制就座乘员的沿着座椅宽度方向的相对变位以保护就座乘员。

此处,在本实施方式中,开闭阀75也开放,因此,外侧气囊64和内侧气囊76经由连通管86而连通。因此,即使向外侧气囊64和内侧气囊76中的任意一者供给了气体,也能够容易经由该连通管86使外侧气囊64内的压力和内侧气囊76内的压力随着时间的经过而大致均等。

特别是,当根据碰撞的预知或检测而使外侧气囊64和内侧气囊76中的任意一者进一步膨胀时,当然在外侧气囊64内的压力与内侧气囊76内的压力之间产生压力差。由此,气体在外侧气囊64与内侧气囊76之间经由连通管86流动。因此,即使向外侧气囊64和内侧气囊76中的任意一者供给了气体,也能够迅速地使外侧气囊64内的压力和内侧气囊76内的压力大致均等。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外侧气囊64与内侧气囊76之间设置有开闭阀75且能够开闭。通过开放该开闭阀75,从而外侧气囊64和内侧气囊76经由连通管86而连通。由此,能够使外侧气囊64内的压力和内侧气囊76内的压力大致均等。

另外,通过闭止开闭阀75而使外侧气囊64和内侧气囊76断开,从而能够改变外侧气囊64内的压力和内侧气囊76内的压力。由此,在根据碰撞的预知或检测而对外侧气囊64和内侧气囊76中的任意一者供给气体时,气体也不会通过连通管86而流动到外侧气囊64和内侧气囊76中的任意另一者。因此,能够有效地使袋体膨胀。

此外,例如,在相同的管体内,在相同的流速下,管体的流路截面积大的一方在管体内流动的气体的流量多。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连通管86的流路截面积(A1)被设定为小于外侧气囊供给用管82的流路截面积(A2)及内侧气囊供给用管84的流路截面积(A3)(A1<A2、A1<A3)。即,在相同的流速下,在外侧气囊供给用管82及内侧气囊供给用管84内流动的气体的流量多于在连通管86内流动的气体的流量。

由此,在从泵80供给气体时,优先向外侧气囊64、内侧气囊76供给,迅速地使外侧气囊64、内侧气囊76膨胀。而且,与此同时,与外侧气囊供给用管82的流路截面积(A2)及内侧气囊供给用管84的流路截面积(A3)的比率相应,在连通管86内,与外侧气囊供给用管82及内侧气囊供给用管84内相比,气体流动得慢。其结果是,当预知或检测到碰撞时,能够使外侧气囊64、内侧气囊76迅速地膨胀,并且,然后,能够逐渐地使外侧气囊64内的压力和内侧气囊76内的压力大致均等。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泵80设置在内侧侧支架部44内。有的情况下,在图1及图2所示的车辆用座椅12的窗部20侧、即外侧侧支架部40内,虽未图示,但是设置有侧安全气囊。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车辆用座椅12的位于窗部20的相反侧的内侧侧支架部44内设置泵80,从而确保了该泵80的空间。

(实施方式的补充说明)

在以上的实施方式中,作为对外侧气囊64、内侧气囊76供给的气体,举出空气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不限于空气。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碰撞安全传感器90来判断是否预知或检测到碰撞,但是,如果以时间序列来说明,碰撞的预知以比碰撞的检测更早的时机向ECU88发送信号。但是,其时间差微小,只要能够在直至由ECU88执行的处理结束为止的期间,迅速地抑制就座乘员的座椅宽度方向的相对变位并保护就座乘员即可。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没有特别提及,但是,当然,也可以在外侧侧支架部40内配置有侧安全气囊装置(省略图示)。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在配置于车辆用座椅12的座椅宽度方向的外侧的外侧框架部28的支承壁58C分别设置有外侧气囊64、内侧气囊76。于是,由此,能够使外侧侧垫部42、内侧侧垫部46分别向车辆用座椅12的座椅宽度方向的中央侧变位。但是,外侧气囊64、内侧气囊76的配置场所不限于此。例如,外侧气囊64、内侧气囊76也可以分别设置在外侧框架部28的横壁部58A。在此情况下,外侧侧垫部42、内侧侧垫部46分别能够向车辆用座椅12的前方侧变位(延伸)。此处,通过使外侧侧垫部42、内侧侧垫部46向车辆用座椅12的前方侧变位,从而抑制就座乘员的沿着座椅宽度方向的相对变位。并且,外侧气囊64、内侧气囊76也可以分别设置在外侧框架部28的支承壁58C及横壁部58A。在此情况下,外侧侧垫部42、内侧侧垫部46分别能够向车辆用座椅12的座椅宽度方向的中央侧及前方侧变位。

以上,示出若干实施方式来说明了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来实施。另外,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然不被上述各实施方式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