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及其旋钮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68160阅读:277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及其旋钮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身制造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旋钮装置,还涉及一种包含上述旋钮装置的汽车。



背景技术:

汽车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智能化与自动化,因此可供人们操作的技术参数越来越多,而这些参数的调节常常通过使用车身中安装的各种旋钮来实现。

汽车车身中安装有不少的旋钮,诸如空调的调节旋钮,车钥匙插入的开关旋钮,车载收音机的音量以及频率调节旋钮等等,其中一部分旋钮的安装位置会处于驾驶者膝盖的前方车身位置,因此在行车过程中,尤其是在刹车以及急刹车等相关操作时,驾驶者身体具有向前运动的趋势,驾驶者的膝盖在此过程中极有可能与相应位置的旋钮发生碰撞。一旦碰撞的力度达到相应数值,旋钮可能损坏,如果相关旋钮对应的操作参数与驾驶过程有关,则会给驾驶带来安全隐患,更重要的是,人体膝盖所能承受的外力是有限的,如果驾驶者的膝盖与车身旋钮发生剧烈碰撞,可能会造成难以修复的创伤,同样也使得行车过程存在安全隐患。

综上所述,如何有效地解决膝盖撞击汽车旋钮引发的安全隐患等问题,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旋钮装置,该旋钮装置的结构设计可以有效地解决膝盖撞击汽车旋钮引发的安全隐患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旋钮装置的汽车。

为了达到上述第一个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汽车的旋钮装置,包括旋钮和一端与旋钮固接的转轴,还包括套设于转轴外的壳体,转轴与壳体滑动配合,壳体远离旋钮的一侧内壁设置有可扩张至转轴外周的凸起,转轴设置有与凸起卡接配合的台阶结构。

优选地,上述旋钮装置中,转轴具体为一端开口的筒状结构,筒状结构内部沿轴线方向插设有连接柱,连接柱接近开口的一端固接有旋钮。

优选地,上述旋钮装置中,连接柱与筒状结构固定连接。

优选地,上述旋钮装置中,转轴与壳体可转动的连接。

优选地,上述旋钮装置中,壳体与车身固定连接。

优选地,上述旋钮装置中,筒状结构的外壁设置有凹槽,凹槽的形状与凸起的外形相匹配。

优选地,上述旋钮装置中,转轴背离旋钮的一端设有用于推动转轴回复至正常工位的弹性件。

一种用于汽车的旋钮装置,包括旋钮和一端与旋钮固接的转轴,还包括套设于转轴外的壳体,转轴与壳体滑动配合,壳体远离旋钮的一侧内壁设置有可扩张至转轴外周的凸起,转轴设置有与凸起卡接配合的台阶结构。应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旋钮装置时,转轴与壳体滑动配合,因此转轴仍然可以自由旋转,转轴的一端与旋钮固接,随着驾驶员操作旋钮的动作而相应的调节汽车的相关参数或指标,同时,转轴还可以相对于壳体轴向滑动,在发生意外状况受到膝盖的撞击力时,转轴可以沿膝盖的撞击方向运动,从而与转轴固接的旋钮不会与膝盖发生强硬的碰撞,保护了驾驶员的膝盖部位。而在旋钮和转轴正常使用时,通过在壳体远离旋钮的一侧内壁设置凸起,并在转轴相应部位设置与旋钮结构卡接的台阶结构,可以保证转轴不会轻易轴向滑动影响正常的调节旋钮的操作,优选凸起可扩张至转轴外周,当外力尤其是轴向的力达到一定值时,凸起扩张至转轴外周,不再阻拦转轴的轴向滑动,可以起到保护膝盖的作用。

为了达到上述第二个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该汽车包括上述任一种旋钮装置,该旋钮装置安装于该汽车的车身结构中。由于上述的 旋钮装置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具有该旋钮装置的汽车也应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旋钮装置处于正常工位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旋钮装置受到撞击力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如下:

转轴1、壳体2、凸起3、台阶结构4、连接柱5。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于汽车的旋钮装置,以避免膝盖与旋钮发生强硬碰撞对膝盖造成损伤,提高行车过程的安全性。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和图2,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旋钮装置处于正常工位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旋钮装置受到撞击力后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汽车的旋钮装置,包括旋钮和一端与旋钮固接的转轴1,旋钮上可优选设置凹槽结构用于增大驾驶员的手和旋钮之间的摩擦力,旋钮装置还包括套设于转轴1外的壳体2,转轴1与壳体2滑 动配合,壳体2远离旋钮的一侧内壁设置有可扩张至转轴1外周的凸起3,转轴1设置有与凸起3卡接配合的台阶结构4。

应用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旋钮装置时,转轴1与壳体2滑动配合,因此转轴1仍然可以自由旋转,转轴1的一端与旋钮固接,随着驾驶员操作旋钮的动作而相应的调节汽车的相关参数或指标,同时,转轴1还可以相对于壳体2轴向滑动,在发生意外状况受到膝盖的撞击力时,转轴1可以沿膝盖的撞击方向运动,从而与转轴1固接的旋钮不会与膝盖发生强硬的碰撞,保护了驾驶员的膝盖部位。而在旋钮和转轴1正常使用时,通过在壳体2远离旋钮的一侧内壁设置凸起3,并在转轴1相应部位设置与旋钮结构卡接的台阶结构4,可以保证转轴1不会轻易轴向滑动影响正常的调节旋钮的操作,优选凸起3可扩张至转轴1外周,当外力尤其是轴向的力达到一定值时,凸起3扩张至转轴1外周,不再阻拦转轴1的轴向滑动,可以起到保护膝盖的作用。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理解的是,为了使凸起3可扩张至转轴1外周,可以优选采用弹性凸起3,或者采用弹性壳体2,只要设置弹性凸起3或弹性壳体2的相应的刚度系数,就能在正常工况时限制转轴1的轴向滑动,而在发生意外时弹开,凸起3不再与台阶结构4卡接配合,允许转轴1沿膝盖撞击的方向滑动,起到保护膝盖的作用,具体采用何种实现形式,在此不做具体限定,只要达到相应技术目的即可。

在上述实施例中,需要说明的是,壳体2可以是一个圆筒壳体,凸起3也可以优选的为环状结构将转轴1的台阶结构4全包围,当然,壳体2也可以是一对或多对独立的柱状壳体,安置在转轴1的外周,只要能使得壳体2上的凸起3对转轴1起到一定的轴向限位作用即可,具体采用何种实现形式需要在具体实施时灵活选择,在此不作限定。

为了优化上述实施例中转轴1的使用效果,转轴1具体为一端开口的筒状结构,筒状结构内部沿轴线方向插设有连接柱5,连接柱5接近开口的一端固接有旋钮。旋钮需要与转轴1固接,而直接连接会使得连接失效的情况下难以维修或恢复,旋钮通过连接柱5与转轴1连接,则可以在需要维护的情 况下随时更换旋钮或连接柱5任意损坏的部件,方便相关人员的维修工作。同时,空心的转轴1还能节约材料,降低汽车车身的加工和生产成本。

上述实施例中更进一步的,连接柱5与筒状结构固定连接。旋钮需要将相关人员操作旋钮带来的扭矩传递给转轴1,因此与旋钮固接的连接柱5可优选地与筒状结构固定连接,采用上述连接关系可以将旋钮的旋转状态实时的传递给转轴1,提高了使用旋钮调节汽车参数或指标的准确度和可靠程度。当然,旋钮与转轴1的转动状态也可以不用完全同步,可以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使得旋钮的调节更符合驾驶员的使用习惯,则在结构上可以相应调整连接柱5与筒状结构的连接关系以达到上述技术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转轴1可行的连接形式,转轴1与壳体2可转动的连接。为了实现调节汽车参数或指标的目的,转轴1当然需要转动,如果壳体2本身可以转动,则转轴1与壳体2之间无需可相对转动,但是如果壳体2的位置固定并且不可转动,则需要优选转轴1与壳体2可转动的连接。采用可相对转动的连接形式,可以方便与旋钮固接的转轴1对汽车的相关调节。

在上述实施例中,壳体2可优选地与车身固定连接。由于转轴1与壳体2可转动的连接,因此壳体2不必提供转轴1转动的运动状态,可优选地将壳体2与车身固定连接,一方面壳体2在车身中的相对位置变得稳定,受到撞击时也不会松动影响行车安全,另一方面壳体2也可以对转轴1径向的方向起到限位作用,使得转轴1只能轴向运动,而不会左右晃动。

为了优化前述实施例中筒状结构的使用效果,筒状结构的外壁设置有凹槽,凹槽的形状与凸起3的外形相匹配。本实施例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受到膝盖撞击,转轴1沿撞击方向运动,可以优选对转轴1进行运动距离的限制,在筒状结构的相应位置设置与凸起3的外形相匹配的凹槽,则凸起3在转轴1运动到相应位置时卡入凹槽中,限制转轴1的进一步运动以免转轴1撞击车身结构,损坏车身结构中其他距离较近的部件。当然,距离的设置要考虑到驾驶员膝盖的极限运动距离,最好不要在膝盖停止运动前就停住了转轴1的运动,以免旋钮撞击损伤膝盖。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供转轴1回复正常工位的结构设计,转轴1背离旋钮的一端设有用于推动转轴1回复至正常工位的弹性件。在膝盖停止运动并回复至正常驾驶位置时,通过在转轴1背离旋钮的一端设置弹性件,可将转轴1回复至正常工位,上述结构设计使得撞击给驾驶带来的影响变小,只要确认驾驶员并未受伤则可以继续正常驾驶汽车行驶,而不需要停车后进行专门的转轴1恢复。

基于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旋钮装置,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该汽车的车身结构包括上述实施例中任意一种旋钮装置。由于该汽车采用了上述实施例中的旋钮装置,所以该汽车的有益效果请参考上述实施例。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