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88230阅读:609来源:国知局
轮毂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轮子,特别涉及一种轮毂。



背景技术:

小型机械一般使用舵机或小型电机驱动,需要相关配件对其动能进行转化或传递。在机器人车中常用轮子将舵机或电机的旋转动能转化成线性动能,以达到前进或后退的目的。同步齿形带,外形类似坦克的履带,由两个齿轮和一条带锯齿的皮带组成,常用于传动。目常用的轮子大多由橡胶轮胎包裹简易使用,功能单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轮子功能单一的缺陷,提供一种轮子和同步带轮两用的轮毂。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轮毂,包括轮毂本体和轮毂外周面,其特点在于,轮毂外周面的两侧具有凸缘,轮毂外周面的中部具有平行于轮毂轴线的锯齿,凸缘的高度高于锯齿的高度,轮毂本体的内侧具有多条径向辐条和多条周向辐条。

较佳地,锯齿为梯形锯齿。这样防止了锯齿破坏橡胶套。

较佳地,径向辐条为六至八条,周向辐条为一至三条。这样的布置实现了较高的轮毂刚度。

较佳地,轮毂本体的外侧为内凹的正六边形。这样的结构节省了材料,提高了美观度。

较佳地,轮毂本体的中部具有两个中心对称的紧固孔。两个紧固孔和电机轴的连接不容易松动。

较佳地,紧固孔的直径为3至4毫米。

较佳地,轮毂采用POM塑料注塑而成。

较佳地,轮毂采用ABS塑料注塑而成。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轮毂既可以作为轮子使用,强度和刚度符合轮子的要求,也可以作为同步齿形带轮使用,适用范围更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内侧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外侧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举个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来更清楚完整地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在图1中所示,本实施例的轮毂包括轮毂本体1和轮毂外周面2,轮毂外周面2的两侧具有凸缘21,轮毂外周面2的中部具有平行于轮毂轴线的锯齿22,凸缘21的高度高于锯齿22的高度,轮毂本体1的内侧具有多条径向辐条11和多条周向辐条12,径向辐条11和周向辐条12共同构成蜘蛛网状结构。

本实施例的轮毂用作轮子的时候,可以将任何合适尺寸的环状橡胶套作为轮胎,套在轮毂外周面2上,轮毂的凸缘21挡住环状橡胶套,防止环状橡胶套滑落,轮毂表面的齿轮可以增加轮毂和橡胶套之间的摩擦力,橡胶套可以直接使用两个腕带,径向辐条11和周向辐条12增加了轮毂的刚度,同时节省了材料,保证了其作为轮子的轻便和坚固,径向辐条11的数量可以为六至八条,优选为八条,周向辐条12的数量可以为一至三条,优选为两条。

本实施例的轮毂用作同步带轮的时候,可以将同步齿形带套在轮毂外周面2上,轮毂外周面2上的锯齿22与同步齿形带上的齿轮互相配合,轮毂外周面2上的凸缘21挡住同步齿形带,防止同步齿形带的滑落。

为了在轮毂作为轮子时,防止轮毂外周面12对环状橡胶套的破坏,轮毂外周面12的锯齿22设置为梯形,对应的同步齿形带上的锯齿也为相同的形状。

径向辐条11为八条直辐条,并且为360度平均分布,周向辐条12为两条圆形辐条,一大一小。里圈的较小周向辐条12连接八条径向辐条11的末端,外圈的较大周向辐条12与八条径向辐条11的中部垂直交叉。

为节省材料和保证轮毂外侧的外观,轮毂本体1的外侧设置为内凹的正六边形,如在图2中所示,正六边形的底面为平面,正六边形的边与轮毂外周用曲面连接。

为了克服轮毂与电机的连接处容易松动的缺点,本实施例的轮毂本体1的中部具有两个中心对称的紧固孔13,紧固孔13位于较小周向辐条12与两条相对的径向辐条11的交叉处,这样的设置保证了紧固孔13的刚度,作为优选,紧固孔13直径为3至4毫米,更优选为3毫米的圆孔。

本实施例的轮毂可以采用任何结构材料来制作,优选采用POM塑料注塑而成,POM塑料为聚甲醛塑料。

作为一种替代方案,本实施例的轮毂也可以采用ABS塑料注塑而成,ABS塑料为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塑料。

本实施例的轮毂既可以作为轮子使用,强度和刚度符合轮子的要求,也可以作为同步齿形带轮使用,适用范围更广。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仅是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