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身高度传感器连杆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79893阅读:117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传感器,特别是一种车身高度传感器连杆结构。



背景技术:

车身高度传感器连杆结构(又叫轴高传感器,车姿传感器,悬架高度传感器等),是汽车上用于测量车身前后悬架姿态变化必不可少的零部件。目前汽车的悬架控制系统(如主动悬架系统、悬架阻尼控制系统、空气悬架系统等),前大灯自动调节系统均需要通过该传感器测量汽车行驶状态的变化。

车身高度传感器连杆结构主要安装在汽车底盘中,当汽车在行驶的过程中,车身高度会因为路况的不同而发生变化,而车身高度传感器连杆结构通过连杆与汽车底盘链接,将车身悬架的上下运动转化为传感器的旋转运动,通过角度的变化从而输出相应的电压信号来控制汽车前大灯的水平方向上的调节,防止造成会车时对面驾驶员的炫目,避免安全隐患,提高驾驶安全。

车身高度传感器连杆结构的旋转运动,主要通过传感器上的连杆机构与汽车底盘链接传递机械动能,连杆机构常使用销钉连接,在传动的过程中,旋转角度有限,且易出现卡死现象,且不能传递带一定倾斜角度的旋转。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旋转角度大、可靠性高的车身高度传感器连杆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车身高度传感器连杆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与传感连接的第一连杆及与第一连杆连接的第二连杆,且所述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间通过球头关节机构连接。

所述球头关节机构包括设置于第一连杆端部的第一过渡杆及设置于第二连杆端部的球形卡槽,所述第一过渡杆的球头卡入球形卡槽中且与球形卡槽转动配合。

所述第一过渡杆包括一段圆锥形柱体,所述球头与圆锥形柱体直径较小的一端连接,且球形卡槽的口部卡套于圆锥形柱体直径较小的一端上从而将球头卡于卡槽内。

所述第一过渡杆上设有若干嵌于第一连杆中的连接片。

所述第二连杆端部设有第二过渡杆,所述球形卡槽设于第二过渡杆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车身高度传感器上的第二连杆上设计一球型卡槽,球型卡槽与位于第一连杆上的第一过渡杆上的球头转动配合,形成第二连杆以球头为支点的摆动结构,从而实现第二连杆360度之间的任意旋转,同时可传递带有一定倾斜角度的旋转,更好的实现与汽车底盘之间的机械传递。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视图;

图2是图1中B-B处的剖视图;

图3是第一连杆及第一过渡杆的结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身高度传感器连杆结构,包括与传感器1连接的第一连杆2及与第一连杆2连接的第二连杆3,且所述第一连杆2与第二连杆3间通过球头关节机构连接,且第二连杆3还与汽车底盘链接,在汽车底盘高度发生变化时会引起连杆的角度摆动变化,形成第二连杆以球头关节中的球头为支点的摆动结构,第二连杆从而实现360度之间的任意旋转,同时可传递带有一定倾斜角度的旋转,更好的实现与汽车底盘之间的机械传递。

如图所示,本实施例中,球头关节机构包括设置于第一连杆2端部的第一过渡杆21及设置于第二连杆3端部的球形卡槽31,所述第一过渡杆21的球头卡入球形卡槽31中且与球形卡槽31转动配合;具体的,所述第一过渡杆21包括一段圆锥形柱体,所述球头与圆锥形柱体直径较小的一端连接,且球形卡槽31的口部卡套于圆锥形柱体直径较小的一端上从而将球头卡于卡槽内,上结构中,第二连杆3端部设有第二过渡杆32,而球形卡槽31是位于第二过渡杆32上,第二过渡杆32是塑胶材料,通过注塑与第二连杆3一体成型,因而球形卡槽31是具有一定弹性的,所以虽然球头的直径比球形卡槽31的口部大,但是在装配时,球头可以挤入球形卡槽31内。

如图所示,所述第一过渡杆21上设有若干嵌于第一连杆2中的连接片211,上述结构在注塑后,保证第一过渡杆21能够牢固与第一连杆2构成一体。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车身高度传感器连杆结构,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