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衡悬架总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40095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一种平衡悬架总成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悬架系统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平衡悬架总成。



背景技术:

现有传统的平衡悬架系统,如图1所示,在重型载货及自卸车中广泛采用。但由于平衡轴支架装配在车架纵梁内侧,支架刚度过大而横梁因空间原因无法达到设计刚度,往往会导致平衡悬架支架受力过大发生疲劳断裂。不仅如此,V型推力杆支座与支架一体的形式将V杆连接硬点固化,无法满足不同车架外宽车型的快速变型的需求。

不仅如此,平衡悬架支架轴分体式结构,如图2所示,存在结构笨重,成本高且带有盲孔螺栓连接失效隐患,在同类功能产品中缺乏精益化技术优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升级的平衡悬架总成,该总成能够在性能可靠的情况下实现大幅降重。不仅如此,通过增加不同数量(0,1根,2根)的下连接板可轻松实现轻载、标载、超载设计,解决了现有平衡悬架总成的上述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结合附图说明如下:

一种平衡悬架总成,该悬架总成包括两个平衡悬架支架3、两个V型推力杆支座2、平衡轴上下盖及衬套总成5、板簧总成6、下推力杆、V型推力杆;其中所述的平衡悬架支架3和V形推力杆支座2为分体式结构,中间被车架横梁 1b隔开;两个所述的平衡悬架支架3固定在车架纵梁1a的左、右两侧,通过平衡上下盖及衬套总成5与板簧总成6连接;所述的板簧总成6两端分别与中后桥上的弹簧滑板接触;所述的平衡悬架支架3下端通过长螺栓孔与连接中后桥的下推力杆连接;所述的V型推力杆设置在车架纵梁1a上并且与中后桥推力杆相连。

两个所述的平衡悬架支架3沿车架横向对称分布,其主体为一大端面;所述的大端面的上端延伸出连接车架纵梁1a的前、后对称的梯形垛子;所述的梯形垛子上设有多个带凸台的第一连接孔3a;所述的大端面与车架大刀梁翼面贴合处延伸出一个第一连接面,所述的第一连接面上设有第二连接孔3b;所述的大端面的底部设有第三连接孔3c;所述的大端面的底部的中间位置延伸出一个第二连接面,所述的第二连接面上设有第四连接孔3d;所述的大端面的中间设置有平衡轴31,所述的平衡轴31通过平衡轴上下盖及衬套总成5与板簧总成6 连接。

所述的第一连接孔3a的数量为十个,成334阵列。

所述的第二连接孔3b的数量为八个,成242阵列。

所述的第四连接孔3d的数量为四个,成2×2矩阵。

所述的第一连接孔3a所在的连接面,自二排孔基面向下延伸出斜坡形拱筋 32与端面上的筋40圆滑过度,呈“L”形,上低下高,反面顺形挖槽33。

所述的第二连接孔3b所在的第一连接面在距前后对称面向支架大端面等距离延伸出斜筋34,上宽下窄,两端呈大圆角过渡;所述的斜筋34又延伸出大钝角L形平面35,大钝角L形平面35与大端面圆角过渡。

所述的平衡轴31的轴孔的上、下端设置有第一肋板36和第二肋板37,所述的第一、二肋板36、37的平面筋与平衡轴31的轴孔表面相切,并且分别与斜筋34及大端面垂直相交。

所述的第四连接孔3d所在的第二连接面与大端面上的基面30形成一V形窄筋38,所述的V形窄筋38与外轮廓相交。

所述的平衡悬架支架3的下端通过第四连接孔3d与下连接板7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该平衡悬架支架上集成了平衡轴部分,由内贴纵梁式改成外贴纵梁式结构,将现有的V形推力杆支架与平衡悬架支架脱离,从而可以保证车架纵梁横梁的刚度明显优于传统的刚度,可靠性大幅提升;下连接板的增加有效的提升了系统的弯扭刚度,提高了系统的承载能力。同时以新型平衡悬架支架为基础构架,通过下连接板的增减及关联零件的优选可匹配到不同吨位的车型上。总之,本实用新型具备成本低、装配简单、重量轻、快速变型的优势,在同类功能的轻量化产品中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重型汽车平衡悬架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的重型汽车平衡悬架支架及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平衡悬架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平衡悬架支架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V形推力杆支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重型汽车后平衡悬架总成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5、图6,一种平衡悬架总成,该悬架总成包括两个平衡悬架支架3、两个V型推力杆支座2、平衡轴上下盖及衬套总成5、板簧总成6、下推力杆、V型推力杆;其中所述的平衡悬架支架3和V形推力杆支座2为分体式结构,中间被车架横梁1b隔开;两个所述的平衡悬架支架3固定在车架纵梁的1a左、右两侧,通过平衡轴上下盖及衬套总成5与板簧总成6连接;所述的板簧总成6 两端分别与中后桥上的弹簧滑板接触;所述的平衡悬架支架3下端通过长螺栓孔与连接中后桥的下推力杆连接;所述的V型推力杆设置在车架纵梁1a上并且与中后桥推力杆相连。

参阅图3,图4,两个所述的平衡悬架支架3沿车架横向对称分布,其主体为一大端面;所述的大端面的上端外轮廓延伸出连接车架纵梁1a的前、后对称的梯形垛子;所述的梯形垛子上设有多个带凸台的第一连接孔3a,用于连接车架纵梁腹面;所述的大端面与车架大刀梁翼面贴合处延伸出一个第一连接面,所述的第一连接面上设有第二连接孔3b;所述的大端面的底部设有第三连接孔3c,用于安装下推力杆;所述的大端面的底部的中间位置延伸出一个第二连接面,所述的第二连接面上设有第四连接孔3d;所述的大端面的中间的外侧延伸出一段平衡轴31,所述的平衡轴31通过平衡轴上下盖及衬套总成5与板簧总成6连接。所述的平衡轴支架的外侧面相对于内侧面,外侧面面向车轮。

所述的第一连接孔3a的数量为十个,成334阵列,即第一行有三个,第二行有3个,第三行有四个。

所述的第二连接孔3b的数量为八个,成242阵列,即第一行有两个,第二行有四个,第三行有两个。

所述的第四连接孔3d的数量为四个,成2×2矩阵,即第一行有两个,第二行有两个。

所述的第二连接孔3b所在的第一连接面在距前后对称面向支架大端面等距离延伸出斜筋34,上宽下窄,两端呈大圆角过渡;所述的斜筋34又延伸出大钝角L形平面35,大钝角L形平面35与大端面圆角过渡。

所述的平衡轴31的轴孔的上、下端设置有第一肋板36和第二肋板37,所述的第一、二肋板36、37的平面筋与平衡轴31的轴孔表面相切,并且分别与斜筋34及大端面垂直相交。

所述的第四连接孔3d所在的第二连接面与大端面上的基面30形成一V形窄筋38,所述的V形窄筋38与外轮廓相交。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平衡悬架总成,将平衡悬架支架通用化标准化,通过下连接板增减及关联零件省级可以实现快速变型。

变型形式1:将下连接板7全部取消,V型推力杆支座采用标载方案,匹配重型牵引车车型;

变型形式2:将下连接板7保留1根,V型推力杆支座采用重载方案,匹配重型载货车车型及小自卸车型;

变型形式3:将下连接板7保留1根,V型推力杆支座采用重载方案,匹配大吨位重型载货车及自卸车车型。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与轴一体但与上推力杆支架分体的外贴纵梁式平衡悬架支架、车架纵梁横梁布局合理,系统受力均匀,与传统平衡悬架总成比可靠性大幅提高。并且成本低,维护简单,变动灵活,满足了总成变载使用的需求,同时解决了传动轴布置空间紧张的问题。总之,该后悬架系统具有结构简单、维护方便、可灵活变型等特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