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工具座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93138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交通工具座椅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的具有可相对彼此运动的构件和至少一个力传递元件的交通工具座椅。



背景技术:

交通工具座椅为了优化人机工程学的和防碰撞的座椅位置而具有多个调整可能性,如交通工具座椅的长度和高度调整,座椅基座的深度和倾斜度调整,靠背的倾斜度和侧垫调整,头枕的高度和倾斜度调整等。所述座椅调整的运动学性能要求铰接连接装置,所述铰接连接装置由大量构件,如杆、轴螺栓、弹簧等构成,用于将交通座椅的构件反向调整到期望的调整位置中,或者用于将操纵元件与调整机构连接,以及用于将其复位到初始或中性位置中。用于调整机构的构件的大的数量要求用于购置构件、物流、维护、安装和维修铰接连接装置的相应高的耗费,并且与此相应地与明显的成本关联。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开始提到类型的交通工具座椅,其用于调整可相对彼此运动的构件的机构要求最小数量的构件,进而确保用于购置构件、物流、安装、维护和维修铰接连接装置的最小的耗费。

所述目的根据本发明借助权利要求1的特征来实现。

根据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提供一种交通工具座椅,所述交通工具座椅的用于调整可相对彼此运动的构件的机构要求少量的构件,并且相应地确保用于购置构件、物流、安装构件、维护和维修铰接连接装置的最小的耗费。

优选地,力传递元件一件式地设置在配件上并且可材料弹性地运动。

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力传递元件或者构成为具有至少一个渐缩区域作为柔性铰链的单部分部件,或者构成为两部分部件或多部分部件,其中固定部件由刚性杆构成,并且至少一个弹性地设置在刚性杆之间的部件构成为柔性铰链。

柔性铰链相对于传统的、由弹簧、螺栓和杆组成的铰链的优点尤其在于:柔性铰链除了小的材料摩擦之外是无摩擦、无维护、无间隙和可任意伸缩的,以及不要求安装、润滑剂和复位弹簧,因为在利用柔性铰链的复位效果的条件下能够弃用弹簧。因此整体上,在使用柔性铰链替代传统铰链的情况下得到明显的成本优势。

在使用构成为两部分部件或多部分部件的柔性铰链时,附加地能够设有借助于拉力负载、压力负载、扭力负载或弯曲负载增强柔性铰链的回弹的弹性元件。

力传递元件的一个替选的设计方案在于,力传递元件构成为压力刚性的、一体式的肘节铰链,所述肘节铰链具有部分柱形的外部叉或部分球形的罩和部分柱形的内部叉或部分球形的芯部,所述内部叉或所述芯部的外直径滑动地贴靠在部分柱形的外部叉的或部分球形的罩的内直径上,其中在部分柱形的外部叉或部分球形的罩和部分柱形的内部叉或部分球形的芯部之间设置有柔性铰链。

力传递元件作为压力刚性的、一体式的肘节铰链的设计方案确保,滥用力和压力通过部分柱形的外部叉或部分球形的罩和部分柱形的内部叉或部分球形的芯部吸收,其中肘节铰链可一件式制成,并且能够直接加入到可相对彼此调整的构件之间的力流中。

此外,力传递元件作为仿生的铰链能够借助设置在铰接罩杆上的铰接罩和在铰接罩中支撑的、在铰接头杆的端部上设置的球形的或柱形的铰接头和将铰接头杆与铰接罩杆连接的柔性带构成。

仿生铰链在特定程度上适合于吸收大的压力,而由弹性材料构成的柔性带将铰链保持在一起并且在此能够吸收大的拉力和变形。

柔性铰链能够根据要求和使用领域不同地构成。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柔性铰链构成为板簧铰链,并且特征在于自动的复位,简单的功能原理、成本适宜的制造以及最小的部件数量。关于交通工具座椅,板簧铰链尤其适合于座椅深度调整装置的解锁,用于接合交通工具座椅的座椅盆,用于调整靠背倾斜度或用于折叠靠背,以及用于调整交通工具座椅的靠背宽度。

结合并联于板簧铰链设置的、吸收压力的支撑元件,能够将板簧铰链的使用扩展到头枕的倾斜度调节以及用于座椅高度调整,所述支撑元件至少与可相对彼此运动的构件以可旋转运动的方式连接。

在其他设计方案中,力传递元件能够由多个杆和设置在杆之间的柔性铰链组成,用于在可相对彼此运动的构件之间形成一体式的多铰链运动装置,其中优选操纵元件与力传递元件一件式地连接。

这种一体式的多铰链运动装置在第一设计方案中能够构成为一体式的四铰链运动装置,所述四铰链运动装置包括多个连接杆和设置在连接杆之间的柔性铰链的功能,并且所述四铰链运动装置与操纵元件和接合杆连接,所述接合杆锁定交通工具座椅的调整位置。一体式的四铰链运动装置此外能够将施加到操纵元件上的拉力转换成施加到接合杆上的压力,借助所述压力将接合杆从与其他构件的锁紧中松开。拉力到压力的所述转换此外能够在用于交通工具座椅的纵向调整的设备中使用,其中与交通工具座椅的座椅盆有效连接的接合杆借助锁紧销接合到与交通工具底部连接的引导轨道的孔齿部中,其中当将拉力施加到操纵元件上时,一件式地与操纵元件连接的四铰链运动装置借助压力作用于锁紧杆,以使锁紧销从孔齿部中脱离。

在将一体式的四铰链运动装置用于将拉力转换成压力以对交通工具座椅进行纵向调整时,通过减少部件数量进而减少组装座椅纵向调整装置所需要的安装步骤来降低成本,引起自动的复位,避免操纵杆的专门的安装,并且提高锁紧杆到引导轨道的孔齿部中的齿部接合的稳定性,因为锁紧元件以适宜的角度朝向孔齿部和锁紧销的接触面的作用方向移动。

使用一体式的四铰链运动装置的另一优点在于,能够根据应用情况改变四铰链运动装置,其中能够类似于传统的四铰链运动装置来确定四铰链运动装置的设计方案。

四铰链运动装置的一个变型形式在于,将可相对彼此运动的构件经由可弹性变形的柔性铰链和与此并联设置的、经由柔性铰链与可相对彼此运动的构件连接的力传递元件彼此连接。

在所述尤其可用于交通工具座椅的高度调整的四铰链运动装置中,传动装置元件的连接借助于弹性的、可变形的柔性铰链进行,而调整力借助于螺杆驱动器或小齿轮驱动器产生,并且四铰链运动装置的压力稳定性通过支撑几何结构的集成而提高,其中确保用于旋转的可运动的支承和柔性铰链和支撑几何结构的材料配合的连接。这能够在减少构件的同时实现力传递机构的功能集成,减少生产和安装步骤,以及减小支承间隙和对运动相关的附加的调整运动进行补偿。

一体式的多铰链运动装的另一使用领域是远距离解锁,其中将与一个构件连接的操纵元件经由多铰链运动装置与同另一构件连接的锁紧和/或调整元件连接。

这种远距离解锁例如能够用于经由双铰链运动装置操纵锁止配件,并且,与传统远距离解锁机构中的十个部件相比,由两个部件制成,其中在相应的设计方案中,能够取消如在传统的机构中必需的进行复位的扭力弹簧,因为复位借助于柔性铰链进行,使得进一步的成本节约能够通过少量的生产和安装步骤和通过将操纵元件直接喷射到一体式的多铰链运动装置上实现。

在此外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在经由一体式的多铰链运动装置与一个构件连接的操纵元件和另一构件之间设置有传统的铰链,用于吸收滥用力。

为了避免调整机构的调整件的碰撞,力传递元件将设置在第一平面中的操纵元件与设置在第二平面中的待操纵的构件连接,其中操纵力和/或从使用交通工具座椅中得到的负载力经由传统的铰链拦截,所述传统的铰链设置在锁紧元件的作用线上,使得确保锁紧机构的自锁。

柔性铰链位于与安装元件连接的操纵元件和与另一构件连接的锁紧容纳部之间的力流中的构成方案确保:自动的复位,操纵杆作为拉杆的用户友好的构造,和可一件式制成的调整机构。这种设置尤其适合于用于调整交通工具座椅的座椅深度的机构,其中构成有集成的柔性铰链的操纵杆设置在第一平面中,并且操纵杆的端部设置在第二平面中,在所述第二平面中存在与交通工具座椅的座椅盆连接的锁紧容纳部,而构成为拉杆的操纵把手经由设置在座椅深度调整板上的传统铰链与座椅深度调整板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解决方案的另一个变型形式在于,与操纵元件连接的力传递元件根据一体式夹具的类型结合到第一构件和待操纵的构件的连接中,所述第一构件与锁紧元件连接。

这种夹具机构能够实现操纵元件的压力操纵,用于基于力传递元件的材料弹性的构造借助自动的复位将锁紧机构解锁,以及能够实现力传递元件的一件式的制造。一体式夹具的优选的使用领域是交通工具座椅的座椅深度调整,其中一体式夹具固定到座椅深度调整板上,而与夹具共同作用以锁紧的齿杆或孔齿部固定在交通工具座椅的座椅盆上。

力传递元件的在上文中描述的不同的变型形式能够单独地或组合地在交通工具座椅上实现不同的调整机构。

因此,交通工具座椅的座椅深度调整装置例如能够借助座椅深度调整件,借助锁紧装置,以及借助力传递元件来实现,其中所述座椅深度调整件在交通工具座椅的座椅基座中引导并且相对于其可运动,所述锁紧装置用于将座椅调整件在座椅深度调整件相对于座椅基座的被调节的座椅深度位置中与同座椅基座连接的锁紧容纳部锁紧,所述力传递元件与操纵元件和座椅深度调整件连接并且优选构成为板簧铰链。在此,锁紧容纳部由齿部构成,与力传递元件连接的齿杆接合到所述齿部中。

为了负载分布,设有两个座椅深度调整件和锁紧装置,所述座椅深度调整件相互间隔开地在交通工具座椅的座椅基座中引导,所述锁紧装置具有设置在座椅深度调整件的侧部上的孔齿部,齿杆枢转到所述孔齿部中,所述齿杆分别可围绕与座椅基座连接的轴线枢转并且经由柔性铰链一件式地与固定元件连接,而两个经由第一柔性铰链一件式地与在座椅基座中引导的操纵元件连接的连接杆经由第二或第三柔性铰链一件式地与各一个齿杆连接。

附图说明

根据本发明的解决方案的其他变型形式下面根据在附图中示出的实施例来描述。所述实施例示出:

图1示出交通工具座椅的两个构件借助于构成为板簧铰链并且与操纵杆连接的柔性铰链的锁紧的示意图;

图2示出在交通工具座椅的座椅深度调整装置的两个可相对彼此运动的构件之间的构成为板簧铰链的锁紧元件的示意图;

图3至6示出交通工具座椅的具有柔性铰链的座椅深度调整装置的第一变型形式的立体图和俯视图;

图7示出处于交付位置的根据图3至6的座椅深度调整装置的设有柔性铰链的力传递元件的示意俯视图;

图8示出处于安装位置的根据图3至6的座椅深度调整装置的设有柔性铰链的力传递元件的示意俯视图;

图9至11示出用于交通工具座椅的座椅深度调整装置的第二变型形式的多个立体图;

图12示出具有设置在不同平面中的锁紧元件和柔性铰链的座椅深度调整装置的第三变型形式的示意图;

图13示出具有一体式夹具的座椅深度调整装置的第四变型形式;

图14示出具有一体式的四铰链运动装置的力传递元件的示意图,以将拉力转换成压力;

图15和16示出多个运动元件借助于可弹性变形的柔性铰链连接的示意图;

图17示出用于远距离解锁锁止配件的一体式的运动装置的示意图,用于交通工具座椅的座椅高度或靠背倾斜度调整;

图18示出变速器元件与四铰链运动装置的可弹性变形的柔性铰链的连接的示意图;

图19示出具有集成的支撑几何形状的构成为板簧铰链的柔性铰链的示意图,用于提高压力稳定性;

图20a示出根据图18和19的柔性铰链的支承的示意图;

图20b示出仿生铰链的示意图;

图21和22示出用于调节用于交通工具座椅的纵向调整装置的记忆位置的调节机构的不同的立体图;

图23示出构成为压力刚性的、一体式的肘节铰链的柔性铰链的示意立体图;

图24和25示出交通工具座椅的座椅盆和座椅基座借助于柔性铰链的连接的示意图,用于调节座面倾斜度;

图26和27示出与可运动的横向承载件连接的柔性铰链的交通工具座椅的座椅基座与座椅盆的连接的示意图,用于座椅盆倾斜度调整;

图28至30示出用于借助于与交通工具车身连接的可弹性变形的柔性铰链折叠交通工具座椅的靠背或调整椅背倾斜度的装置的示意图;

图31和32示出用于借助于多体运动装置对交通工具座椅进行椅背宽度调整的装置的示意图;

图33示出用于借助于力传递元件的弹性变形进行椅背宽度调整的装置的变型形式;

图34示出用于沿交通工具座椅的交通工具纵向方向调整与靠背连接的头枕的装置的示意图;

图35示出用于将交通工具座椅的上部的椅背区域借助于柔性铰链和调整运动装置枢转的装置的示意图,和

图36示出借助于可弹性变形的柔性铰链对交通工具座椅的头枕-侧垫调整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附图的图片中示出的实施例说明根据本发明的解决方案,用于借助于用于交通工具座椅不同调整设备的力传递元件,将操纵力和/或从交通工具座椅使用中得到的负载力从交通工具座椅的第一构件传递至相对于第一构件可运动的第二构件,其中优化地匹配于相应的调整设备的功能和构造的金属弹性可运动的力传递元件或力传递元件的组合,用于形成一体式的多铰链运动装置或多体运动装置。基于在图1中示意地示出的功能原理的实施例示出选择本发明用于在交通工具座椅的可相对彼此运动的构件之间的力传递的可能的应用领域,以借助最少的功能部件和与此相应最低的安装和成本耗费来实现调整设备。

图1示出交通工具座椅的两个可相对彼此运动的构件2、3的示意图,所述构件为了传递操纵力或从使用交通工具座椅中得到的负载力与力传递元件4的部件连接。力传递元件4一件式地与一个构件2连接并且可材料弹性地运动。为了固定可相对彼此运动的构件2、3的调节位置,力传递元件4形状配合地接合到与另一构件3连接的形状配合容纳部6、例如齿部或锁止部中。为了对构件2、3经由力传递元件4实现的形状配合连接进行解锁,设有操纵元件7,所述操纵元件优选一件式地与力传递元件4连接,使得由于力传递元件4的材料弹性的构造,将力传递元件从与形状配合容纳部6的形状配合中抬起,并且在相互调整构件元件2、3之后将力传递元件再次弹性地锁入到形状配合容纳部6中。

如在下文中详细阐述的那样,力传递元件4的材料弹性的构成通过柔性铰链5或板簧铰链50引起。在此,将与构件2一件式地连接或在构件2上构成的力传递元件4的如下区域称作为柔性铰链,所述区域通过弯曲允许两个刚性体区域41、42之间的相对彼此运动,尤其转动。因此,柔性铰链5就运动对而言不是传统铰链,而是基于弹性静力学的原理,其中铰链的功能通过与弯曲刚度较高的两个邻接的区域相比弯曲刚度减小的区域实现。如下面详细阐述的,减小的弯曲刚度优选通过局部的横截面减小产生。

图2以示意图示出在交通工具座椅的例如座椅深度调整装置8的第一变型形式的两个可相对彼此运动的构件2、3之间的构成为板簧铰链50的力传递元件,其中板簧铰链50与座椅深度调整装置8的座椅深度调整板2连接,并且形状配合容纳部6与交通工具座椅的座椅盆3连接。为了形状配合地锁紧座椅深度调节,板簧铰链50的背离座椅深度调整板2的端部接合到形状配合容纳部6的齿部或锁止部中。为了相对于座椅盆3调整座椅深度调整板2设有操纵杆7,所述操纵杆一方面固定地与板簧铰链50连接,并且另一方面具有操纵把手70,使得通过沿箭头a的方向提起操纵把手70,将板簧铰链50到形状配合容纳部6的齿部或锁止部中的形状配合的接合解锁,并且能够将座椅深度调整板2相对于座椅盆3移动到期望的位置中。板簧铰链50由于其弹簧弹性的复位效果在松开操纵把手70之后再次锁入到形状配合容纳部6的齿部或锁止部中,进而将座椅深度调整板2相对于座椅盆3在期望的调节位置中锁定。

在图3至8中示出用于交通工具座椅的借助于具有柔性铰链的力传递元件的座椅深度调整的第二实施例。在座椅深度调整的所述第一变型形式中,根据图3至6,座椅深度调整板2在在中间纵轴线两侧在座椅盆3中设置的纵向引导装置81中引导。力传递元件4的接合杆41借助形状配合元件接合到与座椅盆31沿着纵向引导装置81连接的形状配合容纳部6中,并且经由柔性铰链5与力传递元件4的连接杆42的一个端部连接,其另一端部经由柔性铰链5与操纵杆71连接。为了可枢转地支承力传递元件4的接合杆41,设有枢转轴82,所述枢转轴嵌入到座椅深度调整板2中。

如尤其可从图4至8中获知的那样,柔性铰链5具有相对于接合杆41、连接杆42和操纵杆7的高弯曲刚度的邻接区域相比弯曲刚度减小的区域。如从根据图6的俯视图中可获知的,对操纵杆7沿箭头b的方向进行操纵引起接合杆41围绕枢转轴82的枢转运动,使得接合杆41接合到尤其构成为孔齿部的形状配合容纳部6中或者从孔齿部中枢转出来,借此座椅深度调整板2能够相对于座椅盆3沿着纵向引导装置81调整。

为了在没有附加的弹簧元件的情况下提高设置在接合杆41和连接杆42之间的柔性铰链5的弹性回弹,柔性铰链5在图8中示出的安装情形下能够以预紧角α相对于在图7中示出的交付位置预紧。附加的回弹效果借助设置在柔性铰链5上的弹簧元件51实现,所述弹簧元件根据图5至8构成为拉力元件。但是替选地,也能够设有构成为压力、弯曲或扭力弹簧的弹簧元件,所述弹簧元件为了加强回弹效果以相应的方式与柔性铰链5连接。

在图9至11中示意立体地示出座椅深度调整装置8的第三变型形式。所述变型形式与座椅深度调整装置的在上文中根据图3至8描述的第一变型形式的区别在于:设置两个滑槽引导装置83,用于支承与座椅深度调整板21连接的力传递元件4的接合杆41,其形状配合元件接合到与座椅盆3连接的形状配合容纳部6的配对形状配合元件中。

为了自动地复位到锁紧位置中,接合杆41经由构成为板簧铰链的弹簧弓56彼此连接,当在座椅深度调整之后,操纵杆7在松开操纵把手70之后自动复位时,所述弹簧弓引起自锁。

示意地在图12中示出借助于具有柔性铰链的力传递元件的座椅深度调整的第四变型形式,并且特征在于避免设置在两个平面中的力传递元件4的碰撞。

与座椅深度调整板2连接的、设置在第一平面中的力传递元件4具有连接杆42,所述连接杆具有集成的柔性铰链5,所述柔性铰链与操纵杆7连接,并且为了吸收力支承在座椅深度调整装置的传统的铰链84中。在第二平面中,连接杆42在一侧与力传递元件4的接合杆41连接。接合杆41的形状配合元件如在上文中描述的那样结合到与座椅盆3连接的形状配合容纳部6的例如呈齿部或锁止部的形式的配对形状配合元件中,以锁定调节的座椅深度位置,并且通过将拉力施加到操纵杆7的操纵把手70上进而施加到连接杆42上能够从与形状配合容纳部6的配对形状配合元件的锁止中脱离,使得例如类似于图3至6在座椅盆3的纵向引导装置中引导的座椅深度调整板2能够调整到期望的座椅深度位置中。

由于柔性铰链5在连接杆42中的设置,实现力传递元件4的自动复位,进而实现接合杆41的形状配合元件到形状配合容纳部6的配对形状配合元件中的重新接合,以锁定期望的调节位置。

在借助于柔性铰链5的座椅深度调整的所述第四变型形式中,操纵和调整力经由传统的铰链84吸收,其在接合杆41的形状配合元件和形状配合容纳部6的配对形状配合元件的锁紧力的作用线上的设置确保自锁,而柔性铰链5引起自动的复位。所述第四变型形式也能够实现操纵杆7的用户友好的牵拉操纵,并且确保由一个工件制造铰接的力传递元件4和操纵杆7。

图13在示意图中示出座椅调整装置8的第五实施例,所述座椅调整装置具有构成为一体式的夹具的力传递元件4。类似于在上文中描述的变型形式,根据图13的基于相反的夹具原理的柔性的座椅深度调整机构具有与座椅盆3连接的形状配合容纳部6,力传递元件4的接合杆41的形状配合元件接合到所述形状配合容纳部的配对形状配合元件中。与座椅深度调整板22经由转向装置85连接的力传递元件4除了接合杆41和连接杆42之外还具有压杆43,所述压杆与操纵杆7连接,其端部具有操纵把手70。在转向装置85和力传递元件4的连接杆42之间,在操纵杆7和压杆43之间,以及在压杆43和连接杆42之间构成有柔性铰链5。

通过对操纵把手70进行压力操纵,操纵杆7沿箭头d的方位移位,使得由于力传递元件4的连接杆42和其与接合杆41的连接,所述连接杆铰接地经由转向装置85与座椅深度调整盘2并且铰接地与压杆43连接,接合杆41的形状配合元件沿箭头e的方向从其与形状配合容纳部6的配对形状配合元件的锁紧中枢转出来,以相对于座椅盆3调整座椅深度调整板2。由于柔性铰链5的回弹效果,在结束对操纵杆7的压力操纵之后,力传递元件4的接合杆41向回枢转,使得接合杆41的形状配合元件再次锁入到座椅盆3的形状配合容纳部6的配对形状配合元件中,用于固定期望的座椅深度位置。

根据下面描述的图14至20,阐述用于为交通工具座椅上的不同的调整方向形成一体式的多铰链运动装置和多体运动装置4’或4”的力传递元件的组合。

图14以示意图示出用于相对于与交通工具底部连接的引导轨道2调整交通工具座椅的座椅基座3的用于交通工具座椅的纵向调整装置9,其中设置有形状配合容纳部6的齿部或孔齿部。与座椅基座3连接的纵向调整装置9具有一体式的四铰链运动装置4’,用于将操纵杆7的拉运动转换成压运动,以操纵借助形状配合元件接合到引导轨道2的形状配合容纳部6的配对形状配合元件中且支承在传统的杆支承件91中的接合杆41。一体式的四铰链运动装置4’具有四个连接杆42,所述连接杆借助于四个柔性铰链5为了一体式的四铰链运动装置4’的材料弹性的运动彼此连接。

第一连接杆421接合到座椅基座3上,并且经由柔性铰链5不仅与第二连接杆422,而且也经由柔性铰链5与第三连接杆423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一件式地与操纵杆7连接,第三连接杆与接合杆41共同作用。在第二连接杆422和第三连接杆423之间分别经由柔性铰链5设置有第四连接杆424,用于形成一体式的四铰链运动装置4’。在以沿箭头f的方向的拉力对操纵杆7进行操纵时,第三连接杆423以沿箭头g的方向的压力作用于与接合杆41连接的传递件92上,使得接合杆41以其形状配合元件从引导轨道2的形状配合容纳部6的配对形状配合元件中脱离,用于交通工具座椅的座椅纵向调整。

在拉力f结束之后,在传统的杆支承件91中支承的接合杆41在柔性铰链5的弹簧作用下复位,使得接合杆41的形状配合元件再次接合到引导轨道2的形状配合容纳部6的配对形状配合元件中,进而锁定所调节的座椅纵向位置。

在图14中示意示出的用于拉力转换成压力的一体式的四铰链运动装置4’可选地也能够用于头枕高度调整装置或座椅深度调整装置,并且其特征在于通过降低转换装置9的件数进而减少组装所需的安装步骤而引起的成本降低,在于调整装置的自动的复位,在于将操纵杆7直接喷射到四铰链运动装置4’上的可能性,以及在于接合杆41在用于实现设置在第三连接杆423和接合杆41之间的传递件92的接触面的有效方向的有益的角度方向上的运动。此外,通过连接杆421至424、操纵杆7和接合杆41的相应的尺寸设计,一体式的四铰链运动装置4’能够匹配于任意的应用情况。

在一个替选的实施方式中,例如第一连接杆421直接带动接合杆41,而无需在第一连接杆421和接合杆41之间设置传递件92。

在图15和16中示意地示出的力传递元件具有多体运动装置4”,用于将调整力转换成期望的调整方向。为了所述目的,根据图15,两个彼此相对置的连接杆42经由板簧铰链50与接合杆41以及与静态的构件3连接成闭合环,所述接合杆与要调整的构件连接。

根据图16,多个连接杆42经由柔性铰链5相互间、与接合杆41和与静态的构件3连接成闭合的环,所述接合杆与要调整的构件2连接。

通过例如借助于螺杆沿根据图15的箭头h的方向将压力施加到两个彼此相对置的连接杆42上,或者将拉力沿根据图16的箭头i的方向例如经由鲍登线10施加,实现多体运动装置4”的形状改变,进而实现根据图15和16沿箭头k的方向调整与要调整的构件2连接的接合杆41。

在图15和16中示出的一体式的多体运动装置4”的特征在于构件的减少和功能集成,生产和安装步骤的减少以及支承间隙的减小。

图17在示意图中示出用于驱动单元110、例如锁止配件的远距离解锁的一体式的运动装置的示意图,构成为用于交通工具座椅的座椅高度或椅背倾斜度调整装置11。在根据本发明的解决方案的该实施方式中,驱动单元110经由手动的座椅高度和椅背倾斜度调整11的双铰链运动装置经由远距离解锁机构操纵,所述远距离解锁机构由两个经由柔性铰链5彼此连接并且经由两个另外的柔性铰链5或者与操纵杆7或者与驱动单元110连接的连接杆42组成。第一连接杆42经由柔性铰链5不仅与经由传统的铰链111铰接在座椅基座或座椅盆3上的操纵杆7连接,而且也与第二连接杆42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经由柔性铰链5与设置在交通工具座椅的靠背2或座椅盆上的驱动单元110铰接。通过沿双箭头l的方向对操纵杆7进行操纵,驱动单元110沿双箭头m的方向围绕在交通工具座椅的座椅基座或靠背2上的驱动单元110的转向装置枢转。

在图17中示意地示出的用于驱动单元110的远距离解锁的一体式的运动装置的特征在于,手动的座椅高度或座椅倾斜度调整装置11的总体的操纵装置不同于传统实施方案中的十个部件由一个部件制成,在相应设计中取消传统机构所需要的复位扭转弹簧,并且替代于此,由柔性铰链5引起操纵杆7的复位。此外,通过少量的生产和安装步骤,通过将操纵杆7直接喷射到用于远距离解锁的一体式的运动装置上的可能性,并且通过由传统的、用作为操纵杆7的转动轴线的铰链挡住滥用力确保成本节约。

在图18至20中作为用于在两个可相对彼此运动的构件之间的力传递的另一示例示出借助于一体式的四铰链运动装置4’对交通工具座椅进行的高度调整。

图18示出用于相对于交通工具底部或与交通工具底部连接的引导轨道3对交通工具座椅的座椅基座2进行高度调整的装置11的作用原理,以对交通工具座椅进行纵向调整。交通工具底部3和座椅基座2经由一体式的四铰链运动装置4’的各两个力传递元件在交通工具座椅的两侧上彼此连接,使得通过沿双箭头n的方向枢转力传递元件4,能够沿根据图18的双箭头o的方向改变座椅基座2相对于交通工具底部3的距离。为了所述目的,交通工具底部3和座椅基座2经由柔性铰链5与力传递元件4连接,其中调整力借助螺杆驱动器或小齿轮驱动器传递到力传递元件4上。(与当前使用的专业术语一致地,力传递元件4也能够定义成具有集成的柔性铰链5的连接杆42。)

同样地,如下实施方案是可能的,其中左边的和右边的连接杆42不具有相同的长度,以便在调整区域中,相对于交通工具底部3执行座椅基座2的附加的期望的角运动。

图19示出用于力传递元件4中的一个的实施例,所述力传递元件由板簧铰链50以及在与座椅基座2和交通工具底部3连接处的可活动的支承件构成,所述板簧铰链具有集成的支撑几何结构44,用于提高压力稳定性。

图20a以放大图示出球形的或柱形的铰接头54的可旋转运动的支承的示意图,所述铰接头与支撑几何结构44连接并且将板簧铰链50的一个端部容纳在铰接罩53中,所述铰接罩与座椅基座2或与交通工具底部3连接。

板簧铰链50与支撑几何结构44的连接例如能够材料配合地进行,使得在减少用于交通工具座椅的高度调整的构件的同时,实现高的功能集成性,实现生产步骤和安装步骤的减少,以及实现支承间隙的减小和运动学相关的附加的调整运动的补偿。

图20b以示意图示出构成为仿生的双部件铰链的力传递元件,所述力传递元件具有设置在铰接罩杆59上的铰接罩53和在铰接罩53中支承的、设置在铰接头杆58的端部上的球形的或柱形的铰接头54。铰接头54在大幅包围铰接头54的铰接罩53中的支承以特定的程度适合于吸收大的压力,而将铰接头杆58与铰接罩杆59连接的由弹性材料构成的柔性带57能够将仿生的铰链保持在一起并且在此能够吸收大的拉力和变形。

在图21和22中,作为用于交通工具座椅的两个可相对彼此运动的构件的材料弹性的连接的实施例,以从不同观察方向的立体图示出用于调节和重新找出记忆位置的记忆装置的记忆块12或两部分的一体式的位置存储器,例如根据de202009002580u1。记忆块12具有调节机构2,用于调节沿交通工具座椅的轨道纵向引导装置的轨道纵向方向的记忆位置,和可枢转地与调节机构2连接的阻挡元件3,所述阻挡元件在控制元件的作用下能够枢转到锁紧轨道中,用于锁紧调节的记忆位置,并且能够为了调节新的记忆位置从锁紧轨道中枢转出来。调节机构2与阻挡元件3的连接经由柔性铰链5进行,使得阻挡元件3在没有附加的弹簧元件的情况下能够相对于调节机构2枢转。

调节机构2与阻挡元件3经由柔性铰链5的连接能够实现记忆块12的一件式的制造并且不要求用于在调节机构2和阻挡元件3之间建立枢转连接的安装步骤,其中不确保转向并且几乎不将拉力或压力施加到柔性铰链5上。

图23以立体图示出构成为压力刚性的、一体式的肘节铰链13的力传递元件,所述力传递元件以一件式的构成方案具有第一连接杆131和在静止或初始位置中与第一连接杆131齐平的第二连接杆132,在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之间构成有通过减小的弯曲刚度的区域形成的柔性铰链5。两个彼此齐平的连接杆131、132的抗压强度通过在第一连接杆131的端部上构成的部分柱形的、外部叉133和在第二连接杆132的端部上设置的部分柱形的、内部叉134实现,其外直径匹配于外部叉133的内直径,使得确保在部分柱形的外部叉133和部分柱形的内部叉134之间的滑动运动,其中连接杆131、132之间的角度可调整性通过部分柱形的外部叉133和部分柱形的内部叉134的叉腿限制。

替代压力刚性的、一体式的肘节铰链13在平面中的在图23中示出的可运动性,也可通过如下方式实现压力刚性的、一体式的肘节铰链13的空间可运动性:两个连接杆131、132在铰接连接部处经由部分球形的罩和在部分球形的罩中引导的部分球形的芯部借助于设置在其之间的柔性铰链5彼此连接。

这样构成的压力刚性的一体式的肘节铰链13确保,通过叉或罩/芯部连接吸收滥用力或压力,力传递元件可由一个部件制造而成,并且能够直接置于在交通工具座椅的两个可相对彼此运动的构件之间的力传递的力流中。

此外,肘节铰链13能够构成为,使得两个连接杆131、132能够在安装位置中彼此成角度而不是彼此齐平。

在图24至27中作为用于在两个可相对彼此运动的构件之间的力传递的实施例示出用于座椅盆倾斜接合和调整的装置14,用于将座椅盆2接合到座椅基座3上,并且用于调节座椅盆2相对于座椅基座3的倾斜度。

图24在示意侧视图中示出与座椅基座3经由构成为弯梁55的柔性铰链连接的处于初始位置的座椅盆2。通过将力沿箭头q的方向施加到座椅盆2上,将所述座椅盆朝向座椅基座2的方向降低,并且在此弯梁55根据图25伸展。通过将座椅盆2与座椅基座3经由构成为弯梁55的柔性铰链连接,确保在将座椅盆2与座椅基座3连接时调节座椅盆倾斜度的功能,以减少在传统的结构方式中需要的构件,减少生产和安装步骤以及在单独地调整座面倾斜度时减小支承间隙。

为了调整座椅盆倾斜度,能够与根据图24和25的装置结合使用根据图26和27的调整装置,所述调整装置在示意图中示出座椅盆2与座椅基座3经由柔性铰链5的连接,所述柔性铰链设置在可运动的横向承载件140和座椅盆2的下侧2之间。

从座椅盆2的在图26中示意地示出的倾斜开始,通过根据在可运动的横向承载件上绘制的箭头r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可运动的横向承载件140,沿箭头s的方向降低座椅盆2,使得所述座椅盆占据在图27中示意地示出的位置。座椅盆2到座椅基座3上的接合在此能够在图24和25中示出的方式实现,或也能够经由传统的铰链实现。

在图26和27中示意示出的座椅盆倾斜调整装置14能够实现:通过转动可运动的横向承载件140来单独调节座面倾斜度,其中柔性铰链5将横向承载件140的转动运动转换成座椅盆2的枢转运动。

在两个可相对彼此运动的构件2、3之间的这种力传递的情况下,也确保:构件的减少和功能集成,生产相关的安装步骤的减少以及支承间隙的减小,以及经由材料弹性的柔性铰链5实现的对运动相关的额外的调整运动的补偿。

在图28至30中示出用于调整靠背2的倾斜度或用于折叠交通工具座椅的靠背2的示意性的示例,包括可弹性变形的柔性铰链50、5’、50’。

图28以示意侧视图示出交通工具座椅的靠背2,所述靠背经由可弹性变形的板簧铰链50与交通工具底部3连接。为了调整倾斜或为了沿可弹性变形的板簧铰链50的虚线示出地沿双箭头t的方向折叠靠背2,将相应的调整力施加到靠背2上,其中调整力例如通过螺杆驱动器实现,所述螺杆驱动器将靠背2相对于交通工具底部3的相应的调节角固定。

图29示出靠背2与交通工具底部3经由一体式的固体铰接链50’的连接,所述固体铰接链具有在连接杆之间设置的柔性铰链,用于调整靠背2的倾斜度或用于沿靠背2和固体铰接链50’的虚线示出地沿双箭头t的方向折叠靠背2。

另一个设置方案在图30中以示意侧视图示出,其中可弹性变形的柔性铰链由蜿蜒缠绕的板簧铰链50”构成,用于调整靠背2的倾斜度,或用于以沿蜿蜒线缠绕的板簧铰链50”和靠背2的虚线示出地沿双箭头t的方向折叠靠背2。

在用于椅背调整的该设置方案中,确保:构件的减少和功能集成,生产和安装步骤的减少,支承间隙和用于间隙补偿的减小,以及在搭建时集成的回复力。

在图31至33中示出根据本发明的解决方案用于根据椅背宽度调整装置16在两个可相对彼此运动的构件之间的力传递的应用。

在图31和32中以示意俯视图作为两个可相对彼此运动的构件中的一个构件示出靠背侧垫2,所述靠背侧垫经由构成为连接和调整元件的力传递元件4、5、42与交通工具座椅的作为两个可相对彼此运动的构件中的另一构件的靠背3连接。

在图31中示出的实施例的连接元件由连接杆42构成,所述连接杆经由柔性铰链5一方与靠背侧垫2并且另一方与靠背3连接。在经由柔性铰链5与靠背侧垫2和靠背3以及例如与螺杆驱动器连接的调整杆4上沿双箭头u的方向施加调整力。通过施加到调整杆4上的调整力,引起靠背侧垫2沿双箭头v的方向沿一个方向或另一方向枢转,进而调节靠背3的宽度。

在根据图32的实施方式中,连接元件由可弹性变形的柔性铰链、例如板簧铰链50和类似于根据图31的设置方式构成的调整杆4构成,所述调整杆经由柔性铰链5与靠背侧垫2和靠背3以及例如与螺杆驱动器连接。在该设计方案中,通过将调整力沿双箭头u的方向施加到调整杆4上,也将靠背侧垫2沿双箭头v的方法枢转,以调节靠背3的宽度。

在图31和32中示意示出的靠背宽度调整装置16能够实现单独地调整座椅宽度,其中调整运动借助于多体运动装置实现,运动元件与侧垫2或靠背3的连接经由柔性铰链5或具有集中的或分布式的柔性的板簧铰链50实现,并且调整力的产生借助于电驱动器实现。在根据本发明的解决方案的该设计方案中,也确保构件的减少和功能集成,生产和安装步骤的减少以及支承间隙的减小。

在示意地在图33中示出的用于座椅宽度调整16的装置中,侧垫2经由可弹性变形的板簧铰链50与靠背3连接,使得例如以虚线示出的宽的椅背调节能够通过沿箭头w的方向施加调整力而调整到虚线示出的更窄的椅背宽度调节中,以单独地调整座椅宽度。在此,侧垫2相对于靠背3的运动借助于板簧铰链50的弹性变形引起,而调整力手动地或借助于电螺杆或鲍登线驱动器来实现。

在根据本发明的解决方案的该实施例中,也确保构件的减少和功能集成,生产和安装步骤的减少,支承间隙的减少,和自主复位到初始位置中。

此外,如下变型形式是可能的,在所述变型形式中,板簧铰链50通过柔性铰链5替代。

图34以示意侧视图作为在两个可相对彼此运动的构件之间的力传递的实施例示出分开式的靠背,所述靠背具有下部的椅背区域3和上部的椅背区域2,其相对于下部的椅背区域3的倾斜度是可调整的。为了所述目的,两个椅背区域2、3经由弯曲椅背调整装置17彼此连接,所述弯曲椅背调整装置具有将椅背区域2、3彼此连接的板簧铰链50和平行于板簧铰链50设置的调整杆42,所述调整杆一方面经由柔性铰链5与上部的椅背区域2连接,并且另一方面与调整驱动器、例如螺杆驱动器170连接。通过操纵螺杆驱动器170,将调整杆42沿双箭头x的方向移动,并且由于两个椅背区域2、3经由可弹性变形的板簧铰链50的连接,所述调整运动转换成上部的椅背区域2沿双箭头y的方向的枢转运动。

弯曲椅背的在图34中示出的设置能够实现构件的减少和功能集成,生产和安装步骤的减少,以及支承间隙的减小和对运动相关的附加的调整运动的补偿。

作为用于两个可相对彼此运动的构件经由可材料弹性运动的柔性铰链连接的实施例,图35示出沿x方向或交通工具纵向方向单独调整头枕位置,其中头枕2经由力传递元件4与交通工具座椅的靠背3连接。力传递元件4由连接杆42构成,所述连接杆一方在其端部上经由柔性铰链5与头枕2连接并且在另一方与靠背3连接。沿双箭头z的方向的虚线示出的调整可选地手动地或借助于电机驱动器进行。在这种设置方式中,也确保:在力传递元件4中的调整功能,和构件的减少,生产和安装步骤的减少,和支承间隙的减小。连接杆42能够单独地或与其他同类连接杆并联地,或甚至与其他类型的传统头枕引导装置并联地设置。

图36以示意俯视图示出头枕侧垫调整装置19作为用于借助于可弹性变形的力传递元件4调整可相对彼此运动的构件的实施例。

在该实施例中,类似于根据图34描述的两个椅背区域的连接,头枕3与两个设置在头枕3侧面的侧垫2经由各一个板簧铰链50和各一个并联于板簧铰链50设置的调整杆42连接,所述调整杆在一侧经由柔性铰链5与相应的侧垫2连接并且在另一侧与集成到头枕3中的调整驱动器、例如螺杆驱动器190连接。侧垫2与座椅使用者头部尺寸的个别化的匹配通过将调整力沿双箭头u的方向施加到调整杆42上实现,所述调整力引起侧垫2沿双箭头v的方向的枢转运动,其中侧垫2和头枕3的借助于可弹性变形的柔性铰链的连接以及侧垫2的调整借助于多体运动装置实现。

在一个变型形式中,板簧铰链50能够用柔性铰链5或传统的转动铰链替代。

所述布置也确保构件的减少和功能集成,生产和安装步骤的减少以及支承间隙的减小,和对运动相关的附加的调整运动的补偿。

在上文中根据多个实施例描述的本发明的应用不仅局限于交通工具座椅的可相对彼此运动的构件,将操纵力或由使用交通工具座椅造成的负载力从一个构件传递到另一构件,而且能够相应地也扩展到与交通工具座椅相似的应用,例如靠手、屏幕调整器,所述屏幕调整器安置在前座椅头枕的后侧上。

附图标记列表:

2,3构件

4力传递元件

4’一体式的四铰链或多铰链运动装置

4”一体式的多体运动装置

5柔性铰链

5’柔性铰链的链

6锁定部

7操纵元件(操纵杆)

8座椅深度调整装置

9座椅纵向调整装置

10鲍登线

11椅背倾斜度/座椅高度调整装置

12一体式的记忆块

13压力刚性的一体式的肘节铰链

14座椅盆倾斜接合和调整装置

15椅背调整装置

16椅背宽度调整装置

17弯曲椅背调整装置

18头枕调整装置

19头枕侧垫调整装置

41接合杆,齿杆

42连接杆

43压杆

44支撑几何结构

50板簧铰链

50’被折叠的板簧铰链

51弹簧元件

52板簧

53铰接罩

54铰接头

55弯梁

56弹簧弓

57柔性带

58铰接头杆

59铰接罩杆

70操纵把手

81纵向引导装置

82,84(传统的)铰链

83滑槽引导装置

85转向装置

91杆支承件

92传递件

110铰链轴线

111锁止配件

131第一铰接杆

132第二铰接杆

133外部叉

134内部叉

170螺杆驱动器

190螺杆驱动器

421-424连接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