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空腔装配式填充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97920阅读:779来源:国知局
汽车空腔装配式填充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空腔填充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空腔装配式填充件。



背景技术:

在汽车产品开发过程中,由于车身结构设计,不可避免会出现一些空腔连通车内外,从而导致车外的灰尘、水汽、气流、噪声和热量等环境因素进入车内,即车身泄露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提高汽车的密封性和舒适感,设计人员设计了各种密封结构,以防止外部环境因素进入车身内部,其中汽车的空腔填充技术,就是一项重要的应用技术。

汽车的空腔填充技术一般分为装配式空腔填充零件和注入式填充材料。装配式空腔填充零件是在骨架体上设置发泡体,通过组装方式安装在空腔内,并通过后期加热促使发泡体发泡膨胀填充满空腔,从而达到密封的效果。而注入式填充材料是通过注射的方式将流体状的发泡材料填充满空腔,并通过后期加热促使发泡体发泡膨胀填充满空腔,从而达到密封的效果。

其中装配式空腔填充零件,其具有安装方便,有效提高生产效率,且能节省大量发泡材料的优点。在装配式空腔填充零件的安装中,为了更好更快的进行安装,主要是通过卡扣的方式进行连接。现有卡扣连接中一般都是采用无法拆除或需要借助工具拆除的连接方式,影响后期维修更换。同时在发泡过程中或使用过程中,若卡扣强度不够,往往容易造成卡扣断裂,从而影响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固定效果好,卡扣支撑强度高的汽车空腔装配式填充件。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具有骨架体和发泡体;所述骨架体包括前平面、后平面和侧面;所述发泡体通过注塑将骨架体的侧面包覆在内;所述骨架体的侧面设有与汽车空腔腔壁上的插孔配合的卡扣;所述卡扣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上设有卡齿组件;所述卡齿组件包括主卡齿、受力卡齿、副卡齿和副卡槽;所述本体的尾端与骨架体一体成型;所述主卡齿设置在本体的顶部;所述受力卡齿设置在主卡齿上;所述副卡齿设置在受力卡齿上;所述副卡槽设置在本体上;所述副卡齿位于受力卡齿的受力侧的相对一侧;所述副卡槽位于副卡齿的下方;所述主卡齿在受力卡齿受力带动下向外翻转,副卡齿在受力卡齿受力带动下向下翻转并与副卡槽配合连接。

上述卡扣的本体上对称设有两个卡齿组件。

上述卡齿组件还包括限位卡齿和限位卡槽;所述限位卡齿设置在受力卡齿上,且位于受力卡齿的受力侧的相对一侧;所述限位卡槽设置在本体上,且位于副卡槽的上方;所述限位卡齿在受力卡齿带动下向下翻转并与限位卡槽配合。

上述骨架体的侧面设有填充槽;所述卡扣的本体的一端设置在填充槽内且与填充槽一体成型,另一端设有卡齿组件且从填充槽伸出;所述发泡体填充满填充槽;位于填充槽内的本体上设有可限制填充槽内的发泡体向填充槽外部位移的限位件。

上述本体的一端与填充槽的槽底连接;所述本体的两侧对称设有加强片;所述加强片的两端分别连接本体和填充槽的槽壁;所述加强片上设有多个通孔;所述加强片为限位件。

上述加强片与填充槽的槽壁形成夹角。

上述填充槽的宽度宽于骨架体的侧面的宽度。

本实用新型具有积极的效果:(1)本实用新型利用副卡齿与副卡槽的连接,保证了受力卡齿的变形,进一步提高主卡齿与插孔的配合强度;

(2)本实用新型通过限位卡齿与限位卡槽的配合,进一步保证副卡齿与副卡槽的连接强度,间接提高了主卡齿与插孔的配合强度;

(3)本实用新型在可以通过受力卡齿反向受力,来拆除卡扣与插孔的配合,便于后期维修更换;

(4)本实用新型通过防翻转卡扣,能进一步提供骨架体的连接效果;

(5)本实用新型将卡扣与骨架体和发泡体形成一体,增加了卡扣本体的支撑强度,有效提高卡扣的使用寿命;

(6)本实用新型中加强片的设置,可以进一步提高发泡体与卡扣的连接效果,并且能进一步提高卡扣本体的支撑强度;

(7)本实用新型填充槽的尺寸设计,进一步提高了卡扣本体的支撑强度。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卡扣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具有骨架体1和发泡体2;所述骨架体1包括前平面、后平面和侧面;所述发泡体2通过注塑将骨架体1的侧面包覆在内;所述骨架体1的侧面设有与汽车空腔腔壁上的插孔配合的卡扣3;所述卡扣3包括本体31;所述本体31上设有卡齿组件;所述卡齿组件包括主卡齿32、受力卡齿33、副卡齿34和副卡槽35;所述本体31的尾端与骨架体1一体成型;所述主卡齿32设置在本体31的顶部;所述受力卡齿33设置在主卡齿32上;所述副卡齿34设置在受力卡齿33上;所述副卡槽35设置在本体31上;所述副卡齿34位于受力卡齿33的受力侧的相对一侧;所述副卡槽35位于副卡齿34的下方;所述主卡齿32在受力卡齿33受力带动下向外翻转,副卡齿34在受力卡齿受力33带动下向下翻转并与副卡槽35配合连接。

所述卡扣3的本体31上对称设有两个卡齿组件。

所述卡齿组件还包括限位卡齿36和限位卡槽37;所述限位卡齿36设置在受力卡齿33上,且位于受力卡齿33的受力侧的相对一侧;所述限位卡槽37设置在本体31上,且位于副卡槽35的上方;所述限位卡齿36在受力卡齿33带动下向下翻转并与限位卡槽37配合。

所述骨架体1的侧面设有填充槽4;所述卡扣3的本体31的一端设置在填充槽4内且与填充槽4一体成型,另一端设有卡齿组件且从填充槽4伸出;所述发泡体2填充满填充槽4;位于填充槽4内的本体31上设有可限制填充槽4内的发泡体2向填充槽4外部位移的限位件。

所述本体31的一端与填充槽4的槽底连接;所述本体31的两侧对称设有加强片5;所述加强片5的两端分别连接本体31和填充槽4的槽壁;所述加强片5上设有多个通孔;所述加强片5为限位件。

所述加强片5与填充槽4的槽壁形成夹角。

所述填充槽4的宽度宽于骨架体1的侧面的宽度。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