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驱动式万向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73894阅读:3525来源:国知局
一种驱动式万向轮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脚轮,具体涉及一种驱动式万向轮。



背景技术:

万向轮就是所谓的活动脚轮,它的结构允许水平360度旋转。万向轮被普遍应用在各种制造领域和运输过程中,其便利的实现设备的转动、转运和转移。现有的万向轮在使用过程中,通常有以下组合方案:1、安装3只脚轮,全部为万向轮。3只万向轮的安装组合,适用于桶状或小型设备的搬运,良好的机动性胜于装配同规格的4轮安装方式;2、安装3只脚轮,其中1只万向轮,2只定向轮。2只定向轮和1只万向轮安装组合适用于重心低、中轻型设备的短途搬运,良好方向控制性、经济性;3、安装4只脚轮,其中2只万向轮,2只定向轮。2只定向轮和2只万向轮组合是一种常规装配方式,适用于重型设备的较长距离搬运,经济耐用;4、安装4只脚轮,全部为定向轮。4只定向轮呈现菱型布局设计,适用于重型设备的较长直线距离搬运,不可用于有坡度的工作面。

然而目前的万向轮无论以何种方式进行搭配组合,均无法实现小半径转弯的行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万向轮无法实现转弯半径小的行走路径的问题,进而提出一种驱动式万向轮。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辊轮、原动机、轮架、支撑座、轮轴和转轴,辊轮设置在轮架下端的中部,辊轮垂直套装在轮轴的中部,轮轴的两端分别与轮架转动连接,轮轴的一端与原动机的输出轴连接,原动机固接在轮架的外侧,轮架的上端设有支撑座,支撑座内竖直插装有转轴,转轴的下端与轮架垂直固接,转轴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支撑座转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实现了万向轮小半径转弯的行走,能够实现驱动轮做360度全回转的行走,本实用新型适用于电力驱动或液压驱动的要求转弯半径小的行走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轮架3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至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所述一种驱动式万向轮包括辊轮1、原动机2、轮架3、支撑座4、轮轴7和转轴8,辊轮1设置在轮架3下端的中部,辊轮1垂直套装在轮轴7的中部,轮轴7的两端分别与轮架3转动连接,轮轴7的一端与原动机2的输出轴连接,原动机2固接在轮架3的外侧,轮架3的上端设有支撑座4,支撑座4内竖直插装有转轴8,转轴8的下端与轮架3垂直固接,转轴8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支撑座4转动连接。

如此设计通过原动机2带动辊轮1进行回转,实现辊轮1做360度全回转的行走。在使用时将支撑座4固定在所需位置,将转轴8与驱动转向机构连接,驱动转向机构可以是人力驱动或机械动力驱动,通过驱动转向机构和原动机2的配合,实现辊轮1小半径转弯。

具体实施方式二:结合图1至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所述轮架3包括水平支架3-1和两个竖直支架3-2,水平支架3-1下端面的左右两侧分别垂直固接有一个竖直支架3-2,辊轮1设置在两个竖直支架3-2之间,两个竖直支架3-2上分别对称设有一个安装通孔3-3,轮轴7的两端水平插装在安装通孔3-3内,轮轴7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轴承9与安装通孔3-3转动连接,原动机2与一个竖直支架3-2的外侧固接。其它组成和连接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三: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所述支撑座4上端的中部设有一个限位通孔4-1,支撑座4下端的中部设有一个定位通孔4-2,转轴8的上端插装在限位通孔4-1内,转轴8的下端插装在定位通孔4-2内,转轴8通过第二轴承5与限位通孔4-1转动连接,转轴8通过第三轴承6与定位通孔4-2转动连接。其它组成和连接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四: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辊轮1通过平键10与轮轴7固接。其它组成和连接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三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五: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所述第一轴承9为深沟球轴承。其它组成和连接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二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六: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所述第二轴承5为深沟球轴承,第三轴承6为圆锥滚子轴承。其它组成和连接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三相同。

工作原理

如此设计通过原动机2带动辊轮1进行回转,实现辊轮1做360度全回转的行走。在使用时将支撑座4固定在所需位置,将转轴8与驱动转向机构连接,驱动转向机构可以是人力驱动或机械动力驱动,通过驱动转向机构和原动机2的配合,实现辊轮1小半径转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