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轮胎装卸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60137发布日期:2018-07-04 06:41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简易小工具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轮胎装卸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装轮胎需要先把轮辋和轮胎组装好,再装轮辋附圈,在装轮辋附圈时,至少需要2个人用撬杠撬着,逐步把轮辋附圈安装完毕,整个安装过程需要4-5小时,卸轮胎时,至少需要2个人用撬杠撬着,逐步把轮辋附圈撬下来,整个拆卸过程需要4-5小时,然后把轮胎卸下来,井下工作条件非常恶劣,给工作人员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轮胎装卸装置,使其可轻松的将轮胎拆卸下来,无需浪费较多的人力,节约时间,节省人工。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轮胎装卸装置,包括上槽钢、下槽钢和手柄丝杆,所述的下槽钢与上槽钢的背面相对,上槽钢和下槽钢的背面上分别设有两个安装孔,上槽钢与下槽钢的安装孔分别对应,所述的上槽钢的长度小于下槽钢的长度,手柄丝杆穿过安装孔安装在上槽钢和下槽钢上,手柄丝杆可在安装孔内活动,手柄丝杆的下端设有旋转螺母,所述的上槽钢中间还设有一凸起。

进一步的,手柄丝杆的顶部设有把手。

采用这样的设计后,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本轮胎装卸工具结构简单,加工方便,体积小、方便携带,在工作条件恶劣的矿井下可以携带,1个人完全可以操作,安装和拆卸轮胎容易、省工省力,劳动强度大大降低,工作效率成倍提高,整个安装和拆卸过程需要30-50分钟左右,降低了人工成本,经济实用。

附图说明

上述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轮胎装卸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下槽钢,2为上槽钢,3为手柄丝杆,4为旋转螺母,5为加固槽钢。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轮胎装卸装置,包括上槽钢1、下槽钢2和手柄丝杆3,所述的下槽钢2与上槽钢1的背面相对,上槽钢1和下槽钢2的背面上分别设有两个安装孔,上槽钢1与下槽钢2的安装孔分别对应,所述的上槽钢1的长度小于下槽钢2的长度,手柄丝杆3穿过安装孔安装在上槽钢1和下槽钢2上,手柄丝杆3可在安装孔内活动,手柄丝杆3的下端设有旋转螺母4,所述的上槽钢1中间还设有一加固槽钢5。

安装轮胎时:把轮毂对角螺母卸下来,把轮胎装上,把手柄丝杆底部螺母拧在轮毂上,然后在下槽钢下面垫上两根枕木,把上槽钢与下槽钢分开,在下槽钢与上槽钢中间放上千斤顶,通过挤压千斤顶,把轮胎安装上,整个过程需要10分钟左右。

拆卸轮胎时:把轮胎对角螺母卸下来,把手柄丝杆底部螺母拧上,在轮胎侧面放两根枕木,通过旋转螺母与手柄丝杆活动连接使轮毂的取放变得很容易,只需一个人在几分钟之内便可轻松取放轮辋附圈,然后把轮胎扒卸下来,整个过程需要半个小时。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简单修改、等同变化或修饰,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