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胎唇式22.5寸无内胎重载轮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72493发布日期:2018-12-07 22:04阅读:269来源:国知局
固定胎唇式22.5寸无内胎重载轮辋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轮辋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是固定胎唇式22.5寸无内胎重载轮辋。



背景技术:

全钢22.5寸无内胎轮辋目前采用15°一体式轮辋,为保证轮胎与轮辋结合的气密性,22.5 寸无内胎轮辋与轮胎胎唇结合面采用15°设计,载重超负荷或者标准载重路况较差时瞬间负荷过大,轮胎与轮辋组合件在高承载情况下胎唇与轮辋接触面相对移动位移增大,胎趾与胎踵位置逐步出现变形,轮胎胎唇与轮辋极易出现相对滑移造成无内胎轮胎从轮辋脱圈,造成交通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改善胎唇变形的固定胎唇式22.5 寸无内胎重载轮辋,其能对胎唇进行固定,改善无内胎重载脱圈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固定胎唇式22.5寸无内胎重载轮辋,其包括内轮辋和外轮辋,内轮辋和外轮辋均包括辋体和设置于辋体内端面的副板,副板上均设置有紧固螺栓孔,内轮辋和外轮辋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内轮辋和外轮辋的辋体的轴向中部位置处均设置有一道用于阻止轮胎胎唇与轮辋接触面的相对移动、环绕辋体一周的内侧胎趾固定环,内轮辋和外轮辋的辋体在比其外端靠近内侧一段的位置处均设置有一道用于密封轮胎与轮毂之间间隙的密封圈。

优选的,所述的内轮辋和外轮辋的辋体上均设置有一个用于安装所述密封圈的环形凹槽。密封圈位于环形凹槽内,轮胎装配轮辋后起到一定密封作用,防止漏气。

所述的内轮辋和外轮辋的辋体的外侧均设置有一个轮辋拐角,轮辋拐角位于内侧胎趾固定环与密封圈之间。

所述的内侧胎趾固定环的径向高度均为2-5mm。

所述的内轮辋和外轮辋的辋体上的内侧胎趾固定环距离该辋体上的轮辋拐角的弧度中心的距离h1为30-40mm。该距离h1可根据胎唇设计宽度调整,防止重载时轮胎胎唇与轮辋接触面的相对移动。

所述的环形凹槽的深度均为2-5mm,环形凹槽距离该辋体上的轮辋拐角的弧度中心的距离h2为5-10mm。

所述内轮辋和外轮辋的副板上均设置若干个风洞。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能对胎唇进行固定,改善无内胎重载脱圈问题,密封性能好;制造简单,构成部分容易加工制备,除在22.5寸无内胎上使用,还可以推广使用到其它型号的载重无内胎规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轮辋或外轮辋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部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内轮辋,2-外轮辋,3-副板,4-紧固螺栓孔,5-内侧胎趾固定环,6-密封圈,7- 环形凹槽,8-轮辋拐角,9-风洞。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图2所示,固定胎唇式22.5寸无内胎重载轮辋,其包括内轮辋1和外轮辋2,内轮辋1和外轮辋2均包括辋体和设置于辋体内端面的副板3,副板3上均设置有紧固螺栓孔4,内轮辋1和外轮辋2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内轮辋1和外轮辋2的辋体的轴向中部位置处均设置有一道用于阻止轮胎胎唇与轮辋接触面的相对移动、环绕辋体一周的内侧胎趾固定环5,内轮辋1和外轮辋2的辋体在比其外端靠近内侧一段的位置处均设置有一道用于密封轮胎与轮毂之间间隙的密封圈6。

优选的,如图3所示,所述的内轮辋1和外轮辋2的辋体上均设置有一个用于安装所述密封圈6的环形凹槽7。密封圈6位于环形凹槽7内,轮胎装配轮辋后起到一定密封作用,防止漏气。

所述的内轮辋1和外轮辋2的辋体的外侧均设置有一个轮辋拐角8,轮辋拐角8位于内侧胎趾固定环5与密封圈6之间。

所述的内侧胎趾固定环5的径向高度均为2-5mm,

所述的内轮辋1和外轮辋2的辋体上的内侧胎趾固定环5距离该辋体上的轮辋拐角8的弧度中心的距离h1为30-40mm。该距离h1可根据胎唇设计宽度调整,防止重载时轮胎胎唇与轮辋接触面的相对移动。

所述的环形凹槽7的深度均为2-5mm,环形凹槽7距离该辋体上的轮辋拐角8的弧度中心的距离h2为5-10mm。

所述内轮辋1和外轮辋2的副板3上均设置若干个风洞9。

本实用新型能对胎唇进行固定,改善无内胎重载脱圈问题,密封性能好;制造简单,构成部分容易加工制备,除在22.5寸无内胎上使用,还可以推广使用到其它型号的载重无内胎规格。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