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驶不漏油车辆减震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48437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行驶不漏油车辆减震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用高储能与简易标准系列化零件组装的高耐久行驶不漏油车辆减震器。
众所周知车辆减震器实质上是一个液力阻尼器,直接影响减震器的耐久性和寿命的是它的导向座、活塞杆和油封三大主件。而导向座的损坏就会造成活塞杆加速损坏,活塞杆一但受损就会割伤或磨破油封,从而造成减震器因渗漏油液而失效,这也是国内外行业界希望解决尚未能圆满解决的课题。为此目前已设计出种类繁多、结构各异的不同规格的高储能减震器,以期制造出高耐久行驶五万公里不漏油的减震器。但至今仍然存在着结构设计的固有缺限,还不能很好解决导向座由于磨损出现的损坏,从而难以保护反而会促使活塞杆的磨损,这就容易割伤或磨坏油封导致减震器因漏油而降低使用寿命。当前国内外都在设法提高导向座的既抗磨,又对活塞杆的保护使活塞杆不受伤的性能,比如日本采用导向座复合套技术,它是在钢套上热焊或热液压一层英国格来西尔公司DU、DX材料,再套在导向座内孔中形成与活塞杆偶合的抗磨接触面;国内是使用GTSI即聚4氟乙稀+钢背复合材料,或者GTS即聚甲醛+钢背复合材料上述导向座复合套技术的工艺较为复杂,费用也高,五万公里行驶不漏油的可靠性还不能令行业满意。本实用新型从结构设计和零件设计选用的组合,以及喷涂或真空渗渍耐磨新填料形成一层膜,都具有适合于导向座,活塞杆的相互的高耐久性和互相保护性,从而既能保护活塞杆与油封的高耐久性,实现行驶五万公里不漏油,又能提高优质的减震性能。此外还对流通阀复原阀和补偿阀压缩阀复合结构作了取代简化设计,进一步提高了标准系列化程度,有利于单独调试减轻重量和降低造价。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目的,是在于克服现有车辆减震器的不足,采用新式结构和组合设计,并使用新型防粘、减摩抗磨固体润滑填料喷涂或真空渗渍在导向座和第二支点轴承节流片的内孔上,提高导向座和活塞杆的相互耐磨性和互相保护性,保持活塞杆长期运行的精度,使油封五万公里行驶不渗漏油液,同时简化阀化复合结构,提高组合零件标准系列化程度,减轻重量和减化工艺降低造价。
为实现以上目的和要求,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新式结构设计和技术措施如下1.设计自降压的简式导向座和第二支点轴承节流片,它们的边缘有泄油孔与贮油缸上端相通,使通过活塞杆与导向座、第二支点轴承节流片之间喷出的高压油得到两次通畅的泄压,以保持油封在低压或常压工况下工作,减轻油封的热压磨损,提高它的耐久性和密封性;2.简式导向座、第二支点轴承节流片设计成粉沫冶金含油结构,并在它们的内孔中喷涂或真空渗渍一层软质防粘、减摩抗磨填料,形成厚度为0.01-0.025mm的复合减摩承载膜,再经精整型为极光滑整齐的内孔界面。该界面既有含油抗磨的粉沫冶金件硬质点支掌活塞杆,又有防粘、减摩抗磨的自润滑易跑合软质点与活塞杆接触,由此可以增大接触面而降低接触压强,并能在边界润滑或干摩擦工况起固体润滑剂作用;3.采用圆锥螺旋弹簧、铝质阀体、圆片弹簧片、圆片节流片和圆片垫片设计组成一种阀组结构。该阀组结构可以取代常用的流通阀复原阀和补偿阀压缩阀复合结构,并能用改变圆片节流片内孔径的大小来建立减震器的不同复原压缩阻力和P-V曲线特征,从而有利于提高阀组零件的标准化程度。
按照上述新式结构设计和技术措施所设计制作的高耐久行驶不漏油车辆用减震器,就能够克服现有车用减震器的耐久性差和漏油失效之不足,极大地提高了导向座与活塞杆的相互的高耐久性和互相保护性,从而既能保护活塞杆与油封的高耐久性,保持五万公里行驶不渗漏油液,又能提高优质的减震性能。本实用新型还用一种简化的阀组结构取代了流通阀复原阀和补偿阀压缩阀复合结构,有利于简化结构、进行单独调试、提高标准系列化程度、减轻重量和降低成本。
下面用最佳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详细说明如下


图1是行驶不漏油车辆减震器的结构剖视图图2是导向座和第二支点轴承节流片的内孔未整型前的放大剖视图。
图3是导向座和第二支点轴承节流片的内孔经精整型后的放大剖视图。

图1所示,行驶不漏油车辆减震器是由上下连接环(23、24)、导向座(6)、第二支点轴承节流片(5)、定位环(4)、自紧油封部件(1、2、3油封座(7)、活塞杆(10)、活塞部件(12、11、13)、流通复原阀组部件(14、15、16、17、18、19)、补偿压缩阀组部件(14、15、16、17、18、21)、限位座(20)、工作缸(9)和贮油缸(8)等有机组成。其中,导向座(6)是一个四周有6个特殊形状泄油孔的,中心孔带耐磨膜层(6-1)的粉沫冶金含油圆形平板,其膜层(6-1)中心孔适合与活塞杆(10)滑动密封连接并起导向作用,下圆环及台阶适合与工作缸(9)上端口密封固定连接,6个泄油孔与贮油缸(8)相通并使压力油充分泄压,上部六个凸出块的外圆与油封座(7)的下端内圆环面固定紧配合。导向座(6)和第二支点轴承节流片(5)的内孔膜层(6-1、5-1),如图2、3所示,它是用喷涂或真空渗渍工艺结构将耐磨填料渗涂在粉沫冶金件内孔表面层的金粒间隙中,在表面形成一层膜,再经精整型形成为0.01-0.025mm界面整齐光滑的膜层。其喷涂工艺结构粉沫冶金件的材质是FTG60Cu3M0-40合金粉,硬度HB70-85,在粉冶模中压成型烧结后,用80%聚4氟乙烯+12%MOS2、+8%工业焦碳粉的混合物喷涂在内孔上并在400C以下温度烧结固化,经真空渗油、整形和精整内孔而成为极光滑整齐耐磨的膜层复合界面结构。真空渗渍工艺结构粉沫冶金件的材质是FTG60Cu3Mo-40,硬度HB70-85,在粉沫模压成型烧结后,把它放在30%30#机油+50%聚4氟乙烯+12%MOSz+8%石墨粉的混合物中进行真空渗渍,再经整形和精整内孔而形成减摩抗磨的膜层复同界面。以含油耐磨减摩粉沫冶金为硬质点的以上界面因接触面积增大又含有固体减摩防粘润滑剂,有利于保护运动偶件活塞杆(10)又能提高本身的耐磨减摩的功能。第二支点轴承节流片(5)是一个外圆有对称的两个凸块并带耐磨膜层(5-1)中心孔的平板,其中心孔与活塞杆(10)滑动密封连接并起轴承导向作用,使从导向座(6)与活塞杆(10)的间隙喷出的油受到阻挡而被泄压,外圆两凸块与油封座(7)的中部内圆环面固定紧配合,凸块间的泄油孔直通贮油缸(8)并使从活塞杆(10)与节流片(5)的间隙喷出的油被再次泄压。定位环(4)是一个下端部带油槽的圆环,有流油槽的下端与第二支点轴承节流片(5)顶面边缘固定接触,上端面与承压板2固定接触,从而使流到油封前的油排泄到贮油缸,以利于自紧油封(1)在低压或常压工况下工作。自紧油封部件是由自紧油封(1)、密封弹簧(3)和承压板(2)组成,其中自紧油封(1)是一个带弧形空腔双口唇密封接触的自紧油封结构,弧形空腔的上端是防尘口唇,下端是密封口唇,两口唇与活塞杆(10)为滑动密封连接,下口唇的圆形凹槽与密封弹簧(3)卡紧连接,油封下平面与承压板(2)固定连接并支持在定位环(4)上,油封的外边缘与油封座(7)顶内圆环面密封固定连接,顶端与贮油缸(8)的下顶面密封固定接触。承压板(2)是一个带中心孔的平板,其内孔与外圆适合卡在自紧油封的下平面上,下底边缘与定位环(4)固定接触。密封弹簧(3)是一个圆柱拉力弹簧,它卡在自紧油封下口唇的外圆形凹槽中并使下口唇起自紧油封作用。油封座(7)是一个内孔下部带凸环的圆形套筒、其外圆面与贮油缸(8)固定密封连接,凸环下内圆面与导向座(6)的外圆面密封固定连接,凸环上内圆面与第二支点轴承节流片(5)、定位环(4)、自紧油封(1)的外圆面密封固定连接。活塞杆(10)是一个下小圆柱端带螺纹的圆柱,其上圆柱适合与自紧油封(1)、第二支点轴承节流片(5)和导向座(6)的中心孔滑动密封连接,上端面与上连接环(23)固定连接,下小圆柱适合与活塞(12)的顶面中心孔密封固定配合,并用固定螺母(13)把活塞(12)压紧在圆柱的台面上。活塞部件由活塞(12)、活塞环(11)和固定螺母(13)组成,其中活塞(12)是一个顶面有中心孔和孔两边有流油孔、下开口端带内螺纹、中部孔带纵向凹槽、上端外部带凹环槽的内空活塞柱,其顶面中心孔与活塞杆(10)下部小圆柱密封紧配合并用固定螺母(13)固定,流油孔使工作缸上下室的油通过流通复原阀组相互连通,上端外部凹环槽与两个错开达口的活塞环(11)密封固定配合,外圆柱面与工作缸(9)内缸面滑动密封配合,中部内孔与内阀体(15)的外圆滑动密封接触,与弹簧片(18)、节流片(17)和垫片(16)的外圆密封滑动配合并用阀座(19)上凸环适当压紧,中部孔内纵向凹槽在活塞慢速上行时有小量油通过,下端内螺纹与阀座(19)外螺纹旋紧固定连接。活塞环(11)是两个相同的错开达口的活塞环,适合错位放入活塞(12)上端外部凹环槽内,外圆与工作缸(9)内缸面滑动密封接触。固定螺母(13)适合与活塞杆(10)下端螺柱固定连接,并把活塞(12)的顶面压紧在活塞杆下台面上。流通复原阀组部件由弹簧(14)、内阀体(15)、弹簧片(18)、节流片(17)、垫片(16)和阀座(19)组成,其中弹簧(14)是一个圆锥螺旋弹簧,其下端与内阀体(15)顶面压紧接触,上端与固定螺母(13下端固定连接。内阀体(15)是一个两边带流油孔的铝质圆形板,其顶面与弹簧(14)下端压紧接触,外圆与活塞(12)内孔密封滑动配合,底面与弹簧片(18)顶面密封接触。当活塞慢速上行时,上工作缸油从活塞(12)内孔纵凹槽流出经过节流片(17)开口槽与垫片(16)内孔间的小间隙流入下工作缸。当活塞快速上行时,上工作缸油通过内阀体(15)流油孔流出顶开弹簧片(18)的内边经弹簧片内孔流入下工作缸相反当活塞下行时,下工作缸油顶开内阀体(15)从流油孔进入上工作缸。弹簧片(18)是二至九块相同的带中心孔的圆片弹簧,其外圆与活塞(12)内孔面密封滑动连接,顶面与内阀体(15)下端面密封接触节流片(17)是一个径向外部有一个开口槽的带中心孔的圆片板,其顶面与弹簧片(18)下端面密封固定接触,下端面与垫片(16)顶面密封固定接触,并保持径向外部开口槽与垫片内孔间有一个适合的小间隙其外圆与活塞(12)内孔面滑动密封配合,垫片(16)是一个带中心孔的圆片板,其顶面与节流片(17)下平面固定密封接触,下端面与阀座(19)顶凸环压紧固定连接。外圆与活塞(12)内孔面滑动密封配合,阀座(19)是一个顶带凸环的环状外螺母,其外螺纹适合与活塞(12)下端内螺纹旋紧密封固定连接,并使顶凸环压紧垫片(16)。补偿压缩阀组部件由弹簧(14)内阀体(15)、弹簧片(18)、节流片(17)、垫片(16)和阀座(21)组成,其中除阀座(21)外,其余零件与流通复原阀组部件的零件完全相同,在此不再重复述叙。阀座(21)是一个下底带通油槽上凸环的圆形环状板,其下底与贮油缸底接头(22)的内锥圆面固定接触,并使通油槽与贮油缸(8)相通,顶凸环与垫片(16)下底密封固定连接,中部外台面与限位座(20)下底密封固定连接时,下工作缸油从限位座(20)侧部的通油槽流经节流片(17)的径向通油槽再经垫片(16)内孔阀座(21)内孔经底部通油槽返回贮油缸(8),当活塞快速下行时,下工作缸油从内阀体(15)流油孔流出顶开弹簧片(18)进入阀座内孔,经底部通油槽返回贮油缸(8),而当活塞上行时,贮油缸油从通油槽流出,经阀座、垫片、节流片和弹簧片的内孔,去顶开内阀座(15)并通过流油孔去补偿下工作缸。限位座(20)是一个下开口顶面有孔侧面带槽的中空圆柱体,其内顶面与弹簧(14)顶端固定连接,内圆面与内阀体(15)外圆密封滑动配合,并与弹簧片(18)、节流片(17)、垫片(16)的外圆密封滑动连接,下底与阀座(21)的上台阶面密封固定连接,下端台阶适合插入工作缸(9)下端内并密封固定连接。工作缸(9)是一个两端开口的圆筒,其上端适合与导向座(6)底部台面密封固定连接,下端适合与限位座(20)的底部上台面密封固定连接,内圆筒与活塞(12)、活塞环(11)滑动密封连接。贮油缸(8)是一上开口下带底接头(22)的圆筒,其上圆筒适合与油封座(7)外圆面、自紧油封(1)端面密封固定连接,下底接头(22)内面与阀座(21)底面固定接触,底接头(22)与贮油缸圆筒底密封焊接连接,底接头外顶面与下连接环(24)电阻焊固定连接。上下连接环(23、24)分别与活塞杆(10)顶端和底接头(22)外顶面固定连接。
权利要求1.一种行驶不漏油车辆减震器,它由导向座(6),第二支点轴承节流片(5)、定位环(4)、自紧油封部件(1、2、3)、油封座(7)、活塞杆(10)、活塞部件(12、11、13)、流通复原阀组部件(14、15、16、17、18、19)补偿压缩阀组部件(14、15、16、17、18、21)限位座(20)、工作缸(9)、贮油缸(8)和上、下连接环(23、24)等有机组成,其特征在于导向座(6)、第二支点轴承节流片(5)分别是一个含油粉沫冶金基体,圆外带泄油槽,内中心孔有喷涂或真空渗渍膜层(6-1、5-1)的高耐磨导向轴承板;流通复原阀组和补偿压缩阀组都是由相同的圆锥螺旋弹簧(14)、圆片内阀体(15)、圆片弹簧片(18)、圆片节流片(17)、圆片垫片(16)和阀座(19或21)等标准系列化零件组合的简单阀组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驶不漏油车辆减震器,其特征在于导向座(6)和第二支点轴承节流片(5)的选材的内中心孔膜层(6-1、5-1)的加工结构组成如下(1)喷涂结构组成(1)零件(6、5)的基体材质-粉沫冶金FTG60Cu3Mo-40,硬度HB70-85;(2)减摩耐磨填充料-80聚4氟乙稀+12%MoS2+8%工业焦碳粉的混合物;2)、真空渗渍结构组成(1)零件(6、5)的基体材质-粉沫冶金FIG60Cu3Mo-40,硬度HB70-85;(2)减摩耐磨填充料-30%30#机油+50%聚4氟乙烯+12%MOS2+8%石墨粉的混合物。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驶不漏油车辆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流通复原阀组的组合结构,其中弹簧(14)是一个圆锥螺旋弹簧,其下端与内阀体(15)顶面压紧接触,上端与固定螺母(13)下端固定连接内阀体(15)是一个两边带流油孔的铝质圆形板,其顶面与弹簧(14)下端压紧接触,外圆与活塞(12)内孔密封滑动配合,底面与弹簧片(18)顶面密封接触。弹簧片(18)是2或9块相同的带中心孔的圆片弹簧,其外圆与活塞(12)内孔面密封滑动配合,顶面与内阀体(15)下端面密封接触。节流片(17)是一个径向外部有一个开口槽的带中心孔的圆片板,其顶面与弹簧片(18)下端密封固定接触,下端面与垫片(16)顶面固定密封接触,并保持径向开口槽与垫片内孔间有一个适合的小间隙,其外圆与活塞(12)内孔面密封滑动配合,垫片(16)是一个带中心孔的圆片板,其顶面与节流片(17)下平面固定密封接触,下端面与阀座(19)顶凸环压紧固定连接外圆与活塞12内孔面密封滑动配合。阀座(19)是一个顶带凸环的环状外螺母,其外螺纹适合与活塞(12)下端内螺纹旋紧密封固定连接,并使顶凸环压紧垫片(16)。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驶不漏油车辆减震器,其特征在于补偿压缩阀组的组合结构,其中除阀座(21)外,其于零件与上述流通复原阀组的组合零件完全相同。阀座(21)是一个下底带通油槽上凸环的圆形环状板,其下底与贮油缸底接头(22)内面固定接触,顶凸环与垫片(16)下底密封固定连接,中部外台面与限位座(20)下底密封固定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用喷涂真空渗渍膜层提高导向座的耐磨性,有利于导向座与活塞杆、活塞杆与油封的相互保护从而提高减震器的耐久性和寿命,达到5万公里行驶不渗漏油液。同时还设计一种由标准系列化零件组合的阀组结构取代了复原阀、流通阀、压缩阀和补偿阀系统,可以简化结构、减轻重量和降低造价。本实用新型适合独立悬挂、麦福式悬挂的豪华客车,轿车及轻重型车辆配套用的减震器。
文档编号B60G13/00GK2055105SQ8920065
公开日1990年3月28日 申请日期1989年1月13日 优先权日1989年1月13日
发明者罗良祖 申请人:罗良祖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