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电起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58955阅读:39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摩托车电起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摩托车电起动装置。
现有的摩托车起动一般采用机械、人工起动方式,既费力,使用也不方便,在中国专利文献CN2222245Y中公开了一种带电起动的摩托车起动装置。该装置是将起动电机直接装于摩托车发动机飞轮磁电机揭去盖后的轴端,并且在起动电机与磁电机轴之间设置便于连接、易于起动的渐开线齿楔块机构。它虽然省去了传统的超越离合器装置,不用对发动机和车架作变动,同时减少构件之间磨损,但是,它设置的渐开线齿形楔块机构,加工复杂,装配不便,且起动性能较低,成本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摩托车摩擦电起动装置,它既具有上述装置所具有的特点,又具有加工简单,装配方便,起动性能可靠、无噪声、成本低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由以下结构实现的摩托车电起动装置包括有电机和由电机带动的电机齿轴,过桥齿,其特征在于过桥齿与滑套在磁电机轴上的飞轮啮合,在飞轮上固有滚轴,在滚轴上有随动盘,在随动盘之间有由销轴转动固定在磁电机轴外的摩擦蹄片,摩擦蹄片一端在滚轴对应位置由滚轴控制转动,其另一端上固有在磁电机轴对应位置的摩擦片;当电机在电流的作用下工作旋转时,通过过渡齿轮带动飞轮同时带动固定在飞轮上的滚轴旋转,随着滚轴向前滚动、撑开摩擦蹄块的尾端,使蹄块前端的摩擦蹄片紧紧抱住发动机的磁电机轴,使之旋转,达到起动的目地。当工作完毕后,整个机构停止工作,同时整个机构与发动机脱离。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通用性凡是平卧式四冲程摩托车发动机、不论100型90型、70型都可使用。
2.起动性本装置的起动性能相当可靠,摩擦片可选用高强度耐磨、耐温材料以及磁电机轴表面的技术处理,以保证起动绝对可靠。
3.无噪声因为工作完毕后,整个机构与发动机脱离,所以无任何噪声。
4.装配方便在不改变原发动机任何部件和形状下,利用磁电机中心螺纹旋上中轴即可使用。
5.耗电低整个机构在设计上采用了杠杠原理,加上磁电机轴表面处理,使摩擦系数成倍增加,以极低的能量,就能使整个机构运转,所以耗能极低。
本实用新型的
如下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剖图;图中1.电机,2.电机齿轴,3.过桥齿,4.过桥齿中轴,5.飞轮,6.轴承,7.随动盘,8.随动盘,9.磁电机,10.磁电机轴,11.摩擦蹄片,12.滚轴13.弹簧,14.摩擦片,15.销轴。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有电机1和由电机带动的电机齿轴2、过桥齿3,其特征在于过桥齿与滑套在磁电机轴10上的飞轮5啮合,在飞轮上固有滚轴12,在滚轴上有随动盘8、7,在随动盘之间有由销轴15转动固定在磁电机轴外的摩擦蹄片11,摩擦蹄片一端在滚轴对应位置由滚轴控制转动,其另一端上固有在磁电机轴对应位置的摩擦片14,为了使起动完毕后,摩擦蹄片复位好,在摩擦蹄片之间的端部分别接有回位弹簧13。
权利要求1.一种摩托车电起动装置,包括有电机(1)和由电机带动的电机齿轴(2),过桥齿(3),其特征在于过桥齿与滑套在磁电机轴(10)上的飞轮(5)啮合,在飞轮上固有滚轴(12),在滚轴上有随动盘(8)、(7),在随动盘之间有由销轴(15)转动固定在磁电机轴外的摩擦蹄片(11),摩擦蹄片一端在滚轴对应位置由滚轴控制转动,其另一端上固有在磁电机轴对应位置的摩擦片(1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电起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摩擦蹄片之间的端部分别接有回位弹簧(13)。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摩托车电起动装置,它包括有电机1和由电机带动的电机齿轴2,过桥齿3,其特征在于:过桥齿与滑套在磁电机轴10上的飞轮5啮合,在飞轮上固有滚轴12,在滚轴上有随动盘8、7,在随动盘之间有由销轴15转动固定在磁电机轴外的摩擦蹄片11,摩擦蹄片一端在滚轴对应位置由滚轴控制转动,其另一端上固有在磁电机轴对应位置的摩擦片。本实用新型具有通用性好、起动性高、无噪声、装配方便、耗能低等优点。
文档编号B60K26/00GK2285220SQ9623357
公开日1998年7月1日 申请日期1996年8月14日 优先权日1996年8月14日
发明者李胜利 申请人:李胜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