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车车门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60493阅读:58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客车车门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客车车门控制装置,它是用于控制客车车门的开闭,特别是用于中小型客车车门的开闭。
现有的中小型客车车门的开闭,需配有专门的乘务员通过操纵车门上的把手来开启车门或关闭车门,有时车未停稳,乘客自己开启车门下车,有时还会误开车门,这样不能由司机控制车门,一不安全,二不方便。
现有的大型客车,由于设有气泵,车门的开启与关闭是由司机通过操纵气动装置的开关来控制,它有效地解决了乘客上下车的安全问题,但这种装置成本高,在使用过程中,常会出现气动装置失灵,使得维修麻烦,有时还会把乘客困在车上,而且现有的中小型客车没有气泵,故不能安装控制车门开闭的气动装置,若为了设置气动装置而专门配气泵的话,成本太高,不能被消费者所接受。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用气泵的使用安全,方便省力,制造成本又低,便于推广的客车车门控制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它包括控制机构、车门锁操纵机构和车门操纵机构。控制机构由手柄、与手柄相连的横轴、支杆、连接在横轴与支杆之间的先开锁后开门的含曲柄的差动机构。车门锁操纵机构为一条钢性绳,钢性绳的两端分别与差动机构和车门锁相连接。车门操纵机构连接在支杆上,它包括一端带连接座的摆杆,一端与摆杆相连的拉杆,摆杆通过其一端的连接座与车箱内壁相连接,拉杆通过其一端的连接座与车门相连接,摆杆和拉杆与车厢内壁和车门构成平面四杆机构。使用时,由司机通过操纵手柄控制车门的开闭。拉起手柄时,使横轴逆时针方向转动,带动差动机构动作,先拉动钢性绳打开车门锁,即拉下锁舌,随着差动机构的继续动作,再拉动支杆向前移动,带动平面四杆机构工作,车门打开。按下手柄时,横轴顺时针方向转动,带动差动机构动作,并通过支杆带动平面四杆机构动作,将车门关闭,从而实现本实用新型之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技术方案是差动机构包括与横轴3相连接的曲柄5,套在支杆8一端部并与曲柄5活动连接的伸缩差动节7。在曲柄5上连接一端固定在车厢内壁20的复位弹簧14。摆杆10一端通过其连接座17固定于车厢内壁20,拉杆11一端通过其连接座17固定于车门19a上,其另一端通过铰链4与摆杆10和支杆8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技术方案是差动机构包括与横轴3活动连接的曲柄5、连接在横轴3和曲柄5之间的曲柄22、设在曲柄22和曲柄5中上部的销23,曲柄5横向设有长槽24,销23可以在此长槽24内左右滑动。曲柄22上连接有一端固定于车厢内壁的弹簧14,曲柄5通过球头铰链6与支杆8相连接。钢性绳16连接在曲柄22上,钢性绳16在车门19a下部处连接有槽轮15,在槽轮15两边的钢性绳16外面设有保护套12,支杆8与车门操纵机构相连的一端部设有螺纹调节器9,用于调节支杆8的长度。
本实用新型采用手柄连杆机构,由司机通过操纵手柄直接控制车门的开闭,结构合理,安装容易,使用方便又安全可靠,制造成本又低,它可直接用于客车制造厂新制造客车的安装使用,也可用于现有客车特别是中小型客车上。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车门操纵机构工作原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差动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给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一参见附
图1和2。当需要打开车门19时,司机随手操纵司机座位边的手柄1,将手柄1拉起,通过用支座2定位于车上的横轴3逆时针方向转动,拉动曲柄5向前(即汽车运动方向)移动,带动钢性绳16前移产生拉力,车门锁13的锁舌被拉下即开启车门锁;同时,随着曲柄5的前移,与曲柄5通过球头铰连6在一起的伸缩差动节7同时被拉动随曲柄5前移,此时支杆8静止不动,只在伸缩差动节7内作相对运动至后端极限位置(即支杆8前端位于伸缩差动节7的后端),随着手柄继续拉起,曲柄5继续前移,通过伸缩差动节7拉动支杆8前移,因而带动由摆杆10、拉杆11、车厢内壁20和车门19a构成的平面四杆机构动作,车门19被打开(即装于车门19b上的滑轮18在滑槽21内滑动,使车门19b和车门19a折叠在一起),放开手柄1,在复位弹簧14的作用下,使曲柄5向后移(即车尾方向),伸缩差动节7复位(即支杆8前端位于伸缩差动节7的前端极限位置),并使钢性绳16复位处于自然松驰状态,以延长钢性绳的使用寿命,车门锁13锁舌在车门锁内的弹簧作用下伸出车门19a而复位,车门19保持自然打开状态。
当需关闭车门时,由司机按下手柄1,横轴3顺时针方向转动,带动曲柄5向后移,推动伸缩差动节7同步后移,于是推动支杆8带动平面四杆机构动作,将车门关闭,车门锁随着车门的关闭自动上锁。
实施例二参见附图3和4。当需要打开车门19时,由司机拉起手柄1,随之横轴3逆时针方向转动,带动曲柄22向前移动,带动钢性绳16产生拉力,将车门锁13打开,此时,曲柄5由于销23在其长槽24内向右滑动至极限位置,故曲柄5静止不动;继续拉起手柄,横轴继续逆时针方向转动,带动曲柄5向前移动,拉动支杆8带动平面四杆机构工作,车门19打开,放开手柄1,在复位弹簧14的作用下,曲柄22复位,带动销23从曲轴5的长槽24右边向左滑动至极限位置,同时带动钢性绳16复位,车门处于自然打开状态。
当需要关闭车门19时,按下手柄1,带动横轴3顺时针方向转动,推动曲柄5向后移动,通过支杆8推动平面四杆机构工作,将车门19关闭。
权利要求1.一种客车车门控制装置,它包括含手柄(1)、与手柄(1)相连的横轴(3)、支杆(8)的控制机构,车门锁操纵机构和与支杆(8)相连的车门操纵机构,其特征是控制机构还包括连接在横轴(3)与支杆(8)之间的先开锁后开门的含曲柄(5)的差动机构,车门锁操纵机构为一条钢性绳(16),钢性绳的两端分别与差动机构和车门锁(13)相连接,车门操纵机构包括一端带连接座(17)的摆杆(10)和一端与摆杆(10)相连、另一端带连接座(17)的拉杆(11)。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客车车门控制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差动机构还包括套在支杆(8)一端部并与曲柄(5)活动连接的伸缩差动节(7)。
3.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客车车门控制装置,其特征是在所述的曲柄(5)上连接有复位弹簧(14)。
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客车车门控制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差动机构还包括连接在横轴(3)和曲柄(5)之间的曲柄(22)、横向设在曲柄(5)上的长槽(24)、设在曲柄(22)和曲柄(5)中上部并可在曲柄(5)的长槽(24)中左右滑动的销(23)。
5.按权利要求4所述的客车车门控制装置,其特征是在所述的曲柄(22)上连接有复位弹簧(14)。
6.按权利要求3或5所述的客车车门控制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钢性绳(16)连接有槽轮(15),在槽轮(15)两边的钢性绳(16)外面设有保护套(12)。
7.按权利要求6所述的客车车门控制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支杆(8)一端部设有调节支杆(8)长度的螺纹调节器(9)。
专利摘要一种客车车门控制装置,它包括含手柄、横轴、支杆的控制机构,一条钢性绳构成的车门锁操纵机构和与支杆相连的由平面四杆机构构成的车门操纵机构,横轴与支杆之间连接有先开锁后开门的含曲柄的差动机构。司机通过操纵手柄,使差动机构工作来控制车门的开闭。它有效地解决了中小型客车车门的开闭不能由司机控制的难题,使用安全,方便省力,制造成本又低。
文档编号B60J5/00GK2304552SQ9722260
公开日1999年1月20日 申请日期1997年8月31日 优先权日1997年8月31日
发明者王满华 申请人:王满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