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椅调节联动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8310261阅读:来源:国知局
所述联动支架41与传动支架35联动设置;一固定轴49穿过第一勾状支架43和第二勾状支架45的首部,并锁紧于所述座架2上,所述第一勾状支架43的尾部固定于座架2上;所述第一轴销46从上至下依次穿过所述联动支架41的中部、摆动臂42的首端、第二勾状支架45的尾部、联动臂44的首端和第一勾状支架43的上部,且该第一轴销46可相对于第一勾状支架43和第二勾状支架45转动设置,所述联动支架41、摆动臂42、联动臂44均与第一轴销46联动设置。第一勾状支架43与第二勾状支架45通过第一轴销46与摆动臂42、联动臂44连接,起到固定第二调节机构4及安装第二扭簧48的作用。
[0026]请再参阅图5-6,所述联动支架41包括一操作部411,所述操作部411位于联动支架41的首端;所述传动支架35还包括按压部354 (见图2或图5),所述按压部354位于传动支架35的左端部,且该按压部354位于所述操作部411的上方;当工作时,所述按压部354按住所述操作部411,带动传动支架35旋转。所述按压部354与所述操作部411之间的间距为O?1.5mm,即所述按压部354与所述操作部411之间间隙配合,使得传动支架35与联动支架41之间不会因震动而相互碰撞而损坏。所述第二轴销47的首、尾两端分别穿设于联动支架41和联动臂44的尾部,并与联动支架41、联动臂44联动;所述联动支架41还包括一^^持勾412,所述摆动臂42的尾部还设有一开口部421,所述卡持勾412伸入该开口部421,以使联动支架41旋转时带动摆动臂42旋转。所述第二扭簧48套设于第一轴销46上,且该第二扭簧48的首、尾两端分别固定于第一勾状支架43和所述卡持勾412上。
[0027]请再参阅图1和图5,当外力(如拉线组合)驱动操纵支架33的拨手333旋转时,带动连接片32及传动支架35旋转(即传动支架35的按压部354按住联动支架41的操作部411,带动传动支架35旋转);连接片32带动调角器联动片31转动来开启靠背即背支架5调节,传动支架35则带动联动支架41开启。而联动支架41的开启,带动摆动臂42、第二轴销47与联动臂44的旋转向顺时针方向,并使其旋转到竖直的最高处。此时调角器I已经被开启,同时与调角器I装配在一起的背支架5通过调角器I扁簧(未图示)的回力作用向前即逆时针方向旋转,并勾住第二轴销47,继续带动第二轴销47与联动臂44旋转。联动臂44再通过拉线组合来带动滑轨(未图示)进行开启,其中座架2是可操作性地相对于滑轨(未图示)作线性滑移,以实现背支架5与座架2的联动功能。
[0028]本发明座椅调节联动装置100不会影响背支架5的前后调节功能,即通过调角器联动片31的弧形槽311,使得在正常状态下,背支架5进行前后调节时不会带动调节联动机构的开启;而在联动状态下,座椅调节联动装置100却可以带动背支架5的前后调节。同时座椅调节联动装置100也不影响座架2的前后调节功能:即在正常状态下,座架2在滑轨上的前后调节功能通过滑轨把手配合实现;而在联动状态下,座椅调节联动装置100却可以带动座架2在滑轨上的前后调整。
[0029]本发明也适合各种交通工具上的座椅、生活家具用的各种座椅等。
【主权项】
1.一种座椅调节联动装置,包括一调角器和一座架,该调角器包括一调角器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调节机构,该第一调节机构包括一调角器联动片、一连接片、一操纵支架和一固定支架;所述调角器联动片紧密套设于所述调角器轴上,且该调角器联动片具有一弧形槽;所述连接片的上端部可相对移动地紧固于所述弧形槽上,下端部与所述操纵支架的左上部锁付连接,且该连接片与所述操纵支架联动设置;所述操纵支架通过一转轴可相对转动地固定于固定支架上,该操纵支架的上端部向外折弯成一舌状部,且该操纵支架的右端部具有一拨手;所述固定支架固定于座架上,且该固定支架上设有一用来使操纵支架复位的复位机构;所述复位机构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舌状部,另一端固定于固定支架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调节联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片的下端部向下延伸有一延伸部,该延伸部上设有一第一定位孔;所述操纵支架的左下部具有一勾状部,一第一拉簧连接于所述勾状部与第一定位孔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调节联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机构为第一扭簧;所述固定支架包括一凸圈、两直角构件和两挡片;所述转轴穿设于凸圈的中心;所述两直角构件分别衍接于所述凸圈的下边缘,每所述直角构件均锁付于座架上,且其中一直角构件的竖边设有一限位孔;所述第一扭簧套设于凸圈上,且该第一扭簧的一端固定于所述限位孔,另一端固定于所述舌状部;所述两挡片分别衍接于所述凸圈的上边缘,且该两挡片挡设于所述第一扭簧的上方。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调节联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纵支架上还设有一滑槽和一第二定位孔,该滑槽位于操纵支架的右部,所述第二定位孔邻近于操纵支架的右端部; 所述第一调节机构还包括一传动支架,所述传动支架设于操纵支架与固定支架之间,该传动支架包括一套接孔、一^止勾和一^^槽;所述套接孔位于传动支架的中部,且传动支架通过该套接孔套设于所述转轴上;所述卡止勾位于传动支架的上端部,且该卡止勾伸出所述滑槽,并可沿着滑槽移动设置;所述卡槽位于传动支架的右端部,一第二拉簧固定于所述卡槽和第二定位孔之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座椅调节联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调节机构,所述第二调节机构包括一联动支架、一摆动臂、一第一勾状支架、一联动臂、一第二勾状支架、一第一轴销和一用作使联动支架复位的第二扭簧;所述联动支架与传动支架联动设置;一固定轴穿过第一勾状支架和第二勾状支架的首部,并锁紧于所述座架上,所述第一勾状支架的尾部固定于座架上;所述第一轴销从上至下依次穿过所述联动支架的中部、摆动臂的首端、第二勾状支架的尾部、联动臂的首端和第一勾状支架的上部,且该第一轴销可相对于第一勾状支架和第二勾状支架转动设置,所述联动支架、摆动臂、联动臂均与第一轴销联动设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座椅调节联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支架包括一操作部,所述操作部位于联动支架的首端;所述传动支架还包括按压部,所述按压部位于传动支架的左端部,且该按压部位于所述操作部的上方;当工作时,所述按压部按住所述操作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座椅调节联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部与所述操作部之间的间距为O?1.5_。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座椅调节联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调节机构还包括一第二轴销,该第二轴销的首、尾两端分别穿设于联动支架和联动臂的尾部,并与联动支架、联动臂联动;所述联动支架还包括一卡持勾,所述摆动臂的尾部还设有一开口部,所述卡持勾伸入该开口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座椅调节联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扭簧套设于第一轴销上,且该第二扭簧的首、尾两端分别固定于第一勾状支架和所述卡持勾上。
【专利摘要】一种座椅调节联动装置,包括第一调节机构,该第一调节机构包括一调角器联动片、一连接片、一操纵支架和一固定支架;调角器联动片紧密套设于调角器轴上,且该调角器联动片具有一弧形槽;所述连接片的上端部可相对移动地紧固于所述弧形槽上,下端部与操纵支架的左上部锁付连接,且该连接片与所述操纵支架联动设置;所述操纵支架通过一转轴可相对转动地固定于固定支架上,该操纵支架的上端部向外折弯成一舌状部,且该操纵支架的右端部具有一拨手;所述固定支架固定于座架上,且该固定支架上设有一用来使操纵支架复位的复位机构。本发明在不影响背支架及座架单独实现其功能的情况下,能够实现背支架与座架的联动,从而方便乘员操作及进出汽车。
【IPC分类】B60N2-06, B60N2-22
【公开号】CN104627035
【申请号】CN201510043748
【发明人】王利, 郑见敏, 李玉清, 黄启铭
【申请人】福州明芳汽车部件工业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5月20日
【申请日】2015年1月28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