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机车车辆的弹性车钩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16967阅读:45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铁路机车车辆的弹性车钩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铁路机车车辆的弹性车钩门,尤其是指一种适用于 铁路重载运输的弹性车钩门。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铁路运输中相互连挂的机车车辆之间设有车钩缓冲装置,通 过所述车钩缓冲装置一方面能够实现机车车辆之间的互相连挂、保证相互连 挂的机车车辆之间保持一定距离,另一方面能够传递和缓和机车在运行或在 调车作业时所产生的牵引力和冲击力。通常所述车钩缓冲装置安装于开设在 机车车辆的车体端部的车钩箱内。如图1所示,为现有结构的示意图。其中,车钩箱9开设在相互连挂的 机车车辆相对应的车体的端部,构成与车钩缓冲装置7的钩尾框71相配合 的开放式容腔,于所述车钩箱9的前端设有车钩门91,所述车钩门91水平 方向的两侧壁92呈渐开的喇叭口状并构成夹角/3。所述钩尾框71内设有前 缓冲器弹簧73和后缓冲器弹簧74,所述后缓冲器弹簧74通过前从板75和 后从板76嵌卡在所述车钩箱9内。所述钩尾框71的一端通过钩尾销77与车 钩72的一端相连接,所述车钩72的另一端则延伸至所述车钩门91的外部。当机车车辆实施制动迫使所述车钩缓冲装置7受压时,所述车钩72相对所述钩尾框71发生偏转,形成偏转角度,此时,所述车钩缓冲装置7将 受到相邻两车辆相挤压的作用力(即压缩力),同时车钩缓沖装置7还会对 相邻两车辆施以与之相对应的反作用力,由于偏转角度的存在,所述反作用 力在车辆的侧向上会产生一个分力,即对机车运行有害的侧向力,并且,车钩缓冲装置7所受到的压缩力的越大,偏转角度就会越大,进而产生的侧向 力就越大,对机车运行造成的危害就越大,例如在铁路重载运输中,所述压縮力可以达到1500kN以上,由此造成的侧向力存在使机车出现脱轨的危险。另外,由于机车车辆不单在直线线路上运行,还要在各种曲线线路上运行,因此必须给车钩72设定一偏转角度,才能保证机车车辆在曲线线路上 顺利运行,目前,现有的机车车辆均通过刚性车钩门91的两侧壁92所形成 的夹角P将车钩72的偏转角度限制在一偏转范围内,以使机车车辆在曲线 线路上运行时,车钩72能够在所述偏转范围内进行偏转,保证机车平稳、 顺利地运行。同时,在机车车辆实施制动时,所述偏转范围能够限制车钩72 的偏转角度的进一步增大,使机车车辆不至于因偏转角度过大而造成脱轨的 危险。然而,上述采用刚性车钩门91来限制车钩72偏转角度的方式仅适合于 车钩缓冲装置7所受压縮力不大的情况,而在铁路重载运输时,由于车钩缓 冲装置7在机车实施制动时受到的压縮力较大,使得所述车钩72产生的偏 转角度也相对较大,较大的偏转角度使所述车钩72与所述车钩门91的侧壁 92之间发生刚性碰撞,进而传递给车体很大的侧向力,给安全运输带来隐患。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铁路机车车辆的弹性车钩门。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铁路机车车辆的弹性车钩门位于设置 在机车车辆的车体端部的车钩箱的前端,其水平方向的两侧壁呈渐开的喇叭 口状,其中,所述车钩箱内容置有车钩缓冲装置,所述车钩缓冲装置具有钩 尾框,所述钩尾框内设有前缓冲器弹簧和后缓冲器弹簧;所述后缓冲器弹簧 通过前从板和后从板嵌卡在所述车钩箱内;车钩的一端通过钩尾销与所述钩 尾框相连接,另一端延伸至所述车钩门的外部,所述车钩门水平方向的两侧 壁上分别设有一弹性体,所述弹性体相对位于所述车钩的两侧,且与所述钩距,所述规定间距大于所述车钩缓冲装置的后缓冲 器弹簧的最大压縮距离。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弹性体朝向所述车钩的一端与所述车钩之间形成 有间隙。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弹性体竖直方向的厚度大于所述车钩竖直方向的 厚度。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弹性体朝向所述车钩的端面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呈 圆弧状。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弹性体为橡胶体。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弹性体的底部与一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 通过螺栓固定于所述车钩门的侧壁上。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述优点和特点1、 本实用新型中,当机车车辆实施制动迫使所述车钩缓冲装置受压时, 车钩相对所述车钩门发生偏转,形成偏转角度,此时,车钩将挤压对应偏转 方向一侧的弹性体,所述弹性体在车钩的挤压力作用下产生收縮变形,由于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受压縮的弹性体将对车钩产生一方向相反的恢复 力,所述恢复力进而在所述车钩上形成复原力矩,以限制偏转角度的进一步 扩大,从而减小机车车辆于实施制动时所产生的侧向力,避免由于侧向力过 大而造成脱轨的危险,保证机车车辆安全运行。2、 本实用新型的弹性体还能够避免车钩与车钩门之间产生的刚性冲击。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 新型的范围。其中,图1为现有结构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沿图2中A-A线的剖视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在车钩发生偏转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 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铁路机车车辆的弹性车钩门l位于设置 在机车车辆的车体端部的车钩箱2的前端,其水平方向的两侧壁11呈渐开 的喇叭口状,其中,所述车钩箱2内容置有车钩缓冲装置3,所述车钩缓冲 装置3具有钩尾框31,所述钩尾框31内设有前缓冲器弹簧33和后缓冲器弹 簧34;所述后缓冲器弹簧34通过前从板35和后从板36嵌卡在所述车钩箱2 内;车钩32的一端通过钩尾销37与所述钩尾框31相连接,另一端延伸至 所述车钩门1的外部,所述车钩门1的水平方向的两侧壁11上分别设有一 弹性体12,所述弹性体12与所述钩尾框31的前端具有一规定间距L,,所述 规定间距L,大于所述车钩缓冲装置3的后缓冲器弹簧34的最大压縮距离。 以保证在车钩32拉伸时,弹性体12不与钩尾框31产生干涉。所述弹性体 12相对位于所述车钩32的两侧,所述弹性体12朝向所述车钩32的一端与 所述车构32之间形成有间隙L2,所述间隙L2使得所述车钩32能够形成一个 很小的自由偏转角度,以满足机车车辆在小曲线上进行摘挂钩的需求。所述弹性体12的底部与一连接板13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13通过螺 栓固定在所述车钩门1的侧壁11上,以方便所述弹性体12在所述车钩门1 的侧壁ll上的组装拆卸,有利于弹性体12在受损失效后更换。然而,本 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任何将弹性体12固定连接在车钩门1的侧壁11上 的公知连接方式皆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弹性体12优选为橡胶体,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体12竖直方向的厚度L大于所述车钩32竖直方向的厚度H,并且所述弹性体12朝向所述车钩 32的端面121水平截取后呈圆弧状,即所述弹性体12的端面121在水平面 上的投影呈圆弧状,以提高所述弹性体12在车钩32与车钩门1的侧壁11 发生碰撞时的缓冲性能,进而减小车钩32对侧壁11产生的冲击,然而本实 用新型对弹性体12的结构形状并不限制,只要能够缓冲车钩32对车钩门1 的侧壁11所产生的碰撞冲击即可。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当机车车辆实施制动迫使所述 车钩缓冲装置3受压时,车钩32相对所述车钩门1发生偏转,形成偏转角 度a,此时,车钩32将挤压对应偏转方向一侧的弹性体12,所述弹性体12 在车钩32的挤压力作用下产生收縮变形,由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 受压縮的弹性体12将对车钩32产生一方向相反的恢复力,所述恢复力进而 在所述车钩32上形成复原力矩M,以限制偏转角度a的进一步扩大,从而 减小机车车辆于实施制动时所产生的侧向力,避免由于侧向力过大而造成脱轨的危险,保证机车车辆安全运行。本实用新型的弹性体12还能够避免车钩32与车钩门1之间发生的刚性 冲击。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 范围,即大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同变化与修 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铁路机车车辆的弹性车钩门,所述车钩门位于设置在机车车辆的车体端部的车钩箱的前端,其水平方向的两侧壁呈渐开的喇叭口状,其中,所述车钩箱内容置有车钩缓冲装置,所述车钩缓冲装置具有钩尾框,所述钩尾框内设有前缓冲器弹簧和后缓冲器弹簧;所述后缓冲器弹簧通过前从板和后从板嵌卡在所述车钩箱内;车钩的一端通过钩尾销与所述钩尾框相连接,另一端延伸至所述车钩门的外部,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钩门水平方向的两侧壁上分别设有一弹性体,所述弹性体相对位于所述车钩的两侧,且与所述钩尾框的前端具有一规定间距,所述规定间距大于所述车钩缓冲装置的后缓冲器弹簧的最大压缩距离。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路机车车辆的弹性车钩门,其特征在于,所 述弹性体朝向所述车钩的一端与所述车钩之间形成有间隙。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路机车车辆的弹性车钩门,其特征在于,所 述弹性体竖直方向的厚度大于所述车钩竖直方向的厚度。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路机车车辆的弹性车钩门,其特征在于,所 述弹性体朝向所述车钩的端面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呈圆弧状。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路机车车辆的弹性车钩门,其特征在于,所 述弹性体为橡胶体。
6、 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铁路机车车辆的弹性车钩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体的底部与一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通过螺栓固定 于所述车钩门的侧壁上。
专利摘要一种铁路机车车辆的弹性车钩门,所述车钩门位于设置在机车车辆的车体端部的车钩箱的前端,其水平方向的两侧壁呈渐开的喇叭口状,车钩箱内容置有车钩缓冲装置,车钩缓冲装置具有钩尾框,钩尾框内设有前缓冲器弹簧和后缓冲器弹簧;后缓冲器弹簧通过前从板和后从板嵌卡在所述车钩箱内;车钩的一端通过钩尾销与钩尾框相连接,另一端延伸至所述车钩门的外部,车钩门水平方向的两侧壁上分别设有一弹性体,弹性体位于所述车钩的两侧相对设置,且与钩尾框的前端具有一规定间距,规定间距大于车钩缓冲装置的后缓冲器弹簧的最大压缩距离。本实用新型的车钩门能够缓冲与车钩之间产生的碰撞冲击,减小机车车辆于实施制动时所产生的侧向力。
文档编号B61G9/00GK201343039SQ200920002819
公开日2009年11月11日 申请日期2009年1月23日 优先权日2009年1月23日
发明者张江田 申请人:中国北车集团大同电力机车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