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铁路用机车的车体后部支撑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12749阅读:238来源:国知局
一种铁路用机车的车体后部支撑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铁路用机车的车体后部支撑结构。该后部支撑位于车体底架后端部,支撑后端墙并与折棚风挡连接从而使两节机车重联,形成一个密闭的供司乘人员通行的安全通道,后部支撑结构主要由钢板焊接而成,预留置了与折棚风挡安装的孔及活动螺母座,可快速方便的完成折棚风挡的安装。并且该后部支撑特有的结构使得机车车体与折棚风挡安装完毕后,形成一个完整的密闭的通道,当两节机车重联后,后部支撑结构保证了车体与折棚风挡形成密闭的空间,阻隔了从车体下方空隙传入机车内部的噪音,同时也避免了灰尘经棚布与渡板之间的间隙落入机车内部,对机车的隔音降噪具有重要的作用。
【专利说明】一种铁路用机车的车体后部支撑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车体后部支撑结构,尤其涉及一种铁路用机车的车体后部支撑机构。

【背景技术】
[0002]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轨道交通事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然而机车在行驶时产生的噪声、振动等问题也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并且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机车在行驶过程中,轮轨的相互作用、弓网间及空气动力作用等因素都是噪声产生的原因,并且随着机车速度的提升,噪声所带来的影响越来越严重,所以隔声降噪在机车设计、制造过程中成为一个重点。
[0003]风挡是机车重联的重要部件,是司机与乘务人员从一节机车通往另一节机车的安全通道,从整车的角度来看,在整个机车结构中,风挡是隔声最薄弱的环节,所以为了防止风挡处的噪声传入机械间内,对风挡处的密封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0004]目前,为了保证机车风挡处的密封性,通常方法是通过改变风挡结构结构来实现密封性,然而这种方法不仅提高了风挡的制造成本,而且由于风挡与渡板之间存在者不可避免的间隙,也不能完全实现密封。
[0005]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更改了设计思路,将研究机车风挡处密封性的重点从风挡结构转移到连接风挡的后部支撑结构上,从而发明了一种连接折棚实现机车密封性的后部支撑结构,这种后部支撑结构不仅可以快速方便的与风挡连接,而且实现了机车此处的密闭性,为整个机车的隔声降噪做出了贡献。


【发明内容】

[0006]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后部支撑结构,该结构可以与折棚风挡快速连接,使机车车体与风挡形成一个密闭空间,隔了从车体下方空隙传入机车内部的噪音,对机车的隔音降噪具有重要的作用。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涉及了一种铁路用机车的车体后部支撑结构,该后部支撑结构位于机车底架后端部,主要由上盖板、下底板、风挡安装座以及筋板组成。所述上盖板靠近机车后端部一端中部开缺口用于安装渡板,下底板与上盖板开缺口位置对应为一块整板,并折弯起一定的高度,配合位于上盖板和下底板之间的筋板形成一个凹形结构,在凹形结构处,下底板上焊接两个风挡安装座,并预埋活动螺母座,用于安装风挡。
[0008]本发明涉及的一种铁路用机车的车体后部支撑结构,每节机车底架的后端部,主要作用为支撑后端墙、连接风挡的作用。
[0009]本发明涉及的一种铁路用机车的车体后部支撑结构,由上盖板、下底板、风挡安装座以及筋板组成。
[0010]本发明涉及的一种铁路用机车的车体后部支撑结构,上盖板靠近机车后端部一端开缺口,下底板为一块整板,并折弯起一定的高度,上盖板、下底板以及位于上盖板与下底板之间的筋板形成一个四周封闭、下面封闭,上面有缺口的凹形结构。
[0011]本发明涉及的一种铁路用机车的车体后部支撑结构,一种铁路用机车的车体后部支撑结构的凹形结构处,后部支撑中心线对称位置,下底板上焊接两个风挡安装座,并预埋活动螺母座,用于安装风挡。
[0012]本发明涉及的一种铁路用机车的车体后部支撑结构,结构简单,可以快速的实现风挡与后部支撑连接,而且通过后部支撑的凹形结构,解决了风挡本身存在的棚布与渡板之间间隙的问题,实现了机车车体与风挡之间的密闭性,对整个机车的隔声降噪有重要的作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发明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
[0014]图1为本发明涉及的一种铁路用机车的车体后部支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发明涉及的一种铁路用机车的车体后部支撑结构的后部支撑与折棚风挡连接的示意图。
[0016]图3为图2的局部放大图。
[0017]图4为本发明涉及的一种铁路用机车的车体后部支撑结构的后部支撑与折棚风挡连接底部剖面示意图。
[0018]附图标号说明:
[0019]1.上盖板,2.下底板,3.风挡安装座,4.后部支撑筋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对本发明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专利附图】
附图
【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0021]如图1所示,一种铁路用机车的车体后部支撑结构主要由上盖板1、下底板2、风挡安装座3以及上盖板I和下底板2连接的后部支撑筋板4组成。
[0022]如图2所示,后部支撑结构与折棚风挡连接后,两节机车之间形成一个通道。如图3所示,由于风挡棚布与渡板之间存在不可避免的间隙,导致两节机车之间的通道不能完全密封,从而不能实现隔音降噪。
[0023]如图4所示,采用本发明涉及的一种铁路用机车的车体后部支撑结构,由于下底板2是一块完整的板,使后部支撑与折棚风挡完全密封起来,即使风挡棚布与渡板之间存在间隙,机车外部的灰尘、噪音也不能进入机车内部,从而实现了机车此处通道的密闭性,为整个机车的隔声降噪做出了贡献。
[0024]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铁路用机车的车体后部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后部支撑结构位于机车底架后端部,主要由上盖板、下底板、风挡安装座以及筋板组成。所述上盖板靠近机车后端部一端中部开缺口用于安装渡板,下底板与上盖板开缺口位置对应为一块整板,并折弯起一定的高度,配合位于上盖板和下底板之间的筋板形成一个凹形结构,在凹形结构处,下底板上焊接两个风挡安装座,并预埋活动螺母座,用于安装风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路用机车的车体后部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每节机车底架的后端部,主要作用为支撑后端墙、连接风挡的作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路用机车的车体后部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由上盖板、下底板、风挡安装座以及筋板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路用机车的车体后部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上盖板靠近机车后端部一端开缺口,下底板为一块整板,并折弯起一定的高度,上盖板、下底板以及位于上盖板与下底板之间的筋板形成一个四周封闭、下面封闭,上面有缺口的凹形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路用机车的车体后部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一种铁路用机车的车体后部支撑结构的凹形结构处,后部支撑中心线对称位置,下底板上焊接两个风挡安装座,并预埋活动螺母座,用于安装风挡。
【文档编号】B61D17/20GK104401341SQ201410665945
【公开日】2015年3月11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19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19日
【发明者】李德伟, 太万秋 申请人:中国北车集团大同电力机车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