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新型货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98471阅读:26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铁路新型货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铁路运输,特别是铁路用的装运散货的货车。



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中铁路货车的示意图(图中只画出了一半),图中1为车轮,2为转向架,3为转向架横梁,4为中心销子,5为车箱,6为车箱门,刹车制动装置在图中未画出。车轮(1)通过轴可转动地固定在转向架(2)上,转向架(2)与转向架横梁(3)连接在一起,二者之间有减震弹簧,转向架横梁(3)上有中心销子(4)与车箱连接,此连接只是中心销子(4)插在车箱底部的凹穴中。图2为
图1的A-A剖面视图。
现有技术中的铁路货车,由于没有自卸功能,所以,卸货时间长,严重影响了货车周转及铁路的利用效率,影响了铁路的运输能力。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高铁路的运输能力。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在转向架(2)上固定若干个液压顶柱。
如图3、图4所示,图中7为液压顶柱,为了防止车箱卸货倾斜时向倾斜方向滑下,还需要有若干个向车箱方向倾斜固定的倾斜液压顶柱(8)。如图5所示,图中实线表示车箱未倾斜时的状态,点划线表示倾斜时的状态,在车箱上相应于倾斜液压顶柱(8)处,有顶柱块(9),一侧的液压顶柱(7)与另一侧的倾斜液压顶柱(8)中所需液体的输出输入管路可由一根总管接通,这样,它们便可同时动作,倾斜液压顶柱(8)的行程的最大值小于液压顶柱(7)的行程的最大值,当卸货时,启动液压管路的液压泵开关,液压顶柱(7)与另一侧的倾斜液压顶柱(8)同时动作,当倾斜液压顶柱(8)运行到其最大行程时,其顶部顶在顶柱块(9)的弧形凹穴内,同时,液压顶柱(7)往上推动车箱,整个车箱便在液压顶柱(7)的往上推力作用下,绕倾斜液压顶柱(8)与顶柱块(9)的接触点运动,车箱便在其长度方向上倾斜,散货即可卸下。
如图3所示,转向架(2)的两侧均固定有液压顶柱(7)和倾斜液压顶柱(8),这样,便可实现往车箱长度方向的两侧中的任一侧自卸。
为了进一步提高运输能力,还可把车箱的中部制造成下凹型的,如图6所示,这样装货量可加大。由于利用了车箱下部的部分空间,不但可以多装货物,而且整个车箱的重心降低,提高了行走稳定性,凹型车箱只要适当加长,就可大大提高装货量。采用凹型车箱时,刹车制动装置可安装在车箱两端。
采用凹型车箱时,由于载重增加,货车的每一端可装两组转向架,如图7所示,每一组车轮的转向架横梁(3)上的立柱与连接架(10)上的插孔(11)插在一起,连接架(10)上有中心销子(4)。此时,液压顶柱(7)及倾斜液压顶柱(8)也可安装在连接架(10)上,如图8所示为连接架(10)的示意图。
为了更加方便卸货,车门上也可安装液压顶柱,如图9所示,其中12为车门液压顶柱,车门上的液压顶柱的液体通路可连接到液压顶柱(7)的液体通路中去,车门液压顶柱(12)安装在两个车门之间,两个相邻车门用连接件(13)连接在一起,这样,所有车门在卸货时同步打开,
图10为图9的B-B剖面视图。
在采用两组转向架时,刹车制动装置可安装在车箱两端。
在采用凹型车箱时,车箱可加长,一车凹型车箱的装载量可相当于两节芯至三节现有技术中的车箱的装载量,在不增加列车有效长度,无须改造现有站场设备的前提下,提高牵引重量三分之一以上。
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了自卸装置及凹型车箱,使得车箱装载量增加,卸货时间缩短,因此,大大提高了车箱的周转速度,提高了铁路的利用率。
由上述可知,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陷,达到了发明目的。
权利要求1.铁路新型货车,包括车轮(1),转向架(2),转向架横梁(3),中心销子(4),车箱(5),车门(6),其特征在于转向架(2)上有若干个液压顶柱(7)和倾斜液压顶柱(8),车箱底部与倾斜液压顶柱(8)相应的位置上有顶柱块(9)。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路新型货车,其特征在于车箱(5)的中部是凹下的。
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铁路新型货车,其特征在于车箱两端各有两组车轮(1),车箱(5)通过固定在连接架(10)上的中心销子(4)与连接架连接,连接架(10)上有两个立柱分别与两个转向架横梁(3)相连。
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铁路新型货车,其特征在于相邻车门之间由连接件(13)连接,在车箱上与连接件(13)相应处有车门液压顶柱(12)。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铁路新型货车,其特征在于相邻车门之间由连接件(13)连接,在车箱上与连接件(13)相应处有车门液压顶柱(12)。
专利摘要铁路新型货车,在转向架上固定有液压顶柱,车箱采用凹型结构,提高了货车装载量,增大了安全系数,缩短卸货时间,提高了货车周转率,从而大大提高了铁路运输能力。
文档编号B61D9/00GK2033790SQ88208099
公开日1989年3月8日 申请日期1988年7月9日 优先权日1988年7月9日
发明者周兰碧 申请人:周兰碧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