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67623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动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能用燃料电池单元供应的电力来驱动驱动轮的电动马达的电动车。
这种带有电力辅助驱动装置的自行车,充电需要几个小时,在充电时不能行驶,所以,就出现了诸如装上燃料电池来驱动电动马达的电动车。
可是,在电动车上装载燃料电,来驱动电动马达时,如果把燃料电池单元装在一个箱子里,则能够方便地确保装载的空间。为此,就必须把燃料电池单元的各个部件紧凑地装载在一个箱子里,并且还需要正确地管理各个部件的温度。
特别是,当安装在电动车上时,由于行驶时有风,可以想到,会使燃料电池过度地冷却,使它的发电效率降低。此外,由于燃料电池控制器和二次电池的温度上升过高,会产生使其寿命降低,充电效率下降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构成如下。
在权利要求1中所记载的发明为“一种装有燃料电池单元,具有可利用上述燃料电池单元所供应的电力来驱动驱动轮的电动马达的电动车,其特征在于,上述燃料电池单元由收纳在箱子内的下列各部件构成产生电化学反应进行发电的燃料电池组;向该燃料电池组供应燃料的燃料箱;给燃料加热的燃料加热器;控制上述燃料电池组的输出功率的燃料电池控制器;能借助于上述燃料电池组的电力进行充电,并能向上述电动马达供应电力的二次电池,用绝热材料包覆上述燃料电池组和/或燃料加热器,并且,在上述箱子上,在车辆前进方向的前面设置行驶风导入口,在车辆前进方向的后面设置行驶风排出口,以使行驶风能从上述行驶风导入口进入上述箱子内,并从上述行驶风排出口排出。”按照权利要求1中所记载的发明,由于用绝热材料包覆了燃料电池组和/或燃料加热器,使其不被冷却,不使燃料电池控制器和二次电池发热,并且使得行驶风从导入口进入箱子内,再从排出口排出,冷却了燃料电池控制器和二次电池,对紧凑地收纳在箱子内的部件进行了很好的冷却、保温和加热,因而能提高发电效率,缩短燃料电池的启动时间。
在权利要求2中所记载的发明为“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其特征在于,上述燃料电池单元设置在车座与后轮之间,上述二次电池和上述燃料电池组在上述燃料电池单元内部沿上下方向布置,上述燃料电池控制器相对于上述燃料电池组布置在车辆前进方向的前侧或者上下方向的位置上。”
按照权利要求2中所记载的发明,由于二次电池和燃料电池组沿着上下方向布置,由燃料电池单元组成的电池组沿纵向排列呈细长的形状,所以就能把燃料电池单元紧凑地布置在车座与后轮之间的空间内。此外,由于燃料电池控制器相对于燃料电池组布置在车辆前进方向的前侧或者上下方向的位置上,所以就能借助于行驶风冷却燃料电池控制器。
在权利要求3中所记载的发明为“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其特征在于,上述燃料电池单元布置在车座与后轮之间,上述二次电池与上述燃料电池组在上述燃料电池单元内沿着车辆前进的方向布置,上述燃料电池控制器相对于上述燃料电池组布置在车辆前进方向的前侧或者上下方向的位置上。”按照权利要求3所记载的发明,二次电池和燃料电池组布置在车辆前进的方向上,由燃料电池单元组成的电池组横向并列,呈细长的形状,因而能将燃料电池单元紧凑地布置在车座与后轮之间。此外,燃料电池控制器相对于燃料电池单元布置在车辆前进方向的前方或上下位置上,因而能借助于行驶风来冷却燃料电池单元。
在权利要求4中所记载的发明为“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其特征在于,上述燃料电池单元布置在前轮与后轮之间车座的下部,上述二次电池与上述燃料电池组在上述燃料电池单元内沿着车辆前进的方向布置,上述燃料电池控制器相对于上述燃料电池组布置在上下方向的位置上。”按照权利要求4所记载的发明,二次电池和燃料电池组布置在车辆前进的方向上,由燃料电池单元组成的电池组横向并列,呈细长的形状,因而能将燃料电池单元紧凑地布置在前轮与后轮之间车座的下部。此外,燃料电池控制器相对于燃料电池单元布置在上下位置上,因而能借助于行驶风来冷却燃料电池单元。
在权利要求5中所记载的发明为“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其特征在于,上述燃料电池单元布置在后轮与行李架之间,上述二次电池与上述燃料电池组在上述燃料电池单元内沿着车辆前进的方向布置,上述燃料电池控制器相对于上述燃料电池组布置在上下方向的位置上。”按照权利要求5所记载的发明,二次电池和燃料电池组布置在车辆前进的方向上,由燃料电池单元组成的电池组横向并列,呈细长的形状,因而能将燃料电池单元紧凑地布置在后轮与行李架之间。此外,燃料电池控制器相对于燃料电池单元布置在上下位置上,因而能借助于行驶风来冷却燃料电池单元。
在权利要求6中所记载的发明为“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其特征在于,上述燃料电池单元布置在从车座下部到后轮与行李架之间,上述二次电池与上述燃料电池组在上述燃料电池单元内沿着车辆前进的方向布置,上述燃料电池控制器相对于上述燃料电池组布置在上下方向的位置上。”按照权利要求6所记载的发明,二次电池和燃料电池组布置在车辆前进的方向上,由燃料电池单元组成的电池组横向并列,呈细长的形状,因而能将燃料电池单元紧凑地布置在从车座下部到后轮与行李架之间。此外,燃料电池控制器相对于燃料电池单元布置在上下方向位置上,因而能借助于行驶风来冷却燃料电池单元。
图4是表示燃料电池单元的构成的图;图5是表示燃料电池单元的构成的图;图6是表示燃料电池单元的构成的图;图7是表示燃料电池单元的构成的图;图8是表示燃料电池单元的构成的图;图9是表示燃料电池单元的构成的图。
在本实施例中,表示了作为电动车的电力辅助驱动自行车。
电力辅助驱动自行车1具有车体框架2。把手立柱5穿过设置在构成该车体框架2的主管架3的车体前方位置上的前管4,能在其中自由转动。在把手立柱5的上端设有把手6,在把手立柱5的下端设有前叉7。在把手6上设有主开关SW,借助于该主开关SW可操作电动车的电源控制系统。
在前叉7的下端,用轴支承着能自由转动的前轮8。另外,在前叉7的前轮8的轴部,设置了车速传感器S51。主管架3从前管4斜着向车体后下方延伸,接着在下方弯曲,又向车的后方延伸。车座立柱9设置成从该主管架3的后端斜着向车体后上方延伸。在车座立柱9的上端部支承着车座11,通过高度调整手把60,可调节车座11的高度。
在车体大致中央的下部,在主管架3与车座立柱9的连接部分上,支承着能自由转动的曲柄轴12,在曲柄轴12的左右两端安装有曲柄13,在各曲柄13的端部用轴支承着踏板14。
此外,从托架19上向车体后方伸出一对左、右链条拉杆25,链条拉杆25的后端部,连接在从车座立柱9的上端斜着向车体后下方延伸出来的一对左、右车座拉杆22的下端。在链条拉杆25和车座拉杆22的连接部分上支承着后轮23的车轴61。在车座拉杆22上设有为了防止偷盗的后轮锁定装置24,借助于该后轮锁定装置24能锁住后轮23,使它不能转动。
在后轮23的车轴61上设有动力装置20。该动力装置20是通过同时设置借助于乘坐者的脚踏力量来驱动的主动力系统,和借助于电动马达21来驱动的辅助动力系统而构成的。
当主开关SW处于开(ON)的状态时,乘坐者脚踏的力量从踏板14传递到曲柄轴12上,只有在通过链条26转动后轮23时,才使电动马达21转动并将其动力传递给后轮23。也就是说,当蹬踏踏板14时,不仅有在曲柄轴12上蹬踏的力量,而且还要加上电动马达21所传递过来的旋转扭矩。电动马达21所输出的动力是可以控制的,以使它与施加在踏板14上的蹬踏力大致成比例。上述蹬踏力可由动力装置20中的扭矩传感器S52来检测。
在由车座立柱9和车座11所构成的车座部分A与后轮23之间,在容器箱31中设置了可以装卸的燃料电池单元30。
下面,参照图2说明燃料电池单元30的构成。图2是表示燃料电池单元构成的说明图。
本实施例中的燃料电池单元30为盒式装置,燃料电池单元30可装入容器箱31中,也可以取出来。在容器箱31的内部装有控制车辆的控制器32和马达驱动装置33。燃料电池单元30的外壳300布置在车座部分与后轮23之间,其位置在车座立柱9的后侧,从容器箱31上方到后轮23的上方。
在外壳300内的下部设置了二次电池301,在其中央部分设置了燃料电池组302,在其上部和后方,设置了燃料电池的辅助机构B。借助于燃料电池单元30的接线端子400和容器箱31的接线端子401,可以把燃料电池单元30的二次电池301与容器箱31上的控制车辆的控制器32在电气上连接在一起。
燃料电池组302借助于空气与甲醇水溶液进行电气化学反应来发电。在燃料电池组302的车辆前进方向的前方,设置了燃料电池控制器304,在其下方设置了二次电池控制器305。容器箱3 1的控制车辆的控制器32和马达传动装置33,以及燃料电池单元30的二次电池301和燃料电池组302都沿着上下方向布置,以缩短燃料电池组302的电极输出端之间的距离,减小输出损失,并且还能降低噪音。
燃料电池组302沿车辆前进方向的前方和下方都用绝热材料306包覆,所以燃料电池控制器304、二次电池控制器305和二次电池301就不会由于燃料电池装组302产生的热量而引起温度过度上升。
构成燃料电池辅助机构B的空气过滤器310和气泵311布置在燃料电池组302的上方,由气泵311所泵出来的空气,被吸入空气过滤器310中,并供应给燃料电池组302。在空气过滤器310的后方设有排水箱312。
从燃料电池组302排出来的水储存在排水箱312中,超过排水箱312预定的水平面高度以上的水,通过排水管313排向容器箱31的后方。
此外,从排水箱312排出的废气用装有催化剂的过滤器314净化后排入大气。过滤器314设置在外壳300的后方,而排出的废气向着车辆前进方向的后方排出。
此外,设置构成燃料电池辅助机构B的甲醇水混合器320、燃料加热器321,和燃料泵322。燃料箱323布置在上方,甲醇水混合器320布置在下方,其间安装了阀门324,这样的结构就不需要抽吸泵了。阀门324根据从燃料电池控制器304发来的开关控制信号来开关,以控制从燃料箱323向甲醇水混合器320供应的甲醇的数量。
此外,当阀门325打开时,设置在上方的排水箱312向甲醇水混合器320中供应水,以便在甲醇水混合器320中使甲醇与水混合,获得甲醇的水溶液。阀门325根据燃料电池控制器304所发来的阀门控制开关信号进行开关,以控制从燃料箱323供应给甲醇水混合器320的水量。
驱动燃料泵322,它就把由燃料加热器321所加热的甲醇水溶液供应给燃料电池组302。由于甲醇水混合器320在燃料的温度上升时其反应的性能将提高,所以将它布置在产生热量的燃料电池组302的后方。
下面,简单说明燃料电池组302的构成。向燃料电池组的阴极供应作为燃料的甲醇水溶液,向燃料电池组的阳极供应作为氧化剂的空气,借助催化剂进行化学反应来发电。在两个电极之间插入高分子的离子交换膜。为了确保这种离子交换膜的氢离子渗透性能,使得氢离子能顺利地移动,要向它供应水,使其呈湿润的状态。以这样的一对电极为单位就构成一个电池,把若干个电池组合起来,就构成具有由各单位电池的发电能力合成后的预定发电能力的燃料电池。燃料电池组302的电力由电线350、351引出,向二次电池301充电。
燃料加热器321用绝热材料326包覆。燃料电池组302则用绝热材料包覆其水溶液加热器。为了提高燃料电池302中的反应效率,最好使甲醇水溶液燃料保持温热的状态。为了减小能量的消耗,用绝热材料326包覆,以使行驶风不会让燃料加热器321冷却。
在外壳300的车辆前进方向的前侧设有行驶风导入口330,同时,在车辆前进方向的后侧,设有行驶风排出口331。行驶风从行驶风导入口330进入外壳300内,然后流向行驶风排出口331。行驶风的流动方向用图中的箭头表示。由于二次电池301不耐热,所以,它布置在作为热源的燃料电池组302的下方,在用绝热材料326隔绝热传导的同时,还把行驶风导入口330布置在二次电池301的前方,使得行驶风从二次电池301附近导入,以便更好地冷却二次电池301。
此外,冷却风扇340设置在车辆前进方向的前侧,车座立柱9的附近,燃料电池控制器304和燃料电池组302由该冷却风扇340来冷却。此外,由于燃料电池控制器304相对于燃料电池组302布置在车辆前进方向的前方,所以能借助于行驶风来冷却燃料电池控制器304。
为了启动燃料电池组302,二次电池301要启动燃料电池控制器304,以驱动空气泵311和燃料泵322,以便供应甲醇水溶液燃料。
如上所述,燃料电池单元30的基本结构是把燃料电池组302、燃料箱323、甲醇水混合器320、燃料加热器321、燃料电池控制器304和二次电池301装入外壳300内,电池组纵向排列,呈细长的形状,因而能将燃料电池单元30紧凑地布置在车座部分A与后轮23之间。
此外,用绝热材料306包覆燃料电池组302,并用绝热材料326包覆燃料加热器321,使行驶风从行驶风导入口330进入外壳300并流向行驶风排出口331,从而能对紧凑地装入了各种部件的外壳300进行适当的冷却、保温和加热,从而能提高发电效率,缩短燃料电池的启动时间。
下面,参照图3详细说明燃料电池单元30另一个实施例的构成。图3是表示燃料电池单元构成的说明图。
本实施例的燃料电池单元30与图2中的实施例一样,既可装入容器箱31中,也可以取出来,但二次电池301布置在燃料电池组302的车辆前进方向的前方,并且在车辆前进方向的前方,沿上下方向布置燃料电池控制器304和二次电池控制器305。绝热材料306包覆在燃料电池组302的车辆前进方向的前侧。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二次电池301布置在燃料电池组302的车辆前进方向的前侧,所以能减小燃料电池单元30的高度。此外,把若干二次电池301横着排列,使其整体呈细长的形状,因而可以沿着车座立柱9布置,以便节约空间,同时还能提高冷却性能。
另外,由于燃料电池控制器304和二次电池控制器305是沿着上下方向排列,并沿着二次电池301的方向布置的,所以能节约空间,并提高冷却性能。
此外,借助于燃料电池单元30上的接线端子400和容器箱31上的接线端子401,把燃料电池单元30的燃料电池组302和二次电池301与容器箱31上的电动机驱动装置33进行电气连接,缩短了电极输出端之间的距离,减少了输出损失,并且还能降低噪音。
如上所述,由于二次电池301和燃料电池组302布置在车辆前进方向的前方,并且由燃料电池单元30所组成的电池组是纵向排列的,呈细长形状,所以能把它们紧凑地布置在车座部分与后轮23之间。此外,由于二次电池301和燃料电池控制器304相对于燃料电池组302布置在车辆前进方向的前方,所以能借助于行驶风来冷却二次电池301和燃料电池控制器304。
下面,参照图4详细说明燃料电池单元30另一个实施例的构成。图4是表示燃料电池单元构成的说明图。
本实施例的燃料电池单元30用绝热材料410把外壳300的内部分隔成上、下两部分,形成了下室411和上室412。
在下室411中布置了燃料电池组302、燃料电池控制器304、空气过滤器310、空气泵311、甲醇水混合器320、燃料加热器321和燃料泵322等。空气过滤器310和空气泵311布置在燃料电池组302的下方,燃料电池控制器304则布置在燃料电池组302的车辆前进方向的前方。绝热材料306包覆在燃料电池组302的车辆前进方向前方的下方。
在外壳300的车辆前进方向前方的行驶风导入口330,其位置设在燃料电池组302前方,同时在车辆前进方向的后方的行驶风排出口331的位置设置在燃料加热器321的后方,以使行驶风能从行驶风导入口330进入外壳300的下室411内,然后流向行驶风排出口331,其流动的方向如图中的箭头所示。
在上室412中,自下而上布置了马达驱动装置33、控制车辆的控制器32、二次电池301和二次电池控制器305,燃料箱323布置在车辆前进方向的前方。马达驱动装置33和控制车辆的控制器32都收藏在马达驱动箱34内。燃料箱323布置在车座立柱9的前侧,以方便注入燃料,使其不受车座立柱9的妨碍。
在外壳300上,在二次电池301和二次电池控制器305的前方形成了行驶风导入口332,在其后方则形成行驶风排出口333,所以行驶风能从行驶风导入口332进入外壳300的上室412内,然后流向行驶风排出口333,其流动的方向如图中的箭头所示。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不使燃料电池组302所产生的反应热造成空气的对流,不使加热后的空气让马达驱动装置33、二次电池301等的温度上升,设置了绝热材料410,以便能隔断空气的流通。
此外,把燃料电池组302的输出电极布置在上方,把二次电池301布置在马达驱动装置箱34上方的两侧,当向二次电池301充电时,就能容易地把二次电池301取出来。此外,把连接二次电池控制器305、控制车辆的控制器32等的各种基板的布线的长度设计的很短,能够降低输电的损失。更进一步,为了能顺序地布置二次电池301、马达驱动装置33和燃料电池组302,把空气过滤器310、空气泵311布置在燃料电池组302的下方,使得由燃料电池单元30所组成的电池组纵向排列,呈细长的形状,因而能将燃料电池单元30紧凑地布置在车座部分与后轮23之间。
下面,参照图5详细说明燃料电池单元30另一个实施例的构成。图5是表示燃料电池单元构成的说明图。
本实施例中的燃料电池单元30与图2中的实施例的构成相同,但没有图2中的容器箱31,控制车辆的控制器32和马达驱动装置33都布置在燃料电池单元30的内部。控制车辆的控制器32与燃料电池控制器304一起收藏在控制箱500内。燃料电池组302的沿车辆前进方向的前侧和下侧用绝热材料306包覆,行驶风从外壳300的行驶风导入口330流向行驶风排出口331,其流动路径用图中的箭头表示。
在本实施例中,利用了车座部分与后轮23之间的空间来布置燃料电池单元30,控制车辆的控制器32和燃料电池控制器304的位置都在燃料电池组302的车辆前进方向的前方,由行驶风进行冷却。
下面,参照图6详细说明燃料电池单元30另一个实施例的构成。图6是表示燃料电池单元构成的说明图。
本实施例中的燃料电池单元30与图2中的实施例的构成相同,但,燃料电池组302、燃料电池控制器304、空气过滤器310、空气泵311、甲醇水混合器320、燃料加热器321和燃料泵322等,都布置在车座立柱9的前方。空气过滤器310和空气泵311布置在燃料电池组302的车辆前进方向的前方,而燃料电池控制器304则布置在燃料电池组302的下方。绝热材料306包覆了燃料电池组302的车辆前进方向的前方和下方。
马达驱动装置33、控制车辆的控制器32、二次电池301和二次电池控制器305都布置在车座立柱9的后方,并在该车辆前进方向的前方布置了绝热材料307。在外壳300中,过滤器314布置在马达驱动装置33下方的位置上。
在本实施例中,燃料电池组302布置在车座立柱9的前方,而相关的辅助机构则布置在车座立柱的前方和后方,所以能使得燃料电池组302、马达驱动装置33和二次电池301的电极之间的布线长度最短。此外,把箱体一类的部件布置在二次电池301的上部,而把燃料电池组302布置在前部,减小了整体高度,达到了降低重心和行使稳定的目的。
燃料电池组302布置在车座立柱9的前方,低于二次电池301的高度,达到了分别进行冷却的目的,并且还能尽量缩短马达驱动装置33与燃料电池组302之间的距离。
下面,参照图7详细说明燃料电池单元30另一个实施例的构成。图7是表示燃料电池单元构成的说明图。
本实施例中的燃料电池单元30与图2中的实施例的构成相同,但,在车座立柱9的后方,自下而上布置着马达驱动装置33、控制车辆的控制器32、二次电池控制器305和二次电池301,从车座立柱9到后轮23的上部,布置着燃料电池组302及其辅助机构。
燃料电池单元30布置在车座立柱9后方的向后延伸的行李架70与支承该行李架70的支承杆71之间。这样,就把燃料电池单元30布置在从车座部分A的下部到后轮23与行李架70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由燃料电池元件30所组成的电池组纵向排列,使其呈细长的形状,因而能把燃料电池单元30紧凑地布置在后轮23与行李架70之间。此外,由于燃料电池控制器304相对于燃料电池组302布置在上下方向的位置上,因而能借助于行驶风来冷却燃料电池控制器304。
下面,参照图8详细说明燃料电池单元30另一个实施例的构成。图8是表示燃料电池单元构成的说明图。
本实施例中的燃料电池单元30与图7中的实施例的构成相同,但,在车座立柱9的后方,自下而上,一直到后轮23的上方,布置着马达驱动装置33、控制车辆的控制器32、燃料电池控制器304和燃料电池组302以及燃料电池的辅助机构,另外,还布置了二次电池控制器305和二次电池301。在燃料电池302的上、下方包覆着绝热材料306。
在外壳300上,在与二次电池301相对应的位置上设有开关盖390,打开开关盖390,就能很容易地把二次电池301从后方取出来。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把燃料电池单元30紧凑地布置在车座部分后方,后轮23与行李架70之间。此外,燃料电池控制器304布置在相对于燃料电池组302的下方的位置上,能借助于行驶风来冷却燃料电池控制器304。
下面,参照图9详细说明燃料电池单元30另一个实施例的构成。图9是表示燃料电池单元构成的说明图。
本实施例中的燃料电池单元30与图8中的实施例的构成相同,但,二次电池301布置在车座立柱9的前方。由于把二次电池301布置在车座立柱9的前方,就能借助于从行驶风导入口330进入的行驶风来冷却二次电池301,同时还使得马达驱动装置33与二次电池301之间的布线长度最短。
此外,由于把把二次电池301布置在车座立柱9的前方,可以把车座立柱9后方的空间空出来,使得从车座立柱9到后轮上部为止所占有的体积减小,车辆的重心将向车体的中心移动,增加了行驶的稳定性。
从以上的说明可知,在权利要求1中所记载的发明中,燃料电池组和/或燃料加热器用绝热材料包覆,使其不会冷却,燃料电池控制器和二次电池则受到保护不使其发热的,更进一步,还有行驶风从行驶风导入口进入外壳后流向行驶风排出口,可用以冷却燃料电池控制器和二次电池,所以能对紧凑地收藏在外壳内的构成部件进行适当的冷却,保温和加热,从而提高发电效率,缩短燃料电池的启动时间。
在权利要求2中所记载的发明中,把二次电池和燃料电池组按上下方向布置,使由燃料电池元件所组成的电池组沿着纵向排列,呈细长的形状,所以能将燃料电池单元紧凑地布置在车座部分与后轮之间。此外,把燃料电池控制器相对于燃料电池组布置在车辆前进方向的前方或上下方向的位置上,能够用行驶风来冷却燃料电池控制器。
在权利要求3中所记载的发明中,把二次电池和燃料电池组都布置在车辆前进方向上,由燃料电池元件所组成的电池组横向并列,呈细长的形状,所以能把燃料电池单元紧凑地布置在车座部分与后轮之间。此外,把燃料电池控制器相对于燃料电池组布置在车辆前进方向的前方或上下方向的位置上,就能借助于行驶风来冷却燃料电池控制器。
在权利要求4所记载的发明中,把二次电池和燃料电池组都布置在车辆前进方向上,由燃料电池元件所组成的电池组横向并列,呈细长的形状,所以能把燃料电池单元紧凑地布置在前轮与后轮之间的车座部分的下部。此外,把燃料电池控制器相对于燃料电池组布置在其上下方向的位置上,能够用行驶风来冷却燃料电池控制器。
在权利要求5中所记载的发明中,把二次电池和燃料电池组都布置在车辆前进方向上,由燃料电池元件所组成的电池组横向并列,呈细长的形状,所以能把燃料电池单元紧凑地布置在后轮与行李架之间。此外,把燃料电池控制器相对于燃料电池组布置在其上下方向的位置上,能够用行驶风来冷却燃料电池控制器。
在权利要求6中所记载的发明中,把二次电池和燃料电池组都布置在车辆前进方向上,由燃料电池元件所组成的电池组横向并列,呈细长的形状,所以能把燃料电池单元紧凑地布置在后轮与行李架之间。此外,把燃料电池控制器相对于燃料电池组布置在其上下方向的位置上,能够用行驶风来冷却燃料电池控制器。
权利要求
1.一种装有燃料电池单元,具有可利用上述燃料电池单元所供应的电力来驱动驱动轮的电动马达的电动车,其特征在于,上述燃料电池单元由收纳在箱子内的下列各部件构成产生电化学反应进行发电的燃料电池组;向该燃料电池组供应燃料的燃料箱;给燃料加热的燃料加热器;控制上述燃料电池组的输出功率的燃料电池控制器;能借助于上述燃料电池组的电力进行充电,并能向上述电动马达供应电力的二次电池,用绝热材料包覆上述燃料电池组和/或燃料加热器,并且,在上述箱子上,在车辆前进方向的前面设置行驶风导入口,同时在车辆前进方向的后面设置行驶风排出口,以使行驶风能从上述行驶风导入口进入上述箱子内,并从上述行驶风排出口排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其特征在于,上述燃料电池单元设置在车座与后轮之间,上述二次电池和上述燃料电池组在上述燃料电池单元内部沿上下方向布置,上述燃料电池控制器相对于上述燃料电池组布置在车辆前进方向的前侧或者上下方向的位置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其特征在于,上述燃料电池单元布置在车座与后轮之间,上述二次电池与上述燃料电池组在上述燃料电池单元内沿着车辆前进的方向布置,上述燃料电池控制器相对于上述燃料电池组布置在车辆前进方向的前侧或者上下方向的位置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其特征在于,上述燃料电池单元布置在前轮与后轮之间车座的下部,上述二次电池与上述燃料电池组在上述燃料电池单元内沿着车辆前进的方向布置,上述燃料电池控制器相对于上述燃料电池组布置在上下方向的位置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其特征在于,上述燃料电池单元布置在后轮与行李架之间,上述二次电池与上述燃料电池组在上述燃料电池单元内沿着车辆前进的方向布置,上述燃料电池控制器相对于上述燃料电池组布置在上下方向的位置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其特征在于,上述燃料电池单元布置在从车座下部到后轮与行李架之间,上述二次电池与上述燃料电池组在上述燃料电池单元内沿着车辆前进的方向布置,上述燃料电池控制器相对于上述燃料电池组布置在上下方向的位置上。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保护部件不使其发热,并且能将其紧凑地收藏在外壳内,进行冷却、保温和加热,从而提高其发电效率,并缩短燃料电池的启动时间的电动车。这种电动车装有燃料电池单元30,具有可利用上述燃料电池单元30所供应的电力来驱动驱动轮的电动马达21。燃料电池30由下列收藏在外壳300中的部件构成进行电化学反应来发电的燃料电池组302;向燃料电池组302供应燃料的燃料箱323;对燃料加热的燃料加热器321;控制燃料电池组302的输出功率的燃料电池控制器304;用燃料电池组302所产生的电力来充电,并且向电动马达21供电的二次电池301。燃料电池组302和/或燃料加热器321用绝热材料306、326包覆,并且在外壳300的车辆前进方向的前侧设有行驶风导入口330,同时在车辆前进方向的后侧设有行驶风排出口331,行驶风从行驶风导入口330进入外壳300内,然后从行驶风排出口331流出。
文档编号B62J9/00GK1390718SQ02123009
公开日2003年1月15日 申请日期2002年6月13日 优先权日2001年6月13日
发明者水野裕, 齐藤干夫, 仓西雅久 申请人: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