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车的把手收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30627阅读:48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折叠车的把手收折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折叠车的把手收折装置。
当欲将车头处的把手借其下段的竖管D弯折收置时,先扳开松解前叉枢管C上的快拆扳手A1,使管束A不再紧束前叉枢管C,从而放松竖管D的节头E上段E1,再如


图12所示,可拉起竖管D以拉升下端的节头E,使其上段E1部分伸露出前叉枢管C上端,其拉出的节头E伸长至极限时,管束A结合的定位件B即以伸置于前叉枢管C剖沟C1内的锥形抵块B2抵于节头E下段E2的滑槽E22下端,并限定节头E不被拉出脱离,接着,如
图13所示,转动把手,使T型横伸的把手转成前后方向,然而转动把手时,把手会连同竖管D经节头E的连结而与前叉枢管C一并带动前轮旋转,使前轮朝侧边转动一角度,之后,再将包含竖管D和把手本体的大部分车把管体以节头E的上段E1相对下段E2枢转而向下弯折,使车把管体靠收于车架前部侧边,完成收折车把的操作。
详观上述需同时转动车把与前轮方向而做收折动作的模式,由于竖管D下端的节头E受前叉枢管C上部所设的管束A结合定位件B形成一限制旋转的定向作用,以利于展开时方便回复正向朝前的状态,不必再费心调整,此为该设计的便利性,然而,T型横伸的握把必须转为前后方向,才能减少把体的横宽体积,故连动前轮转向是不可避免的,其若不考虑前轮转向而朝侧边突出的增宽所占空间的问题,当然属一理想的收折结构,但若运用于强调收折体积需更小化的产品时,其竖管D会以节头E连带前叉枢管C与前轮转向而朝侧边突出的形态,便有再进一步改良精进的必要,而现今流行于日本上班族普遍用于短程距离代步的携带式折叠车,便是一种对折叠后的车体体积可谓“分厘计较”的产品,体积越小,越不占空间者当然更具市场销售的潜力。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折叠车的把手收折装置,是在把手下段竖管的一端设接一节头,在穿枢前管的前叉枢管上部套结一管束并设有一定位件,该定位件内端形成一伸置于前叉枢管内的锥形抵块,节头由相枢接的上下两段组成,并穿置于前叉枢管内,而节头的上下段侧面管壁上各形成一道纵向凹入的滑槽,定位件伸置于前叉枢管内的锥形抵块抵顶入该滑槽内,其中节头下段的纵向滑槽的下方末端成型一个同滑槽槽深相同的环槽。
采用上述方案后,由于本实用新型在节头下段的纵向滑槽下方末端开设一环槽,当竖管下端节头相对前叉枢管拉出至极限,而使定位件的锥形抵块抵止于节头下段的纵向滑槽下方末端时,节头可通过该下段滑槽末端的环槽对应于定位件的锥形抵块任意旋转,进而使把手和前轮可随意转向,这样,把手的转向收折将不会连带前轮一并转向,且前轮也可任意旋转,当将前轮转向后方时,车头整体的收折体积将大大减小。
图13是习用品把手收折后的立体图;
借助上述结构设计组合实施时,如图2和图3所示,管束1套接于前叉枢管3上端,并通过固定栓14螺入前叉枢管3管壁的固定孔32而予以固定,快拆扳手11枢连销轴12并穿连定位件2,定位件2以其下部的小截锥形抵块22伸置于前叉枢管3的剖沟31内,而使锥体位于管内,并将锥体伸抵于竖管4所连接的节头5上、下段51、52的滑槽512、522内,竖管4相对前叉枢管3伸置其中的状态使其无法转向,仅可垂向伸缩滑移;另外,竖管4插入前叉枢管3固定时,其节头5上段51与下段52为竖直形态,并以卡榫54的钢珠542卡于凹槽513内定位,再将定位件2下部的锥形抵块22上缘抵止于节头5上段51的滑槽512上端定位,之后,扳扣快拆扳手11,使管束1迫紧前叉枢管3,令前叉枢管3相对内部节头5上段51的滑槽512上方圆形体束紧固定。
当将把手6(参见图5所示)连同下段竖管4收折时,先扳松前叉枢管3上的快拆扳手11,使管束1不再迫紧前叉枢管3,从而解除对竖管4的节头5上段51的束夹作用(再如图4所示),这时即可拔出竖管4并拉起下端的节头5,使其上段51部分伸露出前叉枢管3上端,被拉出场拉 5直至管束1结合的定位件2以伸置于前叉枢管3剖沟31内的锥形抵块22抵于节头5下段52的滑槽522下端后,便抵止节头5不致被拉出脱离,此时(请参见图4和图5所示),该定位件2的锥形抵块22抵止于节头5下段52的纵向滑槽522下方末端时,锥形抵块22就可在对应于该下段52滑槽522末端的环槽524内转移,从而形成一任意旋转的形态,据此,把手6连同竖管4便可借拉出的节头5以其下段52相对前叉枢管3自由转动,当向侧边旋转一角度时,即可改变把手6的弯折方向,令T型横伸的把手6转成前后方向,再如图6所示,这样有利于将包含竖管4和把手本体的车把结构体以节头5的上段51相对下段52枢转而向下弯折,使其靠收于车架前部侧边,又,如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运用于折叠式车架结构时,该种车架后半架体的后叉7与后轮8能以对折形态转到车架前部另一侧边,致使整个车体收折后,仅约原来展开车架长度的一半左右;此外,由于车体前叉9枢端前轮10的轴心具有一前后距离,故如图6所示的前轮10正常朝前时,其轮体较为前伸,相对于车体后半架体对折后,位于其侧边的后轮8突出,而使整体收折车体的长度较大,不仅产品的包装因而需要加大外,使用者放置此车体时,也需准备相对较长的置物空间,针对此情形,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除令把手6连同竖管4可随意转向之外,前叉9与前轮10亦可随意转向,如图7所示,将前叉9旋转一百八十度而使前轮10原先的前部朝向后方,如此,便少掉了该相对后轮8的突出部位,令整体收折体积更小。
另外,上述的实施例是以折叠式自行车揭示本实用新型的运用形态,然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专用于自行车,其它如滑板车、儿童三轮车等具有把手连动前轮转向构造者,均能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把手收折装置,如图8和图9所示,即是本实用新型运用于滑板车的可行实例形态,其主要构件的组成相同于上述自行车范例,使用功效亦同,在此不赘述其详细构造、动作模式及图号标示。
综上所述,本创作所提供的折叠车的把手收折装置,是令把手下段竖管与穿伸前管的前叉枢管的连结弯折构造具有一可松解拉出而任意转向的作用,不仅令把手连同竖管可随意转向,而增进收折便利性,且前叉与前轮亦能自由旋转,以减少前轮的突出部位,从而令整个车体的收折体积更小。
权利要求1.一种折叠车的把手收折装置,是在把手下段竖管的一端设接一节头,在穿枢前管的前叉枢管上部套结一管束并设有一定位件,该定位件内端形成一伸置于前叉枢管内的锥形抵块,节头由相枢接的上下两段组成,并穿置于前叉枢管内,而节头的上下段侧面管壁上各形成一道纵向凹入的滑槽,定位件伸置于前叉枢管内的锥形抵块抵顶入该滑槽内,其特征在于节头下段的纵向滑槽的下方末端成型一个同滑槽槽深相同的环槽。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折叠车的把手收折装置,即在把手下段竖管下端设接一节头,在穿枢前管的前叉枢管上部套结设有定位件的管束,定位件的锥形抵块伸置于前叉枢管内,节头以其相枢接的上下段穿置于前叉枢管内,节头的上下段侧面管壁上各形成一道纵向凹入的滑槽,供定位件伸置于前叉枢管内的锥形抵块抵入,而相对节头下段的纵向滑槽下方末端成型一同等槽深的环槽,借助上述结构,当节头相对前叉枢管拉出至极限,使定位件的锥形抵块抵止于节头下段的滑槽下方末端时,定位件的锥形抵块即可在滑槽下方的环槽内任意旋转,从而使把手和前轮可随意转向,互不连动,进而令车头整体收折状态可自由选择,使其收折体积较习用品更小。
文档编号B62K21/16GK2525027SQ02218340
公开日2002年12月11日 申请日期2002年1月11日 优先权日2002年1月11日
发明者陈定兴 申请人:陈定兴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