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手调盘式机械制动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57513阅读:30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摩托车手调盘式机械制动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用制动器,尤其是摩托车手调盘式机械制动器。
背景技术
制动器是摩托车上一个非常重要的部件,涉及到行车安全,所以要求其可靠性好,灵敏性和安全性高,操纵方便,制动平稳。现有的摩托车制动器主要有鼓式制动器和盘式制动器。鼓式制动器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广泛用在低端摩托车上,其缺点是发热严重,散热条件差,而且传动轴受径向力较大,制动效果不好;盘式制动器又分为盘式液压制动器和盘式机械制动器两种,盘式液压制动器相比鼓式制动器其制动效果稍好一点,但其制动液压回油有一个滞后的过程,而且环境温度的变化会引起液压油的收缩或膨胀,造成制动不灵或制动抱死;而目前的盘式机械制动器一般没有间隙补偿机构,随着使用时间的推移,会出现制动间隙越来越大而造成制动失效的问题。也有在盘式机械制动器上设置自动检测补偿机构的,但存在结构不合理,可靠性差的问题,经常出现制动间隙过大或自动检测补偿过多而造成制动失效或制动抱死等现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摩托车手调盘式机械制动器,解决现有摩托车盘式机械制动器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不能有效制动和有效解除制动现象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是它包括刹车体、刹车块、刹车盘、左、右刹车片、连接板、旋臂及刹车体浮动机构,其中刹车体与刹车块通过螺钉连接为一体,连接板与刹车体浮动机构相连,刹车体内装有活塞,活塞及刹车体浮动机构的外侧均与右刹车片相连,左刹车片安装在刹车块上,在活塞内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杆,调节螺杆上活套有压盘及旋转盘,旋转盘伸出刹车体的一端与旋臂连接,压盘与旋转盘之间的锥坑里有钢球,活塞及压盘上分别设置有轴向键槽,定位销穿过刹车体分别插入轴向键槽中,其特征在于压盘内的调节螺杆上缠绕有扭簧,扭簧的一端固定在压盘上,在调节螺杆的小端面设置有凹槽,旋转盘上有手调孔道,手调孔道由螺钉密封,压盘上固定有圆柱销,旋转盘上开有周向圆槽,圆柱销的一端伸入周向圆槽内。
本实用新型中在压盘内的调节螺杆上缠绕有扭簧,扭簧的一端固定在压盘上,当调节螺杆正向旋转时,扭簧松开,而当调节螺杆反向旋转时,扭簧则抱紧调节螺杆,使调节螺杆只能单向旋转;调节螺杆的小端面设置有凹槽,旋转盘上有手调孔道,手调孔道由螺钉密封,当制动间隙值超过预设范围时,可打开螺钉,用起子旋转调节螺杆,从而调节制动间隙值到预设范围;压盘上固定有圆柱销,旋转盘上开有周向圆槽,圆柱销的一端伸入周向圆槽内,可对旋转盘的旋转角度进行限制,防止旋转盘过度旋转造成钢球从压盘与旋转盘之间的锥坑里脱落。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可根据制动器使用情况对刹车片与刹车盘之间的制动间隙进行手动调节补偿,而且具有柔性制动功能,结构简单、合理,制动与解除制动更加可靠。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图3是图2中压盘11与旋转盘12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4是图3的B-B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主要由刹车体1、刹车块2、刹车盘3、左、右刹车片4、5、连接板6、旋臂7及刹车体浮动机构8组成,其中刹车体1与刹车块2通过螺钉连接为一体,连接板6与刹车体浮动机构8相连,刹车体1内装有活塞9,活塞9及刹车体浮动机构8的外侧均与右刹车片5相连,左刹车片4安装在刹车块2上,在活塞9内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杆10,调节螺杆10上活套有压盘11及旋转盘12,旋转盘12伸出刹车体1的一端与旋臂7连接,压盘11与旋转盘12之间的锥坑里有钢球13,活塞9及压盘11上分别设置有轴向键槽14、15,定位销16、17穿过刹车体1分别插入轴向键槽14、15中,其特征在于压盘11内的调节螺杆10上缠绕有扭簧18,扭簧18的一端固定在压盘11上,在调节螺杆10的小端面设置有凹槽19,旋转盘12上有手调孔道20,手调孔道20由螺钉21密封,压盘11上固定有圆柱销22,旋转盘12上开有周向圆槽23,圆柱销22的一端伸入周向圆槽23内。
从图2可看出刹车体浮动机构8中的导向销24穿套在刹车体1上,右刹车片5上安装有销子27,销子27的一端伸入刹车体1中并与导向销24相对应,导向销24与连接板6相连。导向销24与连接板6螺纹连接,在导向销24上套装有锁紧螺母26及橡胶保护套25。
从图1、图2还可看出在压盘11与调节螺杆10的端面之间设置有弹性垫29。
从图1可进一步看出活塞9及旋转盘12上分别设置有密封圈30、31。
工作原理使用时,将连接板6连接在摩托车机架上,刹车盘3安装在摩托车轮轴上,旋臂7与刹车拉杆或拉线连接。
刹车时,刹车拉杆带动旋臂7旋转,旋臂7带动旋转盘12转动,旋转盘12内的三个钢球沿锥坑斜度产生轴向移动,推动压盘11轴向移动,压盘11压缩弹性垫29,调节螺杆10在弹性垫29弹力的作用下带动活塞9左移,活塞9推动右刹车片5移动,当右刹车片5接触刹车盘3的端面后,刹车体1后移,并带动左、右刹车片4、5作相向运动,逐渐抱死刹车盘3,达到逐渐缓慢制动的目的,即柔性制动;当压盘11的轴向移动量超过弹性垫29的变形量后,压盘11的端面与调节螺杆10的端面接触,推动活塞9继续左移而实现刚性制动。
当制动器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磨损而使左、右刹车片4、5与刹车盘3的间隙超过一定的间隙值范围,即旋转盘12和旋臂7转动一定角度后不能再转动,此时制动器已不能有效制动,应卸下螺钉21,用起子穿过旋转盘12的手调孔道20,插入调节螺杆10小端面的凹槽19内,转动调节螺杆10,使与调节螺杆10螺纹连接的活塞9产生轴向移动而进行间隙补偿,当调节螺杆正向旋转时,扭簧18松开,而当调节螺杆10反向旋转时,扭簧18则抱紧调节螺杆10,使调节螺杆10只能单向旋转,确保间隙的有效补偿。当制动器使用一段时间而产生磨损后可再进行手动调节,使制动间隙值始终在预设的范围内,确保制动器的有效制动和有效的解除制动。
权利要求1.一种摩托车手调盘式机械制动器,包括刹车体(1)、刹车块(2)、刹车盘(3)、左、右刹车片(4、5)、连接板(6)、旋臂(7)及刹车体浮动机构(8),其中刹车体(1)与刹车块(2)通过螺钉连接为一体,连接板(6)与刹车体浮动机构(8)相连,刹车体(1)内装有活塞(9),活塞(9)及刹车体浮动机构(8)的外侧均与右刹车片(5)相连,左刹车片(4)安装在刹车块(2)上,在活塞(9)内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杆(10),调节螺杆(10)上活套有压盘(11)及旋转盘(12),旋转盘(12)伸出刹车体(1)的一端与旋臂(7)连接,压盘(11)与旋转盘(12)之间的锥坑里有钢球(13),活塞(9)及压盘(11)上分别设置有轴向键槽(14、15),定位销(16、17)穿过刹车体(1)分别插入轴向键槽(14、15)中,其特征在于压盘(11)内的调节螺杆(10)上缠绕有扭簧(18),扭簧(18)的一端固定在压盘(11)上,在调节螺杆(10)的小端面设置有凹槽(19),旋转盘(12)上有手调孔道(20),手调孔道(20)由螺钉(21)密封,压盘(11)上固定有圆柱销(22),旋转盘(12)上开有周向圆槽(23),圆柱销(22)的一端伸入周向圆槽(23)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手调盘式机械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刹车体浮动机构(8)中的导向销(24)穿套在刹车体(1)上,右刹车片(5)上安装有销子(27),销子(27)的一端伸入刹车体(1)中并与导向销(24)相对应,导向销(24)与连接板(6)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摩托车手调盘式机械制动器,其特征在于导向销(24)与连接板(6)螺纹连接,在导向销(24)上套装有锁紧螺母(26)及橡胶保护套(2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手调盘式机械制动器,其特征在于在压盘(11)与调节螺杆(10)的端面之间设置有弹性垫(2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手调盘式机械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活塞(9)及旋转盘(12)上分别设置有密封圈(30、31)。
专利摘要一种摩托车手调盘式机械制动器,主要由刹车体1、刹车块2、刹车盘3、左、右刹车片4、5、连接板6、旋臂7及刹车体浮动机构8组成,其特征在于压盘11内的调节螺杆10上缠绕有扭簧18,扭簧18的一端固定在压盘11上,在调节螺杆10的小端面设置有凹槽19,旋转盘12上有手调孔道20,手调孔道20由螺钉21密封,压盘11上固定有圆柱销22,旋转盘12上开有周向圆槽23,圆柱销22的一端伸入周向圆槽23内。本实用新型可根据制动器使用情况对刹车片与刹车盘之间的制动间隙进行手动调节补偿,而且具有柔性制动功能,结构简单、合理,制动与解除制动更加可靠。
文档编号B62L1/00GK2670223SQ20032010467
公开日2005年1月12日 申请日期2003年12月26日 优先权日2003年12月26日
发明者何健, 陈大清, 健 何 申请人:何健, 健 何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