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叠便携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65161阅读:2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折叠便携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具体地说是一种结构可通过折叠变换便于携带的自行车。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世界上自行车拥有量最多的国家。自行车作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以其体积轻巧,使用方便,无耗能等优势,深得各个年龄段不同类型自行车朋友的亲睐。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自行车的发展也相应的出现了结构分化,不同类型的自行车如雨后春笋般的发展起来。如载重自行车、轻便车、变速车、山地车和双人骑自行车等。上述自行车都有一个共同的缺陷即结构不能变换,当使用者不想继续使用自行车,改乘公共汽车或长途车时给携带带来诸多麻烦和不便。目前虽然也有折叠自行车的问世但由于发展时间较短,存有很多不足和缺陷,再加上功能单一使用价值偏低,社会的发展需要更先进,折叠简便,便于携带方便的自行车的诞生。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通过折叠操控携带方便的自行车。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自行车,以现有技术自行车的机构为基础,将货座设置在车把联管处及一个快开联点控制整车的折叠机构,其结构特征为车把上联管与下联管相联一体,货座及左右上支承经联点与上联板相联,上联板与车把下联管上端相联一体,左右下支承经联点快开与下联板相联,下联板与车把下联管下端相联一体,前轮经左右联点、左右联板与前杈相联一体,前杈经车把下联管与车把上联管相联一体,上主架管一端经联点与联套相联,联套与车把下联管上端相联一体,一端经快开联点与联套、左右支承上端相联,联套与座下联管上端相联一体,下左右主架管一端经联点与联套相联,联套与车把下联管下端相联一体,一端与左右联板相联一体,中部联接中轴总成,又经左右联点联接联套及座下联管下端,又经左右联板、左右联点与支承相联,座上联管上端与座相联,下端经快开联点、快开联套与座下联管相联,左右支承上经快开联点与联套相联,下经左右联点与左右联板相联,左右支承设有矩形槽,后轮经左右联点与左右联板相联,左右联板设有定位点。
本实用新型一种折叠便携自行车,与现有技术相比,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1)该车的设计思路是以现有自行车的技术结构特点为基础,根据其功用,从结构设计上进行了合理科学的结合且有了较新的突破,设计合理。
2)车的货座及整车可实现折叠操控且操控简便易行,折叠后的自行车携带方便,展开后的自行车其运行安全可靠。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车把上联管,2-联点,3-上联板,4-左右上支承,5-货座,6-左右下支承,7-快开联点,8-下联板,9-左右联板,10-左右联点,11-前杈,12-前轮,13-中轴总成,14-左右联点,15-支承,16-左右联点,17-左右联板,18-下左右主架管,19-左右定位点,20-左右联板,21-左右联点 22-后轮,23-左右联点,24-联套,25-左右支承,26-矩形槽,27-联套,28-快开联点,29-座下联管,30-快开联点,31-快开联套,32-座上联管,33-座,34-联套,35-联点,36-联套,37-联点,38-上主架管,39-车把下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折叠便携自行车作以下详细地说明。
如附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折叠便携自行车,其结构特点如下车把上联管1与下联管39要联一体,货座5及左右上支承4经联点2与上联板3相联,上联板3与车把下联管39上端相联一体,左右下支承6经快开联点7与下联板8相联,下联板8与车把下联管39下端相联一体,前轮12经左右联点10,左右联板9与前杈11相联一体,前杈11经车把下联管39与车把上联管1相联一体,上主架管38一端经联点35与联套34相联,联套34与车把下联管39上端相联一体,一端经快开联点28与联套27、左右支承25上端相联,联套27与座下联管29上端相联一体,下左右主架管18一端经联点37与联套36相联,联套36与车把下联管39下端相联一体,一端与左右联板20相联一体,中部联接中轴总成13又经左右联点14联接联套24及座下联管29下端,又经左右联板17、左右联点16与支承15相联,座上联管32上端与座33相联,下端经快开联点30、快开联套31与座下联管29相联,左右支承25上经快开联点28与联套27相联,下经左右联点23与左右联板20相联,左右支承25设有矩形槽26,后轮22经左右联点21与左右联板20相联,左右联板设有定位点19。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需要应用时将原折叠后的自行车展开,即;首先打开快开联点28,然后向上提起车把上联管1,车把上联管1驱动相联的联套34、上主架管38、联套27及座下联管29同时快开联点28沿左右支承25矩形槽26的下端至最上端后加紧快开联点28,再将折后的货座5的快开联点7与下联板8相联加紧快开联点7即可。
需要折叠时,首先打开快开联点28,然后下压车把上联管1,车把上联管1驱动相联的联套34、上主架管38、联套27及座下联管29,同时,快开联点28沿左右支承25矩形槽26的上端至最下端后加紧快开联点28,再将货座5快开联点7与下联板8脱开向上或向下折均可。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折叠便携自行车其加工制作简便,按说明书附图所示加工制作即可。
除说明书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均为专业技术人员的已知技术。
权利要求1.一种折叠便携自行车,包括车把上联管(1)、下联管(39)、货座(5)、上主架管(38)、下左右主架管(18),其特征在于,上主架管(38)一端经联点(35)与联套(34)相联,联套(34)与车把下联管(39)上端相联一体,一端经快开联点(28)与联套(27)、左右支承(25)上端相联,联套(27)与座下联管(29)上端相联一体,下左右主架管(18)一端经联点(37)与联套(36)相联,联套(36)与车把下联管(39)下端相联一体,一端与左右联板(20)相联一体,中部联接中轴总成(13),又经左右联点(14)联接联套(24)及座下联管(29)下端,又经左右联板(17)、左右联点(16)与支承(15)相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便携自行车,其特征在于,货座(5)及左右上支承(4)经联点(2)与上联板(3)相联,上联板(3)与车把下联管(39)上端相联一体,左右下支承(6)经联点快开(7)与下联板(8)相联,下联板(8)与车把下联管(39)下端相联一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便携自行车,其特征在于,左右支承(25)上经快开联点(28)与联套(27)相联,下经左右联点(23)与左右联板(20)相联,且设有矩形槽(26)。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折叠便携自行车,属于自行车领域,其结构上主架管上端经联套与车把下联管上端相联,其下端经联套与座下联管上端相联,又经快开联点与左右支承相联,下左右主架管上端经联套与车把下联管下端相联,中部经左右联点、联套与座下联管下端相联,其下端与左右联板相联,货座上经上联板与车把下联管上端相联,下经下联板与车把下联管下端相联,整车可通过快开等相联结构件实现旋转折叠,当使用自行车时,将其恢复到自然状态下,此时可安全可靠的使用自行车,需携带时,将自行车旋转折叠等方式,将自行车的体积尽可变小,以达到便携目的,因而,该技术具有很好的推广使用价值。
文档编号B62K15/00GK2892649SQ20062008117
公开日2007年4月25日 申请日期2006年2月23日 优先权日2006年2月23日
发明者胡风华 申请人:胡风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