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作业机械的驾驶室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67060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作业机械的驾驶室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作业机械的驾驶室结构。
技术背景驾驶室加强结构用于当作业M出现紧急状况时保护该作业^t4fe驾驶 室内的操作人员免受伤害.这种结构通常为由各种相互连接的支^M^件制 成的围绕操作人员设里的框架。目前已知的驾駛室加强結构通常由四个立 柱以及与之相连的橫梁构成.为实现防护功能,现有驾驶室加强结构通常 在立柱之间设置较多的橫梁,以使该驾驶室加强结构具有足够的抗冲击能 力。但这种驾驶室加强结构复杂且需要较多的材料,成本较高,并且抗外 力冲击能力较弱.CN1775607A公开了一种加强型驾驶室加强装置,其中设有前、后、 左、右四个立柱,所述立柱仅在端部处通过橫梁连接.然而,在该驾驶室 加强装置中,为保证足够的抗冲击能力,在立柱的上下端还设置有复合梁. 这种驾驶室加强装置的成本和抗外力冲击能力仍然不够理想。因此,需要一种结构简单、用料较少,同时结构坚固并且抗外力冲力 能力强的驾驶室结构.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作业机械的驾驶室结构,该驾駛室结构包 括基板和立柱,所述立柱包括至少笫一立柱、第二立柱、笫三立柱和笫四 立柱,所述立柱的下部连接到基板,所述立柱的上部通过橫梁构件彼此连 接,由此限定一框架结构,其中,连接笫一立柱和笫二立柱的横梁构件包 括第一横梁和连接横梁,所迷连痴幟梁一端与所述笫一和笫二立柱的外侧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橫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橫粱与所述第一 和第二立柱之间连接有支撑板。^本实用新型,第一橫梁在所述第一和 第二立柱的外侧并大致沿所述笫一和第二立柱的连接方向延伸,并且所述第一橫梁和所述连接橫梁均为u形梁。应当指出,所述外側是指由立柱所限定的框架结构的外侧。所述立柱优选为方管。因此,由于第一橫梁、连接橫梁以及支撑板的设置,这种驾驶室结构 能使受到的冲击力沿整个结构对称地分歉,并且该驾驶室结构易于制造、 用料较少,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为了能将冲击力合理^Ht,与u形的笫一橫梁相对的、连接笫三和第 四立柱的横梁构件也为u形梁。有利地,将笫一橫乘和该u形的橫梁构件 设置成其u形开口向上或向下,而将所述u形的连接橫梁设置成其u形 开口朝向所述笫一或笫二立柱或者朝向所述笫一橫梁.这样,所述连接橫 梁的u形底部与第一橫梁的u形外側壁相连,而连接橫梁的u形顶部连 接在相应的第一或第二立柱上。在这种布置下,所述u形连接橫梁以较少的材料形成稳定且耐沖击的管形连接梁,根据一种有利形式,在所述笫一u形梁的u形槽内,在与该笫一横梁和所述支撑板或连接橫梁的连接部相对应的位置设有加强件.具体地,所述加强件包括垂直于所述笫一橫梁的u形槽设置的加强肋,还可包括与所 述第一橫梁的u形槽的一倒面和底面相连的加强板。应当指出,所述底面 是指该第一橫梁的u形槽的底部内側,所述側面是指该第一橫梁的与其底面垂直的内壁,此外,也可仅设置所述加强板,而不设置加强肋。在同时 设置加强板和加强肋的愔况下,所述加强肋连接到加强板的中部以形成大致为T形的增强结构.由于这些部位通常会受到较大的力栽荷,因此设置加强件局部增强这些部位,从而以最少的材tw证整个驾驶室结构的整体强度。优选地,使所述笫一橫梁的橫截面(即u形橫截面宽度)大于所迷连 接第三和笫四立柱的u形的橫梁构件的橫截面.这可使驾駛室结构在节省 材料和保证抗冲击能力方面得到最优化。此外,可在立柱与横梁构件的连 接部以及立柱与J41的连接部分别如现有技术那样设置角撑板,从而增大 连接强度以确保形成牢固的框架。


下面将参照附图通过优选实施倒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在附圉中 图1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驾驶室结构优选实施例的前透視图; 图2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驾驶室结构另一优选实施例的后透视圃。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中,困1中的箭头A所示方向的上游称为"前部", 而该箭头所示方向的下游称为"后部",参见图i,用于作业抓械的驾駛室结构主要由M i、连接在jyi i上的四个立柱21、 22、 23、 24以及连接所迷立柱的横乘构件3、 4、 7、 8 构成。从图中可以看出,所述四个立柱21、 22、 23、 24均为方管,其下端 固定连接在基板l上,其上部分別通过橫梁构件3、 4、 7、 8连接,由此限 定一框架结构。具体地,在如图所示的四个立柱中,位于后部的笫一立柱21和第二立 柱22通过橫梁构件3连接,位于前部的笫三立柱23和第四立柱24通过横 梁构件4连接,并且笫一立柱21和笫三立柱23通it^梁构件7连接,第 二立柱22和笫四立柱24通过橫梁构件8连接,此外,在立柱21、 22、 23、 24的下端与基板1之间连接有角撑板,同 样,在横梁构件4和与之相连的第三和笫四立柱23、 24之间、在橫粱构件 7和与之相连的第一和第三立柱21、 23之间以;ML橫梁构件8和与之相连 的第二和第四立柱22、 24之间也都连接有角撑板,以增大连接强度,确保 形成牢固的框架。如图1所示,在所迷橫梁构件中,在两側连接立柱的横梁构件7、 8 由例如方管型材制成,而在后部连接笫一和第二立柱21、 22的橫粱构件3
以及在前部连接笫三和笫四立柱23、 24的横乘构件4则由U形型材制成。具体地,连接第一和第二立柱21、 22的横梁构件3包括第一橫梁31 和两个连接橫梁32、 33,其中笫一横梁31在第一和第二立柱21、 22的相 对于由立柱所限定的框架结构的外側并大致沿这两个立柱的连线延伸,所 述两个连接橫梁32、 33的一端分别连接到第一或第二立柱的外側部,另一 端分别连接到该第 一橫梁31 。根据本实用新型,笫一横梁31、连接横乘32、 33以及与笫一橫梁31 相对的前部横梁构件4均为U形梁。特别地,将U形的笫一横梁31和横 梁构件4设置成其U形开口向上或向下(在围中为向上),并且将两个连 接横梁32、 33设置成其U形开口朝向笫一或笫二立柱或者朝向第一橫梁 31,在图中为朝向第一或笫二立柱,从而这两个连接橫梁32、 33的U形 底部与第一橫梁31的外側壁相连,这两个连接橫梁32、 33的与其U形底 部相对的顶部则分别连接在对应的笫一或笫二立柱上。在这种布置下,连 接在立柱21、 22和笫一横梁31之间的所迷两个U形连接橫梁32、 33以 较少的材料形成结构穗定且耐冲击的管形连接梁。此外,根据本实用新型,在笫一和笫二立柱21、 22与橫梁构件3之间 设有支撑板51、 52,以便与所述橫梁构件一起实现吸收或减緩冲击的作用。 具体地,如困1所示,支撑板S1—端连接在笫一立柱21上,另一端与橫 梁构件3中的第一橫梁31相连;同样,支撑板52的两端分别连接笫二立 柱22和笫一橫梁31。所述支撑板51、 52通常由钢板制成,并且其尺寸和 强度大于该驾驶室结构中的用以增大连接强度的角撑板的尺寸和强度。这样,就形成了设置在作业机械上保护搮作人员的驾驶室结构。该驾 驶室结构牢固,抗冲击能力强,特别是当作业^L^出现紧急状况例如碰到 意外事故或受到外力作用而导致车辆翻滚时,该驾驶室不会变形,从而保 证驾^tA员的安全。因此,该驾驶室结构形成对驾lstA员的良好防护,极 大地增强了作业机械的驾驶安全性。由于第 一橫梁31与支撑板51 、 S2的连接部位通常受到较大的力栽荷, 因此在该第一橫梁31的U形槽内,在与该第一橫梁31和所述支撑板51 、52的连接部位相对应的位置设置加强肋61、 62以局部増强该驾驶室結构 的强度。如图1所示,所述加强肋61、 62从笫一横梁31的U形槽的底部 向上突起,并且其两端分别连接到该U形槽的相对的内侧壁上。这样,通 过改善局部受力,所述加强肋61、 62从整体上提高了该第一橫梁M的强度。图2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作业机械的驾驶室结构另一优选实施 例的后透视图,其中与图1所示实施例相同的部件用相同的标号指示。从 图2中可以看出,该优选实施例与困1所示的实施例的不同之处^WE于 在第一横梁31的U形槽内,设有倾斜连接在该笫一橫梁31的内側壁上的 加强板(通常为钢板)63、 64,而加强肋61,、 62,的一端连接在第一橫梁 31的U形槽的内側壁上,另一端连接到所述加强板63、 64的中部,从而 形成大致为T形的增强结构.这样,就增强了笫一横梁31的受栽荷较大 的局部部位,即增强了与支撑板或连接橫梁相连的部位,由此从务本上保 证该第一橫梁31的强度.当然,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愔况下,也可仅 设置加强板63、 64,而不设置加强肋。优选地,使位于后部的第一橫梁31的U形橫截面宽度大于位于前部 的U形橫梁构件4的U形橫截面宽度。这针对驾驶室结构的受力情况实现 了材料的合理分配,从而使驾驶室结构的用料和防护性能得到最优化,当 然,也可在立柱上设置增强部,以增大该驾駛室结构的强度,应当指出,上文所述的连接通常为焊接,但也可采用铆接、螺栓连接 等其它连接方式。此外,还应当指出,尽管上文结合具有四个立柱的驾驶 室结构实施例说明了本实用新型,但立柱的数量并不局限于四个。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作业机械的驾驶室结构,包括基板(1);至少第一立柱(21)、第二立柱(22)、第三立柱(23)和第四立柱(24),所述立柱的下部固定到基板,上部通过横梁构件(3、4、7、8)相互连接;其特征在于,连接所述第一立柱(21)和第二立柱(22)的横梁构件(3)包括第一横梁(31)和连接横梁(32、33),所述连接横梁(32、33)一端与所述第一和第二立柱(21、22)的外侧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横梁(3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梁(31)与所述第一和第二立柱(21、22)之间连接有支撑板(51、52)。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迷的驾駛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迷笫一橫梁 (31)和所述连接橫梁(32、 33)均为U形梁,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迷的驾駛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迷连接橫梁 (32、 33)设置成其U形开口朝向所述笫一或第二立柱(21、 22)或者朝向所迷第一橫梁(31)。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迷的驾驶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笫一橫梁 (31)设置成其U形开口向上或向下。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迷的驾驶室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迷笫一横 梁(31)的U形槽内,在与该第一橫梁(31)和所述支撑板(51、 52)或 所述连接橫梁(32、 33)的连接部相对应的位置i殳有加强件(61、 62; 61,、 62,、 63、 64)。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驾驶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迷加强件包 括垂直于所迷第一橫梁(31)的U形槽设置的加强肋(61、 62),
7.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迷的驾駛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迷加强件包括与所述笫一横梁(31 )的U形槽的一側面和底面相遴的加强板(63、 64)。
8.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驾驶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件包 括垂直于所述第一橫梁(31)的U形槽设置的加强肋(61,、 62,)和与所 述第一横梁(31)的U形槽的一側面和底面相连的加强板(63、 64),其 中所述加强肋(61,、 62,)连接到所述加强板(63、 64)的中部以形成T 形结构。
9.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驾驶室结构,其特征在于,连接所述第三 立柱(23)和第四立柱(24)的橫梁构件(4)为U形梁。
10.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驾驶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为方管。
专利摘要一种用于作业机械的驾驶室结构,包括基板和立柱,所述立柱包括至少第一立柱、第二立柱、第三立柱和第四立柱,所述立柱的下部固定到基板,上部通过横梁构件相互连接,其中,连接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的横梁构件包括第一横梁和连接横梁,所述连接横梁一端与所述第一和第二立柱的外侧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横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梁与所述第一和第二立柱之间均连接有支撑板。所述第一横梁和所述连接横梁均为U形梁。这种驾驶室结构能使受到的冲击力沿整个结构对称地分散,并且在驾驶室受外力冲击时不变形。该驾驶室结构易于制造、用料较少,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文档编号B62D33/06GK201049655SQ200720150600
公开日2008年4月23日 申请日期2007年7月4日 优先权日2007年7月4日
发明者李玉婷, 胡宇哲, 马尔科姆·基辛格 申请人:卡特彼勒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