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薄壳水陆两栖军用履带车辆车体后横撑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24071阅读:3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特薄壳水陆两栖军用履带车辆车体后横撑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履带车辆及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特薄壳水陆两栖军用履带车辆车 体后横撑结构。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特薄壳水陆两栖军用履带车辆中,车体后部有的采用三道纵梁加强,有 的直接采用较厚钢板焊接。由于用的板材过多或板材较厚,导致产品结构复杂或重量过高。 后横撑结构的前后缺少加强筋。导致后横撑结构在纵向方向上的力学性能不够好,缺少足 够强的抗变形能力。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结构复杂、重量过高的缺 点,而提出一种特薄壳水陆两栖军用履带车辆车体后横撑结构,简化了车体的尾部结构,起 到了一个部件两种用途的作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特薄壳水陆两栖军用履带车辆车体后横撑结构,该结构包括弧板、后立板、下 平板、加强筋、前支板、板、前侧板、后侧板。下平板作为一个基础板,两侧通过焊接形式组装 有后立板、前支板;在下平板之上,后立板、前支板之间焊接有加强筋;加强筋上方有板;在 后立板、前支板之上有弧板,通过焊接方式连接;在弧板的侧面,有给弧板加强的前侧板、后 侧板。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特薄壳水陆两栖军用履带车辆尾部结构中,我们采用了后横撑结构。本实用新 型在满足路面颠簸震动、水浪冲击、以及推进器作业等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做到了结构最简 单化。后横撑是一个筋板与弧板的组合体,起到连接和支撑作用。角筋共有两个,分别焊接 在两侧甲板上,下部焊接在车体底甲板上,两个角筋起到一个平台作用,固定在车体之上, 后横撑坐落在平台之上。在后横撑前端焊接支架,用来加固,支架必不可少,在后横撑受到 纵向力时,支架能起到加强的作用,稳定后横撑,防止车体尾部变形。在整个车尾部分,后横 撑是唯一一个横向大筋,对于横向的车体变形,能起到极大的抑制作用。后横撑作为一个连接和支承作用的结合体,在很大程度上简化了结构,将两个用 途融合的很好,在满足两者的受力要求时,只是采用了筋板等基本构件,做到了结构与力学 性能的极佳平衡。

本说明书共有2幅附图。图1.为本发明的后横撑剖面图;图2.为本发明的后横撑安装在车体后的横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做进一步描述如图1所示,首先,下平板3作为一个基础板。两侧通过焊接形式组装有后立板2、 前支板5。在下平板3之上,后立板2、前支板5之间焊接有加强筋4。加强筋4上方有板 6。在后立板2、前支板5之上有弧板1,通过焊接方式连接。在弧板1的侧面,有用于给弧 板1加强的后侧板7、前侧板8。本后横撑结构为左右对称结构。在整个后横撑组装完成之 后,如图2所示通过角筋12和侧甲板13与车体焊接在一起。如图2所示,侧甲板13焊接在底甲板11之上,角筋12侧边焊接在侧甲板13上, 底边焊接在底甲板11上,车左右侧甲板各焊接一个角筋12,即角筋12对称式分布。后横撑 9落在角筋12之上,并通过焊接模式连接。支架10 —边焊接在底甲板上,一边与后横撑9 相连,对后横撑9进行加强。
权利要求一种特薄壳水陆两栖军用履带车辆车体后横撑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结构包括弧板(1)、后立板(2)、下平板(3)、加强筋(4)、前支板(5)、板(6)、后侧板(7)、前侧板(8);下平板(3)作为一个基础板,两侧通过焊接形式组装有后立板(2)、前支板(5);在下平板(3)之上,后立板(2)、前支板(5)之间焊接有加强筋(4);加强筋(4)上方有板(6);在后立板(2)、前支板(5)之上有弧板(1),通过焊接方式连接;在弧板(1)的侧面,有给弧板(1)加强的后侧板(7)、前侧板(8)。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履带车辆及技术领域,为一种特薄壳水陆两栖军用履带车辆车体后横撑结构,该结构包括弧板、后立板、下平板、加强筋、前支板、板、前侧板、后侧板。下平板作为一个基础板,两侧通过焊接形式组装有后立板、前支板;在下平板之上,后立板、前支板之间焊接有加强筋;加强筋上方有板;在后立板、前支板之上有弧板,通过焊接方式连接;在弧板的侧面,有给弧板加强的前侧板、后侧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实用新型采用的车体后横撑结构,既起到连接侧甲板、底甲板的作用,又起到了支承喷水推进器的作用,做到了强度好,重量轻。
文档编号B62D25/08GK201670276SQ20102018743
公开日2010年12月15日 申请日期2010年5月12日 优先权日2010年5月12日
发明者孙伟, 朱永伟, 李彤, 李志成, 程鑫, 邵维玲 申请人:哈尔滨北方特种车辆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