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踏自行游览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27855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脚踏自行游览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三轮自行车,特别涉及一种双人踩踏前进的三轮休闲游览车
背景技术
在一些面积较大的景区、公园或者游乐场,乘坐自行踩踏前进的游览车进行参观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既节省了长途行走所耗费的体力,还增添了游览性致,不仅符合体力有限的老年人或体弱者的需求,也受到喜好新奇的少儿与年轻人的追捧。而各种型号的游览车中,又以三轮或者四轮脚踏自行游览车为主,适合两到三人一同驾驶或乘坐。然而,美中不足的是,现有的脚踏自行游览车的前轮避震相对简单。一般来说,其仅仅依靠轮胎的弹性减震,或者增加一个或者一对简单的减震弹簧敷衍了事,又由于现有脚踏自行游览车的前轮普遍偏小,地面不平引起的振动很容易就传导到前轮方向操作元件 (如方向盘或笼头)上,容易驾驶人员手掌发麻,也容易引起整车的颠簸,影响驾驶舒适性和安全性。其次,现有的脚踏自行游览车的传动部分,其中的踩踏板与曲柄不可避免地设置在游览车的底架上方,后轴与后轮必须设置在底架下方,而曲柄与后轴则由穿过该底架的链条进行动力连接,这又导致多个问题1、该链条若裸露在外,将极容易夹到乘坐者的裤边、裙摆或者衣角,或者在上述衣物上沾染油渍;而且,底架上为链条留出的缝隙不仅影响整车的美观,而且容易使乘坐者 (特别是安全意识较差的儿童)的脚部误入其中受到伤害。2、若利用遮蔽物将该链条外部密封,虽然可以避免上述情形发生,但是,链条加上遮蔽物将极大地占用底架上的空间,使底架被突兀地划分成好几个分区,压缩了底架的后部空间,使乘坐舒适性大打折扣。3、不管链条是裸露还是遮蔽,底架都将要为该链条留出缝隙,该缝隙的存在大大降低底架的结构强度,增加底架的制造成本。
发明内容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脚踏自行游览车,解决现有结构中存在的避震效果差、后部空间不足以及安全性能不足等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脚踏自行游览车,包括底架、前轮轴、后轮轴、两个前轮和两个后轮,其特征在于在底架上方靠近前轮轴处固定有至少一个曲轴,每个曲轴由一个脚踏装置带动旋转,在该底架的下方对应于该曲轴的位置还设有一根介轴,在该介轴与每个曲轴之间各设有一个第一传动装置,而该介轴与该后轮轴之间还设有至少一个第二传动装置。其中在底架上方靠近前轮轴处固定有两个曲轴。其中该第一传动装置与第二传动装置均采用链传动装置。[0014]其中各脚踏装置与相对应的曲轴之间设有一个单向轴承。其中还具有刹车装置,其包括刹车杆、刹车线、夹器与刹车盘,该刹车杆枢接在该底架上,该刹车杆的上端是扳动端,下端连接该刹车线的一端,该刹车线的另一端连接该夹器,该夹器安装在该刹车盘上,该刹车盘均安装在该后轮轴上。其中在该刹车杆与该底架之间设置有一根复位弹簧。其中所述的两个前轮分别连接有一个T形轴座或者L形轴座,每个T形轴座或者 L形轴座具有一个水平端与一个垂向端,该两个水平端分别供一个前轮枢接,该两个垂向端则分别枢接在一个减震支架上,每个减震支架铰接有两组支杆,该两组支杆另一端往该脚踏自行游览车的纵向中心轴方向延伸并铰接在该底架上,每个减震支架还各往该脚踏自行游览车的纵向中心轴方向延伸有一根弹簧,该弹簧与地面呈30 50度角,其一端与该减震支架相连,另一端与该底架相连,并且,在该弹簧的两端之间还并联有一个液压阻尼减震器,通过该液压阻尼减震器的阻尼作用与该弹簧的弹性作用,能够将前轮的振动予以吸收。其中该两组支杆呈V形交叉。其中该两个T形轴座或者L形轴座的水平端还各固定连接有一根纵向杆,该两根纵向杆又通过一个横杆连接在一起,该脚踏自行游览车的前轮方向操作元件的旋转轴与该横杆动力连接。其中该前轮方向操作元件是方向盘或笼头。与现有技术相比较,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在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的主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的右视图;图2A是本实用新型的刹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的俯视图(旋转了 90度);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底架结构的仰视图;图5是图4的A-A方向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脚踏自行游览车,其一个较佳实施例如图1、图2所示,包括底架10、前轮轴12、后轮轴14以及各轮轴12、14上安装的左右轮胎,其主要特点在于如图1所示,在底架10上方靠近前轮轴12处固定有两个曲轴20,每个曲轴20由一个脚踏装置22带动旋转,与一般的脚踏自行游览车一样,在各曲轴20上还设有一个单向轴承,使得该曲轴20只能被该脚踏装置22带动向某一个方向旋转,防止该脚踏自行游览车倒退时脚踏装置22会伤害乘坐者。在该底架10的下方对应于该曲轴20的位置还设有一根介轴对,在该介轴M与该两个曲轴20之间各设有一个第一传动装置沈,而该介轴M与该后轮轴14之间还设有至少一个第二传动装置观,使曲轴20的旋转可以通过介轴M的中转,传递到后轮轴14上。其中,该第一传动装置沈与第二传动装置观优选采用链传动装置,视实际情况也可以用皮带传动装置来替代。此外,曲轴20和踩踏装置的数量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为一个或者多个,使该脚踏自行游览车适合于单人驾驶、双人驾驶或者多人驾驶。上述实施例中,该曲轴20固定在靠近前轮轴12 —侧的位置,而且该介轴M处于该曲轴20的正下方,所以,该第一传动装置沈是朝下穿过该底架10,不会影响该脚踏自行游览车的后部空间,可以实现后座处的无缝连接,提高了底架10的结构强度,并增强了整体的安全性能,使孩童可以在后座处自由走动和玩耍。而该介轴M的位置并不限定为正对于该曲轴20的下方,也可以朝前或者朝后(相对脚踏驾驶者)作适当的偏移,同样可以达到相同的发明目的。从图1、图2、图2A还可以看到本实用新型的刹车装置,其包括刹车杆30、刹车线 32、夹器34与刹车盘36,该刹车杆30枢接在该底架10上,该刹车杆30的上端是扳动端, 下端连接该刹车线32的一端,该刹车线32的另一端连接该夹器34,该夹器34安装在该刹车盘36上,该刹车盘36安装在该后轮轴14上,一旦驾驶者拉动该刹车杆30的扳动端,将连动该刹车器拉拽该夹器34,使得刹车盘36制动,从而阻止后轮轴14旋转,达到刹车目的。 另外,在该刹车杆30与该底架10之间,还可以设置一根复位弹簧38,使刹车杆30在常态下保持稳定。再如图3、图4、图5所示,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脚踏自行游览车,在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前轮轴12独立悬挂系统,该脚踏自行游览车的前轮轴12采用分体独立悬挂形式,即,两个前轮分别连接有一个T形轴座40 (也可以是L形轴座),每个T形轴座 40 (或者L形轴座)具有一个水平端与一个垂向端,该水平端可供该前轮枢接,而两个垂向设置(即轴线垂直于地面方向设置)的垂向端则分别枢接在一个减震支架44上,每个减震支架44铰接有两组支杆46,该两组支杆46另一端往该脚踏自行游览车的纵向中心轴方向延伸并铰接在该底架10上,从图4中可以看到,该两组支杆46呈V形交叉,构成一个稳定的三角形,保证了两个前轮的位置稳定性。与此同时,每个减震支架44还各往该脚踏自行游览车的纵向中心轴方向延伸有一根弹簧48,该弹簧48与地面呈30 50度角,其一端与该减震支架44相连,另一端与该底架10相连,并且,在该弹簧48的两端之间还并联有一个液压阻尼减震器(未予图示),通过该液压阻尼减震器的阻尼作用与该弹簧48的弹性作用, 能够将前轮的振动予以吸收。由于两个前轮独立悬挂,而且采用了 V形交叉的支杆46作支撑,加上液压阻尼减震器的设置,使得整车的舒适性与操控性更加出色,既增加了驾驶乐趣,又提高了驾驶安全性能。至于该两个前轮如何通过方向盘50转向,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并无不同,在此不予赘述了。以上说明对本实用新型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脚踏自行游览车,包括底架、前轮轴、后轮轴、两个前轮和两个后轮,其特征在于在底架上方靠近前轮轴处固定有至少一个曲轴,每个曲轴由一个脚踏装置带动旋转, 在该底架的下方对应于该曲轴的位置还设有一根介轴,在该介轴与每个曲轴之间各设有一个第一传动装置,而该介轴与该后轮轴之间还设有至少一个第二传动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脚踏自行游览车,其特征在于在底架上方靠近前轮轴处固定有两个曲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脚踏自行游览车,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传动装置与第二传动装置均采用链传动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脚踏自行游览车,其特征在于各脚踏装置与相对应的曲轴之间设有一个单向轴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脚踏自行游览车,其特征在于还具有刹车装置,其包括刹车杆、刹车线、夹器与刹车盘,该刹车杆枢接在该底架上,该刹车杆的上端是扳动端,下端连接该刹车线的一端,该刹车线的另一端连接该夹器,该夹器安装在该刹车盘上,该刹车盘均安装在该后轮轴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脚踏自行游览车,其特征在于在该刹车杆与该底架之间设置有一根复位弹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脚踏自行游览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个前轮分别连接有一个T形轴座或者L形轴座,每个T形轴座或者L形轴座具有一个水平端与一个垂向端, 该两个水平端分别供一个前轮枢接,该两个垂向端则分别枢接在一个减震支架上,每个减震支架铰接有两组支杆,该两组支杆另一端往该脚踏自行游览车的纵向中心轴方向延伸并铰接在该底架上,每个减震支架还各往该脚踏自行游览车的纵向中心轴方向延伸有一根弹簧,该弹簧与地面呈30 50度角,其一端与该减震支架相连,另一端与该底架相连,并且, 在该弹簧的两端之间还并联有一个液压阻尼减震器,通过该液压阻尼减震器的阻尼作用与该弹簧的弹性作用,能够将前轮的振动予以吸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脚踏自行游览车,其特征在于该两组支杆呈V形交叉。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脚踏自行游览车,其特征在于该两个T形轴座或者L形轴座的水平端还各固定连接有一根纵向杆,该两根纵向杆又通过一个横杆连接在一起,该脚踏自行游览车的前轮方向操作元件的旋转轴与该横杆动力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脚踏自行游览车,其特征在于该前轮方向操作元件是方向盘或笼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脚踏自行游览车,包括底架、前轮轴、后轮轴、两个前轮和两个后轮,在底架上方靠近前轮轴处固定有两个曲轴,每个曲轴由一个脚踏装置带动旋转,在该底架的下方对应于该曲轴的位置还设有一根介轴,通过该介轴将曲轴的转动传递到后轴上;所述的两个前轮分别连接有一个T形轴座,每个T形轴座的水平端分别供一个前轮枢接,垂向端则分别枢接在一个减震支架上,每个减震支架通过两组支杆铰接在该底架上,每个减震支架与该底架之间设有一个液压阻尼减震器,通过该液压阻尼减震器的阻尼作用与该弹簧的弹性作用,能够将前轮的振动予以吸收。
文档编号B62L3/02GK201941916SQ20102065971
公开日2011年8月24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14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14日
发明者朱冰 申请人:朱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